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到港大厂担任生产主管后,工资比在深圳做工人时翻了几倍,身份也变成了高级管理员,从那以后,他打心眼里感激老余对他的提携,两人的交情也越来越好。
鉴于这种关系,在港大厂工作期间,他们自然而然地结成了一派,成天与其它部门争斗不停,老余让王生做什么,他从不推辞。
那时他们的工资都不到四千块钱,可是每月从供应商那里领的回扣就有一万多块。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很快抛弃良知与道德,每天的心思都没有放在工作上,他们总是盘算着如何从供应商手中捞取更多的回扣。
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老余和王生等人在采购物料的过程中,耍手段拿回扣一事,很快就被老板调查得一清二楚。
为了顾全大局,老板并没有贸然采取行动。直到柳絮入职,熟悉工作流程后,他才逐步着手整顿,并将采购大权转交给她负责。
老板收回采购大权后,王生和老余发现从物料采购上捞不到好处,他们便开始鼓动工人罢工。
一旦车间停工,生产进度势必受到影响,交期就会延误。对于业务部来说,最害怕的事莫过于延误交期。
不过老板有所不知的是,老余和王生就是要达到延误交期的目的。
如果客户的交期很紧张,但是车间又无法按时完成生产,老板只得寻求外发厂家,将物料外发给他们生产。
这样的安排,又给老余带来了一条生财之道。他就想通过这种途径,打通额外赚取加工费的渠道。
东莞有很多小型加工厂,这些加工厂的老板都是打工出生,他们打工几年积攒了一定的积蓄后便想创业,苦于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他们只得从加工行业做起。
他们利用手中的人脉,从同行业的工厂那里接点加工活,收取加工费。通常情况下,只要工厂没有发生重大的品质问题,加工厂的利润都很可观,利润的多少与加工单价有很大的关系。
老板收回采购权后,老余等人便开始琢磨着将车间的货物外发给加工厂,这样他们就能从加工厂那里赚取加工费的回扣。
柳絮进厂短短几个月里,车间就发生几起停工事件。刚开始几次工人停工,老板曾经向他们了解过情况,不过在主管的授意下,他们都不愿意讲实话。
很明显停工事件与车间主管的唆使有很大关系,只是那些主管都不愿意承认是他们鼓动的。
为了推卸责任,他们只得找借口说工人嫌工资低,待遇差才停工。
如此折腾几次后,老板考虑到招工确实比较困难,为了安抚人心,稳定车间的生产,他只得给所有工人涨了一次加班费。与此同时,为了更清楚了解车间的管理状况,他给每个车间都安装了监控探头。
那时老板既负责公司产品销售,又要负责产品设计,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香港和东莞两边跑,工厂很多事务他没有办法事事亲为。
有时候柳絮告诉他,车间不能在客户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老板便通知将货物外发给加工厂。
老余是品质部的主管,他对品质管控流程都很熟悉,老板便让他出面寻找合适的加工厂。
老板有所不知的是,他的这个安排又给老余带来了额外赚取外块的绝好机会。每当有货物外发时,老余都会要求加工厂给他一定数额的回扣。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一个人收取,如果注塑部有胶件外发,回扣就由他和黄生两人收取;当喷油部有半成品外发时,他就会和王生一起拿回扣。
由于老板很少呆在工厂,加上之前车间没有安装监控,因此里面发生的一切,郭总根本就不知情。
作为旁观者,老余伙同车间主管搞乱生产,趁机将货物外发等的事情,鲁生和柳絮全都看在眼里。
不过出于某些顾虑,他们对这些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是打工的,谁也不想惹祸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相信很多打工者都会信奉这样的生存之道。
鲁生很聪明,为人处世圆滑老练,他经常对柳絮说,打工环境复杂多变,不要惹上事非,以免生出祸端。
可想而知,即使他们向老板告发老余等人私自收回扣的行为,他们也拿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得罪那帮小人。
何必多此一举呢?当那些人折腾到一定的程度时,老板自然会出面收拾他们。
如此过了几个月,老余等人尝到了赚外块的甜头,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
在老板没有下手整顿外发业务之前,他们的行动可谓疯狂到极点,在上班期间,他们经常鼓动工人停工,然后找借口将货物外发。外发的物料越多,他们赚取的回扣也越多。
以至后来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上班时间工人都坐在车间里聊天,打闹,主管却将货物全部外发给加工厂。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老板既要支付工人的工资,又要付给加工厂高额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