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

原来,百鹄•通冈剑划来时,淳于蓟已出人意料地用左手抽出玄月剑,将百鹄•通冈袭向腹部的剑弹开,交接之间,长剑瞬间被切去一截。淳于蓟未等百鹄•通冈反应过来,左手跟着凌厉地挥过,准确地切断了百鹄•通冈的两条跟腱!

大战结束了,淳于蓟悠然插上剑。百鹄•通冈刚要举起半截剑抹脖子,梁宝麟甩手刀出,短刀直直地插进上臂,百鹄•通冈半截剑脱手,宋骞、郑淇两名屯长跟上将他的伤腿、伤臂包扎起来。

接下来便水到渠成了,百鹄•通冈坦白焉渑夫人确实上了昆仑山,而且随大军到了南山口,“焉渑上昆仑之前曾出使贵霜国,贵霜国王丘就却答应与羊同国夹击苏毗,可待吾国大军出动,彼却失信而未出兵。于是焉渑便令吾击破苏毗国,并许诺待吾出昆仑后,便以沙海为界,于阗、疏勒、鄯善等国归羊同……”

淳于蓟不想再听了,他厌恶地不想再看这个这个凶残的高原奴隶主一眼,你不知道他到底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淳于蓟抱剑眺望着东南方的天宇,此时的他牵挂的是深入敌心脏的蒙榆、周令。

此时在数百里之外的温秋堡寨,另一场外交战已经拉开帷幕。

温秋堡寨位于小山头上,惊闻羊同大败,百鹄•通冈被擒,羊同国王扎普•伦咕与百官惊惶不已,本欲逃回王治。但是这位见多识广的国王却忽又决定暂留噶尔堡。苏毗人帮他除了百鹄•通冈令他暗喜,可百鹄•通冈擅动兵戈并战败,也置羊同国与无法在神山以东立足的险境!

二百余年来,羊同国葱岭以西十部逐一被大月氏战败并融入贵霜国,曾经威震葱岭东西数千年的羊同国繁盛不再,仅剩几部孤处葱岭以东高原一隅。现在神山屏障已失,神山以东从噶尔堡至王治穹窿银堡便完全洞开,苏毗国如不依不挠挟胜东进,羊同人暂时只有向东、向北荒芜人烟的高原深处迁徙。

如何与苏毗国休兵,是他的当务之急。

现在是午后,老迈的扎普•伦咕没有象往常一样午间小睡。贵族、百官战战兢兢地跪于堂下一筹莫展,他手中提着象征无尚权威的象牙杖,在堂上已转了数圈。这枚象牙杖是当年羊同国位于葱岭以西的十部战胜声毒国后,声毒国王孝敬的。正在此时,探马传报汉大使来了,君臣大惊之余也都恍然大悟。

怪不得百鹄•通冈战败蒙羞,原来是大汉使节帮助了苏毗人。

贵族们交头接耳,雍仲本教大佛师辛饶•米沃进言,“大王,汉使助苏毗人灭吾羊同大军,现必来取国。小僧以为,应羁押汉使,逼苏毗人退兵……”

百官们多数人也持此议,频频点头,但也有人激烈反对,双方在堂上争执不休。但扎普•伦咕却斥退众臣迅速传令,“摆仪仗,迎汉使!”

他虽老迈而并未昏聩。苏毗人不算什么,可如果大汉使节帮助苏毗人,那就不一样了。大汉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强国,羊同即便过去最盛时十八部全部聚集到一起也不是大汉的对手啊,羁押汉使开罪大汉难道是想自取灭亡?!

蒙榆手持符节而来,周令和右千骑候濡洄加率十数卒跟随其后,可谓威风八面,摆足了威风。扎普•伦咕看着这个身材高大的红脸膛汉人,一身强大的气场,令堂上的羊同君臣相形见绌,他闭目沉静一下,努力摆出国王威严!

