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一决雌雄

一月六日,凌晨二点四十分,设得兰海战打响。

交战开始后,坎宁安就发现,与两艘“北卡罗来纳”级对阵的不是“俾斯麦”级,而是火力逊色得多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而与两艘“南达科他”级交战的是更加强大的“俾斯麦”级。

显然,此时已经来不及调整交战序列了。

大概是对“北卡罗来纳”级的防护不够自信,坎宁安犯了这场海战中唯一的错误,即让两艘“北卡罗来纳”级尽可能的与对手周旋,尽量保持好交战距离,避免过早遭到重创,以便接下来对付公海舰队的主力。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

道理非常简单,坎宁安的这道命令,等于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上。

要知道,当时坎宁安坐镇指挥的第二战斗群还没有投入战斗。

只是,即便坎宁安没有下达这道命令,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即两艘“北卡罗来纳”级的美国舰长都不够自信。

别忘了,就在几个月前,这两艘战舰在第二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被两艘同样装备二百八十毫米主炮的大型巡洋舰打成重伤。如果不是对手一直保持着较远的交战距离,恐怕这两艘战舰就被击沉了。

结果就是,在收到坎宁安的命令之前,“北卡罗来纳”号的舰长就下达了转向令,并且没有按照规定降低航行速度,依然保持着二十二节的航速。跟在后面的“华盛顿”号采取了同样的战术。没有向德舰靠近。

显然,过高的航速,对美舰更加不利。

在火控系统不如对手的情况下。美舰只有缩短交战距离才能提高炮击命中率,也才有望尽快击败对手。

可惜的是,两位美国舰长选择了相反的战术。

这下,重担全都压在了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身上。

以当时的情况,两艘“南达科他”级应该跟随前方的战舰转向,以便保持战斗队列,但是两舰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向德舰逼近,并且在二点五十分之前就把航速降低到了更适合炮战的十六节。

显然。两艘“南达科他”级的美国舰长更加自信。

问题是,“南达科他”级受排水量限制,其总体防护水平并没有比“北卡罗来纳”级提高多少,其主要防护区域的装甲厚度只增加了数毫米,基本上没有多大意义。事实上,为了把排水量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解决掉“北卡罗来纳”级存在的问题,“南达科他”级在设计上做了很多文章。比如。采用单烟囱结构,从而把舰体长度由“北卡罗来纳”级的二百二十二米缩短到二百零七米,型宽则保持不边。长宽比缩小到了六左右。虽然缩短舰体总长,有效缩小了主要防护区域的面积,也就减少了装甲用量,但是要达到设计的速度,却需要更高的推进功率。也就变相增加了动力系统占用的排水量,富余的排水量并没有达到美军的期望。结果就是,“南达科他”级并没有完全解决“北卡罗来纳”级存在的问题,反而新增加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仅有一根烟囱的情况下,如果烟囱中弹,那么其航行就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也正是存在的这些问题,让美国海军在设计“依阿华”级的时候,没再严格限制排水量。最终就是,“依阿华”级在主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排水量比“南达科他”级多出了一万多吨。

显然,“南达科他”级算不上完美的快速战列舰。

与“俾斯麦”级相比,“南达科他”级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火力上,而在防护上,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主要就是,“南达科他”级的装甲防护设计更加合理,特别是主装甲带采用了外倾安装方式,防护效果要比垂直安装的高出百分之十左右,而“俾斯麦”级得益于更大的排水量,主装甲带要比“南达科他”级厚得多,基本上抵消了外倾设计产生的效果,防护能力与“南达科他”级旗鼓相当。

当然,并非所有方面两种战舰都旗鼓相当。

严格说来,“俾斯麦”级的防护还要稍微好一点。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俾斯麦”级没有过多的考虑水平防护,其水平装甲最厚处也只有一百二十毫米,远低于同时期的快速战列舰,但是在建造的时候,来自空中的威胁、以及远程炮战构成的威胁,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水平防护的重要性,为“俾斯麦”级增加了一道厚度为五十毫米的上层甲板,把水平装甲的厚度提高到了一百七十毫米,超过了大部分同期的快速战列舰。

当然,“南达科他”级在建造的时候,也针对新出现的威胁做了修改。

比如,“南达科他”级在水平装甲上方,有一层厚度为三十八毫米的露天甲板装甲,其水平装甲的总厚度超过了一百九十毫米。

问题是,防护能力不仅仅看装甲的厚度,还得看装甲钢的质量。

整个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生产的装甲钢都拥有最好的质量,其防护能力普遍比美国生产的装甲钢高出了百分之十左右。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才制造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战车。

在海军方面,情况也差不多。

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使用了表面渗碳技术来制造装甲板,而实际测试证明,表面渗碳钢板的防护能力要比未做处理的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建造“俾斯麦”级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钢铁厂不但拥有了足够的产能,还开发出了性能更好的合金钢。此外,帝国工程师还提出了“复合装甲”概念,只是没有立即应用到海军战舰上。

