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到大同城门前已近黄昏再次被守门军人拦住,一世祖下车说我是新任山西巡抚。一名军官见来人身穿黄马褂过来行礼说:“我们头一回见到你这种马车,请大人原谅他们无礼。”马车进城后先找到知府衙门,下车走进衙门里面人看到后连忙出来迎接。有位中年人过来行礼后说:“我是府里师爷姓管,我带大人和夫人去后院见夏知府。”来到知府居住院子里管师爷喊了一声,夏知府从北房里迎出来:“请大人先到书房歇息,大人要是还没吃饭我马上让人给做饭。大人是怎么来的?”“我们乘马车过来,你派人去看守马车,给车夫安排吃饭住宿地方,明天上午找人来修理马车。”“下官马上去安排。”晚饭后童氏去安排好房间休息,一世祖和夏知府在书房聊天。夏知府高个子湖北人说自己已经到大同4年,这地方要是种地那肯定不是好地方,寒冷缺水风沙大。朝廷不断催要粮饷,我们实在负担不起。“这里比兰州情况好多了,我以前在广东和浙江都想过这个问题,假如单靠种地那只有边疆设省移民实边一条路可走。洋人比我们国小民少,为什么比我们强大?就是靠发展工商业,所以我在这几个地方都是极力主张增加工商税收,进口机器开办工厂来增加收入?”“那大人以为工厂应如何开办?”“交给民间,让那些有钱人自己去办厂。”两个人就大同当地一些问题商讨十分融洽,一直到后半夜才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一世祖召集大同府县和驻军官员听取汇报,一世祖问驻军将领们:“你们说说官军为什么不能打败长毛,还要民间团练出战?”听完回答他说你们还算比较明白,那些八旗兵根本不操练如何迎敌?你们要淘汰老弱残兵,招募新兵加紧操练。还有一定要换洋枪,弓箭不要再用。有个人问:“大人洋枪洋炮从哪里来?”“你们给上峰递折子请求拨给,我也去想办法自制或者购买。”下午一世祖出城视察当地驻军,看过军营和士兵操练后他很不满意,要驻军将领们马上改进。晚上回到住宿房间童氏说:“我今天一天没出门,大人外出巡视劳累早点休息吧。”“明天去云冈石窟,你也跟着去看看。”第3天早饭后由官军骑兵护送去云冈石窟参观,中午在附近一个财主家吃饭。他仔细询问了主人家土地和财产情况,鼓励他投资工商业。下午回城由夏知府崔知县陪同参观大盛魁,和曹大掌柜还有主要管理人员座谈,听取他们对时局看法和发展计划。鼓励他们投资工业生产,开设毛织厂和煤矿,投资炼铁企业,还征求他们对修筑铁路有何看法。听过介绍后这些商人们一致认为修铁路是与洋人竞争,增强自己实力好办法。“只可惜朝中大佬们昏庸坚决反对,我希望你们能出钱修一些能通行马车大道,出钱在一些河流上架设石桥方便交通。”晚上大盛魁设宴招待,曹大掌柜说朝廷官员要都像蓝大人这样眼光长远事情就好办了。
离开大同马车加速赶往太原,到太原巡抚衙门与前任蒋巡抚交接后他说:“老朽该回家养老了,蓝大人一向以善于理财为官清正出名,这回得一美差呀。”“淮军作战有功朝廷论功行赏,我是个文人不会指挥作战只能让位。”头一次与太原府县官员见面听取汇报时有人问陕甘战事进展如何?“村镇都成为废墟过于惨烈,不提这些事情。是非后人自有公论,我们大家尽职尽责办好自己事情就行。要完成朝廷下达上交任务,首先必须发展工商业,增加工商税收。单靠种地不可能完成朝廷上缴任务,租税过重会引发大乱。”到任后先到太原府衙,然后到周围各县巡视与下属官员见面。会见当地工商界知名人士,与农村土财主们见面。向他们宣传兴办学校,开发矿业兴修道路重要性。那些财主们问:大人以为应如何发展矿业?“山西自古出煤铁,当下首要任务本应为修铁路,可惜朝中那些蠢材激烈拦阻无法实现。