“大汉使团副使蒙榆,奉汉大使班超将令,前来进见国王!”蒙榆并未下拜,而是略微躬身施礼道。

堂下众贵族嗡嗡嗡地议论出声,大佛师辛饶•米沃站起身刚要斥责,可国王扎普•伦咕已经柱着牙杖费力地起身,躬身向汉使还了礼,“汉使远来,可坐而说话!”

蒙榆健步走到案后东向坐下,扎普•伦咕道,“吾闻大汉皇帝派司马班超为使,是为出使西域各国,汉使何故要进入吾高原神山?”

“大王错也!”蒙榆笑道,“高原人苏毗女族,自数千年前起,即素与吾中土通好。汉使既来西域,自然要到苏毗国来走走亲戚?”

“可汉使却助苏毗人攻伐吾羊同国,莫非大汉上国要掺和吾高原之争?苏毗不过小国,汉使总有离去之日,岂不是越帮越忙?本王以为不智也!”扎普•伦咕道。

“越帮越忙?”蒙榆是个急性子,临来前梁宝麟教导的那一套外交辞令一着急便全忘了,闻言面带不悦抢白道,“是羊同人欲攻伐苏毗国好不好?汉使既来西域,亲戚受人欺负,岂会坐视不理邪?今汉副使已率苏毗人击破羊同大军,苏毗人兵强马壮,旦夕即可杀进穹隆银堡。羊同国虽大,然仓促间何以抵挡?羊同离亡国已不远,何忧汉使离去之后哉?”

扎普•伦咕面露苍白之色,还是脸带笑容,口中说道,“汉使言笑了,羊同有十八部,跨越三山,地域数千里,苏毗小国能耐吾何邪?”

站在堂下的右千骑候濡洄加大怒,正待发作,被周令冷峻的目光制止。

“国王差矣?!”蒙榆恼了,这种文绉绉的嘴皮子官司让他受够了。

他端起案上的骨头耳杯一饮而尽,一字一句地道,“汝羊同兵强马壮,能壮过北匈奴乎?春间白山一战,汉司马班超将二千人破匈奴呼衍王部万余草原铁骑。前在于阗,汉使班超将于阗国二千骑,力破匈奴、莎车国联军二万人。今淳于副使又将苏毗国数千人,旦夕之间破羊同二万人。”

说着,他嚣张地起身走到厅堂中央,突然回首用凌厉的双目如利箭一样直射国王,口中凛然说道,“本副使是沙匪出身,粗人武夫,讨厌斗嘴魔牙。吾来噶儿堡,便为不战而取羊同国。若要打更好,汉使团将苏毗国兵仅需一日便可至温秋堡寨。敬问国王,从噶尔堡至王治穹窿银堡,羊国国还有几个二万兵耶?打还是不打,都是男人,需来个痛快的!”

蒙榆的一番快人快语,再从译官的嘴里翻译出来,令扎普•伦咕被呛得直翻白眼。大佛师辛饶•米沃接口道,“请问副使,打又如何,不打又如何?”

“啧,吾看汝是装不懂——”周令扭头看着辛饶•米沃怒道,“蒙大哥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打,便灭了汝羊同国,羊同各部族尽为苏毗奴隶。不打,羊国可与苏毗一样,尽为大汉蕃邦!”

这对老沙匪,骨子里还带着浓重的匪气,嚣张的一番话令羊同君臣陷入尴尬、窘迫之中。堂上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扎普•伦咕闻言半晌不语,众臣、贵族都低首一言不发地坐着。

终于,年迈的老国王柱着牙杖费力地站起身,他缓缓走到堂中十分费力地跪下,面向蒙榆深深稽首。贵族、百官们见状,便也一一跪下叩首。

“小王知错矣,上国大使息怒!”扎普•伦咕神色黯然、声音沙哑地说道,“羊同素与苏毗人平等相处,数千年来未尝有变。然国尉百鹄•通冈乱国,为平各部怨恨,便强自出兵苏毗女族。今汉使为高原除害,吾当重谢之!小王愿听汉使号令,愿与苏毗人世代交好,保高原太平,恳请上国大使怜之!”

