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离间

官军对仪州的合围初步完成,最外围的濠沟挖掘完毕,同时,大军摆好防御阵型,做好了困敌和防守的全面准备。

攻河东的官军有四十万左右,除开沁州城的防御军队,以及归属刘大正的西路军,此刻聚集在仪州的东路军足足有二十五万左右。

河东军拢共三十万左右,沁州一战先后死伤过万,汾州一役也折损不少。这里面还要减去各州县和北部边境守军等非机动兵力,李克用能够随意调用的军队,也就二十万出头。

二十万机动兵力,仪州城就有七万,全部归李存孝统领。李克用已经返回太原,随时有可能派兵增援。从眼下的形势看,官军攻打仪州城,胜算并不大,如果李克用再派援军过来,那么局面对官军会更加不利。

不过李晔并不担心太原方面的援军,首先官军已经在仪州城外,挖掘了纵横曲折的濠沟包围城池,大股兵马根本无法展开。也就是说,太原城的援军即便是到了,也很难进城,仪州城的守军也很难出城接应,内外夹击。

在这种情况下,李晔派遣康承乾带领昭义军,去攻打仪州西面的榆社县、西北面的平城县、北面和顺县。意图全面切断仪州与太原的联系通道,将仪州彻底变成笼中之兽,将其困到死。

对于守城方而言,城池有两不守,其一是城防不备,包括守军稀少,物资粮秣器械匮乏,百姓离心等。其二便是没有外援。被围困而没有救援的城池,谓之死城,是早晚都会破的。

若是寻常情况下,一旦封锁城池的濠沟顺利挖掘完成,李晔这种让人攻不能攻、守不能守绝望的战法,已经足以困死仪州城,取胜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如今面对的是李存孝,李晔就丝毫不愿掉以轻心。

眼前这番布置,只是将李存孝能发挥的力量,降低到最小,是稳定战局的安排,他并不能保证李存孝就一定没有办法,尤其是在李克用会配合的情况下。

所以李晔紧锣密鼓开始施行离间计。

首先,他独自来到城前,约李存孝出城一晤。

为了保护李存孝,支撑守城之战,仪州城内有不少佛域仙人,很难说其中有没有天仙境的高手。但是李晔就这么堂而皇之离开大军,凌空来到仪州城前,独自面对一座城池,邀请李存孝出来一晤。

李晔不仅是一个人来,而且径直到了仪州城楼前百丈处。这个距离当然十分危险,对于仙人境的修士而言,百丈距离跟手边没有区别。非止如此,李晔一挥衣袖,面前就出现了一张小案,上面有一只酒壶,两只酒樽。

“河东李存孝,天下第一将,孤王仰慕久矣。今日能够阵前相见,与将军做沙场之争,实在是平生一大快事。将军可愿赏脸,跟孤王浮一大白?”李晔负手而立,翩翩有礼的作请。

城楼前,数名将校簇拥着一名仪态不凡、勇猛威严的青年将军,正是李存孝。在他身旁,则站着两名贴身保护他的罗汉,过江-罗汉与笑狮罗汉。

过江-罗汉见李晔如此托大、嚣张,感觉自己被对方无视,不禁冷哼一声表达不满:“这厮好大的胆子!之前杀了我们那么多同门,竟然还在堂而皇之出现,难道他就不怕我们报仇?”

笑狮罗汉双眼满是杀气:“这厮如此骄狂,目中无人,早晚会死在我们手里!”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李晔从头到尾骂了几遍,不过他们把声音控制得很低,以免被李晔听到。

李存孝心性沉稳,没有随意评论什么,他身旁的一名面容阳刚俊朗的将领,却是发出一声不大不小的嗤笑。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过江-罗汉察觉了,他转头对那人怒目而视:“你笑什么?”

面对地仙境高手的喝问,将领却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意思,反而乜斜对方道:“很明显,李晔那厮并不怕你们报仇,因为你们根本就动不了他。”

这名将领叫作李嗣本,是河东十三太保之一。

李嗣本说的是事实,然而正因为是事实,才格外伤人自尊。过江-罗汉恼羞成怒,大怒,几乎就要忍不住出手,先把李嗣本一巴掌按死在这里。

面对过江-罗汉越来越重的愤怒,和准备出手的架势,李嗣本冷笑一声,斜眼看着对方,摆明了就是无所畏惧。

李嗣本自身就有兵家战将的修为,是河东军翘楚,身为十三太保,手握军权,平日里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还有点不知天到地厚,哪里会对佛域僧人俯首帖耳?