没有铁路煤运不出去多开也无用,但是现在战事紧张还有发展工业都需要钢铁。我希望各位能聘请洋工匠,进口西洋机器增加钢铁生产。要聘请洋工匠,自制洋枪洋炮以适应前线战事需要。还有山西和其他地方一样,都需要兴修水利,改良农作物品种以增加产量。”有位土财主问:“大人何为改良农作物品种?”“我在南方与洋人多次谈过这件事,也请他们从国外运来种子试种过。举个例子;同样一块土地浇水施肥不变,假如种子不好在北方一年种一季,到秋天每亩只收成100多斤。假如种子好秋后能收成300斤或者更多,这就是品种改良。”有位年轻财主问:“请问大人如何改良?”“举个最简单例子,你种小麦或者谷子。每年都选穗子大结麦粒或谷粒多留种,收成不好地块不留种,这样就可以增加产量。”“那增加产量与我何干?”“你这就没道理了,假如你家土地收成能翻倍,首先你财产增加了。其次租种你土地农户生活也能改善,生活富足就不会有人造反。你让百姓活不下去他们就要造反,到时候你们财产全部化为乌有。当然和西洋各国相比,靠种地不能抵御外侮,必须发展工业。”
每到一处一世祖都召集当地富商大户,动员他们投资工业开发矿产。还特意参观各地手工作坊,煤矿铁矿和炼铁厂。与那些掌柜财东们座谈,要求他们送儿子去西洋留学,进口机器设备增加产量。希望他们能捐资办学,把广东官学课本稍加修改作为全省统一课本,印发下去供官学使用。很快各县反映课本里西洋铁路、电报、轮船、蒸汽机、铁路等内容老师们都没见过,不知如何讲解。没办法一世祖只好亲自去太原府开办官学授课,外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官学讲课,给老师们做出示范。他还特别要求各县要加紧修路,在比较小河流上修筑石桥。冬天到了一世祖和童氏商量家里做饭交给厨师祖师傅,平时她不用出门穿上藏族服装,等明年春天再出门游览。晚上空闲时仍然让童氏跟着他学认字,让她能看书看信。祖师傅每10天休息一次,他不在时由童氏做饭。头一场大雪过后童氏说这里太冷,真不如她家乡好,不过既然跟了大人以后就不分开不回乡。年底前让祖师傅准备三桌酒席,晚上请各位官员师爷和衙役们一起吃一顿饭。他对这些人说:“法国人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当然把国王砍了不是好事,我这里是试行一次平等。你们以为实行平等,百姓来官府打官司不必下跪是否可行?”有人问:“大人要是百姓来见你不下跪是否可以?”“这没有问题,弯腰行礼就可以。”“那我想见朝廷命官可以不下跪,见皇上还是要下跪礼节不能废。”年底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完公务下午放假,巡抚衙门里只留下几个值班看门衙役。晚上一世祖和童氏一起吃饭:“来我们一起喝几杯汾酒。”“我以前没喝过这好酒,喝醉怎么办?”“醉了你上床去睡,我去厨房刷碗收拾。”这顿饭童氏喝醉后就去睡觉,第二天早起她去做饭。吃早饭时童氏说:“现在还感觉头昏,这酒劲真大。”“多喝几次练出酒量就不会喝醉,以后我喝酒时你都跟着喝几杯。”
1864年3月一世祖带童氏第一次出太原城去晋祠游览,她非常高兴说没想到山西还有这样好风景。中午在附近一个财主家吃饭,二个人顺便参观一下这家房子,和主人一家聊天了解当地民情。7月视察监狱后他把一些下属请来,对他们说你们不感觉监狱里关押人员过多,里面条件太差吗?太原府屈知府回答:“大人这东西历来如此,大人感觉应如何更改?”“如今西域战事紧张急需人手,那些轻犯关在狱中不如流放阿山(今天阿勒泰)和科布多,让他们戴罪立功以永不赦回作为不用关在狱中条件。”“大人所说有些道理,但我们无此权限。”“这样吧,我马上上奏刑部请他们核准。