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兴亡百姓苦

天,一天天的热了起来。

转眼间,这甲午年便进了五月,太阳顿时热了起来,在太阳的曝晒下,这田地里的谷子便开始慢慢的变了色,由绿转成了黄。对于江浙一带的百姓来说,这正是把镰刀磨快,准备收粮的时候,一年的年景可就全凭这一季粮食了。

虽说这自古富不过江南,可江南却又与外地不同,搁东北一年不过一熟,顶多再种上一季大白菜、红萝卜,算是冬天的吃食,可是于江南,却是能一年三熟,两季稻子加上一季油菜,可虽是三熟,这江南的百姓却负担着沉重的税捐,更多的恐怕还是那旧年的阵债,虽是三熟,而这夏收却是极为紧要。相比夏粮虽是一样的稻种,可秋粮产量却远低于夏粮,那是因为地力耗尽了。

相比于北方,江南的牲口少,自然是积肥不便,往往积上一年土肥,完都用于那一季夏稻,如果一来,这夏粮的多少便关乎着一年的年景了,百姓自然是极为上心。毕竟这是一年的希望。

家中虽然没有一粒米了,然而瞧着田里的绿油油的却又夹杂着些许黄色的谷子,王大梁的脸上却浮上着满面的笑容。这下子他算是彻放心了,只是瞧着那沉甸甸的谷子,对今年的收成他就已经有了九成把握。禾苗肥大,标线结实,这可是十多年来所罕见的好年景,穗子都有那样长了。

“别说是十几年,就是往前说,从光绪数到同治年,也不见得有这样的年景!”

眼前的这一切,看在王大梁的眼里,都是尽是前所未曾有的欢喜。以至于说着话的时候。那唇角都往上扬着。王大梁的话顿时引起了一阵附和声。

可不是嘛,这么多年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年景!

瞧着眼前的谷子。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王大梁能推测出二十天以后的情形来,那是真的能让人笑出声来的情形。他举目望着这一片油绿色的刚开始泛着黄的田里。看看那肥大的禾苗,统统变成黄澄澄的穗子,几回都疑是自己的眼睛发昏,自己是在做梦。然而穗子禾苗,一件件都是正确地摆在他的面前,他真的欢喜得快要发疯了啊!

“哈哈!今年的年景,真会有这样的好吗?”

过去的疲惫,似乎全都消失了。他甚至拿出了烟袋来,寻思着这一季的辛苦:从下种的那天起,一直到现在,王大梁真的没有偷闲过一刻功夫。插田后便闹天干,刚刚下雨又吓大水,那阵子一天到晚的不得安生,成日里忙得像村里的家狗似的,那肚皮里头也从没有吃过那怕一次饱。每次上田的时候,饿得连腿子都提不起,人瘦得象也就只剩下一把枯骨。三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天天下田。生怕误了今年的收成。

一直到现在,经过那么多的饥饿,全靠着田里的一些野菜和着米烧出的稀饭吊着那口气的王大梁,每每想起那饿肚子的感觉,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活下来的。这会他看见这几线长长的穗子,他又怎么不欢喜呢?

这才是到了手的东西啊,还得仔细地将它盘算一下哩!盘算一下如何花差这些东西。

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饱饱地吃它几顿,别说大人饿的身上没几两肉了,孩子们也委实饿得太可怜了。应当多弄点菜,再多煮几碗饭。都给他们吃几顿饱饭,趁着年景好的时候养养精神。精神养足的,才能扛得住将来,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荒年,这季好,下季可就不知道。

然后呢?

嗯,再背上集上卖几担出去,做几件新衣服穿穿,现如今那洋布卖得可比土布便宜,就是不太结实,算了算了,孩子们穿得那样不象一个人形,就买上几截布,置上几件衣裳吧。把债统统都还个清楚。剩下来的留着过年,至于那一季秋粮,在他的盘算中,那可是要预备过明年的荒月,若是明年收成好了,像今年这样的年景……

那两臭小子也差不多都要定亲了,春辉成天说着谁谁娶媳妇了,那话里的意思,不就是想要成家嘛。就是明年下半年吧!等收了谷子,到时候给他们每个都收一房亲事,后年就可养孙子,做爷爷了……

还有什么呢?

