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

米哈伊洛维奇的祖国军和铁托的部队相比,和很多旧军队和新军相比一样,最大的劣势就是组织程度的差距。

祖国军内部的武装,很多地方领袖带兵自愿加入进来的,米哈伊洛维奇并没有很强的领导权力,很多地方将领并不很听从他,而且不少这些将领都和德军有合作。

这一点也是英国在考察之后,得出了祖国军的战斗力不如铁托,最后转而变成支持铁托的原因之一,但是从人数上,南斯拉夫祖国军和当初的铁托并没有差距。

现在在奥地利边境的南斯拉夫祖国军也同样如此,因为被铁托的部队追赶的入地无门,米哈伊洛维奇的权威反而有所提高,对整个南斯拉夫祖国军有了一定的约束力,但仍然不是一言九鼎的权威,事到临头他只能尽可能的说服其他指挥官。

这么多天以来,米哈伊洛维奇一直缄默不言,顶住巨大的心理压力,已经算不愧为领导祖国军多年的心理素质,这样做的反作用就是现在整个南斯拉夫祖国军人心惶惶,对未来充满了惶恐,这一点米哈伊洛维奇其实心知肚明。

不能相信克罗地亚人,虽然现在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武装,同样别铁托追赶到奥地利边境,但这更是能证明,铁托对自己的同族都这么狠,对他们这一支以塞尔维亚为主的祖国军武装,更加没有理由放过一马。

“上校,你说我们怎么办?”来到米哈伊洛维奇这里的各大指挥官,都感觉到事态严重。一旦回到南斯拉夫,面对铁托,这些人的下场注定悲惨。

“办法不是没有,但是我们已经别无选择。”米哈伊洛维奇拿出来早已经准备好的说辞,用满是悲凉的语气道,“不能坐以待毙,回到南斯拉夫,我们将失去反抗的能力,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救我们。”

谁?所有人都面面相视,他们倒不是不知道米哈伊洛维奇消失了几天,但没人知道米哈伊洛维奇去了哪里,还以为米哈伊洛维奇已经找到路线流亡。

后来米哈伊洛维奇重新出现,所有人也就没有多想,整个事情他们都被蒙在鼓里,自然不知道现在说的所谓办法,到底是什么。

而且最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现在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全部被英国人收缴,没有武器他们能上哪里去?

“我们就算是有武器也打不过英军和美军,现在没有武器我们就是纯粹的难民,这么一大批难民,任何军队都不能毫无顾忌的开枪。我们让孩子和女人走在前面,为我们开路,赌一把英军士兵和美军士兵会不会开枪。”

如果艾伦威尔逊在这里的话,听见米哈伊洛维奇这么说,肯定会大呼内行,后世涌入欧洲的难民,就喜欢让女人和孩子打头阵,激发欧洲人的同情心,冲破边境然后赖着不走。

米哈伊洛维奇现在让女人和孩子在前面为自己的部队掩护,已经初步精通了不要脸的精髓,不愧是领导了多年祖国军的首领。

听到米哈伊洛维奇的话,周围的指挥官显然都有所意动,其实就算是艾伦威尔逊在这的话,也觉得有可能成功。

这个年代欧洲是不会有富有同情心的群体的,欧洲各国都经过了多年的战争,对各种惨事已经麻木,怎么会有多余的同情心,但是美军这个群体倒还真不一定。

首先美国本土并没有被战争波及到,大环境来说,美军首先也没打什么硬仗,而且现在美国还在想办法树立形象,在欧洲站稳脚跟。

对没有武器的大规模难民开枪,一旦造成海量的死亡,虽然到时候可以用种种理由推脱,可现在欧洲各国各种镰刀锤子再侧,美军一旦开枪造成海量的人数死亡,苏联说不定直接就忘记了这些人是铁托的反对者,就说是难民让美军负责。

或者后退一步,这是帝国主义国家有组织有预谋对南斯拉夫进行颠覆的举动。开动宣传机器,都美国的形象进行攻击。

内有欧洲各国的亲苏政党迎合,真的可能让美国人非常难堪。就算以上种种设想都不会出现,还有最后一个因素,巴顿将军没有像是历史上那样前往柏林,艾森豪威尔亲自去了柏林,巴顿将军就在巴伐利亚州。

种种内外因素加在一起,而且到达了欧洲之后,发现了奥地利名义上四国分治,但实际上等于苏联独占,英占区只有区区两个营的士兵之后,艾伦威尔逊看见了漏洞,才在不经意间,为米哈伊洛维奇指出了一条明路。

“就这样!”这一边米哈伊洛维奇已经下定了决心,“根据我的消息,巴顿将军对苏联极其不满,我们这一次奔向自由,他的态度非常重要,说不定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时候我们还能跟着美军,杀回南斯拉夫夺回我们失去的一切,到时候我们再解决和克罗地亚人的问题,但是现在,面对铁托,我们和附近的克罗地亚人处在一个处境,暂时不要内耗。”

艾伦威尔逊在这,说不定会惊呼米哈伊洛维奇还有常公的潜质,怨天怨地怨空气,怨完苏修怨美帝的气质,都是如此的相似,还指望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过米哈伊洛维奇的话,对于已经失去家园,如丧家之犬的祖国军指挥官们,确实是一针强心剂。

祖国军群体的营地当中,从米哈伊洛维奇那里回来的祖国军指挥官,纷纷对部下下达了不明所以的命令。看起来似乎很清晰,但仔细想却不明所以。

平静的营地中,在六月二十三日出现了一丝丝涟漪,还没人知道这一道涟漪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力,米哈伊洛维奇的目光几乎是跟着太阳移动的,他希望行动时间马上可以到来,又希望永远不要到来。

处在高度紧张当中的米哈伊洛维奇,双眼充满血丝却毫无倦意,是死是活,就看午夜的行动了,随着黑幕降临,似乎今天又是普通的一天。

临近十二点,南斯拉夫祖国军的营地,如同平静的湖面沸腾起来一般,充满了躁动。被祖国军士兵叫起来的男女老少,看着被点燃的火把,不明白在午夜时分要做什么。

“女人和孩子出来,跟我们走!”有士兵喊叫,将女人和孩子顶在前面付之于行动。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占领卢本巴希第三十二章 无中生友第1681章 英德半导体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属缅甸”第1588章 撒切尔访苏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谎言第七百五十章 帝国主义兄弟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谈谈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温暖的迈阿密海滩第六百八十七章 对印尼的谋划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辞呈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百一十五章 会议闭幕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尔逊第1723章 维尔纽斯事件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九百五十二章 应该扛白旗!第八十九章 这一次卖谁?第九百三十章 进击的买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刚果危机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粮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点五亿预算第四百四十七章 声东击西第四百三十七章 牵线搭桥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机结束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谊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战的英国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进步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胜利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亿英镑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难而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贩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设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国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辞呈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四十三章 巴尔干拯救者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军援以色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罗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八百零四章 伸张正义的专员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与民争利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证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联名抗议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权大于主权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点五亿预算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乱是阶梯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钱办事阿里汗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气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业新血液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弹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属果阿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负责任的英国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国南波湾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卫的圣诞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尔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进步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1697章 欧洲集体意志第三百三十章 北罗德西亚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1678章 只要一个承诺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胁摩萨台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礼的考虑第六百九十四章 伦敦改建计划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关怀威尔逊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海军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九百一十六章 欧洲团结利益均分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干第三百三十二章 罗德西亚问题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八十二章 解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