双方剑拔弩张,好似要内斗起来,就在这时,李存孝出声了。

不不是对罗汉和将校说话,而是回答李晔的邀请,他略微抱拳全了礼节,朗声道:“多谢安王相邀,然而大战在前,恕末将不能从命。”

李存孝称呼李晔为安王,自称为末将,可见颇为尊重李晔。从名义上讲,双方都是唐臣,李晔身份尊贵,李存孝应该敬重。

不过眼下是两军对垒,双方敌对,李存孝还能如此有礼,除开自身涵养不俗,也不仅是尊敬李晔的身份那么简单。

不止敬重身份,当然是敬重李晔这个人。

不过李存孝的意思也很明白,他不会出城相见,免得节外生枝。

被李存孝干脆拒绝,李晔丝毫不以为意,笑容愈发显得醇和:“将军是天下豪杰,十三太保也都是一时之选,孤王与尔等虽然没有统属关系,但却早有结交之心。如今形势所迫,刀兵相见,实非孤王所愿。李克用不听号令,让朝廷威严扫地,与天下为敌,让人痛心。孤王讨伐河东,要跟将军沙场搏杀,实在是无奈之举!”

说着,李晔拿起酒壶,斟了两尊酒,双手举起一尊,遥对李存孝,另一尊则被他隔空送到李存孝面前。

李晔声音变得低沉,嗓音中也满是感怀无奈:“孤王向来敬重将军,得知将军成为兵家大将,甚为将军感到高兴。只恨不能跟将军早日相识、相知、相交,此刻不能如老友一般恭贺将军,只能以这一尊酒敬将军,聊表情义!”

说着,李晔也不等李存孝回应,就仰头先干为敬。

李存孝听到李晔的话时,就很是意外、欣喜,看到李晔先干为敬,他眼底更是闪过一抹感动之色。

李晔是什么人?

平定黄巢之乱,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是大唐社稷肱骨,更是大唐中兴的希望,天下热血之士,谁不敬仰?

两代安王文治武功,为江山抛头颅洒热血,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大唐社稷,天下有志之士,谁不称赞?

以李晔如今的年纪,经历的大战、成就的功绩,和在天下享有的威望,已经让他成了传奇。他本人是天下志士的偶像,他的功业更是众人奋斗的目标。

至于李克用、朱温之流,与之相比,就差了不止一层。

李晔说他素来敬重李存孝,这话半真半假,但李存孝敬仰李晔,却是实打实没有掺半点水分的。

李存孝跟李晔沙场交战,那是各据一方,为大势所迫,并没有私怨,更不存在深仇大恨。所以时至今日,李存孝仍旧敬仰李晔。

李存孝本身也是性情中人,为人率真直爽,作为军中宿将,他的心思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眼下被偶像如此夸赞,李存孝难免激动。

“安王谬赞,末将愧不敢当,谢安王!”李存孝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晔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收了酒樽,他忽然长叹一声,意兴阑珊道:“将军身为唐臣,有此机遇本领,本该是社稷之臣。如今天下内乱四起,边患不靖,以将军之才,只需三五载,封侯不在话下,便是封异姓王也指日可待!”

“如今将军跟着李克用,是在是明珠蒙尘。将军若是愿意念及大义,弃暗投明,效忠朝廷,孤王保证既往不咎,并且保奏将军做节度使!”

唠叨了这么久,李晔要说的最重要的话,终于说了出来。这些话有了之前那些铺垫,无疑显得可信得多,份量十足。但是他话没说完,李存孝就脸色大变。

“安王休要再说!”李存孝大喊一声,脸色也沉下来,态度极为果决,“若是安王要说这些话,末将只有一句回答:请安王即刻攻城!”

他虽然敬重李晔,但那只是私心,一提到战争大局和大是大非,主将的思维立即开始主导一切。他没有让李晔继续多说,以免让人胡乱猜疑,乱了军心。

此时此刻,李存孝就如一柄出鞘的横刀,随时准备出战。看他的架势,如果李晔继续劝降,他一定会扑杀出来。

以他兵家大将的修为,个人战力也达到了真人境的水准。

李存孝如此警惕,态度如此果决,不仅没有让李晔气恼,反而让他更加欣赏,心中默念道:“如此良将,何其难得。可惜了,怎么就对李克用如此死心塌地?”

不过李晔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完成,此行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倒是不用继续纠缠。

李晔抱拳作别:“既然如此,孤王不再多言。不过孤王可以明告将军,只要孤王还是大唐安王,将军任何时候来投,孤王都会保奏将军为节度使!”

言罢,李晔转身离去。

李存孝神色肃然望着李晔离去,良久一言不发,气氛很是凝重。半响,他转头看向李嗣本,却见对方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夹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李存孝皱眉道:“六哥有话要说?”

李嗣本呵呵笑了一声,他是个没什么畏惧,向来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要不然方才也不会直接讥讽过江-罗汉,“没想到安王如此看重老弟,竟然许诺了节度使、封侯甚至是拜异姓王的条件,来拉拢老弟投靠,这还真是让人眼红得很!”

李存孝沉眉敛目:“那只是安王戏言,岂能当真?”

