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祖孙的融融

第10章 祖孙的融融

外边的人散去,李明楼也开始吃早饭,这一次饭菜送来后,金桔把人拦在廊下不让进屋,布菜也自己一个人来。

她打定主意把大小姐守好,绝不让另外的人看到大小姐的伤。

李明楼看着忙碌的金桔,有些想不起来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在李家有没有可靠的下人。

她从来没有关心在意过这种事,父亲在的时候不需要,父亲不在了她去了太原府有项家在,也不需要,她从来没有遇到难事,也不知道什么叫烦恼,顺心顺意顺风顺水,到死。

李明楼笑了笑。

“小姐。”金桔在一旁提醒。

李明楼收回神在桌子前坐下来,伸手将脸上的布解开一条便于吃饭,金桔低头退了出去,站在门外守着。

李明楼身边有两种下人,从剑南道跟来的和李家分派的,金桔属于后者。

李明楼做派看起来是个骄纵奢侈的小姑娘,但跟她接触就知道脾气并不骄横,下人们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她,陪她玩,不论是剑南道还是李家分派的下人做到这个并不难。

李明楼也不对身边的下人分亲疏远近,因为她根本不需要在意,人用着不好换一个就是了,她不缺人,也不需要信任谁,她是李奉安的女儿,别人只需要让她满意,只需要让李奉安满意。

但现在李奉安不在了。

没有父母的孩子像棵草啊,金桔深有体会,她爹娘死后,族里的人霸占了她家的房子和地,将她谎称丢了,其实是卖给了牙子,还好幸运被卖进李家。

金桔警惕又忧伤的看着四周,院门外丫头们侍立,但没有像前几日那般安静,有低低窃窃的说话声传来,还有丫头仆妇们走动,偶尔大着胆子向内张望。

穷山恶水乡民刁吃人喝血不眨眼,这富家大宅里也不一定都是仁善。

更何况李明楼和李明玉姐弟两个坐拥的不是破屋薄田。

李家大宅很大,四个弟兄每一家都能分得一处院落,另外家里孩子们多,李老夫人为了一视同仁分别给孙子和孙女们各自开了一个院落养在一起,没有成亲之前吃穿用度读书由李老夫人全出。

李奉常带着李明玉过来时,李老夫人屋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媳妇孙子孙女曾孙女们都在。

因为李明楼出事,李老夫人日夜难安,媳妇孙子孙女们也忧愁不已日日在跟前伺候。

“我的心肝儿。”李老夫人抱着李明玉大哭,抚他的肩头,“可吓坏你了。”

李明玉倚在李老夫人的怀里也伸手拍她的肩背:“是吓坏祖母了。”

左氏上前劝道:“如今都平安到家了,母亲和玉哥儿快别哭,玉哥儿还没吃饭吧?”

听到没吃饭李老夫人忙停下眼泪:“怎么还没吃饭?”

李明玉道:“昨晚半夜来的,和姐姐说话睡的晚,醒的也晚,刚起来。”

李老夫人不待他说完就连声喊摆饭。

“玉哥儿饿坏了吧。”左氏说道,带着两个妯娌亲自摆放饭菜。

“先前不觉得饿。”李明玉说道,伸手揉了揉肚子,有些不好意思,“现在还真饿了。”

“先前你是顾不上。”三夫人王氏柔声说道,“提着一口气,顾不上别的。”

“何止不饿,也不困吧。”四夫人林氏矮下身子端详李明玉的脸,“看看这眼底熬的。”

李明玉看向李老夫人:“祖母也饿坏了,祖母的眼也熬红了。”

李老夫人再次伸手抱住他流泪。

左氏柔声道:“现在都好了,都在家里了,不用担心了,好好的吃饭好好的睡觉。”

站在窗边的李明华走向一边几步,叫过一个丫头低声问了几句话,然后走到李老夫人身边:“祖母大小姐那边已经用饭了,比昨日多加了两碗饭呢,我们也饿坏了,大家都饿坏了。”

李明琪含笑安静不语。

李明冉跟着点头:“祖母我也饿了。”

小姑娘一开口屋子里就莺声燕语热闹,李老夫人流着眼泪笑了。

“好好,都饿了,都坐下来吃饭。”她说道。

孙女孙子曾孙女们都坐在了李老夫人的桌子上,左氏三个媳妇不用伺候到外间的桌子上吃饭。

“倒不知道玉哥儿原来也这么会说话。”王氏笑眯眯说道,“以往来家里只跟在仙儿身后,不说不笑的。”

那是因为他不需要说话。

有李奉安在,他说不说话都一样,他不说他们已经替他说了。

“玉哥儿年纪小,也是大哥的儿子,大哥不在了,他要撑起家业了。”李氏道,“要当家了,也懂事了。”

左氏转头看向室内,见他捧着碗要加饭,李老夫人欢喜的催丫头们。

“慢点吃,多的是。”她给李明玉擦嘴角的饭粒,“你姐姐是怎么回事?是项家的人对她不敬了吗?”

李明玉将含在嘴里的饭咽下去,摇头:“不是。”

里外桌子上的人都竖起了耳朵,李明楼为什么突然失踪,这件事困扰他们多日,私下各有猜忌,现在就要知道答案了?