你们筹集银两去修理监狱改善条件,还有把狱中人数和罪行轻重统计一下。所有女犯不论年龄大小一律放脚不许再裹脚,为流放西域走长路做准备。”“那她们要不同意呢?”“为她们好还敢不同意,告诉她们必须强制放脚。放脚以后给她们布让她们自己做新鞋,放开脚变大旧鞋穿不进去。”8月初玉杰来信,在新加坡学习结束回到上海,仍然到外商银行上班工资比以前提高了。此外他还到当地1所学校,业余时间教学生英语和数学课程。8月初刑部发来批文,皇帝已经下旨批准把山西狱中罪犯流放西域军前效力。押送军人不必返回,直接编入边防部队。一世祖马上组织人员制造4轮马车,给犯人准备冬装。经过30天准备后全省各县狱中犯人分批到大同集中,女犯小脚走路不便乘马车。男犯人自己走每人背上被褥和一袋粮食路上用,还要带上修路工具。犯人分3批出发一共7千多人,每批派300名士兵骑马押送,告诉带队军官他们不必返回,到那里后直接编入大女婿属下参加抗击叛军作战。犯人们从大同向北经过归绥(呼和浩特)翻过大青山,第一批人还要修路让马车能通过,沿途修建土坯房供以后几批犯人经过时住宿用。在荒漠里树起石头柱子,给后面人做路标。他们从百灵庙向西北,穿过大漠沿河流向北走一段,向西到德勒湖南岸。再往西北走到科布多休息几天,直接向西到阿山。
8月底收到玉杰从上海来信,在新加坡学校毕业后回上海继续在外资银行上班,工资比过去增加不少。9月底收到大女儿来信,女婿伯彦其格奉命率部在天山以北与入侵叛军连续激战,被叛军击溃伤亡过半。叛军由英俄提供武器,比官军武器先进。女婿受伤后率余部向北撤退,依托事先修好工事在布伦托海挡住了叛军进攻,叛军改向东去哈密方向,第一批300名援军已经到达。她已经出钱在北京买药,还准备了一批粮食毛毯冬装,让女婿堂弟率几十名蒙古骑兵带驼队给前线送去。他马上给大女儿和女婿写信,希望女儿尽力为前线提供物资和支持。要女婿带领手下坚守阵地,与当地农牧民搞好关系争取支持。狱中犯人送走后有人报告说狱卒们太清闲无事可做,一世祖回答:“怎么会无事可做,马上修理监狱房屋。年轻力壮者送到军营操练,明年春天他们下一批押送犯人去阿山。马上招收一批年轻人补充到监狱,不然明年派什么人押送?招新人必须认字,要进行考试。”事后他私下派人前去了解情况,刚开始报名想当狱卒者很多。后来听说要押送犯人去西域,还要进行文化考试每日操练,报名者减少一半多。年底他请通判薛希闽把全省工商业和采矿业情况整理出一个汇总表,进行全省税收计算。比起前一年收入增加超过1成,完成向朝廷上缴后还有盈余。他决定全省各级官员和在官府当差人员,每人多发一个月饷银作为奖励。
1865年2月底一世祖让各县进行押送犯人准备工作,很快刑部发来文书,让把犯人送到哈密以西前线。这次全省送走不到3000人,派了300名骑兵押送经河西走廊去哈密。下属有人说我们太不合算,不但送人还要赔上马匹。一世祖对他们说:“你们只看到眼前这一点似乎我们有损失,那些人关在狱中白吃饭就不是损失?身强力壮流放边疆为国家做点正经事,换个自由之身也是为他们好。女犯人一定要同时送过去,要不以后那些男人哪里找老婆?年轻力壮者编入军队和叛军作战,岁数稍大者垦荒种地兴修水利,在阿山采金都不会闲着没事干。移民实边是关系大清国家安危大事,朝廷一再要求我们多交粮款,我们连人一起送岂不更好,你们不要再多议论。”一次他召集下属官员讨论在黄河上修桥问题,有位谷师爷说:“史书记载唐朝曾经在黄河上架设铁索桥,只是如今已经踪迹皆无。以属下看倒是可以找个河面较窄黄河渡口,两边大山之间架设铁索桥。只是如今财政吃紧没有经费,而且山西无人会架桥技术,还要对面配合出钱。”讨论结果是黄河架桥暂时还做不到。
