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横空出世

这是这次追歼战中,最后一次小有规模的战斗。

战场上安静下来,沸沸扬扬的雪花中,班超终于停下了追击的脚步。他带着人马被敌血染红的众将,走进枯柳成丛、杂树林立的小绿洲。只见柳丛旁边是三个积雪覆盖、已经封冻的大水塘,塘边有一个大院落,木头栅栏围成的院落内是两排低矮的马架子房,一为几间正房,一为三间厢房,另一面是马厩。

原来,这里是一个匈奴人设置的驿置和兵站!

下马走进驿置院内,只见地面积雪上脚印纷乱,前军刑卒王艾与鲁鳍跳下马,提着环首刀挑开门帘进入正室,只见十几名匈奴人东倒西歪地瘫坐在地上的火塘边。见二将进来,边上两名匈奴骑卒纵身而起欲战,被王艾手起刀落,瞬间削飞了两颗头颅!

其余人精神虽早已崩溃,但呼衍王“死战”号令仍然有效,他们木然地举起弯刀。这象征性的动作瞬间激怒了室外杀心正炽的刑卒们,他们一拥而上,将其毫不留情地一一斩杀!

这个兵站便是三塘驿站(注:即今三塘乡),是从金微山至疏榆谷的中继兵站,这里离金微山(注:即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余脉)不过二三百里,快马不需一日便至!

……

其实,蒲奴单于的五万大军,此刻正隐藏在燕然山郅屠水畔。

汉军兵分四路大举出塞后,蒲奴单于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当年被卫青和霍去病逼得走投无路的伊科稚单于。虽然世上已无卫大将军和霍骠骑,但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命左鹿蠡王大军隐藏在燕然山中,命皋林温禺犊王隐藏在涿邪山山区,以避汉军各路锋芒。

于是,五万大军迅速藏匿进深山老林中,在整个白山大战期间毫无作为!

他将目光死死盯着白山窦固这一路,象一只经验丰富的老狼一样,在静待着攻击的时机。以南呼衍部强悍的战力,汉军窦固部短期绝难取下白山。当两军相持不下之时,自己再挥左鹿蠡王部、左贤王部齐出,以拳击掌,定能一鼓而击破汉军窦固部。窦固是汉军主将,只要窦固路一败,刘庄谋划多年的北伐也就成了泡影!

然而,南呼衍部与窦固两败俱伤的局面并未出现。白山南呼衍部数万大军,竟然会在短短不足月余的时间内,出人意料地被兵力不占优势的汉军给击败了!

更让他惊心动魄的是,呼衍勺竟然还被汉军数十骑撵着屁股打得落荒而逃,最终只带着区区数百骑夜晚仓皇逃进金微山!

汉军常胜将军窦固一向以用兵稳健著称,谋篇布局可谓点水不漏。蒲奴单于坚信,汉军这支小部队身后,必然隐藏着窦固的主力。白山已失,对手又是强大的窦固,此时他必须保住燕然山老巢。于是,他严令各部不得出山接应呼衍王。

呼衍王逃进燕然山大营,进入单于的王帐时,以为自己已经必死。左鹿蠡王屠耆乌、右大当户鬼魃等将冷冷地看着这个败军之将,呼衍王禀报了自己白山大败的经过。当然,他掩藏了自己的两次致命失误。等他断断续续地说完,包括左贤王优留、左鹿蠡王屠耆乌在内,众将与众臣已经没人再敢耻笑他!

汉军一支两千余骑的敌后迂回小部队,竟然能将呼衍王万余大军杀得差点全军覆没,这和当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三千铁骑横扫龙庭、封狼居胥山何其相似。不是说世上已无霍去病了么,这是从哪里又冒出来个愣头青?

