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议攻凤阳

吕岩点了点头,攻城战实在是伤亡太大,如果能够在野外大量消灭明军那实在是太好了。

想围点打援南京很困难,因为南京可以通过长江获得援助。

这完全是变被动为主动之举,攻敌所必救,使得明军不得不出城和他野战。

“只要我们攻下凤阳,想必那个熊廷弼就离死不远了。”

说到这里,贾诩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

吕岩也哈哈大笑,身为各路大军的最高统帅。

如果凤阳丢失,熊廷弼肯定要承担极大的责任,即使不死也要扒层皮。

“我听说南京是天下第一坚城?”

贾诩说道。

“没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花费28年时间所建,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城墙至少也有四丈多高,城厚四丈甚至有十丈。而且南京北靠长江,能够从长江获得各种援兵,因此想要攻下南京非常困难。”

吕岩说道。

即使他拥有红夷大炮,想要攻下南京也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南京城墙实在是太结实,太厚了。

仅仅轰塌南京一段百米的城墙,需要的火药和炮弹也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如果主公心狠的话,我倒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我们进攻明孝陵,这样南京城的明军就不得不出来救援。”

贾诩笑着说道。

明孝陵乃是朱元璋下葬所在,位于南京城外钟山,也就是现在的紫金山。

但是吕岩却摇了摇头,“这个不妥,我们的旗号是勤王而不是反叛,进攻明孝陵恐怕有失大义。”

贾诩点了点头,大义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他也是随口一提。

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越是位高权重之人越是看重。

即使后世美国身为世界霸主,行事霸道无比,进攻其他国家也要找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不然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把他们给淹死,而且本国的民众也不会答应。

“要想进攻一座坚城,就必须断其援兵。南京背靠长江,想断其援军非常困难。”

贾诩皱着眉说道。

吕岩也明白这一点,如果是背靠大海还好说,他的舰队可以轻易击败明朝的水师,但是却偏偏是长江。

明朝占据长江的上游,只要一群群的纵火船顺江而下,那些吕岩的舰队就会损失惨重。

他的舰队最怕的就是火攻。

甚至敌人还会动用水雷、漂雷来埋伏他的舰队,简直就是防不胜防。

“我们可以占领整个南直隶后,再进攻南京,这样就能对南京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甚至可以一直沿着长江向上游进攻,以保证其无法获得援军。”

吕岩想了想说道。

贾诩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再次商议了一些细节后,才离开了这里。

夕阳西下,一队黑甲骑兵正护送着两辆马车和几个仆人向杭州城方向前进着。

李三才坐在一辆马车上,一双愁眉紧锁,眼含忧虑。

最近他刚刚被提拔为南京户部尚书,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虽然南京的户部尚书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养老的角色,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个跳板。

只要有了这个跳板,那么他就能迅速地重回大明中枢,然后大展拳脚。

对于李三才重回朝堂,那些各党官员都是非常忌惮的。

因为他们都知道李三才是个精明强干的人,绝对是东林党能力最强的人物之一。

有了李三才,那么东林党的势力必将暴涨。

只可惜哪怕他们严防死守,他李三才终于还是重新回到了朝堂。

一想到这里,李三才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但是很快他又变得愁眉苦脸起来,因为此行的任务并不清松。

朝廷的底线是加封吕岩为一省总兵,甚至封爵也是未尝不可。

这种事关国运之战能不打就不打,不仅皇上害怕,就连那些大臣们也害怕,万一打输了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

而且从吕岩的战绩来看,他的赢面还是相当大的。

但是割据福建绝对不可能,唐朝的藩镇之祸那是满朝皆知。

对于武人所有的文臣都是提防得紧。

无论是从祖制还是从遏制吕岩的角度来看,想要答应吕岩割据福建根本不可能。

而且吕岩的狼子野心那是世人皆知,如果将其封王又怎能保证他不会想要再进一步。

不过根据他的估计,吕岩十有**不会答应这个条件,这仗一定会打的。

一想到这里,李三才就叹了一口气,他此行的任务恐怕难以完成了。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东林书院。

现在位于无锡的东林书院已经被叛军给占领,一想到这里李三才就感到一个头两个大。

东林书院是东林党布道讲学之所在,正是因为东林书院,东林党才能将大量的读书人接受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团结在东林党的周围。

也正是东林书院,东林党才能成为士林中让人仰望的存在,那些百姓们提起东林党哪个不是赞叹有加。

因此可以说东林书院就是东林党和很多读书人的精神圣地。

但是这个圣地现在却被一群不讲理的丘八给占领了!

由于现在大战刚定,为了稳定局面,无锡的叛军对当地进行军事管制,禁止人们聚众结社,这当然包括讲学在内。

一些自以为是人上人的学子们感到不满,竟然聚集了几十名读书人向叛军表示抗议。

结果被叛军的骑兵冲杀下来,竟然被屠了个精光。

这才让东林党的读书人们才知道叛军是多么的凶残可怕,而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满嘴的仁义道德在叛军的屠刀面前是多么的可笑。

难怪古人有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啊。

当真是微言大义,古人诚不欺我啊。

那些东林书院的师长和学子们被这件惨案彻底地吓呆了,有些人感到无比恐惧,甚至连夜跑路。

有的人激愤难平,纷纷发动舆论,抹黑叛军。

这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别说叛军了,就连皇帝也是经常被他们大骂的。

有些人还打算发动百姓表示抗议,你能杀得了几十名读书人?难道你能杀得了这满城的百姓不成?