1865年3月山西炼铁厂首次引入蒸汽机用于鼓风和装料,铁产量实现翻倍。一世祖带领部分**官员前往参观,对炼铁厂尹老板着实鼓励一番。希望他能引进更多机器,你多挣钱朝廷也需要更多钢铁。尹老板问:“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位大人前来参观?”“过去进犯中原者不过是些骑马牧人,如今洋人海陆并进枪炮优于我大清。要想挡住外敌进犯首先要有钢铁,我带他们来是让大家看一下,洋人没读过什么诗书,可蒸汽机的力量无人可敌。发展工商业是山西当务之急,先打通观念然后才会有行动。”4月初从国外购买机器运到新建工厂,工厂马上组织招募一批有文化年轻人先进行培训。月底从上海聘请翻译和中国工匠,还有6位奥地利洋工匠到达工厂。洋工匠在工厂仔细查看后告诉一世祖,你们还不具备生产正规洋炮条件,只能先生产滑膛炮。和你们老式大炮相比后膛炮可以连续射击,只是不如线膛炮准确。一世祖召集山西驻军将领协商后,决定就按照奥地利公司提供图纸做些修改,不加工膛线生产滑膛炮。铜弹壳暂时材料不够有工匠提出先用硬木代替,同时上奏兵部请他们安排将造出大炮运交前线。滑膛炮造出后经过试射,可以连续开炮效率大幅度提高,比过去老式前膛炮射程成倍增加。而且解决了过去老式前膛炮炮膛不进行仔细加工,口径误差太大,在试射中大量炸膛报废这个大难题。只是硬木弹壳在炮弹射出后已经破碎,需要士兵用铁钩子从炮膛里勾出来,再对炮膛进行清理。这个动作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但仍比前膛炮射击速度快不少。一世祖带童氏去军营观看火器营使用新炮操练,让太原各位官员带夫人和孩子一起去火器营参观。一些男孩子对观看大炮射击很感兴趣,有下属问为什么让我们这些文官来看军人开炮?“如今大清已陷入被对手围困之势,让你们带家眷来看就是要让大家都明白,自制新式枪炮乃当务之急。”新式后膛炮送到西域前线后,受到官兵们欢迎。山西马上组织人力生产炮弹,派马车队运往前线。8月底儿子玉杰来信,已经确定让如海去一所外国人开办学校上学,以后去**上中学。接到信后一世祖念给童氏听,给玉杰夫妻回信同意他们这样安排,至于**中学毕业后怎么办,到时候再商量。
到山西后一世祖去过山西每个府衙,也到过半数以上县衙。那辆马车因为行驶里程过多,进行过多次修理。外出途中多数是住在当地有钱人家中,偶尔住在寺院和驿站,多数情况下会带着童氏一起外出,让她去游览山西风光。和当时中国势力最大几家钱庄票号老板见面时他仔细了解了这些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参观他们那些经营网点。希望他们把分支机构开到上海、广州去,和外国银行竞争。有一家封大掌柜问:“蓝大人你为什么要我们去和洋人比个高低?”“不是我要你们去比个高低,而是今后洋人银行必然会深入中国内地。你们要学习洋人银行经营方式,参与对外国交易。”“大人你对发钞票怎么看?”“外国银行未经允许已经在我大清发行纸币,等于官府财政收入一部分被洋人拿走。我们不发纸币等于拱手向洋人让利,我在南方进口机器造新式硬币一个是解决官府开支问题,其次避免洋人操纵大清命脉。在甘肃本想开矿造银币,没想到内战爆发我调到山西。以你们钱庄实力,完全有能力去西北或者东北开发金银矿,生产金币银元供应市场。”“我们要想做也许能办到,就怕朝廷户部不允许。”“我可以向朝廷申请让他们批准,你们发金币银元也能帮助朝廷解决开支问题。”童氏问他为什么要到处走?“前朝贤人曾说过为官要关心民众疾苦,要了解民间情况,不到民间去走走如何知道民间疾苦。等到像陕西那样激起民变,局势就无法收拾了,所以我才要把狱中犯人全部送走。我到各县要他们办好学校,以学校毕业代替秀才功名,大多数人都表示拥护。不过我四处宣传女孩子不要再裹脚,却遭到很多人反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你一直在太原府官学讲课是为什么?”“为那些孩子们能成才为国家做贡献,还有这里缺少合格教师。你出去走累不累?”“不累,跟着大人游览这么多地方真是大开眼界。”