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海战中,“俾斯麦”级的防护能力已经经受住了考验。

在与“乔治五世”级的战斗中,“俾斯麦”号挨了二十多枚十四英寸穿甲弹,其主要部位没有一次被打穿,只有次要部位被穿甲弹打穿。虽然“南达科他”级的十六英寸主炮拥有更强的威力,但是要在较远的距离上对付“俾斯麦”级,依然非常勉强,只有把交战距离拉到足够近,才有足够的威力。

显然,两位美国舰长非常明白这一点。

问题是,缩短交战距离,美舰就要承受住德舰的炮火考验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乔治五世”级就已经在实战中证明,只要交战距离在一万四千米以上,“俾斯麦”级的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就没有致命威胁,但是只要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四千米以内,问题就严重了。

从防护上讲,“南达科他”级与“乔治五世”级相差不大。

也就是说,只要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四千米以内,即便能够用十六英寸主炮轰穿“俾斯麦”级的装甲,“南达科他”级的主装甲带也会被“俾斯麦”级打出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打穿。

显然,在近距离炮战中,穿甲能力与防护能力都不重要了。

这时候比的,就是双方的主炮数量,即谁能以更快的速度开火。此外,主炮的命中率也极为重要,而这由火控系统决定。

虽然“南达科他”级有九门主炮,而“俾斯麦”级只有八门主炮,但是两者的火力密度与主炮的生存率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就是,“南达科他”级的九门主炮集中安放在三座三联装炮塔内,只要有一座炮塔瘫痪,就只剩下六门主炮,而“俾斯麦”级的八门主炮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内,即便损失一座炮塔,也还有六门主炮。

至于火控系统,“南达科他”级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很明显,这两种战舰在主要性能上势均力敌,因此在二对二的战斗中,双方的胜负机会各占一半。

如果保持好交战距离,即火控系统成为决定炮战胜负的主要因素时,两艘“俾斯麦”级取胜的概率还要大一些。

也正是如此,“南达科他”号与“印第安纳”号才主动向德舰靠近。

只有缩短交战距离,降低火控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美舰才有更大的胜算,也才有望尽快取得胜利。

这个时候,斯佩要做的就是控制好交战距离。

战后,有人用计算机做过模拟,如果当时斯佩把交战距离控制在二万二千米到二万四千米之间,两艘“俾斯麦”级取胜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七十,而且还能耗费足够多的时间,让坎宁安丧失主动权。只要这场战斗拖上四个小时,即到了六日清晨,就算没有取胜,坎宁安也会下令撤退。原因很简单,天亮之后,部署在挪威的岸基航空兵就将出动,而坎宁安根本不会指望得到皇家空军的掩护与支持。

可惜的是,斯佩没有这么做。

发现两艘“南达科他”级逼近之后,斯佩也下令把航速降低到十六节,准备与两艘美舰一决雌雄。

显然,斯佩忘了,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两艘美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未完待续。。)

,!

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24章 帝国第一舰第113章 大好局势第39章 朽木难雕第16章 慢半拍第107章 战争继续第31章 技术投入第424章 时间紧迫第70章 战火第289章 画蛇添足第173章 极限攻击第95章 偶然遭遇第373章 决战在即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498章 僵持第314章 担当重任第128章 错失良机第502章 最后一战第239章 从容应对第423章 没有目标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319章 别无选择第334章 进军东南第131章 美国参战第536章 齐头并进第37章 后遗症第29章 落荒而逃第88章 最后的攻击第130章 战场外的任务第178章 参谋的战争第201章 礼貌的外衣第467章 主动应战第128章 临时政府第125章 参战前谈判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461章 虚惊一场第293章 准备开打第246章 核裁军第139章 战略方向第577章 信号第337章 好高骛远第184章 圈套第75章 临时搭档第82章 亲自上阵第126章 变局第75章 创造机会第501章 不堪用第205章 谨慎应战第264章 次要价值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377章 好与坏第171章 振作第69章 毅然决绝第523章 轰炸与封锁第16章 以退为进第135章 争分夺秒第138章 进攻第193章 偷袭计划第445章 两洋咽喉第463章 转战大西洋第135章 出路第155章 农民军第371章 等待时机第530章 避重就轻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582章 立场第378章 觉悟第266章 烟雾弹第200章 大都市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80章 水下舰队第442章 证明第104章 撤退第507章 空中突击第84章 见好就收第163章 祸不单行第204章 中东战争第232章 隐身时代第556章 冲出海滩第115章 准备出发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舰队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21章 拷问第293章 准备开打第138章 让步第111章 行动结束第129章 意义第76章 最后的考验第413章 出征第46章 联军第266章 烟雾弹第519章 市区混战第44章 新兴强国第140章 失控第290章 严重误判第521章 难题第244章 最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