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的八卦(三)

李二妞活灵活现的把事情八卦了一遍后,最终一脸怜悯的做了总结:“那两个娇贵的妾什么法子都使了也不管用,眼下正边担着粪便边叫苦连天呢!看来还是四娘她阿母有手段,不愧是我们村里有名的泼辣娘子!”

李二妞八卦的这些事儿鱼儿没少在小说里看过,因此她听完连眼皮儿都没抬一下,只一语问到最关键的地方:“四娘她阿爹呢?一直都不在家吧?”

“听说四娘他阿爹到城里谈生意去了,要好几日才会回来,否则马二婶岂敢拿他的爱妾开刀?也正是因为四娘她阿爹不在,马家那两个妾才会连个诉苦的机会都没!”

“既然四娘她阿爹一直不在,那这事儿眼下还不能说谁占了便宜,得等四娘他阿爹回来才能见分晓。”

鱼儿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一等马二水回来,马家那两个妾肯定会楚楚可怜的向他诉苦,到时候马二水会不会怜香惜玉的替她们出头、还说不准呢!虽说在北宋妻的身份要比妾尊贵多了,但也有不少被猪油糊了心的男人,被年轻貌美的妾一撺掇、就做出那宠妾灭妻的事来。

因此一想到这一层,鱼儿便有意无意的扫了马四娘一眼、出声提点了她一句:“我看四娘家的那两个妾、也不是简单的人,这从城里那些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哪个能简单?”

李二妞听了跟着点头附和道:“鱼儿说的没错,城里人满肚子都是那些弯弯道道,哪有我们乡下人实诚!指不定那两个妾眼下正在算计着用什么新法子来对付马二婶呢!”

鱼儿顺着李二妞的话提醒了马四娘一句:“虽说长辈们争风吃醋碍不到四娘你这个小辈,但四娘你还是多留个心眼的好,免得被别人当枪使也不晓得。”

马四娘闻言蹙眉想了想,随后才低声应了句:“鱼儿你的叮嘱我记下了,我日后会多留个心眼的,你们不必替我担心。”

这马四娘家的那点事儿很快就八完了,先前鱼儿几人光顾着八卦、手上的动作也慢了许多,因此八卦完马四娘家的事儿后、鱼儿便暂且闭了嘴开始专注起手上的活计来。一直到鱼儿绣出了一朵月季花来,她才放下绣棚、伸了个懒腰活动筋骨。

鱼儿边活动筋骨边凑到李二妞面前,见她帕子上的鸟儿也绣得有些模样了,加上大家伙绣了一阵后又都觉得闷了,于是便又重新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了起来……

鱼儿今儿想绣的物事已经绣完了,所以也就松懈下来同李二妞聊些家长里短,聊着、聊着猛然记起李二妞先前还说了有另外一件新鲜的事儿,于是鱼儿便把话题扯了回去:“二妞,你先前不是说村头王家也有什么新鲜事儿吗?赶紧说给我听听!”

李二妞显然也是忘了这一茬,眼下一听鱼儿提起马上又提起了精神,神采奕奕的接下话茬:“说来也真是奇怪,这村头王家那对夫妻的新鲜事儿恰恰同四娘家完全相反———这四娘家这几日是妻妾间斗个鸡飞狗跳,人家王家却是夫妻齐心拒妾、且恩爱得让人落泪!”

“拒妾?恩爱得让人落泪?”鱼儿显然对感人的爱情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当下便饶有兴味的看向李二妞、等待她的下文。

李二妞打小就喜欢说这些家长里短,因此眼下一见鱼儿感兴趣、索性把手上的活计丢到了一旁,专心致志的八卦起来:“鱼儿你平日里不爱在我们村子里乱蹿,也就不晓得村头王家那对新婚夫妇有多么恩爱,他们家还真和别人家不一样……”

鱼儿仔细的回忆了下,道:“以前倒是有听说过王家那对新婚夫妇十分恩爱,不过倒没听人提起他们究竟是如何恩爱,以致被村里人当成了典范。”

“别的咱就先不说了,就说这几日发生的事吧,”李二妞说到一半使劲的吞了吞口水,润过嗓子后才接着说道:“这王家的家境本来也是十分清贫,与王家有些关系的亲戚平日里总是避着王家人,生怕遇到了少不得要拿点钱米救济他们。”