1867年8月一世祖带童氏一起乘马车去一次五台山,在山上住了4天。下山后他对童氏说:“这次你该满意了,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带你外出游览了。”“山上真凉快,可住在这么高山顶多不方便,老祖宗怎么会选这样一个地方盖这么多大庙?”“这我哪知道,你来烧香别花钱太多就行。”“我不识字又听不懂山西话,自己不能出门。”年底陈氏在北京病逝终年62岁,丧事由她侄子陈金源和二女儿梅杰夫妻操办。病重时她给丈夫写信,信里说虽然你不喜欢我,我没有她们两个漂亮。但我和你从小定亲,也给你生3个孩子。我帮你经营家产这些年也没少费心思,对得起你们蓝家人。希望你以后善待童氏,保重身体争取长寿。接到信后他念给童氏听,童氏说陈大姐让我嫁给你虽然是做小也让我衣食无忧,后半辈子不用发愁。只不过自离开兰州后一直没给我娘家人写信,你给写封信寄过去看能不能收到,我去庙里烧香请和尚超度大姐。一世祖给童氏家人写了3封信发出,一个月后收到她姐姐家外甥来信。她姐姐和姐夫都已经去世,她姐姐孙子搬家到福州在船厂干活,具体地址不清楚。小女儿还在乡下居住没动地方,50天后童氏女婿来封信告诉她家里情况。
1868年底一世祖退休回北京,陈金源一家能听懂童氏浙江话,童氏也能听懂他们家乡方言。一到家一世祖就病了,请医生看病还去教堂找外国医生给他开过西药,由童氏和侄媳柳氏照顾他。童氏问:“你在任上好好的,为什么一回家就不行?”“那时候每天事情都排满了从不感觉累,一闲下来才发现原来身体有很多问题。”到1869年2月身体复原自己骑马去通县二女儿家一次,清明和二女儿梅杰一起去给陈氏上坟烧香,到涿县小造纸厂去查看一次。和陈金源商量他出钱买进西洋印刷机3台,在琉璃厂开个印书铺子,把粮库收入很少工作辞了。夏天到了他对童氏说:“以后外边事情由我和孩子们负责,平时你不用走出家门。夏天穿凉鞋裤子不用穿上衣,天冷后把藏族衣服穿上。”“我在家里不怕露着上身,来人穿个上衣就行。我会帮着金源媳妇柳氏做饭看孩子,给孩子们做衣服。我不出门你可别说我傻得什么都不知道。”“不会那样,你在家把家看好孩子带好就行。”童氏在家帮着柳氏做饭收拾家务看孩子,不出门不管买菜买东西。一世祖退休后第一次有时间走访京郊农家,用装洋酒玻璃瓶子装水带上,在乡镇小饭馆吃午饭。有时候走得远在外面旅馆过夜,从春天到秋天骑马外出到过上百座寺庙(当年京郊有上千座寺院)。不少寺院已经残破,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难,寺院废弃不可避免。他感觉京郊农家很多人生活十分艰难,这以后都会引发社会动荡。把自己30多年经历仔细回想过后写了一本小册子,里面提出以兴办学校,学校毕业代替秀才功名。把书院里规模较大者参考西洋方式改成大学,以书院毕业授学士功名代替举人功名。还提出禁止开矿只能造成民穷财尽,要鼓励开矿户部成立金矿公司。把炼出金银加工成硬币投放市场,解决财政开支问题。这本小册子印出后一开始销量不错,时间不长就引来大量攻击。说这种废除科举主张是让天下读书人断绝出路,作者是儒林败类。有朋友问你如何看待这种攻击?一世祖回答不必等当真,日后自然会见分晓,废科举不可避免。只会读诗书挡不住洋枪洋炮,也学不会炼钢造船。不开采金银矿不发行金币,拿什么应对财政亏空?为出城修养方便3月份他出钱在香山附近村里买下一处房产,大修增加一个马厩之后4月底和童氏一起搬过去住。家史中说他们两个人雇一个家住附近满族中年妇女隔几天来一次帮忙洗衣服打扫卫生,一世祖每天自己去村外引水石槽挑水(现已拆除)。写作看书之余和童氏一起去周围寺庙烧香拜佛,一个人骑马转遍附近村庄和清军军营。
