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明的教鞭重重的敲在地图上的时候,下面猛地爆发出嗡的一声。因为从这句话之中,所有人都听出了一丝可怕的味道。“最终的目的地是莫斯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个想法是在场所有的人,包括隆美尔都没有想到的。因为这些人都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德军的目标应该是怎么样守住目前的防线,怎么扭转目前的不利形势,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们认为能够消灭突入这里的一部分苏军部队再说,至于以后的战术的重心是向北、向南还是向莫斯科则要等到5-6月份苏联土地重新可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再考虑。但是他们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能够将攻击的最终目标一下子摆在了桌面上,而且时间是在一个月之内。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阁下!”看到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隆美尔认为自己应该站出来说一句话,因为他是外来的,而正是外来的,有些话他可以说,也可以做。想到这里他就迅速的站了起来。然后冲着季明大声的说道。
“哦?”看到隆美尔站了出来,季明微微的愣了愣神。但是他很快的微笑了一下,然后缓缓的开口道:“艾尔温,你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威廉将军!”隆美尔的回答十分的迅速。“我认为就目前地情况而言,我们把战略的目标放在莫斯科是不是有点太极了?诚然。莫斯科是很重要。可以说是未来我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但是。这个时候将莫斯科做为我们这场战役的目标是不是有些太大了?”在说了这个问题之后,他继续说道:“诚然我们在制定上述计划的时候应该有这种气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的兵力可能无法完成那么大规模的。攻击距离那么遥远地中心城市是很不明智地。我个人认为,就目前地情况而言。我们应该将战役的重心放在热科夫和维亚兹玛这个被俄军重点突破的中心地带上。而我们首先寻求的则是削平那里的突出部,消灭突击的俄国人,然后再寻求从其他方向上和俄军的主力集团做出决战。通过不断地战斗消耗俄军的实力。最后在等到新的攻击的时候一举将其消灭。”说完这些,隆美尔死死的盯住了对方。
而隆美尔的话说完之后,下面立刻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很明显,对于非洲军团司令提出的这个建议。在场的所有人都表示非常地赞同。因为这个计划和季明提出地计划相比稳定了很多。而且也易于实现。最重要的是。这种战术不需要他们废多大的力气。
而听完隆美尔地介绍之后,季明则充满了微笑。他知道隆美尔会说这种战术,他也知道在场的所有人会赞同这个战术,他更加知道这个战术会取得成功,因为在他那个世界的历史上,德军就通过这一系列的战术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却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德国仍然只是处于一场战术上的胜利而不是战略上的。因为,如果将进攻的目标单纯的改成解围被包围的军队部队,顺带反击苏军的攻击的话,那么德军实际取得的战果将很有限。因为面对苏军的突击部队,季明手中所掌握的德军攻击部队不可能。也无法全部的将其歼灭。无法歼灭敌人也就无法彻底的击败苏联的。而无法在这个时候击败苏联。那么德军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对于1942年的战略有着很大的响。因为,在1942年,德军的力量和苏联的力量对比出现了变化。苏联的力量在损失了一部分之后42年4逐渐恢复了元气。而德军则由于某些原因而他们的实力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了。此外,由于战争已经开始,所以原来之对战争的突然性也就失去了。而这样一来。德军就无法像1941年那样展开全面的进攻。到42年个很复杂的选择题。那就是从什么方向进攻苏联。在历史上,德国就是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载了一个大跟头。1942年初,陆军总部金策负责的东线外军处对苏军的兵力及其战斗力有了新的估价。24日,金策尔呈送了一份情况分析报告,这份报告的内容与整整一年以前发表的大相径庭。这本手册指出,苏军已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它战斗
强。这是在战前不曾发现的。最令人震惊的并非兵是它储备有大批可用的武器、装备、被服、坦克和火炮,其储备数量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之,德国情报部门对苏军最高统帅部能如此迅速地认识并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感到惊讶。手册承认,德军大大低估了苏联的组织能力和苏联政府、最高统帅部与参战部队随机应变克服困难的能力。但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却不同意金策尔的看法。他认为领导被数字牵着走的现象是令人不能容忍的。他提醒情报军官在这方面应切实负起责任。勇敢顽强的德国士兵使那些只知累计数字的参谋自惭形秽。于是3月31日,哈尔德断定金策尔已不再符合他的要求。4月初,由格伦接替金策尔任东线外军处处长。格伦是参谋总部的参谋,早先是哈尔德的私人副官。他是个能干的军官,战争初期曾任第213兵师的作战科长。但他同金策尔一样,是个参谋人员,而不是情报专家。410日的情报判断提出的看法是,苏军已动员了所有的人力资源,再不能组建新的坦克部队了。哈尔德将这个文件转呈给希特勒。此时,希特勒的自信心又骤然增强。他认为,是他,即他自己阻挡了苏军的反攻,使德军安全地渡过冬天。以前,德军习惯以对抗军事演习的形式对大规模进攻计划进行预先演练。自从勃劳希契被撤职以后,这种制定作战计划的方法被废弃了。各种计划,从大政方针到细枝末节,都出自元首聪明的头脑。194245日,希特勒签署了41号指令。一篇冗长而杂乱无章的说教。它规定了今后东线作战的方针。指令规定的总任务不再是一举打败苏联,而是消灭苏联武装部队,使敌人离开他们最重要的军事工业中心,而且“越远越好”。至于何时达成这项目标,也没有作出规定。希特勒对攻占莫斯科已不感兴趣。他又拣起了一年前的想法:为了消灭顿河以西的敌人,并夺取高加索的油田与通道,主战场应转到南方。列宁格勒已成为次要方向,如果能从其它战场抽调足够的兵力,就继续围困。然而,清除刻赤半岛的守敌,夺取塞瓦斯托波尔,消灭哈尔科夫以南伊久姆突出部上威胁德军之敌,则是当务之急。夏季来到了,元首与哈尔德之间又在原来的问题上争论起来。哈尔德对德军能否实施深入敌战略纵深的大规模作战表示怀疑。他希望德军在恢复全面攻势之前最好保存实力。据他看来,在此期间可以采取进攻行动,但目标应该是有限的。他再次表示赞成在中央集团军群地段上发动有限的进攻。与此相反,希特勒把去年的所有论据又都翻了出来,说人们过高地估计了敌人,不管怎样,苏军毕竟在冬季大反攻中消耗了力量;高加索石油在苏联的战争努力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敌人会不惜代价地保护这些石油资源;德国若无所作为,可能影响法西斯盟国的态度,土耳其也不例外等等。除了这些陈词滥调,元首还提出了新的其它论据。盎格鲁撤克逊人将于1943年入侵欧洲大陆,这大是在所难免了,为此,在东线,一定要在1942决定胜负。要求把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撤离迭米扬斯克与尔热夫-维亚兹马两大突出部的建议置若罔闻,仍然坚持他的看法,说拉平这些地区的战线便会放跑更多的敌人。他规定的总目标是消灭苏军残存的军事力量,并切断它的武器来源。但是,军事力量一词的确切含义未予明确;军事工业中心的位置也未指明。这次作战的特定的主要目标是:在夺取高加索油田和占领高加索山脉中通往土耳其和伊朗的通道之前,先歼灭顿河以西的苏军。而就是这个莫名其妙的命令却让德军的指挥体系出现了问题。因为无论攻占斯大林格勒,还是进抵伏尔加河,既未列入总目标中,也未列入特定目标中。也就是由于这个才造成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
所以,对于隆美尔提出的建议,季明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但是他同样知道,要说服眼前的这帮人还是不容易的。想到这里他几乎不假思索的开口了:“我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