李嗣本观点鲜明:“安王只身前来,特意准备了美酒,就为说一番戏言?”

李存孝眼中有了怒火:“就算安王说的都是真的,那又如何?六哥难道认为,我李存孝是会背主求荣的叛徒?!”

李嗣本笑了笑:“我说笑而已,老弟何必动怒?”

李存孝冷哼一声。

回到大营中,李晔并没有闲着,而是着手写信。

信当然是写给李存孝的,内容是劝降,重点是晓以大义,并且许诺丰厚条件,同时突出他个人对李存孝的敬重。

以青衣衙门对李存孝的调查,和李晔对李存孝的了解,他当然知道,无论他写多少信,李存孝都不会投靠。

他也没指望李存孝投靠。

写完劝降李存孝的信,李晔又开始写劝降仪州守军的信。两封信写完之后,李晔叫来圣婴大王红孩儿,将给李存孝的信递过去:“你安排人手,找个隐蔽时间和地点,务必将这封信送到李存孝手里。”

“这有何难,大不了我亲自出手。”红孩儿接过信,拍着胸脯打包票,转念一想又有些怀疑,“不过这信就算送到了李存孝手里,就真的有用?”

李晔的笑容充满自信:“当然有用。”

红孩儿走后,李晔叫来李振,把第二封信给他,“立刻安排人手誊写,每日一万份,用弓箭射入城中。”

李振接过信没有问什么,以他的智慧,当然明白李晔这么做的目的。

接下来的时日,官军每天都会定时派人到城前,将劝降信分批射进城中。因为劝降信够多,所以即便李存孝下令全部上交,仪州的守军将士还是私留了不少,内容也很快被传开。

其实内容没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说官军必胜、河东军必败那一套。李晔列举了官军必胜的十大理由,谓之“十必胜”,也列举了河东军必败的理由,谓之“十必败”。

在此基础上,书信以李晔的口吻,淳淳教诲了这些误入歧途的甲士一番。并以安王的身份和威望,号召他们弃暗投明,并且保证过往不究,早日投靠过来的还会有赏钱拿等等,总之条件优厚。

很快,李晔的劝降信就在仪州城刮起了一场风暴,人心明显受到影响。

这天李存孝回到府邸,吃过饭之后刚刚回到书房坐下,还没打开兵法开始阅读,书桌面就如水波一样开始荡漾,一封书信缓缓漂浮起来。那正是李晔给他的信。

李存孝打开一看署名,发现是李晔,连内容都没看,就立即起身,准备叫人把信交给李克用,以示忠诚和坦荡无欺。

但就在这时,一名身着袈裟,浑身珠光宝气的卷发僧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手指一动,书信就到了他手中。

那名僧人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李存孝问:“将军身为仪州主将,竟然私下跟敌军主帅有私信往来,这是意欲何为?”

第一百零三章 无依第二十二章 一剑咫尺 隔绝天涯第四十四章 此间酒尽 再无故人(下)第十三章 逃窜(下)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宫变(7)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护府疏勒镇第十四章 我没骗你第八十章 顺之者昌第七十一章 脑袋瓜子有问题?第一百二十五章 青云蜃楼 火海天书第一百四十九章 诛贼勤王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两个方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来杀人第八章 够仁慈了第六十一章 不是我愿意的第三十三章 被我包围了第五十四章 蟒动第三十九章 你要为孤王负责第六章 吴钩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营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护府第一百零三章 你错了第六十一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一百零二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与黑白小鱼第三十一章 对台戏第三十九章 自立为帝(第三更)第八十章 儒门士子(下)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三十三章 四方震动(第七更)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五十章 突然开窍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来的李岘第三十九章 自立为帝(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八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十章 交锋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于此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二十章 很好很销魂第七十五章 长存与再会(大结局)第二十六章 下半身与下半句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旧第三十五章 终极一战(第九更)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纱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五十五章 (第四更)并肩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六十九章 最后的战争(3)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门 大少司命第一章 绝顶论道第三十三章 阵名九合 鼎有九樽第二十八章 志得意满第九十三章 放与不放第十五章 一战而胜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六十七章 蜀军之败(上)第一百零六章 昏君奸佞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远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一百三十五章 参见陛下第四十章 天下相合 大开天门(7)第三十二章 我不会欺负你第四十一章 西行第五十四章 完美实现(三更)第四十章 得逞第六十一章 草原上的雄鹰第二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一百章 灭国(上)第三章 应对(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连失三员名将(三更)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七十一章 务必杀了他第三十八章 再会少司命(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马海战(4)第五十一章 怎么赔(三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纳第八十五章 故人与故事(上)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一百零二章 退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杀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七十四章 三方齐聚第六十一章 大难临头第四十章 绝杀局(2)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马海战(1)第七章 找上门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为一个赌徒第五十四章 还是要来(第三更)第十五章 一战而胜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鹿洞之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