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走向战争

〖中〗国对俄开展在即,美国也加快了参战的步伐。

五月十七日,罗斯福在白宫与到访的英国外交大臣签署了一份极为重要的协议,即美国将出动战舰,为跨大西洋航行的船队提供前半段护航,即在到达北大西洋中线之后,再由英国皇家海军的护航战舰接替。

当时,就有人提到,这份协议将把美国拖入战争。

消息公布之后,部分美国国会议员提出质疑,认为在不经国会准许的情况下,总统无权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随后,美国国会就“护航协议”进行了长达四天的辩论。

五月二十二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就“护航协议”进行投票表决。在参议院,该协议获得了六十七名议员支持。在众议院,投票进行了两轮,第一轮因为有四名议员没有投票,协议被否决。在罗斯福驳回了众议院的决议之后,进行了第二轮投票表决,最终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这一票,直接决定了美国的命运。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投下赞成票的众议院议员必须为美国参战负责。要知道,按照美国的法律,总统可以三次驳回国会的表决结果,要国会重新投票,而在第三次之后,国会的表决结果就将产生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只要众议院三次否决了“护航协议”那么罗斯福与英国外交大臣签署的协议就无法生效。

五月二十八日,美国海军的第一支护航舰队成立。

三天后,这支护航舰队离开了诺福克海军基地,与前往英国的船队会合,一同踏上了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程。

大概是担心美国参战造成的恶劣影响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没有袭击这支船队。

八天后,这支由三十二艘货轮组成的船队到达北大西洋中线,美国护航舰队也与前来的英国护航舰队完成了交接工作。最终,该船队安全抵达英国港口,为处于困境中的英国送来了急需的粮食、〖药〗品、燃油与军火。

虽然对英国来说三十二艘商船运送的大约五十万吨物资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至少让英国民众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英国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在〖中〗国生产的重型轰炸机交付给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之前,对英国威胁最大的不是从空中飞来的轰炸机群,而是在北大西洋上活动的潜艇,特别是那些能够深入北大西洋活动两个月之久的远洋潜艇。

有趣的是帝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是在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与其他国家的海军一样把重点放在了主力舰上,随后又开始建造舰队航母。大概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特别是通过舰队决战夺得制海权帝国海军一直不太重视潜艇。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已经设计建造了三级远洋潜艇,有十多家造船厂具备建造潜艇的能力,但是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总共只有二十六艘远洋潜艇与不到一百艘近海潜艇。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迅速战败,成就了帝国海军潜艇部队。

在法国战败之前,受出海口限制,帝国海军只有为数不多的远洋潜艇能够离开北海,深入北大西洋执行破交任务。法国战败之后,帝国海军获得了像瑟堡这样的、法国大西洋沿岸地区的港口。如此一来,那些原本航程不够远的近海潜艇也能利用法国的港口前往北大西洋作战了。

到一九四零年底,帝国海军已经把百分之八十的潜艇部署到法国的港口里面。

对英国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要知道,英国最好的港口都面向欧洲大陆特别是在英格兰南部地区,比如英国皇家海军的母港朴茨茅斯。

从一九四零年十月底开始英国的货物进口量就急剧降低。

更重要的是,商船的巨大损失,已经超过了英国的造船能力。仅在一九四一年的前三个月里,英国损失的商船总载重量达到了三百六十万吨,而英国的造船厂在此期间只建造了二百四十万吨,缺口高达一百二十万吨。如果不是美国加大了商船建造量,而且以非军事船只的方式出售给英国,英国的海运将在一九四一年六月底之前瘫痪,到时候将没有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在北大西洋上航行。

潜艇部队表现卓著,帝国海军也加大了对潜艇的投入。

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开始,帝国海军的造船厂就在疯狂建造潜艇,在一九回一年三月份达到了每月交付十四艘的建造速度,而当时帝国海军每月损失的潜艇不到四艘,即潜艇总量开始以每月十艘以上的速度增长。

一九四一年初,一个关键人物碜上了历史舞台。

这就是被德皇威廉二世(同时也是帝国海军总司令)任命为潜艇部队司令官的邓尼茨海军中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邓尼茨就是帝国海军的一名潜艇艇长。

战后,邓尼茨曾经退役过一次,在一九三一年重新服役,此后在海军少校的位置上干了足足六年,直到一九三七年才晋升为海军中校,并且在战前晋升为海军少校,负责帝国海军的远洋潜艇分队。

因为表现卓著,邓尼茨深得德皇赏识,直接由上校提拔为海军中将。

当然,如果以服役年限计算,华尼茨也该晋升为中将了。

这些都是其次的,邓尼茨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改变了潜艇战术,放弃了以往让潜艇单打独斗的打法。

