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赛场

虽然属于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但是军火贸易与其他商品贸易有着很大的区别。

严格的讲,军火贸易不属于经济范畴,而是政治的延续,即军火贸易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国家的对外政治关系影响。

说白了,军火贸易并不是由价格、以及货物质量决定的,而是由政治关系决定的。

在冷战时期,这一点体现得极为明显。

比如,在中国大力推销j66战斗机的七零年代,j66并非世界上最出色的战斗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me440与bf500就拥有更加出色的性能,而且在一些局部战争中,这两种德制战斗机都战胜过j66。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j66甚至被落后了一代的me300击落过数十架。

问题是,j66仍然是七零年代最畅销的战斗机,总产量突破了五千架,除了中国,还有数个国家拥有生产线或者是生产许可证,装备了数十个国家,成为冷战期间第一种产量超过五千架的战斗机。

关键就是,中国的盟国绝对不可能采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斗机,哪怕德制战斗机拥有更加出色的性能。

由此可见,军火贸易,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建立与维持国家间同盟与友好关系的基础。

当然,在同盟集团内部,军火贸易没有多少变数。不管是中国、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是其盟国的主要军火供应商。

只是,对处于两个集团之外的国家来说。军火贸易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拿阿拉伯国家来说。大战结束之后,依靠与中国的良好关系,众多刚刚获得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从中国得到了大批过剩军事物资,并且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广泛使用。此后,部分阿拉伯国家转为向德意志第二帝国采购军火,以此导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保持沉默。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时,这些采购了德制军火的阿拉伯国家。几乎都成了以色列的敌人。只是,这场战争中,德制装备的拙劣表现。让部分阿拉伯国家回心转意,重新成为了中国军火商的顾客。这也标志着,部分阿拉伯国家已经放弃了反以立场。转而寻求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最具有代表性的依然是沙特。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沙特几乎淘汰了所有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换上了从德意志第人帝国采购的军火。结果还不到十年,沙特就再次转变立场,淘汰了处于最佳服役期的德制装备,换上了中国制造的军火。

不可否认,沙特非常富有。

虽然沙特是典型的君主制国家,并非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国家,但是依靠石油,以及相对较少的人口。沙特建立起了当时阿拉伯国家中最好的社会福利体制,让大部分国民过上了富足生活。

问题是,沙特再富有,也不应该如此浪费。

显然,沙特在军火贸易上的立场。实际上就是其基本对外政策,即通过采购军火,与中国形成非结盟的同盟关系。

说白了,就是借此获得中国的支持与安全保证。

显然,其他从中国采购军火的国家,也有着类似的目的。

对于没有加入两个阵营的国家来说。军火贸易是与大国维持良好关系的关键手段,有的时候甚至是唯一手段。

在这方面,联邦美国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

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被肢解成为三个国家,其中民主美国与邦联美国分别由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直接占领,处于两国之间的联邦美国则在一九五四年结束了占领状态,成为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在一九七四年之前,联邦美国一直奉行亲华政策,其主要武器装备均来自中国。

危地马拉战争之后,中国由战略扩张转变为战略收缩,基本对外政策也由攻击型变为防御性,联邦美国的对对外立场因此发生改变,在一九七五年就以军火贸易的方式,积极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改善关系。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联邦美国当局认识到,中国的战略收缩只是暂时性的,而且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远超过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经历了由迅速扩张导致的镇痛之后,肯定会再次走上扩张之路,并且全面压倒德意志第二帝国。结果就是,联邦美国的军火采购政策再次发生转变,不但继续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购买武器装备,也开始积极跟中国军火商谈判。

结果就是,在联邦美国的军队中,即有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坦克,也有来自中国的战斗机。

显然,联邦美国通过军火贸易,在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这些都表明,军火贸易有很大的特殊性,可以看成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表象,即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对外政策。

由此可见,伊朗革命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政治上的利益。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八四年,以色列悍然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通过预防性的军事行动摧毁了叙利亚的武装力量,在数量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中,除了伊拉克等少数,其他都只声援了叙利亚,并没有采取实质行动。

关键就是,中国并不希望阿以爆发全面战争。

当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中国为阿以和平相处所做的努力,也使得阿以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主要就是,几个实力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中,除了叙利亚与伊拉克,其他都已全面倒向中国,用上了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这些阿拉伯国家根本没有军事工业,也就无法自行维持军队的作战消耗。如果卷入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国根本不需要出兵,只需要中断这些国家的军火供应,就能使其战败。

也就是说,阿以能不能打起来,得看中国的意愿。

显然,只要以色列在中国的战略中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中国就绝对不会让中东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

