第七十六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段夫人一脸吃惊,“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哎,我也没跟你说,那是我军北上出征时,大王亲口跟我说的。我约莫,五日休沐之后,正赶上大朝会,大王必然是论功行赏,肯定是亲口赐婚。”

“哦,那是好事呀!”段夫人转怒为喜,毕竟大王亲口赐婚的殊荣,可不是人人能享受的。

段夫人很高兴,段克礼心里却还有一丝忧虑。

他知道,徐奕王眷正隆不假,但那是因为,徐奕应该就是大王推出来,帮他干脏事的。

如果有一天……段克礼不敢想下去。

但是这真的不好拒绝。

大王好不容易开尊口赐婚,而且是自己暗示徐奕找大王的,一旦自己拒绝,那就是同时得罪两个人。

哎,段克礼在心里叹口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徐奕这个孩子还是不错的,希望他以后能够看清吧。

…………

三柱,狗剩,还有驴皮三个人走在回乡的路上。啊,准确来说是两个人,另外一个人躺在盒里。

异国作战,尸首都难以带回,两个同乡只好把尸体烧掉,然后带着骨灰回来。

“狗剩,你杀了几个人?”三柱问。

“十五个,封了个上造。”

狗剩其实有大名,三柱也有。只不过,在通往故乡的路上,他们就叫这个。

“那你不行啊,我捡了个漏,捅死了一个小头目,直接给我干到簪袅。”三柱咧开嘴,努力想挤出一丝笑容,活跃气氛。但是看了看手中的盒子,又沉默了下去。

“狗剩?”

“嗯?”狗剩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以后咱们两家多帮衬着点吧,乡里乡亲的。”

“我知道。”狗剩说着,把身上的钱拿了一半,放到驴皮的抚恤中。

三柱也放进去了自己的一半。

很快,两人参军回乡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庄。

村子里一下子出了两位有爵位的“贵族”,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村长带着乡亲,亲自出来迎接。

三柱和狗剩的娘看着自己儿子回来,一边抹着泪,一边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黑了,瘦了。”老母亲总喜欢念叨着两句。

老父亲吧嗒吧嗒嘴,沉默良久,才憋出一句,“好小子。”

同龄的兄弟走过来点点头,或者拍拍肩,一切尽在不言中。

年幼的孩子围绕在大腿旁,叽叽喳喳地。眼睛中流露出羡慕与崇拜。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温馨。

“婶子,驴皮……驴皮……”三柱不知道该怎么说,平时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一向是乡亲们打趣的对象,今天却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了。

驴皮的娘似乎明白了三柱的意思,咕噔一下瘫坐在地上。

大伙儿连忙围上去摩挲前胸,捶打后背。好半天才回过劲儿来。

回过劲儿来就是哭。

自己家的儿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能不心疼吗?

狗剩张了张嘴,他想说,大王新下了命令,凡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家属可以按照其生前的爵位减税五年。但是想了想,这时候说出来估计会更让人伤心吧。

同样的事情,在各个郡县都有上演。有的是同乡带回去,有的甚至炼同乡都没有。

已经在战场上全部战死了。

唐煜批准了他们一个半月的假期,除去离王都特别远的山阳郡外,大部分人都可以在家住上半个月以上。

狗剩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也使得他的感觉比其他人要更加敏锐。

自从回到家后,感觉自己在家中,在整个村里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了。

小时候的狗剩,经常是孩子们取笑的对象。因为不爱说话,所以小孩子都叫他哑巴。

越是取笑,狗剩就越不敢说话。恶性循环。

三柱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因为三柱说话其实是不在乎别人听与不听的,他只是想有个人在身边,这样不至于对着空气讲话,以免被人当作是撞鬼了。

在家里也是,狗剩永远是那个被冤枉的,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从不会辩解。

谁能想到,狗剩会有勇气去参军?

平时横行乡里的混混一听说打仗,脑袋都快摇掉了。只有狗剩站了出来,还拉着三柱。

谁又能想到,狗剩不仅安稳的回来了,而且还立了功,拿到了爵位?

