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班后,李先生安排制程品管组长小郭指导柳絮,教她如何挑选不良品以及使用检测仪器,填写制程巡检报表,等。
大力厂产品的生产工序很简单,制程巡检的品质项目不多,主要工作就是检查半成品有没有色差,毛边,缩胶,冲胶,破损等不良,以及抽检产品尽寸与工程图标识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了不良品,需要向生产部反应,以免不良品流入到下一工序。
小郭在大力厂干了三年,他为人踏实,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深受李先生的信任。另外两位制程品管员小吴和小黄都是女生,年龄都与柳絮差不多大。小吴是外招进厂的,小黄是从员工中提升起来的。
品管员的工作量比车间工人要轻松,工资待遇也要好一些,加上工作性质有点技术含量。因此,应聘品管员的首要条件必须有文化,不能像其他工人那样,只会写名字就行。大多要求高中或中专学历,其次要求熟悉产品和品管检验流程。
通过正式渠道外招的品管员,工资比从内部提升的要多出两百块。内部提升的品管员除非有熟人介绍,否则也要经过考试,提升后的工资和生活福利与员工差不多。
台资厂老板不太看重文凭,他们需要的是踏实,能干,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台湾厂经常从员工中提升干部,提升为干部却很少涨工资,这就是他们的精明之处。
如果提出涨工资,老板便美其名曰“要看试用期的表现”,如果表现好再考虑是否涨工资, 这只是老板不想涨工资的借口。
当然,这些都是十几年前黑心工厂的做法,那时工作难找,打工者只能任由老板欺负。在财大气粗的老板面前,外来工永远都处于弱势地位。
小吴是王先生的表妹,由他介绍进来做品管员,王先生曾经和李先生一起竞争课长,结果以失败告终,两人也由好朋友变成了宿敌。
柳絮日后了解了他们结怨的经过,对于他们之间的矛盾,她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职场环境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应验了那句话:同事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
王先生和李先生结怨后,品管部就形成了三个派别,李先生的亲戚和王先生的亲戚各成一派,其他几位品管员为了保住工作,他们两派都不得罪,保持中立。
柳絮上班只需在流水线上抽查几款样品,检验有无不良即可。上午和下午各巡检几次,其它时间可以偷偷地和其他同事聊聊天。
起初她对这里的一切很满意,她决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干下去。
她打算工作稳定下来后,就给父母和好友写信,将地址及工作情况告诉他们。
那时她的想法很简单,以为这家厂会是她在东莞的最后落脚处,根本没有料到日后十几年里,她在东莞的生活一直处于滇沛流离之中。
她想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可是命运却逼得她一次次踏上不同的打工旅途。
熟悉工作环境后,柳絮发现品管部人员之间的矛盾很深,究其根源,就是由李先生和王先生引起的。
品管部十几人中,李先生的亲戚就占了三个,工资比别人都要高一点,为此引起了不少品管员的妒忌,他三个亲戚分别是堂弟小明,表妹姣姣和堂妹小萍。
柳絮进厂后不久,就有人散播谣言,说她是李先生的亲戚,她是靠李先生的关系进来的,甚至有人绘声绘色地说她和李先生有特殊的关系
由于李先生给她定的工资比几位老员工要高一点,那些人便将忌恨的目光投向了她。
李先生为人圆滑世故,在工厂里很有威望,人事课长黄小姐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老板信任李先生,乐得给他面子。当李先生介绍柳絮进厂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品管部最高管理者并不是李先生,他的上司是台湾的经理林先生,只是他从不过问品管员的人事情况,一切任免都由李先生做主。
四年前,王先生和李先生先后进入大力厂。刚进厂时。王先生担任品质工程师,李先生担任进料检验员。他们先后进厂,又住同一间宿舍,起初关系还不错。
进厂后第二年的春节,时任品管课长辞职走了。老板打算从品管部内招一名课长,李先生和王先生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历,成了课长的最佳人选。
王先生中专毕业,李先生是高中毕业,他们学历相当,工作表现都很突出,老板一时无法决定选谁当课长。
为了公平起见,老板征询其他台干的意见。虽然王李二人的能力和文凭差不多,不过性格却有很大的差别。
李先生为人圆滑世故,深谙工厂内部的人情世故。当他得知老板的打算后,便极力讨好林经理,力尽所能表现自己,并在工作中给王先生设绊子,以便自己能坐上课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