童氏担心他一个人外出会出问题,一世祖回答没问题。等到秋天树上开始落叶之后两个人搬回城里,一世祖不再出城(即走出城门)在家里看书写书,每月去一次琉璃厂,有时候带着童氏乘马车一起去。1870年2月大兴县车知县(当时北京市区东半部分属大兴县)来家里拜访,希望前辈能出任官学校长。到校址去看过两次和车知县协商过后,他同意拿出一部分钱维修作为校址破庙。学校老师薪水和日常开支由县衙负责,他这个校长不拿薪水,还要给学生上算术和地理、常识课,把西洋铁路、电报、轮船、蒸汽机、铁路等内容都加进去。学校要收学费但是按照当时物价不算贵,还有学校毕业等同于秀才功名,所以报名学生很多。学校对学生只要不是智力低下家长能交学费都接收,第一届招收280多人。在开学典礼上顺天府(相当于今天市**)裘知府,车知县都来参加。一世祖对学生们说:“如今我们遇到几千年未有劲敌,单靠读诗书已经不能自保。所以我们学校讲课要增加很多新内容,希望你们这些孩子以后都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我向你们保证不会拿竹板打你们手心,但是如果成绩太差有劣迹可别怪我,学校会把你开除。我这个校长不拿薪水还出钱修房子只为国家尽义务不为名利,也请各位家长给予理解。”学校开学后一世祖给学生上算术课,回家晚上要批改学生作业。还要对招聘来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教他们用阿拉伯数字,掌握新式教学方法。当上校长后一世祖再也没时间去郊区游览和去香山居住,童氏也不用担心他安全问题。
7月二世祖玉杰带全家和郡主回到北京,他到同文馆(外语学校)任教。回来前他和苏氏带孩子回一次宁波,看望岳父岳母和苏家人。他在日记里说刚到这所学校时不太适应,和上海学校不同,这里多数学生都是王公大臣或者贵族家孩子。他们不像上海那些学生,知道学习成绩好坏关系自己以后能否找到工作,能否挣钱养家改善家里生活,老师也无法严格管理学生。学校几位中国教师里他英语讲得最好,能直接和洋人交谈聊天。为改进教学效果,他向上司提出直接使用外国中学课本。上司问这有什么好处?“这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好外语,将来毕业可以直接去国外和衙门当翻译。”“有道理,就照你说的去办,申请从国外购买部分教材。”教材买回来后又要解决一个新问题,数量不够怎么办?玉杰和陈金源商议同文馆先出部分定金请他进口外文铅字,帮忙印刷教材。买来铅字后印刷工人不会英文排版有困难,玉杰和其他教师一起抽时间去工厂和工人一起排字,对印出来样书进行检查校对。9月陈金源一家搬出去在小工厂附近买房居住,玉杰在胡同里又买下一处面积稍小房子。把那个院子经过改造增加一个车库门,一个马厩门,不用再把马车放在胡同里,雇了一个中年人老卫喂马赶车。从上海回北京收入比以前少了,玉杰对苏氏说要回来照顾父亲就不能只顾挣钱。1885年如波和曹氏结婚后把这个院子房屋大修一次,给如波夫妻居住。一世祖让儿子一定抽时间去造纸厂看看,和其他股东合作把纸厂办好。