除此以外,似乎真的没什么事儿了,多打了几斗粮的田地,让王大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其实百姓的希望就是那么简单,只是多打几斗粮,一年能吃上几顿饱饭也就知足,就如此时的王大梁一般,虽说先前人全靠稀饭吊着口气,不知那天就饿没了。可现如今,瞧着这田里的的收成,却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盘算起那想着都能让人笑出声来将来了。

瞧着眼前的田,想象着二十几天后的收成,王大梁的心里头除了欢喜,就再也没有旁的意想了,一切都有了办法。

虽说现在家里头已经没有米了,王大梁也不着急,因为他已经有了办法,再过十多天就能够饱饱地吃几顿了。有了实在的东西给人家看了,差了几粒吃饭谷还怕没有人发借吗?

孙老爷家中的谷子,现在是拼命地找人发借哪,只怕你不开口,十担八担,他可以派人送到你的家中来。价钱也没有那样昂贵了,每担只要六块钱。

王二伯的家里也有谷子发借。每担六元,而且还没有利息,都是上好的东西。

村子里的人都要吃饭,都要渡过这十几天难关,可是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去向孙老爷或王二伯借谷子。实在吃得心痛,现在借来一担,过不了十多天,要还他们三担。就是王二伯家的谷子,一担六元,那也是加过息的,就那么几天的功夫,那息加的啊……还是硬着肚皮来挨过这十几天吧!

“这就是他们这班狗杂种的手段啦!大家伙要饿死的时候,向他们嗑头也借不着一粒谷子。等到田中的东西有把握了,这才拼命地找人发借。只有十多天,借一担要还他们三担。这班狗杂种不死。天也真没有眼睛……”

“他大爹,你不是也借过他的谷子吗?哼!老天爷才没长眼哩!越是这种人越会发财享福!”

“就是!老天爷吃了他们那么多贡。吃人家的手软,怎么可能还会责罚他们……”

可不就是这个理嘛,就是烧香献贡给老天爷,那也是有钱人家烧的香高,献的贡多。就在几个乡民在那里说道着的时候,远处一个人影儿走了过来,是村子里在城里头务工的王三,他的脸上带着笑色。肩上还扛着一个装的满满的裤袋。

“哟,他三哥,你这瞧着在城里头干的不错啊!这么多谷子,得有一担多吧……”

瞧着王三扛在肩上装得满满的裤袋,旁人连忙笑呵呵的说道,这王三前阵子家里断了粮,才跑到城里去扛苦力,这才几天,就回来了,还扛回了一裤袋粮食。

“那是谷子?”

将小百斤重的裤袋放下来。王三擦了下额头上的汗,先是否认又是强调的说道。

“是米!”

这句话只让众人无不是一愣,米!这王三当真是发财了可是?

“哟。你搁城里头,是拾着银子了,还是捡着金子了……”

“就是,这定是发财了吧!”

在众人的调笑中,王三一边用手拉着汗襟,想扇出些风来,一边说道。

“那是发啥财,都是借的!”

“借的?城里头那个财东借的?”

众人一听是借的,立即想到城里的财东。这乡下借粮都是借谷子,那有借米的。这借了米,得咋个还法?

“那是什么财东。是咱浙江巡抚老爷袁大人可怜咱们这些泥腿子,弄了个啥公司,借米给咱……”

“官府的米?你咋借的?”

“咋借?凭去年的税捐票借的,这不,去年交了多少钱的捐税,今年就能借多少米,不过家里的田数超二十亩的,就借不着了,而这可不是陈米,都是白花花的新米,他大爹,瞧你那身子虚子,给,抓几把,回家吃饱了,再去县里头借去……”

像是怕旁人不信似的,王三解开扎布袋的绳子,然后抓出一捧米来,只看那颜色,种了一辈子地的庄户人便知道,这是新米。

“这,这拿税票票就能借?怎,怎么个借法?”

杭州城巡抚衙门中,放下手中的茶杯,袁世凯看着造访的张謇,道出了借粮于民的最初想法。

“从小弟出抚台湾、又抚浙江以来,皆曾目睹乡间富绅如何通过高利贷盘剥百姓,而其盘剥者,尤以夏粮为甚,每每夏收之前,乡间贫农存粮耗尽,为以糊口不得商借高利贷,往往是借一还三,更甚者不得不典儿卖女,兄弟身为浙江父母,焉能视若无睹?任由乡间富绅如此盘剥百姓?”