帝国海军潜艇部队能在一九四一年的前三个月取得开战以来的最大收获,与邓尼茨推行的新战术密不可分。

这就是“狼群战术”。

简单的说,就是任何一艘潜艇在发现了目标之后,不是立即发动攻击,而是跟踪与监视目标船队,并且立即向海军司令部(后来是潜艇司令部)发出报告,然后由司令部联系在附近活动的其他潜艇,集中所有潜艇一同攻击目标船队。一般情况下,攻击在夜间进行,主要就是为了对付护航战舰。在攻击的时候,会有一艘、或者多艘潜艇充当诱饵,即首先发起攻击,引开护航战舰,然后其他潜艇再进入,用鱼雷以最快的速度击沉没有保护的船只,然后迅速撤走。

实战证明“狼群战术、,把潜艇由一种战术武器提升到了战略武器的高度上。

进入一九四一年三月份“狼群战术”在帝国潜艇部队中已经扎下根基,而且帝国潜艇部队也在这个月里收获了最为丰硕的战果。三月七日,由八艘潜艇组成的“狼群”伏击了由直布罗陀驶往朴茨茅斯的船队,在四个小时之内就击沉了二十七艘商船,船队中仅有六艘商船逃脱,此外还有两艘反潜驱逐舰被击沉。三月十二日,由十一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在亚速尔群岛附近袭击了一支由四十四艘船只与八艘反潜驱逐舰组成的船队,在夜间的八个小时里击沉了三十八艘商船与三艘反潜驱逐舰。三月十七日,由七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在葡萄牙外海袭击了一支由二十七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一举击沉了二十六艘商船,最后一艘商船也被上浮的潜艇缴获。三月二十六日,由十七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发动了当月规模最大的一次袭击行劾,在一个晚上同时袭击了两支由美国开往英国的船队,取得了击沉商船四十九艘的巨大战果。在这四次袭击中,帝国海军只损失了六艘潜艇,战损比降到了开战以来的最低点。

对英国来说,这是不见天日的三个月。

虽然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租借法”美国海军也非常及时的把封存的反潜驱逐舰交付给了英国皇家海军,部分驱逐舰甚至是在驶往英国途中进行启封工作的,但是英国皇家海军仍然无力承担整个北大西洋航线的护航工作。

要知道,面对成群行动的潜艇,在一战中总结出来的反潜战术已经用不上了。

比如,在一战中,掩护四十艘商船最多只需要八艘反潜驱逐舰,如果航线较偏,危险系数比较低,六艘驱逐舰也够用。可是在三月份的四次大规模袭击中,有三次是在护航力量足够的情况下发生的。

显然,护航战舰的数量太少了。

为此,英国就需要美国来分担一些负担,比如由美国战舰负责一半航程的护航任务。

也正是如此,英国外交大臣才会紧急赶往美国,向美国总统提出要求。为了让美国总统认识到护航的重要性,英国外交大臣还明确提到,如果美国不能尽快伸出援手,那么英国将在三个月内断粮。

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严峻。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英国在实施了全面配给制之后,国内的存粮足以坚持到一九四一年底。

显然,让美国海军参与护航行动,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美国参战。

准确的说,是帮助美国当局制造一个参战的理由。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潜艇越过了北大西洋中线,攻击了护航的美国舰艇,那么罗斯福就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那些顽固的国会议员了。

别忘了,在一战结束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承认北大西洋中线为德美的势力分界线。

第323章 海峡之战第454章 南下第151章 箭已离弦第91章 栋梁之才第535章 等待时机第48章 战争的号角第581章 印象第164章 简单战术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76章 生或死第602章 首脑会晤第47章 不怕死第64章 关键情报第13章 战端第131章 抱陈守旧第99章 别无选择第148章 警报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31章 技术投入第52章 奋战到底第178章 参谋的战争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406章 战斗到最后第329章 乘胜进军第6章 坐收渔利第579章 战略撤退第15章 热身第376章 有备而来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33章 生不逢时第3章 铁打的军营第400章 两害相权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3章 士气归零第450章 兵临城下第33章 停战条件第568章 登陆成功第134章 集体决定第162章 巅峰对决第406章 战斗到最后第621章 核时代第340章 侦察干将第144章 决战时机第257章 关键岛屿第482章 前进基地第155章 得手第297章 传奇将领第397章 节外生枝第233章 生不逢时第484章 捷径第180章 分歧第598章 再赴前线第489章 截击机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231章 悲剧命运第362章 仓促上阵第29章 骤起波澜第193章 偷袭计划第141章 断裂第449章 最后冲刺第120章 紧要关头第7章 重工业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80章 新使命第16章 以退为进第604章 援助第294章 有想法第600章 马歇尔第91章 转攻为守第500章 深入内陆第119章 赌注第184章 大选第67章 雷霆万钧第109章 冒险之旅第91章 栋梁之才第71章 下基层第76章 最后的考验第115章 准备出发第473章 全体出动第206章 出奇制胜第29章 骤起波澜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145章 倾斜的天平第98章 军人的眼光第59章 帝国军人第76章 左顾右盼第210章 此消彼涨第313章 用行动证明第76章 将星登场第134章 黔驴技穷第167章 前奏第179章 兄弟第133章 战略决策第65章 攻击开始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469章 勉力为之第126章 得手第311章 战术胜利第244章 最后的努力第165章 落幕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