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驼队北上

小奴、胭脂二犬带着三人走向村落,只见雪雾中先是由小变大传出吵杂之声,不一会便现出几座由大马架子房组成的客栈。

下雪天天黑得快,此时光线已经暗淡,但客栈后面,能隐约看出是密匝匝的毡房、围栏。客栈外面,在驼队搭的帐蓬下,蒲类国的国兵们在维持秩序,刑卒们与牧民正在交易着,更多的牧民则在一旁兴冲冲的围观。

班超三人悄悄进入客栈院子,很快便又变成了班太公。

权黍一带领的驼队虽然也遇到了一点麻烦,但却有惊无险,他们已在蒲类城交易一天了。从权黍一这个“帐头”至普通刑卒,所有人都望眼欲穿。他们已经分头行动整整五天,按照约定,明日一天一夜,如班超三人再不返回,他们便要按照事先的约定,主动撤回山北!

就在他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心里七上八下之时,班超三人却悄然归来了。

那天夜里三更,班超带着胡焰、肖初月出发后,等天明朝食过后,权黍一、蒙榆、周福等人便从市井购得十余匹健壮的蒙古马,驼队离开伊吾庐城开始北上。

驼队北上,比来时少了一人。权黍一等人都十分紧张,怕汉人张望看出破绽。可有惊无险的是,驼队离开伊吾绿洲之时,匈奴人根本连一次检查都没有。原来,伊吾庐绿洲商队来往频繁,对每一支来到绿洲的驼队,匈奴人盘查甚严。但对离开绿洲的驼队,则盘查相对较松。

驼队东行约六七十里地,傍晚住在白山南麓一个山涧草甸之内。这里是白山南麓一个山涧绿洲,离南山口也就约二三里。

白山南麓,多为悬岩陡壁,光秃秃的,只有几条山涧下,才会林木茂盛,丛林密集。这里便是一个很奇妙的山涧,入口处长着一大片茂密的松树、柏树林,顺着涧水上行不远,便是一块林间草甸,这块草甸嘴小肚大,状似葫芦,十分隐蔽。这么好的一块宝地,由于地方太小,也只有三户牧民、一户猎户在这里越冬。

这是班超与权黍一事先商定的落脚和逃生地点。驼队在葫芦沟山涧草甸内宿营后,几户牧民见是驼队逗留,便也主动帮忙,并交换了一些生活必需品。

第二日,权黍一带着班秉、班驺二人,将涧口仔细巡查了一遍,并顺着山涧一路向上,爬上白山,探测了一下山巅通道。等他们返回葫芦沟内,蒙榆、周福已经带着刑卒们伐来圆木,建起坚固围栏,遮风防狼,搭好了一处暖和的马架子房。

这里位于丛林深处,山根高大的松树、柏树林,让草甸内十分隐蔽。不深入搜寻,外面一点都看不见。权黍一山外山上巡视一番,觉得十分满意!

“此沟外人知否?”一切都似乎完美无缺,权黍一还是不放心地问蒙榆。

蒙榆道,“太公放心,有一年吾与周令在伊吾失手,被匈奴人追杀。便一路东逃隐藏于此沟内,顺此沟一路向上,可以爬上雪山。山上冰川上有洞,可通另一冰川,虽然难行,却可到达北山口。吾二人正是藏身于山上洞中,才躲过搜捕!”

当天晚上,权黍一又对吴芗、郑昶二人道,“驼队北上之后,汝二人留下看护战马。长则最多十日,短则几日,吾众人与班太公必归。汝二人务要切记,要小心谨慎,确保吾小队归途时战马无虞,此关系汉军北征大业成败,务要切记!”

“大人放心,吾定小心谨慎,等候司马与大人归来!”

第二日朝食后,驼队临行前,班秉仔细,最后又仔细叮嘱了一顿。“防守此沟,另有一点不能忘记。虽然几户塞人牧民、猎户人都挺好,但办大事需事事谨慎,吾走之后,汝二人要封闭此沟,任何人不得外出。围栏、房屋虽然坚固,仍然要防范雪狼群骚扰,凡事切切小心!”

这里离顺着山南绿洲,到南山口不过三十余里,驼队拉开长途行军时的慢悠悠架势,一直晌午之后才到了南山口。天上阴沉沉的,飘着小雪花,远望呼衍王大营,旌旗连天,营帐如云,令众人不免胆寒。

大营遮断了南山口,营栅均为四排斗粗的圆木搭建,如坚城一般。大营一分为三,中军大营扼断南山口,另外左右两军营垒,则护卫左右。大营规模巨大,足可驻防二万大军。看着这个坚城要塞一般的大营,众人不禁忧上心头。汉军远涉一千余里流沙而来,没有攻城器械,想强攻如此坚垒,势将付出惨重代价!

