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各有打算

汉密尔顿败下阵来,贝蒂迅速顶了上去。

南面,雷德尔也没有放松。发现“虎”号战列巡洋舰转向撤退后,雷德尔一边组织轻巡洋舰拦截前来阻挠的英舰,一面下令调整队列,追击逃窜的汉密尔顿。数分钟后,五艘战列巡洋舰就排成了契型纵队,由“奥古斯塔皇后”号打头阵,紧跟着汉密尔顿的“虎”号战列巡洋舰北上。

北方大约三十公里处,贝蒂正在调整舰队的队列。

汉密尔顿发回来的消息非常确切,公海舰队的侦察分队已经全部到达,五艘战列巡洋舰在身后穷追不舍。虽然汉密尔顿没有提到希佩尔的主力在哪里,但是贝蒂相信,希佩尔离雷德尔不会太远。

此时,贝蒂手里有二十四艘战列舰,而不是希佩尔所知的二十三艘。

多出的一艘,正是在一月底才建成、于三月初正式服役、在五月三日,也就是大舰队出发之前才赶到斯卡帕湾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贝蒂原本打算把这艘最高航速达到二十五节的战列舰编入汉密尔顿的侦察分队,但是在反复权衡之后,贝蒂还是把“伊丽莎白女王”号留在了主力舰队里面。

这样一来,贝蒂就能组建四支各有六艘战列舰的主力分队了。

因为还没有完成全部训练,而且官兵的素质比不上其他战舰,所以贝蒂没有选择“伊丽莎白女王”号为旗舰,而是把它编入了由四艘“铁公爵”级战列舰与“爱尔兰”号组成的第一战列舰分队。同时,贝蒂也对其他战列舰分队做了调整,第二分队由四艘“乔治五世”级与“阿尔库金”号、“海王”号组成,第三分队是四艘“白羊座”级与两艘“巨人”级,第四分队则由三艘“圣文森特”级与三艘“柏勒罗丰”级组成。显然,第一战列舰分队的战斗力最强,第四分队最弱。

把二十四艘战列舰分成四个分队,主要是指挥上的问题。

如果把二十四艘战列舰全部编在一个分队里面,不管是贝蒂、还是杰利科、或者其他任何将领,都不可能顺畅指挥。在由旗舰指挥的情况下,一支分队里的主力战舰最多不能超过六艘。再多的话,指挥就会出问题,也就无法发挥出所有战舰的战斗力,等于削弱了舰队的总体作战能力。

只是,这样一来,贝蒂最多只能直接指挥所在那个分队。

也就是说,其他分队都得由分队指挥官负责。

当然,希佩尔这边的情况也一样。

公海舰队总共只有十七艘战列舰,由希佩尔分成了四个分队,第一分队为四艘“国王”级,第二分队是五艘“德皇”级,第三分队是四艘“赫尔戈兰”级,第四分队则是两艘“拿骚”级与两艘“莱茵兰”级。虽然在分队的数量上,公海舰队与大舰队一样多,但是每个分队的战列舰数量均少于大舰队。

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一对一厮杀的战列决战中,公海舰队的每一个分队都占不到便宜。

这仗,还有得打吗?

显然,希佩尔与冯承乾都不缺乏信心。

雷德尔已经发来电报,汉密尔顿的侦察分队已被击溃,“澳大利亚”号与“新西兰”号战列巡洋舰均遭到重创,丧失了作战能力。虽然“虎”号的损伤不算严重,还能作战,但是威胁并不是很大。

如此一来,必要的时候,希佩尔能把雷德尔的侦察分队编入战列。

只是,冯承乾并不希望这么做。

大量实战证明,战列巡洋舰并不适合战列决战,特别不适合与战列舰决战,其过于薄弱的防护使其很难在战列决战中生存下来。在战列决战中,战列巡洋舰的最大用途是凭借速度打乱对方的战列,消灭对方的受损战舰,以及掩护本方战列不受对方轻型快速战舰冲击,掩护本方的主力战舰。

冯承乾的想法更直接:在局部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尽量击沉与击毁英舰。

为此,冯承乾提出,把第一与第二战列舰分队编在一起,交战后首先打击大舰队的第一战列舰分队,第三分队与第四分队各自应付大舰队的第二分队与第三分队,雷德尔在完成任务之后,负责缠住速度最慢的第四分队。这样一来,在战列的最前端,公海舰队就有九比六的兵力优势,在战线终端,公海舰队则用八艘战列舰对付大舰队的十二艘,后端则是五艘战列巡洋舰对付六艘战列舰。

不可否认,第三分队与第四分队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

此外,雷德尔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可是有一点不可忽视,如果第一分队与第二分队能够尽快解决战斗,就能让大舰队失去统一指挥。

在海战中,有效指挥的重要性不亚于主力舰的数量。

最初的时候,希佩尔还不大赞同这么做,因为公海舰队也会因此遭受惨重损失,使胜利的价值大打折扣。

所幸的是,冯承乾很快就说服了希佩尔。

五点不到,雷德尔发来的电报表明,贝蒂率领的主力舰队已经到达战场,而且分成了四个战列舰分队。

希佩尔没再坚持主见,同时答应让冯承乾去第二分队指挥作战。

五点二十分,冯承乾与副官张东强登上了“德皇”号战列舰。

在“国王”号服役之前,“德皇”号一直是公海舰队的旗舰,而且这艘战舰也是由冯承乾主持设计与建造的。

五点三十五分,雷德尔再次发来电报,大舰队已经完成了队列转换。

此时,公海舰队与大舰队的距离已经不足三十公里了。

按照希佩尔的命令,雷德尔没有与大舰队交火,始终把距离保持在二十公里以上,而且把航速保持在二十二节以上。这样一来,就算贝蒂能向雷德尔开火,也很难击中雷德尔的五艘战列巡洋舰。