兄嫂对待他客客气气,生怕有一点儿惹得他不高兴;乡人见了他也是热情地点头哈腰。

狗剩只觉得周围地一切好像很陌生的样子。

好不容易忍耐了半个月,狗剩找来三柱,“咱们回去吧。”

“不急吧?咱们再住个五六天也来得及。”三柱笑了笑。

“不得劲,还是回去舒服。”

三柱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朋友,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行,我陪你。”

“嗯。”

两人打点了一下行装,第二天就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对于狗剩来说,或许,军营更加适合他,也更加像他的家。

徐奕看着院落里的空空荡荡,苦涩地笑了笑。然后拎着灌满了烈云烧的葫芦,跳上了房顶。

此时已经是仲春季节,远处的山峦已经泛起了绿色,近处,洛相大人家的后花园种满了迎春,黄嫩嫩的一片。

南将军不喜花花草草,只有些万年青,此时也吐出了新芽。

自从有了宅邸,徐奕就没买过下人。院落里常年的清洁打扫,估计都是徐忠在帮忙。

热辣辣的酒流过喉咙,徐奕有些舒爽的咂了咂嘴。他是个永远生活在冬季中那萧瑟肃杀的世界中的人。

“喂!”徐奕听到有人再叫,听声音就知道,是段将军家的小女儿。

徐奕扭过头,好看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这个宛如精灵一般的女孩。

“我都听说啦!”段淑婷笑得眼睛眯成了月牙儿,“你去求大王赐婚了是嘛。”

“是啊,所以呢,快回去学学针线活吧。”徐奕笑得很开心。

段淑婷也是。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那个真正能让你放下戒备,放下包袱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乡。

徐奕知道,自己的家乡就在镇武城的这座府邸,现在只有房檐,等到它迎来一个女主人后,就全部都是他的家乡。

狗剩回到镇丙军中,日复一日的训练,战友之间的互相关怀,这才是他想要的。

他还打算积攒战功,换一本基础功法学学,说不定日后能当上校尉甚至是千户。

狗剩有大名,他叫沈哲,是负责征兵的老从事给他起的。

第九十章 攻心为上(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审讯(一)第五十八章 新增一部(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查案(下)第九十六章 里应外合(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搜捕(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扶桑对策第七十六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三十六章 何谓江湖(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将祁国彻底灭亡第五十五章 纳武令(二)第三十五章 重返南三郡第十三章 锦安之战(三)第五十四章 纳武令(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斩将夺旗第三十七章 何谓江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赏与年节第十三章 锦安之战(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江湖(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搜捕(二)第九十八章 里应外合(六)第五十一章 威震江湖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虞阳(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左相萧筠第六十二章 段将军来兴师问罪啦第一百零四章 虞阳风云(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争才是和平的前提(上)第一百零八章 虞阳风云(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虞阳(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扶桑攻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缉拿(二)第五十六章 纳武令(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左相萧筠第二百零一章 玉涧川之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负伤,修养,尧军势态第一百七十八章 百晓生的反应第十一章 锦安之战(一)第九十八章 里应外合(六)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军开拔第七十九章 怎么好事都赶到一块去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搜捕(一)第二百零五章 一根筋的阴阳宗老祖第十五章 陆家兄弟第二十四章 抢占灞关第九十六章 里应外合(四)第二百二十章 可汗的野望第七十章 所谓心狠手辣第六十九章 兵进西夷第一百八十五章 左相萧筠第四章 线索终现第一百零二章 各方动向第九十七章 里应外合(五)第七章 大风起兮第四十三章 庙堂江湖(二)第七十三章 俘虏乌兰……又给放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查案(上)第二百零六章 应战第六十九章 兵进西夷第四十七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孩子丢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封王第三章 永定四十年第五十七章 父子谈话第三十七章 何谓江湖(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百晓生(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战争才是和平的前提(中)第二百三十章 祭祖与飞鹰门现状第十一章 锦安之战(一)第四十三章 庙堂江湖(二)第十一章 锦安之战(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定虞阳(二)第七十三章 俘虏乌兰……又给放了第九十二章 攻心为上(七)第八十二章 密会藤原第二章 少年奇才第二百二十章 可汗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搜捕(二)第七十三章 俘虏乌兰……又给放了第一百零三章 虞阳风云(一)第一百零六章 虞阳风云(四)第二十章 玉壶关攻城战(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魏彰改革第二百二十三章 战争才是和平的前提(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缉拿(二)第二百二十章 可汗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年已过第一百九十六章 查案(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魏彰改革第二百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九十二章 鲤馆城合战(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唐煜的秘密实验室(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淄城之战(八)第八十六章 攻心为上(一)第八十七章 攻心为上(二)第一百零三章 虞阳风云(一)第一百六十章 审讯(三)第一百二十章 定虞阳(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虞阳风云(十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定虞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