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啊喝、吃啊吃,推杯换盏喝到半醉,火燎天不免豪兴大发,指着自己的亲笔和大军:“晓阳兄弟,你看我的兵如何?”
“喝!”亲兵们很配合地大喝一声。
“不错!衣甲鲜明、训练有素、威风凛凛,是精锐之兵!…朱大哥的兵一看就是血里火里拼出来的,气质十分悍勇!”晓阳这也算是实话实说。
可火燎天却又不肯放过:“兄弟,你看我和老朱谁能得天下?”说着挑衅般地看着朱元璋。
晓阳笑着想想,却顾左右而言他:
“其实只要时运一到,两位大哥都有拿天下的实力,不过…得天下易,守天下却难。”
火燎天愕然,朱元璋却眼睛一亮,静静倾听。
“当年秦王扫六合,其兵戎之盛,虽天下而不能敌也,可王朝仅二世而已,何哉?不得民心也。本来各地百姓就因亡国、灭族、战乱而怨,秦却坚持以苛政治国、动辄杀头灭家;又不善经营,不能让小民丰衣足食,且不顾天下民生凋敝大兴土木,压榨甚重—此为官逼民反!”
“原各国贵族力量尚存,此为肘腋之患,秦强则威压之,秦弱则天下纷起!”
“且秦一直没有好的办法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只能靡费巨大修建长城消极应对,此为兵道败笔,又种下了民生之祸患。”
“晓阳兄弟,若是你,可有办法应对游牧骑兵?”这个连火燎天都很感兴趣。
晓阳却神秘一笑:“两位大哥征战多年,向来已经找到办法了。”
“大炮!”两人不谋而合。
晓阳继续说:
“隋之亡却是源于中央管理失控,地方世族、军阀祸乱,外加民生艰难。”
“唐朝李氏同样依靠世族、财阀起家,可一起打天下易、一起平分天下却难,从此埋下了灭国之患。”
“宋赵匡胤以兵乱起家,深知兵之危险、财阀世族之患,故有“杯酒释兵权”之事。此后收回民间兵权,重文轻武、对军界也多有压制,虽经营经济尚可,却有贪渎成风及荒废军备之患,大伤民心军心。待外族铁骑一到,军械落后、士气低迷、民心消极,更有通敌谋利者,既不能敌。”
火燎天:“就是!我就说这些酸书生不是玩意儿!保天下还得我们武人!”
晓阳:“那倒也不尽然。治大国如烹小鲜,文武并济、吏治经济,各有各的用处。”
火燎天挠着脑袋不解,朱元璋却低头想了好久,若有所思。
一顿酒喝了一夜。早上三人告别,朱元璋一拱手,目光中蕴着明智与执著之光,外加感谢。
晓阳暗自传音:“呵呵,大哥你又欠我个人情!”朱元璋有些愕然。
…
待走远了,绿华问道:“晓阳,你教他们治国,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放心,中土的底子已经烂透了,非得全部推翻、从头再来几百年不可,我看他俩、还有陈友谅谁也没那个魄力!就算他们有,他们的子孙也不成。再说,哥有大船,谁能饿死本师父?…来,偷偷亲一个。”
“死相!”
…
安徽境内一路无事。到了湖北,陈友谅亲自来迎,无非是胡吃海喝一顿。
“晓阳老弟,你啥时候能让我姑姑还俗嫁你,我就真佩服你!”陈友谅偷偷传音道。别说,这话还真有几分真心,看在大炮的份上。
“那咱不是成了你长辈?叫声姑父来听听。”
“噗!”
…
从湖北到昆仑山,最直接的路就是直奔西北方向,经陕北奔西北。可晓阳却说:“都到了近前,不去重阳宫看看不好!”结果收获了好多美丽的白眼。
全真教教主玉阳子(玉清的大师兄)出面见了晓阳,又管吃又管住的,受了礼物、又回赠了礼物,算是礼数周到。
可就是有一点:见玉清不行。“师父让小师妹闭关、不见任何人,小道不敢干涉的。”满脸的戒备,意思很明显。
考虑到“当着老道泡道姑”的后果比较严重,晓阳只得悻悻而去。
重阳宫深处,修炼室中。玉清有所感触,自静坐中醒来。“晓阳啊~”再闭上眼。
…
听过陕西的山歌、路过陇西的牛羊,直入西方高原。地势渐高,到后来竟已是高耸入云的高山,峰顶白雪皑皑,显得十分的苍凉。
除了夏季会有零散的牧民,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很少。
这次则不同,本应是荒寂的旷野荒山,匆匆赶路的江湖人却是不少,方向都是去往昆仑山。
“昆仑山,高万丈,风吹石跑滚雪浪。”几乎是生命禁区的地方。可绿华带着几人七拐八拐,竟然来到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山谷,比外面暖和不少,牧草丰盈,许多牛羊在这里吃草。
这里有些温泉,所以更温暖些。
“这里放牧的都是明教的教徒。”绿华介绍着。果然有牧民来打招呼,有的有粗浅武功在身,有的却只是常人—作为一个宗教,明教自然也有不少普通教众。
山上影影绰绰的有些建筑物,看来规模实在不小。“这里是早期明教总舵所在,只是后来出了些事故,大部分人搬走了,现在只是一个点。”大约是快要到家的缘故,绿华心情十分的好,絮絮叨叨个不停。
“什么事故?”晓阳问着,绿华却神秘不答。
爬了一段,山间出现一个不小的湖泊,蓝湛湛的,看上去沁人心脾。山上数条溪流潺潺流入,补充着其中水分。
那些建筑物已经近在眼前,看来的确有了些年月。附近还有不少的山洞和旧年房屋,有小路出入,看来曾经有人住过。
建筑物前的空地上站了不少人,都是些贺客和明教教众,看绿华和晓阳手拉手上来,面上表情各不相同。当然一声“大小姐、龙长老”都是要叫的。
不熟悉内情的贺客满脸的艳羡,心想这得多大福气,美女丹药一把抓;有的贺客则面露阴狠嫉恨之色。。
心思深沉的,琢磨着晓阳府和明教的特殊关系。
有些明教资深教徒出于各种动机暗自念叨:“我看你崔晓阳以后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