虽说在袁世凯以“弟”自称,着实让张謇心下颇不是滋味,毕竟当年在朝鲜的其曾对他持弟子礼,虽说两人多年前于朝鲜时便已割袍断义,但或多或少的于张謇心中,依然将袁世凯视为“后辈”。

作为“江南名士”的张謇,此时已经没有了科考之心,毕竟现如今这朝廷的恩科,全只剩下了一个摆设,也正因如此张謇才会下定决心弃官从商,所以才会从京城返回江苏,而在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张謇又主动写信与袁世凯复交,这需要有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于政治的需要,因为此时的袁世凯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年于朝鲜时的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营务处管带副营,而是身居浙江省巡抚的封疆大史,而有意投资实业的张謇自然希望争取得到袁世凯的支持,毕竟众所周知,当今中国论及新政,第一是东北,第二既是浙江,纵是直隶、湖广亦无法与之相比,可以说现实的需要融化了私人间的恩怨。

对于曾经的“半师半兄”主动写信重拾旧谊,袁世凯自然是欢迎之至,更在回信时主动邀请他来浙江,在张謇从天津乘船来到杭州后,他更是亲自到码头迎接这位旧友,只不过再也不持弟子晚辈礼,而是持以兄弟之礼。

“嗯,确实,确实……”

提及高利贷盘剥,张謇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这也难怪张家于南通也是大户人家,岁岁也是用这青黄不接之时谋以重利。

“不知慰亭的这个官借于民,又是如何借法。”

“十进六出!”

提及此,袁世凯那张看似颇为憨厚的脸庞上露出的尽是悲天悯人之色。

“所谓十进六出,虽看似得利四成,但相较乡间相借三倍之高利,已经算是薄利,如此一来,百姓可于青黄不接之时,得以糊口之粮,而官府亦可籍此得四成之利,纵是扣以成本,亦可得三成之利,再则……”

话声微微一顿,袁世凯又继续说道。

“这粮食公司除向百姓相借官米外,亦能于丰年收购粮食,抬高粮价,避免谷贱伤农,可于灾年购进粮食平抑粮价,毕竟这所谓丰年,不过只是一地之丰,所谓灾年亦只是一地之灾……”

在袁世凯的解释中,张謇的双目睁大,面上全是不可思议之色,若当真如此,那可当真是活民无数了,但另一方面,如此一来,那乡间富绅又当如何处之?

“当然,于官府而言,粮食公司所获银利,可用于新政,就以今年来说,虽说粮食公司新办,然却已借出值300余万两官米,以此计算,仅此一项官府可得银利既可达百万两……”

当然袁世凯并没有提及这些大米皆是相比江浙米更为廉价的安南米,实际购米成本甚至不及两百万两,即便是加上运费、损耗,亦不超过250万两。

“慰亭,如此借粮于民,恐惹乡间富绅对此多有不满,这又如何是好?”

张謇不无担忧的言道一声,尽管明知道,现在那些乡绅无法像过去一样,通过于朝中任职的乡亲给袁世凯施加压力,但无论如何,毕竟自古以来,官府都是依靠乡绅统治一地。

“其纵有不满又能如何?”(。)

第80章 牧场第29章 投身第355章 舵手第51章 统筹第152章 军舰之争第224章 火焰第327章 去向第27章 “难民”第14章 商斗第15章 反应第33章 长衫第19章 捆绑第276章 海峡惊涛第27章 幕友第272章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38章 北洋大臣第18章 不简单第305章 惊雷第259章 天涯第11章 着眼将来第381章 战争之路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91章 牺牲第253章 法属圭亚那第157章 国之忠臣第91章 蓝天第147章 坏消息第79章 演习第164章 底线第91章 东亚风云 上 今天加更!第239章 开创时代第158章 如我所见第168章 笔刀第22章 应对之策第42章 老娘们(上)第37章 太后的决定第31章 烟商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3章 募勇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13章 约法三章第29章 贱骨头第278章 勒梅尔大海战(一)第329章 故友第124章 人才第203章 李鸿章的浮想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43章 慈禧第165章 争取时间第211章 解释第169章 怒海惊涛第140章 由他们去吧第89章 眼界第159章 尽人事第36章 常熟第150章 前奏第46章 事业之母第277章 拦截第325章 朋友第322章 初战第85章 未来的基础第35章 台北第161章 忠诚之士第99章 用心良苦第322章 初战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153章 杭州义(中)第210章 天下第212章 末日(上)第44章 差遣第221章 为了胜利第370章 托雷翁事件第14章 杀鸡给猴看第294章 南北激荡第146章 杭州城第44章 端白脸的想法第11章 行忧第136章 铁路第68章 融资第315章 在湖广第187章 溃败第16章 泰西策第5章 同文馆(下)第8章 私心第121章 弹劾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179章 军法无情第363章 军国民化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6章 入幕为宾方立足第84章 钢铁时代第21章 朝使第92章 改变第4章 练兵先练官第4章 祸害第293章 不为奴第145章 山路第6章 将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