五点四十五分,雷德尔发来最后一份电报,大舰队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航速二十节。

五分钟后,希佩尔下达了转向命令。

看到旗舰“国王”号打出的旗语,冯承乾命令第二分队跟随转向,并且把战舰的间隔距离缩短到五个舰长。

在战列作战中,这是最短的间隔距离了。

再缩短的话,那么战舰在规避的时候就很容易相撞。

五点五十七分,“国王”号上升起了战斗旗帜,表明该舰的了望员已经看到了敌舰。两分钟后,“德皇”号的了望员也看到了出现在西北方向的敌舰,并且辨认出是“铁公爵”级战列舰。

六点过,“国王”号进行了最后一次战术转向,把航向调整到二百三十度,航速降到十二节。随后,希佩尔下达了交战命令,“国王”号与“大选帝侯”号对付一号敌舰,“总督”号对付二号敌舰,“威廉皇太子”号对付三号敌舰,“德皇”号与“腓特烈大帝”号对付四号敌舰,“皇后”号与“国王阿尔伯特”号对付五号敌舰,“路易特波尔德亲王”号对付六号敌舰。

希佩尔的安排没有错,却有一个疏漏,即并不知道在贝蒂的第一战列舰分队中有一艘火力强大的战列舰。更要命的是,当时贝蒂把“伊丽莎白女王”号放在了编队末尾,而不是放在编队中央。

按照希佩尔的交战命令,“路易特波尔德亲王”号得单独对付“伊丽莎白女王”号。

显然,这艘在一九一三年建成服役的战列舰绝对不是新锐战列舰的对手,单挑绝对打不过“伊丽莎白女王”号。

如果考虑到贝蒂的交战安排,“路易特波尔德亲王”号的处境就更加凶险了。

当时,贝蒂投入的是两支战列舰分队,而不是一支。也就是说,贝蒂准备用十二艘战列舰去对付希佩尔的九艘战列舰。因为“国王”级与“德皇”级都是较新的战舰,在性能上一点都不比同时期的英舰差,所以贝蒂决定首先干掉居中的第二分队,把公海舰队的战列从中间切断。这样一来,希佩尔就很有可能被迫退出战斗。到时候,贝蒂就能利用第一战列舰分队的速度优势追击德舰。

这样一来,对付“路易特波尔德亲王”号的英舰就是“阿尔库金”号与“海王”号。

显然,“路易特波尔德亲王”号在打击“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时候,很难招架住两艘英舰上二十四门主炮的猛烈轰击。

从双方的部署来看,双方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战术来打,从而破坏对方的战列。

这样一来,就得看谁能坚持住了。

说得简单一些,谁首先坚持不住,谁的战列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失去主动权,被对方压着打。

贝蒂依仗的是战舰的数量优势,希佩尔依靠的则是更加精准凶狠的火力。

六点过八分,“国王”号与“大选帝侯”号打出了第一轮齐射,两分钟后,“铁公爵”号也开始了破击。

这场后来被称为“挪威海战”的海上大决战终于开始了。

第76章 左顾右盼第423章 没有目标第115章 虚张声势第83章 前仆后继第200章 大都市第27章 冷眼旁观第169章 转移第107章 战争继续第76章 最后的考验第154章 结局已定第6章 整装待发第37章 看热闹第127章 不支第65章 攻击开始第212章 出动第121章 拷问第405章 牺牲第49章 战略储备第169章 打压第491章 得不偿失第34章 战争之门第90章 力挽狂澜第554章 预言城镇第191章 大工程第37章 出发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231章 悲剧命运第190章 狂热时代第50章 欧战风云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381章 震惊之余第243章 消耗品第128章 临时政府第593章 寄生经济第539章 硬碰硬第91章 转攻为守第296章 上帝的节日第444章 减负第266章 烟雾弹第211章 火药桶第77章 伏击第499章 一鼓作气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87章 马拉松第67章 雷霆万钧第53章 牺牲第86章 隐患第25章 再接再厉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131章 美国参战第100章 坚持第352章 快马加鞭第622章 价值第150章 新手与老手第45章 特立独行第486章 预警机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64章 机会与挑战第95章 参战阴谋第8章 帝国时代第8章 人间地狱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7章 冷眼旁观第138章 让步第14章 营救第133章 生死关头第43章 拖累第351章 顽抗到底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523章 轰炸与封锁第36章 利益博弈第6章 整装待发第244章 最后的努力第576章 声东击西第405章 牺牲第152章 正面决战第190章 收手第354章 知难而退第76章 左顾右盼第594章 政治体制第240章 关键情报第437章 快节奏第475章 攻击开始第151章 醒悟太迟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177章 新局面第147章 最后的机会第453章 次优选择第321章 迷雾第341章 进攻开始第170章 军备谈判第32章 立场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61章 战争危机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77章 胸有成竹第62章 胜负未定第437章 快节奏第22章 迫敌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