郡主回来后对童氏夏天在家露着上身只穿条裤子很不满意,一世祖说没关系过去陈氏也这样,你回来了她不出门不见客人就是了。“她本来就是个下人,不知道陈氏为什么看上她让她跟着你到处走。以后夏天她就这样不用穿上衣平时让她伺候你。”“她这几年跟着我在兰州太原也挺辛苦,希望你能体谅她。”“她是比陈氏漂亮脾气好,我明白不能赶走她,也不会和她争吵。个人干自己事情,家务由玉杰和苏氏管。我住北房东屋,你们住西屋,以后晚上让她陪你睡觉。”玉杰一家回来后童氏依然是足不出户,每天帮儿媳苏氏做饭收拾家务。她和郡主关系相处还算可以,童氏尽量忍让双方从不争吵。苏氏看了童氏脚上凉鞋说样子不错,不过她不想露出脚趾头让别人看见。玉杰去同文馆上班早晨让老卫赶马车送他过去,下班有时候让老卫赶马车去接,多数情况下是自己走回家。至于服装和在上海时一样,平时穿洋装偶尔穿长袍马褂。他对学生要求很高,严禁考试作弊。个别学生说其他先生允许考试抄书为什么你不允许?“考试作弊是害你们自己,等你们毕业和洋人打交道时可没人给你帮忙。”
1871年春天大女儿承虹带着小儿子大河和女儿新月回北京,3个人先回女婿家在香山老房子住下。回家看父母时3个人都是蒙古族服装各骑一匹马,一世祖见到大女儿和外孙外孙女非常高兴。“老大呢?”“当上军官跟着他爹驻防在阿山边界,我回来是为让老二上学,爹他该上什么学校?”“念私塾已经没什么用处,让他去二舅任教学校学习外语,以后到衙门当差,或者去找他大舅到海关上班。你们回来家里收入从哪里来?”“我们在昌平县还有500多亩土地,过去交给他亲戚代管收入也归他们。我回来就该自己管理,还有家里小工厂和他家在草原上一部分财产,新开荒土地收入,家里开支没问题。”玉杰说:“以他们两个文化水平恐怕还上不了同文馆,爹你先考一下他们文化水平,让他们到你当校长小学补课。”两个孩子经过文化水平测试,大河去另一所学校4年级插班上课,新月到姥爷当校长学校从1年级开始上学。两个孩子平时住在城里姥姥家,放假时回香山自己家。这两个孩子过去主要学习蒙文,汉字写的不好,经常要在家里由二舅蓝玉杰给他们补课。夏天如海离开家去新加坡上寄宿制中学,临走前先把他婚事定下来。一世祖对他说你这次离家远一定要把持住自己,一定不要去妓院赌场那类地方。学校放假时可以在外面找个工商企业干活学点本领,以后回来也好找活干。
1873年3月老大承杰全家搬到天津,他到天津海关上班。在天津买好房子安顿好之后,4月底他带妻子雷氏和小儿子如刚,女儿如锦、如南来北京看望父母。大儿子如东在**上中学,一世祖问你们将来有什么打算,承杰回答:“已经计划好了,等后年老大中学毕业去英国留学学医,回来当个外科医生。”郡主问:“老二上什么学?”“秋天来北京到他叔叔同文馆来学外文,你们说是否可以?”“这样也不错,至少有他叔叔照应。”雷氏说搬到北方真是很不习惯,自己出门说话邻居都听不懂。老二你怎么搞得?童氏是你爹一个妾怎么能当下人使唤,雇个人做饭让你三娘休息养老。苏氏回答:“大嫂说的对,只是我娘不同意,说她本来就是个下人应该干活。”“嫁给你爹就是夫人怎么能还是下人,我和娘说说,她也年过60该享福了。童氏怎么比你衣服还要花哨料子好?”“爹喜欢让她穿花衣服,他们高兴就行,童氏平时不出门衣料爹给买她自己做衣服。”承杰夫妻和郡主说过后,郡主同意童氏不用再做饭做家务,雇了一位中年妇女钟氏来做饭做家务。以后童氏没事时候就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早晚在院子里走走。一世祖看书时她陪在旁边,晚上睡觉前夫妻小声说一会儿话。童氏多数情况都是静静听着,不回答也不插话。7月承虹小儿子大河小学毕业,9月起到同文馆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