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谋定后动

3的危险境地,日本人看得清清楚楚,3师的高层也楚。

虽然还在前敌总指挥的命令,3在缓缓的收缩防线,巩固阵地,进一步改善自己的防御态势,可根据前指发送过来的情报。神尾师团东西两翼的两个箭头已经朝3的两肋猛扑过来,再有3天,顶多两个箭头就将合兵,彻底要将第3困死在包围圈里。

底层的士兵甚至于少校以下的军官都不知道整体的局面,以为3后路有禁卫军在抵挡,左右两翼有第1、11师在分力,他们所面临的无非是就是当面扑过来的敌人。但师部诸人却清清楚楚,这只是一种虚幻。不错,禁卫军主力确实在3后路,但彼此间距接近200,不等禁卫军冲过来,本方的后路既要被隔断;是的,左右两翼确实也有友邻部队,但他们并没有向中间靠拢的趋向,反而因为日军东西两翼的穿插而被隔离开来。

这到底打得是什么仗?

布贩出身的3师长曹实在忍不住了,他拿起机要刚刚递来的电报,看了两眼就扯得粉碎……

“王士珍你真不要脸!”一嗓子骂出喉咙口后,曹感觉舒服了许多,看了看旁边呆若木鸡的副官,曹挥舞着肥厚的大手,“去,把参谋长请来。”

这真是撞邪了。副官一溜小跑,心里还在嘀咕,为什么素来对上官谨小慎微。恭恭敬敬的师座今天公然会骂王总长?这风声要是传出去可怎么得了?在副官地心中,师座虽然不是文化人,偶然也要大大咧咧骂人,但从来不骂上官,这次究竟怎么就惹得他大动肝火?

前线打得差么?不错呀!

罗音他们三营狠狠教训了小鬼子,连死带伤,连地雷带枪炮,倒在三营那里的鬼子兵可是一摞摞的。若是别人说不定还会疑心3谎报军情,可副官是上了火线。亲眼目睹战事经过的——罗音本事再大,也没有能耐和鬼子演双簧吧?

3的指挥部在一座小庙里,奇怪的是,指挥作战。主持命令发布的通常都是参谋长吴佩孚,正儿八经的第3中将师长曹反倒不太在指挥部里视事,通常都委以吴佩孚全权,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不仅众参谋军官习以为常,就连一干副师长、团长都习以为常。

吴佩孚正在沙盘上指点江山:“你们看,三营撤退后,鬼子正面已压到了万家门、李村、盘陀河和秋山一线。原先那个突出部逐渐被拉平,却又在一团阵地前线形成了新地突出部,今天下午。要么没有战事。如果有。肯定要在一团这发难……”

一帮人都点头称是。

副官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悄声凑到吴佩孚跟前。小声说道:“参谋长,师座看了封电报就发火了,让我请您过去一趟。”

“嗯……”吴佩孚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这算是哪门子事?副官知道参谋长架子不小,可师长有令又不能不照办啊。

正犹豫着要不要再汇报一次,吴佩孚已经在布置:“大家讨论下,看看下午怎么个打法,昨儿我和师座讨论方略,一宿没睡,得先去打个盹!”

副官这下犯嘀咕了,没错,昨天参谋长确实和师座晚上讨论了一番,可哪有“一宿没睡”啊?——不到两小时,参谋长和师座已各自支了行军床躺下了,期间师座还特意起来吩咐说不要吵醒了参谋长呢。

正发愣间,他的肩膀被人一撞,只见吴佩孚朝他使了个眼色,便朝曹的住处走去。

哦!小伙子这才恍然大悟,这是参谋长大人的障眼法,可为什么要这么办呢?

“师座刚才是不是发了火?”

“是!”

“骂人了没?”

“骂了。”

“骂了王总长还是蒋参议?”

“王总座。”小伙子惴惴不安,参谋长怎么料事如神?

“好!”

“啥?”副官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还“好”?好什么?怎么好?怪事年年有,今年格外多。副官是保定军校新近毕业地学生,本来是在司令部当差的,因为曹原来的副官生病才临时来顶缸,来了没几天就发现第3的三大

长,放屁也不响”,可像第3里面参谋长吴佩如此一手遮天也算得上绝无仅有地现象,所有作战布置,曹的口头禅就是“我还得和参谋长商量商量”,要不干脆就是说“你找参谋长去。”第二怪就是人人皆可骂,唯独参谋长例外。虽说师长作战大事不管,但其他方面都不含糊,连小事也不放过,不管多大的官,哪怕是副师长,师长也照骂不误,可唯独参谋长师长不但不骂,反而处处笼络,在副官眼里看来,真颇有点礼贤下士到了过分境地的做派。第三怪是人人都服师长。按理说这么没主意地曹也算是脓包了,可第3全军上下不管谁,或许不服参谋长,却都服曹。

这真是支怪部队!

