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选

艾伦威尔逊没指望过和福尔采娃发生点什么,对方毕竟是苏联代表团的成员。冲破国家禁忌来一点深入交流,可能会把大好的前程搭进去,这对于一心追求进步的艾伦威尔逊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对方不好忽悠,现在德国的各国分占区都是一片残垣断壁,西边英法美占区遭受过大轰炸,看起来比德国东部的农业区还悲惨。他倒是想要让苏联人见识见识资本主义的繁华,可目前确实是没有这个条件。

前往英占区的军机上,英国代表和苏联派来的代表气氛有些尴尬。终于艾伦威尔逊不得不和福尔采娃说几句话,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还是盟国嘛,日本还没投降之前就这样,不利于盟国之间的团结。

到达英占区苏联代表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英占区的德国军人,福尔采娃不满的说道,“你们重新武装了德国军人?”

“到谈不上武装,只是释放了战俘编成辅助力量,维护英占区的稳定。”艾伦威尔逊承认了福尔采娃的指责,顺便把美国拉下水道,“普通战俘听从命令作战,清算也清算不到他们身上,如果苏联人对美占区有些了解的话,就知道巴伐利亚州大批德国军官已经恢复了自由,那边才更加过分。你们可以派人去看看……”

大英帝国对苏联的敌意也就图个乐,真反苏还要说是美国人。果然,在艾伦威尔逊比烂战术的衬托下,苏联人的敌意马上就转移到了美国人身上。

关于清算德国犯罪组织的事情,艾伦威尔逊举手赞成,美占区才是德国前高官的大本营,希姆莱的漂亮女儿也在那。让苏联人咬美国去吧,大英帝国可以采取友善中立的态度看着。

“大英帝国完全遵守了日内瓦公约,至于你们苏联人和美国人会不会遵守,遵守了多少,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也无法干涉。”艾伦威尔逊对福尔采娃暗讽着。

“你的意思是我们苏联故意虐待德国战俘,让他们自然消失了?”福尔采娃闻言不满的反问道,“你们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双手清白喽?真是笑话。”

“确切的说,我的话仅仅指的是英国,不包括美国在内。让人消失是你们的自由,但如果是我们操作的话,要经过民主讨论拿出决议,最终决定。”艾伦威尔逊一挑眉,这已经是英占区了,他不用像是在柏林那样寄人篱下。

英占区战俘的生命是得到保障的,这倒也不是坏事,保存足够的劳动力,英占区才有首先腾飞的基础,这可以让以后合并的时候,英国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从基础上来说,英占区还是很有优势的,德国重要的工业区,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还是港口最多的区域。只要抢先在其他占领区首先恢复,形成虹吸效应,英国就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虹吸效应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哪怕就是在南亚都存在,印度长期都是南亚最富裕的国家,别看在其他地方人眼中印度穷的要死,但印度周围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各个都比印度还穷。

虹吸效应一旦占据先手后来者很难追赶。更不要提英占区本身就是德国人口最多的精华部分,一旦首先摆脱萧条,就能对美占区和法占区产生影响。到时候英国在德国问题上和美国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底气。

现在想这些还是略微早了一些,艾伦威尔逊把福尔采娃和其他苏联代表带到了英军司令部,办理身份证明。

因为蒙哥马利正在欧洲各国享受欢迎和掌声,在庆祝活动完结之前,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英占区首脑,英军司令部的具体工作是罗纳德·威克斯中将负责。

艾伦威尔逊上次来到汉堡,和罗纳德·威克斯中将见过面,对方还留有印象,得知了来意后疑问道,“是苏联人?来接收德国的商船船队?”

“恐怕是这样的!”艾伦威尔逊耸耸肩无奈的道,“我就是过来协助苏联人的接收工作,是美国方面对我们施压,用德国船队换取了苏联在部分问题上的让步。”

“美国人就不干好事。”罗纳德·威克斯一听,脸色也不是很愉快。大家都对苏联人抱有警惕之心,不代表这边美英法就是一团和气。该有的龌龊一样不少,只是没有表现的这么明显。

“没有办法,苏联是明显的敌人,美国是可疑的盟友,都惦记着我们英国的庞大财产。”艾伦威尔逊说美国的坏话也就见好就收,为了大英帝国的未来,他还要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把德国人的船队交到苏联人的手里。

现在艾伦威尔逊已经没有在波茨坦的时候那么抵触,其实德国船队留下来,也仅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送给苏联人一样有好处。

英国本土的造船工业发达,德国失去了这些商船,但是德国整个德国的需求还在。说不定对英国的造船业也是一个利好,说不定还会让英国对英占区的控制更加深入。

现在英国存留的一千八百万吨船队,就算是没有德国船队补充,一样可以讲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物产运到欧洲,并不耽误欧洲的重建。

比起欧洲这边,对于英国本土的公民来说,战后的首次大选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大英帝国的荣光固然重要,可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不是光靠大英帝国的荣光就能冲淡的。

在艾伦威尔逊领着苏联人对着德国船队指指点点的同时,也是丘吉尔首相在波茨坦会议上如臂使指却力不从心的同时。战后英国的第一次大选正式拉开了帷幕,一方是带领大英帝国取得二战胜利的执政党保守党,另外一方则是克莱门特·艾德礼率领的工党。

克莱门特·艾德礼在英国公民恢复幸福生活,对重要产业实行国有化的主张中,挑战正在波茨坦会议上的丘吉尔,七月五号,战后第一次大选开始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组内阁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统治者会议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亚消息第1660章 自由万岁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国力挺德国第1718章 遗憾的刺杀第1572章 都是为了大选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东方的国际巨星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乐病逝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务次长的重拳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儿夏洛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亿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约成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机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尔别墅第六百二十七章 苏联吞并北海道第七百九十一章 军事专家威尔逊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顿的成功第1576章 专访和大选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结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胜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欧洲再平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鱼两吃第六百一十九章 给美国递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万美元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个好地方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综复杂的关系网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绑北非法军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体核战略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1690章 钝刀子割肉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获的季节第八百八十八章 导弹竞赛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八百零四章 伸张正义的专员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东方的国际巨星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贩子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约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礼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1609章 化学武器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辞呈第七百四十章 问题在经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1697章 欧洲集体意志第九百九十六章 后座议员撒切尔第二十五章 还得找蒙巴顿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来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百四十二章 欢迎王储第九百零八章 资本的躁动第1637章 艾伦真讨厌第1677章 奥迪争夺战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问路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乱是阶梯第1712章 以史为镜第1649章 超级301条款第1745章 问鼎之路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四百九十九章 国际局势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会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对美国预警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罗德西亚来客第七百六十五章 帮法国义不容辞第四百九十七章 众星捧月麦卡锡第1719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八十六章 麦卡锡来访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二十一章 葡属果阿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变脸的印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