蒙榆不为所动,淡然问道,“仅为平息各部怨恨,百鹄•通冈便要驱重兵犯女国,似乎说不通,国王请说出实情!”

扎普•伦咕见实在搪塞不过去,只好说道,“几个月前,几名北匈奴高人来神山,说是单于使者,欲结千年之好,共同对付汉朝。并相约襄助羊同击破苏毗,再北下昆仑,沙海南道各国归羊同,而北道各国,则归北匈奴……”

蒙榆笑问,“北匈奴使者,可是一个女魔头?”

“是啊是啊,大使如何得知?”扎普•伦咕垂涎忽然拖到下巴上的胡须上,色迷迷地道,“岂会是魔女,实女中豪杰也……此女乃西域都尉呼衍獗夫人焉渑。彼上高原,欲结好羊同同分西域。吾不想与汉结冤,便未允结盟。谁料焉渑夫人却设计助百鹄•通冈夺了兵权,并定下两国之盟,由羊同取女国、出昆仑,进而夹击于阗国,与北匈奴共分葱岭以东……”

蒙榆见扎普•伦咕一付委琐的色中饿鬼模样,白须上拖着垂涎,心里不禁一阵恶心。焉渑夫人是汉使团的死对头,但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对手。她智勇双全,与死在中原的北匈奴国师呼伦一样,都是北匈奴为数不多的国士之一。这样的女人理应受到崇敬,用意淫来玷污她们的尊严,令蒙榆十分不耻。

这要是平时,他会一巴掌拍死这个老色鬼,但他未忘自己的使命,而是忍着心里的厌恶,脸上带着笑将羊同王扶起共至案后坐下,并抄手道,“苏毗人无意夺羊同国,事由羊同引起,不知大王该如何了结此事?”

扎普•伦咕道,“小王全凭副使做主!”

“如此甚好!”蒙榆道,“本副使现传汉使淳于蓟将军令,令国王三日后,带少许人马至南山口苏毗大营,汉副使淳于将军将主持羊同与苏毗帐议。如何了结,由汝二国自定,汉使团不干涉!”

第二十章 沙门败类第二章 千里迂回第九章 蒲类王室第九章 梦中诀别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四十六章 自备军粮第二十七章 人颅羽觞第二十六章 生死边缘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一章 张侯谋反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仓第二十九章 冒险收尸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后第八章 于阗危急第六章 千古贤后第十五章 鱼邸风情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八章 洞中历险第十七章 传檄乌孙第九章 威服于阗第十一章 天兵骤至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九章 黑脸男人第一章 艰难抉择第五章 养女官司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将第二十三章 天总瞎眼第十三章 岁月如烟第十一章 艰难决策第十一章 举国动荡第五章 崇尚强者第三十五章 得陇望蜀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一章 古典战争第三章 邻家小妹第五章 焚毁粮营第十三章 岁月如烟第十章 再撑一会第四十七章 潜入白山第四章 寺院钟声第一章 马氏骄奢第二十六章 别时亦难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九章 王师来了第五章 北山来客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八章 截断鸟道第十四章 夜色阑珊第二十一章 初战石亀第三十三章 再决胜负第十七章 书蘅失言第五章 十年之约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烛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鹰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单第二十章 阴阳相济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处第二十七章 生命挽歌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十四章 杨终发难第一章 想死也难第二十章 幽幽汉魂第二十章 视死如归第十三章 岁月如烟第十二章 廷议辩决第九章 狭路相逢第二十五章 全军倾覆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三十二章 将星陨落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三十三章 静候来客第三十八章 胡焰献策第九章 惨绝人寰第七章 羊同古国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十三章 池中潜龙第二章 苦尽甘来第二十七章 噩耗恸天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四章 寺院钟声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二章 除疴祛寒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击第十二章 缝合尸首第四十二章 帝哭窦府第十章 借势挖奸第十七章 惊天图谋第二十四章 最后通牒第一章 突出重围第二十七章 当廷杂考第九章 秘袭魔窟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