“汉将何人?”蒲奴单于问。

呼衍王明知道蒲奴单于询问的是大战疏榆谷的汉将,可还是说道,“禀陛下,汉将……乃虎贲中郎将、奉车都尉窦固是也……”

蒲奴单于恼怒地将手中爵掷到跪在案前的呼衍王头上,酒洒了一地,爵在毯上翻滚了一圈。大帐内火盆内炭火熊熊,十分温暖,可呼衍王却不住地哆嗦着。此刻这个北匈奴各部中最强悍的战将,就象一个被拔了毛的山鸡,垂头丧气,战栗不已,嘴中只好道,“战疏榆谷者,乃……汉军假司马班超是也……”

“班超……班超……”蒲奴单于从未听说这个人物,国师呼伦当年长期隐藏在汉朝腹地,将雍营、长安营、黎阳营、北军等汉军各营将领的情况都禀报到了漠北龙廷。连各部军司马,单于都能说出名字,可这个班超他一无所知。

他小声仰天自问,“两千汉骑,击杀吾精锐之师南呼衍部万余大军。一个小小的汉军假司马,率区区数十骑,就敢追杀吾匈奴帝国雄鹰只身逃遁,且差点全军覆灭,此……莫非天意乎?”

两滴浊泪从单于昏花的老眼中流了下来,而呼衍王闻单于此言,则羞愤得无言以对,跪在案前深深地低下了那曾经高傲的头颅!

一个汉军司马,不,仅是一个“假”司马,这个班超到底何人?左鹿蠡王和各部大将互相对视,也都愣住了,心中感到森然。他们都对汉军和南匈奴军队研究得足够透彻,可从没有听说过有一将叫什么班超,而且还是一个如此厉害的杀神!

汉人从来举国尚武,当年汉有霍去病,让伊科稚单于恨世上竟然有单于这一行当。霍去病虽成过往,可今天汉朝竟然又有一个班超横空出世。接下来会怎样,这个愣头青会不会也象当年的霍去病一样,再以区区数千余人横扫并封燕然山?

世上已无霍去病,然汉朝竟又有了一个班超!

看来,刘秀、刘庄隐忍了数十年,此来汹汹,绝不会善罢干休。想到这里,蒲奴单于急令全军暂且隐藏于深山之中,又对呼衍王严令道,“白山仍为南呼衍部驻牧地,汝当收拾残部,避汉军锋芒,待汉军粮尽南返,再夺回疏榆谷和伊吾庐,重新占领白山南北!”

呼衍王闻令,一颗高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赶紧叩首道,“末将遵令!”

蒲奴又咬牙道,“窦固老贼,班超匹夫,勇则勇矣。然汉廷不稳,北征既胜,汉军很快定将班师……为防窦固顺道轻取鄯善国,汝当令呼衍獗派出勇将悍卒,组使团出鄯善国,与汉人争南线,务令窦固不得安宁!”

“末将遵令!”西域为北匈奴右臂、屏障,西域有失,匈奴必危。呼衍王回到自己的帐内,便迅速派出大将石舂为信使,绕过疏榆谷,从车师后国翻越天山,转道车师前国进入焉耆国,向西域都尉呼衍獗传达单于令!

于是,白山大战销烟未熄,汉匈奴争夺的焦点,已经悄然转移到了沙海南道的鄯善国!

……

班超袭杀并控制了位于沙漠小绿洲上的三塘驿站后,令刑卒们抓紧喂食战马,分解匈奴人倒毙的几匹战马为食,准备食后便回军疏榆谷。

此时驿站正屋内,火塘上方的三角木架上吊着一个陶鬲(注:煮水陶器,可单用。也可在上面放甑,用以盛米蒸饭),里面雪水已烧开。几名中军刑卒则在火上烤着马肉,肉上油滋滋地响着,香味已经漂满室内,令人垂涎三尺。

班超、淳于蓟与众将围着火塘烤着被血水、汗水染湿的征衣。蒙榆熟悉西域山川地理,一边烤着臭烘烘的靴子,一边向班超建言道,“此驿站向北二百余里便是燕然山,郅屠水大营乃单于屯兵之所,呼衍王定遁此山中……”

这个老沙匪果然够狠,班超深知蒙榆之意。可身旁的胡焰却道,“竟日未食,滴水未进,暂且放过老贼,宜迅速回师稳固疏榆谷……”

“你……”见班超、淳于蓟都未说话,蒙榆怒视一眼胡焰。可回身看看屋内汉军众将和士卒们,都成了一群血人,战袍尽被鲜血、肉酱染红,便没有再谏。

马肉已熟,班超与众将迅速进食。疏榆谷内仍到处是战场,这是一顿夹生饭,必须迅速回军肃清残敌。刑卒们匆匆食毕,便齐聚院内,上马欲返回疏榆谷!

