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游说

置身于这间可以用“空旷”来形容的办公室中,尽管是坐在桌上,但史司依然感觉自己似乎有些紧张,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或许是这间两百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给予他这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进入教堂一般,紧张而又充满渴望。

宽敞而又高大的空间会令人心生渺小之感,这是建筑心理学上的原理,对此史司当然不清楚,现在他只是看着那位穿着军装,在软木地板上踱步的元帅。

因为铺设着软木地板的关系,尽管那位元帅穿着皮鞋,但踏在地板上却没有发出多少声音,他的指间夹着一根雪茄,雪茄烟于其指间弥漫着烟雾,他似乎是在思索着,犹豫着。

为了让自己内心更放松一些,史司又一次把视线从元帅的身上,转向面前这张宽大的办公桌,桌上有几个文件筐,其中放满了文件。而真正吸引人的还是还有个特制的能保持定湿度的雪茄烟盒,他知道里面装的是同铅笔一样粗细的古巴黑色雪茄烟。元帅喜欢吸雪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只有了解唐浩然的人才知道,他只会在思索问题的时候才会吸雪茄,就像现在。

在海军的扩充计划得到批准,派出代表往欧洲谈判购买军舰的同时,舰政处开始了新型军舰的设计工作,作为总工程师的史腾阁提出了一个相当稳妥的方案,以r级装甲巡洋舰为原型。放大建造一级6500吨左右的一级装甲巡洋舰。

这个方案看起来无疑是极为稳妥的,不仅适合海军的发展,同样也适应仁川造船厂的技术能力。但是这个方案却在舰政处引起了争持,准确的来说是总工程师与副总工程师之间的争持,后者,也就是从德国来的船舶工程师史司,他认为应该建造一艘主力舰,以令东北海军实现实力上的跳跃式发展。

但史司的这个建议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且不说舰政处那边的争持。就是海军自己内部也有几种声音,一种是既然技术上允许。那就应该建造,一种是造主力舰太自不量力了,还有一种就是认为应该购买一艘主力舰,以增加海军的力量。

一个建议搅得大家都不得安生。最终现在三个人都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前,等待着自己的拍板,可是如何选择呢?

无论是造与不造或是购买,都有各自的理由与依据,站在海军的角度,自然是希望购买,就如同容尚谦这位海军处长一般,而在技术方面却产生了分歧,一个认为技术条件成熟。一个认为技术不成熟。

如何选择呢?

这是一个问题,若是以唐浩然的本意来说,他自然希望中国能够实现战列舰的自造。毕竟作为一个大国,战列舰不可能依靠购买,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战列舰是所有战舰中最具威慑力也是最为复杂的,对于建造条件的要求无疑也是最为严苛的,同时对于武备装甲动力装置船体等分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也有着极高要求。要判断一个国家造船工业乃至综合国力的真实水平。那么考察战列舰的建造情况足一个非常直观和极具权威性的方法。

如果东北能够建成战划舰,那么无疑将会向外人“说明”。东北实业的强大,并以此提醒关内的人们,谁才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政治上的声誉无疑是极为诱人的,尤其是对于唐浩然这个并不怎么讨传统士林喜欢的的“乱臣贼子”来说更是如此。

但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我们真的能这个能力吗?”

转过身,停下脚步的唐浩然将视线投史司,投向这个已经可以用生硬的中文进行简单对话的德国工程师。

“元帅阁下”

元帅的询问让史司的心底只是一阵激动,他知道眼前的元帅同样心动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剩下的问题只是说服他,说服他相信这个选择没有任何错误,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以按下心底的激动。

“元帅阁下对西洋的了解是众所周知的,那想来元帅阁下一定知道,在半个世纪前,普鲁士的几乎没有海军,甚至在战争期间,弱小的不值一提的海军,只能龟缩于港口中,就连同商船队也是如此”

出人意料的是,史司并没有直接回答唐浩然的问题,反倒是给其上起了历史课来,可实际上唐浩然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了解德国,所谓的“西洋通”不过只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剽窃后世的成果罢了,可稍微一想,也知道那会德国的海军并不强大,德国的公海舰队那可是二世皇帝的事情,好像就是现在这会才开始崛起的吧。于是只能默默的点点头。

“1848的“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当时的普鲁士海军的力量就极为薄弱,在那场战争中原为丹麦领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想要并入德意志联邦,而作为波罗的海主要海军强国的丹麦海军,因此封锁德意志北部与波罗的海沿岸的所有海上贸易,此时英国与荷兰宣布保持中立,奥地利海军远在地中海无法驰援,德意志联邦本身没有海军,德北的海上贸易完全停顿。1850年战争结束,获胜的丹麦海恢复了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区的统治……”

德国的历史瞧着似乎与中国有些相似,听他这么一说,唐浩然倒是找到了与中国的共通之处。

“战争的教训是痛苦的,这时德意志各邦终於觉得有必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海军,於是法兰克福国民大会授权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弟艾伯特亲王建立“德意志皇家舰队”,当时德国的造舰工业还很弱,船舰主要是向英国订造,人员训练也很差,常常发生海难造成不少悲剧,不过这至少开始了德国的海军之路……”