也正是如此,第四次中东战争只持续了五天,就以叙利亚战败结束了。

只是,受中国限制,以色列并没有占领叙利亚的国土,只是巩固了其在戈兰高地上的军事存在,使叙利亚丧失了在短期内通过军事行动夺回戈兰高地,对以色列本土构成直接威胁的可能性。

从政治上讲,以色列没有直接入侵叙利亚,也是众多阿拉伯国家保持中立的基础。

当然,发生在一九八四年的最为重要的事情,肯定不是第四次中东战争,至少有两件事情比第四次中东战争更加重要。

第一件事情就是中国正式启动了“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建设工作。

当年四月,在顾祝同的全力推动下,中国国民议会批准了由国防部提交的,分三个阶段完成“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建设方案。如果这份方案得到落实,中国将在未来二十年内耗费二万六千亿华元,打造从陆地到海洋、到天空、再到外层空间,以地基海基、空基与天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战略防御系统,具备同时拦截上万枚来袭核弹头,对潜在敌对国战略打击能力实现全面对抗的战略防御能力。

说白了,果真建成的话,中国将不再惧怕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威胁了。

按照顾祝同在国民议会上做的陈词,整套系统具备对潜在敌对国发射的战略武器进行初期拦截的能力,能把潜在敌对国发射的战略武器的百分之八十击毁在敌对国上空,另外的百分之二十则将在外层空间与重返大气层阶段遭到拦截,即便同时遭到一万枚核弹头攻击,中国本土遭到打击的概率也低于千分之一。

也就是说,哪怕德意志第二帝国同时发射一万枚核弹头,也只不不到十枚能够落到中国本土上。

显然,对一场以灭国为根本目的的全面战争来说,遭受数枚核弹头打击算不上是沉重的战争代价。

要知道,中国的战略反击足以摧毁整个世界。

✿Tтkǎ n✿¢ ○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在拥有了全面的战略防御能力之后,中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战略威胁,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毁灭性威胁,让敌对国放弃对中国的威胁,从而放弃在任何领域与中国进行的对抗与竞争。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果真如此的话,德意志第二帝国不但会丧失与中国对抗的能力,还会因此沦落为中国的附庸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唯一选择,就是针锋相对的,建立一套类似的战略防御系统。

说白了,在双方都拥有足够强大的战略防御能力的同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安全、以及国家利益才有根本保证。

显然,这次竞争与载人登月工程有很大的区别。

载人登月工程,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争面子,即通过工程来展现国家的经济、工业与科技实力,以此证明国家的强大。战略防御工程则关系到了国家的生死存亡,胜出者将毫无悬念的成为冷战的最终赢家。

德意志第二帝国可以输掉载人登月工程,却不能输掉战略防御工程。(未完待续。。)

第68章 不放弃第176章 重头戏第109章 最后时刻第393章 避实就虚第384章 最后的机会第307章 一决雌雄第91章 非正规战斗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77章 胸有成竹第49章 职责与责任第620章 现代海军之父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501章 不堪用第160章 营救行动第157章 最后任务第109章 充分准备第309章 致命一击第76章 将星登场第416章 解脱第109章 冒险之旅第77章 胸有成竹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11章 突防第90章 力挽狂澜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98章 偷袭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96章 转移重点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116章 主动出击第184章 圈套第293章 准备开打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96章 关键一战第74章 各打各的第92章 等待机会第352章 快马加鞭第621章 核时代第152章 足迹第104章 撤退第156章 撤退第165章 所作所为第77章 创造机会第30章 以质为本第92章 信心第124章 决定性胜利第550章 钩心斗角第370章 适得其反第454章 南下第167章 血誓第487章 四道防线第625章 前进方向第580章 新使命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322章 最后的机会第161章 超级战巡第132章 优中选优第1章 新皇登基第57章 开战第26章 热身活动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21章 迷雾第123章 主动出击第309章 致命一击第359章 灰心绝望第564章 梦想与现实第123章 新老对决第394章 拉锯战第535章 等待时机第153章 错失良机第612章 决裂第68章 倒计时第92章 快马加鞭第129章 意义第114章 主动迎战第262章 疲于奔命第391章 些微遗憾第534章 功败垂成第171章 振作第325章 好运坏运第151章 箭已离弦第312章 撤军第157章 抢先攻击第435章 乱中出错第23章 士气归零第120章 紧要关头第82章 亲自上阵第143章 农场第76章 最后的考验第238章 功亏一篑第88章 最后的攻击第403章 沉着冷静第417章 盲目乐观第164章 帝国首相第482章 前进基地第503章 下一步第13章 银行集团第581章 印象第432章 攻击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