匈奴百骑长在峡谷底部设了关卡,驼队到达时,出示了附传,周福主动敬献了几大包茶叶,并悄悄塞给百骑长五百铜钱,百骑长自然大喜。从来钱能通神,见是鄯善驼队,且附传上又有鄯善和伊吾市尉关防,手续完备,便象征性地检查后,连人头都未数对,便盖了关防,放驼队进了山。

权黍一、周福、蒙榆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驼队总算蒙骗过了关,几人心放下,又大发感慨。权鱼的人真是无所不能啊,吐库制作的假附传,比真的还要逼真。呼衍部是北匈奴最强悍的部族,警戒心也不过如此,令众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白山南麓满是嶙峋的岩石崖壁,几乎看不到树木。从南山口进山,沟底路畔有一四四方方的巨石。权黍一为鼓舞士气,指着巨石豪情万丈地道,“此战之后,汉军必一战而定天山,别部必一战而天下知。大战之后,吾将雕刻此石为碑,记录班司马与诸位战功,留诸千秋万代景仰!”

刑卒们闻言都深受感染,他们踏着满沟鹅卵石,顺着深邃的峡谷涧道,沿着碎石嶙峋的沟底蜿蜒上行,慢慢进入积雪覆盖、奇险无比的山巅鸟道。

进入南山口这段峡谷涧道,自唐代始因大将樊梨花在此为阵亡将士收敛入棺,故称为棺材沟。清代宁远大将军、岳飞后人岳钟琪觉得“棺材沟”名称不吉,又见沟内鹅卵石斑斓夺目,便下令改名焕彩沟,一直沿用至今天。但在近两千年前的东汉初时代,这条沟荒凉偏僻,沟底遍布乱石,其名称未见史载。

今日从南山口至口门子峡谷,顺着省道不过二十五公里。如果是夏秋季节来此旅游,自焕彩沟碑循沟而上,沿途溪谷纵横,山泉淙淙,哈萨克牧羊人的白色毡房似颗颗珍珠,散落在沿途翠绿的草坡上、松树下和溪流边。炊烟袅袅,牛羊依依,偶而从山林深处传来一两声犬吠,使人顿生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感慨。

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只第三十九章 钦赐司马第十章 张网以待第二十章 重见天日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五章 北山来客第六章 女国归附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五章 圣山王庭第二十九章 冒险收尸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四章 膝血铭誓第二十二章 河西岁月第二十六章 兰台偶遇第二十七章 除恶务尽第四章 原始图腾第二十三章 汉家神箭第十七章 宰予昼寝第二十四章 最后通牒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一章 少装可怜第三十章 徐干娶亲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四章 暗度陈仓第四十六章 穷困班家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九章 秘袭魔窟第十章 触及灵魂第二十一章 拨开迷雾第二十七章 回师敦煌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四十七章 华阴截杀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七章 血战孤城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十八章 名门之后第六章 女国归附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八章 朝会辩罪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一章 剧变前夜第二章 顽强不息第二十一章 张侯谋反第十二章 屯田蓝图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六章 生死边缘第一章 瞒天过海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四十二章 别部成军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后第二十章 御史自参第三章 山雨欲来第十一章 古典战争第十四章 智斩东吾第三十章 徐干娶亲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十一章 窦妤进宫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怜第二十三章 铁腕平叛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十五章 击破石舂第七章 逃过一劫第七章 势均力敌第二十二章 坐阵汉苑第二十五章 公开南下第二十七章 汉廷震怒第十六章 野蛮生长第十四章 智斩东吾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七章 除恶务尽第四十五章 高台拜将第十九章 夤夜私会第十章 落难贵族第八章 于阗危急第十五章 废除私刑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十章 阴阳相济第十一章 艰难决策第二十七章 除恶务尽第四十五章 高台拜将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四十六章 自备军粮第十章 又爱又恨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四章 应变之策第三十章 榻前较量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八章 凉州大营第二十三章 两城投敌第十五章 鱼邸风情第四十章 一门三将第一章 焚姑墨仓第十四章 陡陷绝境第四十七章 大战将起第十章 又爱又恨第五章 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