“姐姐就是想家了。”李明玉并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严重,轻松道。

想家

这么简单?

李明玉拿着勺子吃了一大口饭:“她害怕。”

害怕?

“其实,我也害怕。”李明玉握着勺子低头,声音闷闷,“爹爹不在了,姐姐也要走了,我一个人在剑南道,我,我也想跑过。”

李老夫人一把抱住他再次大哭,左氏三个儿媳也放下原本就没有吃的饭急急进去劝慰。

这一次李老夫人没有那么好劝慰,把李奉常李奉耀李奉景三个儿子都叫来痛骂。

“仙儿今年才十三岁,玉哥儿才十岁,都还是孩子,一个被扔去太原府嫁人,一个被扔到剑南道,他们爹不在了,你们这些当叔叔的是不是也死了。”

“他们哪里都不去,就留在家里,我看谁敢赶他们出去。”

夜色降临的时候,李奉常才得以回房间歇息,虽然今天依旧是忙乱的一天,没有吃好睡好,但相比前几日,他的精神更好了。

“就这么简单?想家所以跑回来了?”李奉常皱眉,“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左氏笑了笑:“这件事不是不能说,只是看跟谁说,仙儿跟我们还是不熟。”

李奉常不喜欢听这个:“一家人怎么能论生熟。”

左氏换了个说法:“她们跟我们不亲近,毕竟从小没在一起,孩子都是认生。”

这一点李奉常不反驳。

“所以她走到半路害怕想回来,又不敢说,不管是项家还是我们,她都不信肯听她的,干脆自己偷偷跑。”左氏接着说道,“没想到遇到了山石滑坡差点死了,更害怕了,吓的乱跑迷了路。”

李明楼从没出过门,那个车夫方二又是剑南道来的,对这边的地形陌生,迷路很正常,李奉常点点头,这件事也算是可以解释过去了,而且过去的事也不重要。

“原来如此,这也好,经过这一吓跟家里亲近了。”他说道,“不过,他们是不能留在家里的。”

亲近和留在家里是两回事。

(本章完)

500.第491章 受惊的武夫人56.第56章 君父的垂怜561.第552章 皇帝新居琐事348.第341章 背后一笑328.第321章 城门从内开323.第316章 擂鼓杀人224.第218章 团坐闻新香453.第445章 近眼前126.第123章 是否命运优待302.第295章 听声说吉凶论天时476.第468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56.第56章 君父的垂怜595.第586章 告天下之势535.第526章 身后有我勿忧227.第221章 阴魂不散的刺客232.第226章 晚生后辈亮光彩81.第80章 一番笔墨定安心69.第68章 洞窟里的女人488.第479章 心有难离47.第47章 上架的话277.第271章 生意人做生意192.第188章 沂州城里的昭王120.第118章 识别的与不识555.第546章 有罪当斩不要钱206.第200章 通贼当杀163.第159章 白袍一别烽烟里463.第455章 知她又不知她492.第483章 达成一致509.第500章 吃吃喝喝有说有笑24.第24章 抬手一救352.第345章 为兄弟双手可染血51.第51章 一别而去510.第501章 又一年关将过514.第505章 都督的日常251.第245章 威胁怕不怕524.第515章 幻境堪破34.第34章 大事化小590.第581章 各有知道207.第201章 绕路而过97.第96章 人比嫁妆重要13.第13章 承袭有时机288.第282章 后宅闲事164.第160章 惊满城564.第555章 皇帝再下旨433.第426章 一战而起575.第566章 他该怎么想478.第469章 江陵府的大小姐375.第368章 不开心的孩子125.第122章 几人219.第213章 新帝接天下437.第429章 来去一声喝断520.第511章 陪你过节242.第236章 杀还是杀不得35.第35章 大夫的确认88.第87章 心满意足566.第557章 且看天道无亲396.第389章 我有新人可用73.第72章 请去县衙465.第457章 给楚国夫人送礼269.第263章 不能饶359.第352章 有所想有所不想610.第601章 亲人们的准备258.第252章 想想怎么办385.第378章 为一言而来,说一言便去210.第204章 别后与现在514.第505章 都督的日常199.第194章 不期而遇347.第340章 齐山的相谈甚欢299.第292章 我带兵马去335.第328章 夫君为谁觅封侯413.第406章 丈夫的来信261.第255章 劣势与优势405.第398章 刺客中的刺客513.第504章 大人想大事595.第586章 告天下之势486.第477章 君臣执手相看泪眼167.第163章 遵命应援期不待467.第459章 项老太爷自有分寸172.第168章 临一国之难393.第386章 赏春乐事244.第238章 看重480.第471章 李明华的江陵府136.第133章 第一战6.第6章 剑南道的来人539.第530章 问问商武城492.第483章 达成一致348.第341章 背后一笑165.第161章 老城望春光439.第431章 真耶幻耶520.第511章 陪你过节144.第140章 殿前绽开海棠红15.第15章 一声关怀道不尽438.第430章 天道无情回头是岸39.第39章 为明楼小姐而来378.第371章 劝你不避嫌108.第106章 请淮南道来的大人共享277.第271章 生意人做生意90.第89章 其意不解518.第509章 明说的心思145.第141章 君前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