淳于蓟点验一下,加上班超,冲破重重阻挡,跟随“班”字将旗一路追杀呼衍王至金微山下的,仅有三十七名汉家勇士。窦氏十二名门客尽在其中,其余半数为待斩的刑卒。班超看着血染的将士们,瞬间鲜血上涌,脑海中涌现出的是阿翁班彪写《北征赋》时的悲壮、决绝与豪情,他脱口而出:

“泱泱大汉兮,胡血染征衣!萧萧马鸣兮,孤军战天山!执矟长啸兮,绝杀疏榆谷!悠悠国魂兮,马革裹尸还……”

班超感叹一番,抱拳面向众人,豪情满怀地叹道,“汉家众男儿,超有幸率别部扬威白山。从今始,超当与诸君同生共死,建功远遐,驱逐匈奴,再夺西域,同享富贵!”

“愿追随司马,马首是瞻,赎罪立功,同享富贵!”

中军众将与众刑卒士气高昂,齐声铭誓,其声势震天!

乌孙战马体力好,一日一夜大战,此时饱食一顿,又精神抖擞地踏上了征程。从三塘驿至蒲类城有一百七八十里距离,沿途所见,地域广大的疏榆谷雪原此刻仍是汉军和牧民们的围猎场。三月春雪仍在飘舞,一路疾驰并打回疏榆谷时,已经是夜深时分。

第二十章 孤军北上第四十章 一门三将第十五章 鱼邸风情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六章 君胡不归第十四章 西域商贾第十五章 威服众匪第二十九章 愁肠百结第二十六章 北岭告急第六章 夜咒毳贼第二十一章 剧变前夜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六章 商队遇袭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四十七章 雄关要塞第三十三章 砺兵国策第一章 帝戏秦娥第十章 斩蛇灭魔第三十八章 战机骤现第三章 波绍被俘第四十七章 雄关要塞第三十八章 骨肉亲情第三十八章 战机骤现第二十四章 大气磅礴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将第十五章 地动人怨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七章 惊天图谋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十七章 宰予昼寝第二十二章 廷议对决第八章 城破时刻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三章 烛下美人第十二章 万军之中第十一章 铁血雄师第四章 暗度陈仓第十七章 弱兵造势第三十三章 砺兵国策第二十一章 大案骤发第十九章 救美之后第四章 海底捞月第三十三章 横空出世第四章 国士之谋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五章 圣山王庭第十四章 重现江湖第四十七章 大战将起第三章 玉门重地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辅第二十二章 大战之前第十二章 又爱又恨第二十四章 远袭尉头第六章 千古贤后第四十章 才女显灵第二十二章 班昭牵线第三十六章 截断粮道第十五章 盟约分赃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章 再撑一会第二十一章 关中田舍第二十章 桢中危难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四章 封爵之争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梦第八章 文星陨落第八章 元气大伤第十九章 闷杀死士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三十七章 权氏资军第一章 杀心顿起第四十六章 穷困班家第二十九章 一营恶魔第十二章 嚣张汉使第四十一章 华涂赵统第五章 北山来客第九章 畅所欲言第二十一章 剧变前夜第五章 养女官司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五章 养女官司第二十七章 人颅羽觞第七章 顺藤摸瓜第五章 崇尚强者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二章 大祸将临第十九章 闷杀死士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变第一章 虎口脱险第二十八章 私定终生第七章 陇右羌变第二十章 群起参奏第九章 王师来了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间第十三章 初露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