“倒是王书生那自小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孙氏丝毫没瞧不起王家人,一到先前约定好的期限便带着妆奁嫁到了王家,一嫁过来就拿出自个儿的妆奁来补贴家用,且还把王书生和王家老母都给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鱼儿知道北宋女子的妆奁属于自个儿的私人财产,说白了就是受北宋律法保护的女子私房钱,夫家若是动了是要吃官司的。这孙氏既然能够主动把受律法保护的私房钱拿出来补贴家用,可见她是拿真心待王家人的。

因此鱼儿当下便赞了句:“这孙氏倒是少见的贤妻,有这样贤惠大方的妻子,王书生不好好的同她恩爱、珍惜她,才叫不对呢。”

李二妞附和道:“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听说孙氏把自个儿的妆奁拿出来改善王家的家境后,她的善解人意和慷慨大方、让王书生心里又是惭愧又是感激,一面感激孙氏不但一点都不嫌弃他、还大方相助,另一方面又因自己没本事、靠孙氏的妆奁过日子而羞愧……”

这王书生能有这样的心思,那就证明他还是个知道扛起责任的好丈夫,于是鱼儿忍不住跟着八卦了句:“既然王书生心中有愧,那就更应该加把劲、下点功夫苦读,将来考个一官半职让妻母过上好日子才是,否则若是王家继续这样入不敷出,那孙氏的妆奁就是再多也经受不住啊。”

“鱼儿你想到的王书生也都想到了,因此自从孙氏进门后、王书生就夜夜挑灯苦读,而孙氏则夜夜都陪伴在王书生身边,冬天天冷便替他烧炉子,夏天天热就替他扇扇子,一心一意的让王书生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最后……”

李二妞这么一说,连一向不爱嚼舌根的马四娘都被她给勾起了兴趣来,一见李二妞说到一半停下来、当下就有些着急的追问道:“最后怎么样了?王书生可有高中?孙氏从此有没有过上好日子?”

李二妞一见马四娘那着急的样子,当下就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四娘,敢情你平日里坐在这老槐树下绣花,都没把魂儿带出来啊?否则这老槐树下的三姑六婆天天都在议论王书生高中的事儿,你竟一点都不知道?”

马四娘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涨红了脸,小声的解释道:“我平日里绣花时太过入神了,除了你同我讲话外,别人讲话我都没仔细听、更是没放在心上。”

李二妞闻言一脸惋惜的叹了口气,故意拿话来打趣马四娘:“鱼儿你瞧瞧,好好的一个小娘子,竟因绣花而绣成了个呆子!明明日日都同我一起坐在这儿,却什么新鲜事儿都没听进去,真是白来这儿坐了。”

鱼儿知道马四娘的性子就是这样,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而是善解人意的替马四娘解了围:“二妞你咋总是喜欢半道儿岔开话题呢?你还没把王家的事讲完呢,怎就又挤兑起四娘来了?”

“我还不是被四娘这呆子给气的,”李二妞先假意抱怨了句,随即才接着说道:“有了孙氏这贤妻后,王书生倒真的是拼了命的苦读,最后还真是争气的考了个进士回来!这王书生一考上进士,以前不同王家来往的亲戚便像是约好了般,一下子都涌到了王家,且个个都透着一股亲热劲儿……”

这李二妞把八卦说得活灵活现、颇有些说书先生的味道,鱼儿听到这一段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笑完才猜测着说了句:“我猜这王书生一定拿了家里的大扫帚,把这些踩低捧高的亲戚都给撵了出去。”

李二妞闻言笑眯眯的摇了摇头,道:“错了,这王书生倒没把人给赶出去、且人家送来的物事他还都一一收下了,只是收完后转身就给了那些人一个冷脸……你说这王书生好玩不好玩?”

“这王书生的做法还真是有些与众不同,收下物事却不同人亲热,也只有他想得出来,”鱼儿边拉了拉绣线,边坏坏的补了句:“不过我倒是很欣赏王书生的做法,那起似墙头草般的亲戚送的物事不要白不要,反正他们送物事到王家本就不是真心实意的……”

此时的李二妞双眼亮晶晶的、表情更是一脸激动,那模样像极了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说道高潮处的模样,只见李二妞索性叉腰站到了一块石头上,挤眉弄眼的冲鱼儿二人说道:“王家的那些亲戚送物事倒不算是稀奇,最稀奇的是王家在城里的一个亲戚,还给王书生送了几个如花似玉的丫头来呢!”