似乎与这正是后进海军的道路,战争的教训使得一个大陆国家开始走向海洋,史司的“历史课”让唐浩然意识到,历史上曾经被行英国人视为眼中钉的德国海军,原来也只是一个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婴儿”,甚至直到现在,也谈不上强者。

“在普法前夕,针对自身海军力量薄弱的缺陷,普鲁士政府一直热衷于海军的扩充。然而当时,普鲁士的造舰工业发展落后,海军装备的主要军舰大都依赖从国外定制,这对于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而言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为此德国海军部曾与伏尔铿公司商谈有关自行建造铁甲舰的事宜。但是在当时的德国,此事对多数人而言风险无疑太大,使得谈判处于停滞状态。”

史司提级德国的历史时,无论是唐浩然也好,还是之前持反对意见的史腾阁也罢,即便是主张购舰的容尚谦也同样处于沉思中。

“确实,反对者的意见确实很充足,当时德国甚至没有建造超过4000吨商船的经验,更何况是铁甲舰,所以这场谈判从普法战争前,直到普法战争后,双方争持了几年的时间,当时反对者也是希望通过逐步发展的方式,用十年的时间去发展德国的造船业,由小至大的建造军舰,这样的确非常稳妥……”

注意到三人都在倾听自己的讲述,史司知道能否说服他们,就全在最后一句了。

“但是最终造舰工程师鲁道夫哈克却说服了海军,令其相信世界不会给德国十年的时间去等待,同样也不会给德国海军十年时间,他果断的承担起了责任,并获得了成果成功,1873年由伏尔铿建造的德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普鲁士”号顺利下水,从而使得德国造船和钢铁行业在世界的声誉获得显著的提高,德国海军的造舰订单从此留于本土”

作为鲁道夫哈克那位德**舰建造史上的传奇人物的助手,史司曾参加过“普鲁士号”的建造,自然深知其中内幕,这会提及旧事时,他的语气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最后他直视着唐浩然,继续说道。

“二十年前,德国的造船业所拥有的技术设备都远逊于今天的仁川船厂,但是德国通过一次技术上的冒险,完成了造舰业的跳跃式发展,从而为成为欧洲造船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今天,同样的问题不也正如二十年前一般,摆在元帅阁下的面前吗?”

发出这声反问之时,史司的话声微微一顿,注意到元帅一副思索的模样,便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诚如那一年德国面对的选择一般,世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去完善造船业,积累造船经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此时史司已经全然不顾自己毫不客气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说的话,那么他的梦想恐怕就会破灭,五年,五年中有太多的变化,而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唐浩然接受他的建议,同意他的造舰方案。

双十一,光棍节,什么时候这日子变成了消费的狂欢了……哎,还是回归其本质,让大家伙今天“脱光”吧,男女光棍们凑成一对是一对祝大家光棍节快乐……悲剧的我依然在码字

第192章 李鸿章的心思第221章 为了胜利第244章 启航第6章 将欲行第234章 外交第36章 平壤第173章 山倒之时第60章 棋手与棋子第15章 工地第371章 新闻事件第117章 统制第330章 中游第37章 一人尔第171章 午夜长谈第158章 如我所见第46章 根基第105章 事业征程第142章 欢迎第210章 天下第54章 清为中否第309章 洪潮第254章 难择第106章 师生间第49章 浮想第38章 北洋大臣第294章 南北激荡第189章 风起第244章 启航第95章 西洋与东亚第349章 总演习第205章 说客第26章 日子第287章 决战(二)第168章 珍珠港第39章 洋操第7章 访客第121章 弹劾第97章 转变第147章 坏消息第315章 在湖广第249章 远航第289章 起风了第72章 使命第26章 何以为重第49章 湖广之别第267章 图存第315章 在湖广第21章 授田第60章 东南雨第65章 夏威夷第29章 困局第352章 划时代的惊骇第275章 分兵第31章 翁府话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第270章 外交第26章 犹商第270章 外交第339章 无忧宫第372章 何以应对第143章 行军第95章 谋划第115章 铁厂第38章 沉默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331章 牯岭风云第378章 不列颠的决定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37章 新生之地第317章 自作聪明第216章 交易(中)第107章 李合肥的忧虑第45章 警察部第299章 阴谋第54章 鹿儿岛第282章 勒梅尔大海战(五)第54章 清为中否第204章 拿回来第109章 远东第28章 梦想第286章 大决战(一)第238章 空谈第102章 海洋第99章 选择第223章 伊尔库茨克的硝烟第187章 相商第310章 浪潮第321章 北国新丁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第187章 溃败第68章 融资第14章 商斗第284章 尾声(二)第263章 最后时刻第48章 将离第10章 万事当以财为先第110章 大海在召唤第43章 拓财第240章 未来的方向第117章 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