不过好在那些夫子里也有明白人,知道这种激进的抗议,恐怕会引来更加血腥的清洗,纷纷制止了他们。

但是抹黑叛军的行动仍然在暗地里进行中,那些百姓对东林党当然是崇敬有加。

东林党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本来事情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在东林党的鼓动下,无锡人民彻底地认识到叛军残暴反动的真面目。

很多人都是对叛军没有任何好感,虽然明面上不说,但是背地里对叛军不停地破口大骂。

但是后来……后来叛军开始分地了。

这一分地下来,他们聚焦起来的民心就散了一半。

很多人都跑去找叛军分地去了,至于谈起抗议叛军残暴的事情,很多人都是扭扭捏捏。

毕竟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拿了人家分出来的地,再说人家残暴也有些不好意思。

这直让那些夫子们痛心疾首,果然是世人愚昧,还是需要他们这些读书人出来主持正义啊。

但是他们无比痛恨的是,有人后了地后就找叛军告密,将东林党暗地里抹黑叛军的举动告诉了叛军。

结果叛军连夜行动,不仅抓捕了东林党上百名师生学子,就连东林书院也被彻底地查封。

不过他们也觉得此事事关重在,决定禀报吕岩后询问该怎么办。

一想到这件事,李三才就急得嘴上都冒出了泡泡。

如果是官府胆敢这么做,李三才有无数种办法让大明向东林书院道谦。

天下子士也会群起响应,纷纷攻讦朝廷屠杀士子,封禁言论。

一连串的操作下来,他们东林书院不仅会被解封,甚至会名声大振,更上一层楼也说不定。

但是现在这么做的却是叛军,而且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的乱世。

现在人们关心的都是叛军打到哪里了,南京城到底能不能守住,甚至还有一些人议论,叛军到底能否打下整个天下。

一间区区的书院被封在这些大事面前算得了什么?

就算是那些士子群起响应,那些叛军也不会放在眼里。

人家连造反都干了,还怕你个士子叫骂。

真将人家惹毛了,恐怕就是一阵屠刀砍下来,然后是不知道多少人头落地了。

所以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尽快见到吕岩,然后给那些师生求个情。

“现在距离杭州城还有多远?”

李三才将头探出马车,问一个骑兵道。

“不远了,再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那名骑兵说道。

李三才点了点头,然后就重新回到了马车里。

就在这个时候,后边的马车停了下来,然后南京礼部右侍郎魏广微快步走到了他的马车前。

“李大人,不知道可否容小侄进去一坐。”

魏广微说道。

李三才冷哼一声,这个魏广微也算是名臣之后,他的父亲魏允贞曾经在万历年间当过侍郎,和东林党三巨头之一**星是八拜之交。

和他亦是平辈论交,只是没想到他的儿子竟然投靠了阉党。

真是可悲可叹。

不过李三才亦是心机深沉之辈,于是说道:“魏贤侄请进。”

非常感谢ar000、风}}}天和sq618的打赏。

修改了一下,以前写的犯了点错误。

第59章 头可断,血可流第59章 头可断,血可流第59章 头可断,血可流第52章 扬帆南下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110章 血的代价第171章 李如松和陈璘第21章 飞卫与纪昌第57章 海盗村第117章 决战凤阳(八)第172章 李旦来投第78章 清君侧第112章 决战凤阳(二)第12章 小村大战第18章 进军石城岛第129章 吕布扬威第115章 决战凤阳(五)第47章 重回广宁第148章 马尼拉第144章 残暴的魔王第30章 诱敌第86章 魏武卒第114章 决战凤阳(四)第49章 上官燕第10章 未来的打算第105章 议攻凤阳第110章 血的代价第132章 各方反应(一)第56章 全部阉掉第91章 诈敌第94章 壕沟攻势第144章 残暴的魔王第201章 第二次本能寺之变第89章 彭湖小战第14章 神射手甘蝇!第181章 必胜第50章 刺杀孙得功第152章 曼古歹战术VS墙式冲锋第115章 决战凤阳(五)第120章 攻城第41章 玄甲精骑第160章 血债血偿第100章 条件第113章 决战凤阳(三)请假第51章 强大的刺客阵容第100章 条件第40章 薛仁贵登场第153章 群豹横奔箭第127章 幸灾乐祸的代善第8章 杀人的感觉第23章 齐氏兄弟第185章 炮灰第95章 击贼神机石榴炮第30章 诱敌第169章 柳川十兵卫第184章 骑兵扬威(三)第115章 决战凤阳(五)第196章 攻城第34章 复仇号第116章 决战凤阳(六)第127章 幸灾乐祸的代善第111章 决战凤阳第130章 擒贼先擒王第187章 最后的冲锋第51章 强大的刺客阵容第202章 刺吕第22章 薛仁贵第158章 攻破马尼拉(一)179章 兵分两路第156章 膛线枪与抬枪第49章 上官燕第169章 柳川十兵卫第76章 入寇诏安第152章 曼古歹战术VS墙式冲锋第99章 溃败第135章 莽古尔泰第82章 惠民政策第97章 投降(二)第102章 **杨涟第88章 四省督师第134章 朱徽妍第80章 虎父犬子第109章 女真来使第152章 曼古歹战术VS墙式冲锋第101章 震荡第92章 神臂弓vs火绳枪第186章 冷酷的战争第111章 决战凤阳第11章 曹文诏的理想第120章 攻城第54章 打劫第153章 群豹横奔箭第201章 第二次本能寺之变第95章 击贼神机石榴炮第78章 清君侧第54章 打劫第79章 天下第一与江南第一第17章 论功行赏第123章 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