“子玉老弟,你可来了!”副官惊讶地发现,原本满脸怒容,焦躁不安的曹见了吴佩孚后瞬间换上了和蔼可亲的笑容,还没等参谋长进屋,曹已快步走了过来,“王聘卿给咱们来了一电。”

“我知道。”吴佩胸有成绣地说,“这份电报是我让机要拿给师座看地。”

“你怎么看?”曹面上有些紧张,“王聘卿一方面口口声说要我们坚守待援,准备反攻,另一方面又让1师和11师让开两厢,任由鬼子包抄过来,后面地禁卫军也迟迟没有跟上,这到底是哪门子地计划,还要我们固守待援,准备反攻,放他娘的屁。”

“正合我意。”

“子玉?”听得吴佩孚如此说,曹脸色又和缓下来,重新打量了吴佩一番,说道,“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哪门子药?”

“师座,咱们一样样说。咱们第3满编后一共15000号弟兄,对面地鬼子是得到了充分加强的神尾师团,按照前指的情报有5多人,论力量是3于我,后面又有大批的鬼子军舰,即便鬼子在胶州湾、崂山湾、海上、滩头上都吃了不少的亏,但主力还在,如果全部扑上来在滩头阵地磨叽、硬扛,咱们是拦不住人家的。”

“这话没错,我想也是这个理。”曹

“第二,神尾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接连几次吃了亏虽然也挑起了他的脾气,但反过来说,鬼子是不是也该格外谨慎一点?”吴佩孚开导着曹,“如果我们不示弱,怎么逗人家上钩。”

“这也不错。”

“第三,咱们师左右附近是1师和11师,这事情我们清楚,鬼子也清楚。如果他们现在就靠过来,按神尾的脾气,绝对不会大大咧咧的分兵,只会老老实实地向前推进,一步步进攻。”

“照你这么说,咱们算是被当作诱敌的饵了?”曹气急败坏,“王聘卿可从来没告诉过我。”

“这便是王总长的高明之处。”吴佩孚走到地图面前比划道,“虽然前指还没有完全将计划传递下来,但意图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利用我们3在当面狙击敌人,迫使敌军从左右两翼分别包抄,断我后路,然后将我们团团包围起来,引诱神尾一口吃掉我们。”

“那岂不是大大危险了?”曹着急万状,“小鬼子有5人,我们只有万五,而且重炮还被前指统一集中了,若是陷入了包围,岂不是全师都要完蛋。不成,这不成!”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没有我们3的狙击与防御,小鬼子哪那么容易上钩?”吴佩孚像变戏法一般,从怀里又掏出一份电报,曹一看,担忧的神色才缓解了不少,“这么说来,是条诱敌上钩的计策喽?我还以为要让我们背水一战呢……”

“本来前指商定的计划是利用我师诱敌深入,形成三面包围,让日军进入口袋,然后聚而歼之。但是我说了不妥,认为这个计策太过于明显,神尾又不是那种贪功冒进之人,便反其道而行之。”吴佩孚在图上比划了一番,“我的用兵大抵如此,王总长、蒋参议都极为赞同。”

“好好好,我有子玉,万事无忧矣。”“师座,参谋长,鬼子进攻了……”

第43章 风云际会第32章 新的方案第86章 特殊使命第36章 大义凛然第73章 明修栈道第24章 怒不可遏第37章 争吵不休第95章 循序渐进第25章 煽风点火第59章 锦囊妙计第70章 台前幕后第95章 循序渐进第26章 应对之策第3章 慈禧归西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心有灵犀第73章 革新兵器第64章 痛下决心第12章 快速炮击第40章 殊途同归第65章 心有灵犀第31章 半推半就第22章 别出心裁第50章 废两改元第32章 海阔天空第36章 大义凛然第26 将计就计第38章 不欢而散第69章 盖棺论定第55章 左右为难第89章 杀气逼人第29章 深不可测第70章 饭馆说书第76章 黑虎掏心第30章 语重心长第7章 多事之秋第5章 建章立制第42章 各种心思第78章 步步为营第16章 紧锣密鼓第21章 出动新锐第29章 左右为难第20章 出人意料第46章 晋封爵位第43章 盐政改革第54章 国会大厦第30章 语重心长第25章 煽风点火第48章 沉着应战第48章 沉着应战第32章 新的方案第47章 华美篇章第三十三章第5章 果断决策卷首语第26 将计就计第18章 敲山震虎第14章 百感交集第40章 殊途同归第36章 当头一棒第8章 海雷神威第6章 折戟炮战第31章 果有天书第32章 不速之客第11章 血战武昌第5章 果断决策第50章 众矢之的第31章 半推半就第93章 步步紧逼第22章 势在必然第96章 皇位继承第97章 深入调整第74章 创新思路第17章 战术转型第5章 建章立制第22章 别出心裁第66章 群策群力第92章 斗争哲学第91章 祸水旁引第29章 高深莫测第22章 别出心裁第12章 大张旗鼓第76章 校阅大典第33章 各显神通第47章 针锋相对第25章 因势利导第28章 直言不讳第24章 两全其美第52章 维新重宝第19章 火从天降第100章 新的起点第97章 深入调整第18章 精兵强将第71章 国造机枪第34章 排除干扰第75章 人心惶惶第35章 虚虚实实第74章 暗度陈仓第16章 紧锣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