“鱼儿你猜这王书生白白得了几个如花似玉的丫头,究竟如何处置?”

这李二妞明显想吊一吊鱼儿的胃口,但鱼儿却想都没想直接答道:“还能如何处置?我猜王书生定是把那些丫头转手卖给了人牙子,得来的钱好给妻子孙氏添几样首饰。”

“你……”

李二妞“你”了半天说不出下文来,怔了好半响才一拍大腿、道:“你定是事先已经听闻过此事了,否则怎可能猜得这般准?!”

鱼儿闻言没好气的堵了李二妞一句:“这王书生同孙氏一直都恩恩爱爱、相敬如宾,谁都能猜出王书生会如何处置那几个丫头!若是王书生真把那几个丫头收房,那可就太对不住孙氏那片真情了,会被天打雷劈的!”

李二妞见鱼儿推断得句句在理,只能讪讪的补了句:“你还真是猜对了,那王书生不但立马把城里亲戚送的丫头给卖了,还真给孙氏买回了几样好看的首饰,同时王书生还冲着那些亲戚放出了话,说这一辈子只会同孙氏一人白头到老、绝不会纳别的女人为妾!”

李二妞最后这句话着着实实的把鱼儿给感动了,让她听了马四娘家的事后有些心灰意冷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原来即便在人人都想着家里能有三妻四妾的北宋,也会有宁愿从一而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好男人!

既然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男人北宋也有,那鱼儿也就对未来的婚姻又多了一份信心,同时决定把“一夫一妻制”这个观念列入自己的老公养成计划,从小就给小栓子灌输这样的观念,力争把小栓子培养成像王书生那样的“北宋极品男人”……

只是,鱼儿要如何把这个观念灌输给小栓子呢?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鱼儿又有了新的难题,天天绞尽脑汁的想如何把“一夫一妻制”这个观念、有效的灌到小栓子的脑袋瓜子里,让他能够真正的领悟一夫一妻制的好处、以及一夫多妻制的坏处,毕竟这老公得自个儿亲自培养才放心不是?

第七十章 *豆腐乳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三十一章 买房(一)第二章 哄爱女第三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二)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四十二章 大郎议亲第三十九章 高觉悟第四十九章 原来如此第十章 突变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别第四十四章 筹备第五十章 掷牙习俗第五十一章 醒悟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五十二章 笑谈结亲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五十章 掷牙习俗第七十五章 巧抬价钱第二十二章 好的开始第四十三章 原来如此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十三章 色鬼张霸第四十八章 情愫渐生第十二章 失声第三十一章 买房(一)第三十七章 卖妾第十八章 互相欣赏第五十八章 方氏的招第十八章 互相欣赏第二十二章 小小开心果第四十章 鸡毛蒜皮事第四十章 杨大郎高中第五章 方氏闹腾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三十二章 鱼儿的小苦恼第十八章 互相欣赏第五十八章 方氏的招第十七章 意外获助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六十八章 种黄豆第三十九章 高觉悟第六十八章 种黄豆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十章 杨家送女(1)第十章 两个妾的手段第二十五章 不翼而飞第三十二章 买房(二)第六十三章 尘埃落定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一章 转眼两年第二十三章 喜庆洋洋(二)第十二章 规划未来第二十一章 选门好手艺第七十五章 巧抬价钱第六十一章 夜半哭声第五十一章 杨记烧烤摊(二)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变第一章 思乡第五章 博饼第四十五章 客串红娘第十八章 一分欣喜一分黯然第二十七章 究竟是谁第六十章 古怪的规矩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三十五章 同货郎打交道第二章 新的八卦(二)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长第八章 小栓子的优点第七章 揍的就是你第六十四章 疯癫柳氏第二十二章 喜庆洋洋(一)第五十二章 笑谈结亲第六十章 展现绝技第十三章 以事实来教育(二)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抢手第十三章 惆怅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六章 恶劣的天气第十九章 权宜之策第十五章 一片混乱第十六章 妾的悲惨命运第四十一章 摆酒庆贺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二十一章 北宋科举制度第二十六章 方氏撒泼第十章 两个妾的手段第六十章 古怪的规矩第五十三章 拒亲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抢手第一章 思乡第十二章 失声第二十八章 螳螂扑蝉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抢手第十一章 被虏第十九章 权宜之策第三十二章 鱼儿的小苦恼第二章 新的八卦(二)第三章 初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