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 孙坚相当有远见

张温派荡寇将军周慎率军三万追击韩遂和边章,包围榆中城。

董卓觉得孤军追击太危险,要自己率兵接应周慎,为张温所拒绝,张温要董卓去进攻先零羌,董卓心里直打鼓,阳奉阴违。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像董卓所预料的,韩遂和边章杀了一个回马枪,反过来截断了周慎部队的粮道。

周慎军恐慌,丢弃辎重欲图逃跑,被乱军大破,董卓事先察觉到了异常,发挥自己的才智,愣是率全军安然撤退,没有遭到损失。

此战之后,虽然汉军败了一阵,但是凉州叛军也为此而退兵,不再攻打三辅地区,所以汉军还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灵帝得知此事之后小小的责备了张温,然后赏了董卓,给他加了六百户的食邑。

同时,因为其他地方出现了灾害,于是卢植按照惯例引咎辞职,辞去了太尉的职位,灵帝表示挽留,卢植坚决辞职,灵帝才接受。

灵帝有考虑到卢植有实干才能,做事稳妥,方便他享乐,于是给卢植加太子少傅,依旧执掌尚书台办事,为他享受生活奠定基础。

之后,卢植给郭鹏写信,说了一下朝廷发生的事情,还对他说灵帝有过征调他去凉州平定叛乱的想法,但是被卢植阻止,理由是北疆未定,郭鹏不能离开防区,否则鲜卑乘虚而入亦未可知。

卢植要郭鹏好好呆在防区筹备防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写信给他,他会想办法。

对卢植的爱护,郭鹏十分感激。

除此之外,郭鹏还接到了董卓的来信,董卓在信中向郭鹏诉苦发牢骚。

董卓说张温瞧不起他,张温身边还有个孙坚处处针对他,与他为难,他听说孙坚与郭鹏交好,询问郭鹏怎么会看上孙坚这种人?

郭鹏就觉得很无语,你难不成想让我给你主持公道?

我怎么给你主持公道?

孙坚是朱儁带起来的故吏,朱儁和张温关系好,此番作战朱儁因为生病不能行动,所以派孙坚跟着张温去给他做参谋。

照理来说,董卓也是袁氏故吏,立场上孙坚不该和董卓有太大的分歧,要说关系不好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董卓是关西人,受到地域歧视,二就是董卓估计太骄狂了,让孙坚看他不爽。

郭鹏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测,去信给孙坚询问情况。

孙坚很重视郭鹏的来信,二十多天以后回信到了,洋洋洒洒近千字。

果然如同郭鹏猜测的,不是张温瞧不起董卓,而是董卓打一开始就没把张温放眼里。

孙坚还透露说自己建议张温斩董卓以正军威,张温胆气不足,不敢这样做,怕董卓部下骚乱,引发全局动荡。

孙坚为此觉得张温不是可以成就大事业的人,一定会被他的性格拖累,还说董卓太骄狂了,以后万一势力大了,不好限制,希望郭鹏可以和朝廷里说得上话的人交流一下,限制一下董卓的势力。

孙坚也的确观察到了董卓的军队只听董卓的,对他相当忠诚,一旦董卓有了异心,一定会随他一起作乱。

郭鹏对此无话可说,觉得孙坚相当有远见,如果张温是个二愣子倒也好了,直接杀了董卓,然后和董卓的部下火并,倒没有以后的那些破事。

既然没有机会,也无所谓,董卓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总要有人做恶人,然后被大家干掉,这样比较符合乱世流程。

于是郭鹏回信给孙坚,告诉孙坚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董卓毕竟有功劳,能征善战,凉州羌乱未平,叛军实力尚未受损,迟早会卷土重来,董卓是凉州人,熟悉凉州的地理气候环境,平定叛乱少不了董卓。

而且董卓的部下精锐善战,也不好管理,真要杀了董卓,董卓的部下一旦骚乱造反,不正好给了凉州叛军机会吗?

做事情要分得清大局,而不是凭自己的喜好和一时的观察。

然后郭鹏又回信给董卓,说自己写信给孙坚驳斥了他的想法,告诉孙坚不要继续和董卓敌对,同时也希望董卓顾全大局。

张温毕竟是朝廷委任的统帅,代表天子统帅全军,董卓不尊重张温,也是在蔑视朝廷,蔑视天子,要是有人拿这个理由对董卓上纲上线,对董卓的前途怕是有影响。

孙坚得到了郭鹏的回信之后思考了一番,觉得郭鹏说的有道理。

叛军实力犹存,到时候说不定真的要卷土重来,此时杀掉董卓,只是平白增添叛军成功的几率罢了。

董卓得到了郭鹏的回信,觉得郭鹏说的也有道理。

不说别的,要是自己这件事情给捅到朝廷,朝廷里那些看自己不爽快的人给自己上纲上线,分分钟撸了自己的职位,白身带军队吗?

远的不说,皇甫嵩的例子就在眼前,堂堂县侯被撸成了都乡侯,失去了车骑将军的职位,颜面扫地。

于是孙坚开始顾全大局,董卓为了自己的前途,也开始小心谨慎起来。

两边的矛盾逐渐得到了缓和。

中平三年三月以后,西北的局势暂且平稳,东汉帝国终于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安稳。

即使这段安稳十分短暂,但也是安稳。

只是被黄巾起事打开的魔盒却是关不上的,表面平稳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郭鹏借助这段期间比较大量的贩卖牛羊马,从中获取高额利润,用这笔钱充实郭氏实力,也用来招募更多素质优秀的兵员。

冀州幽州和并州三州都有大量优质兵员,他们身材高大,身体健壮,有武力,性格朴实,勇敢,用军规军纪予以约束,用高强度的任务予以训练,很快,郭鹏便在此期间将旗下精锐骑兵扩充到了四千人。

这个数量已经算得上规模了,郭鹏开始精心训练这支部队。

他将原有的只有亲卫营才能识字的规矩扩散到了全军,让已经识字的亲卫兵散到基层部队里做伍长什长和屯长,然后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部下在每天训练的间歇期学习识字。

从中他发现了一批天资聪颖,有成为中高级军官领兵作战的能力的士兵。

郭鹏再一次将他们纳入自己的亲卫营,亲自统领,以增加部队对自己的忠诚度。

一千一百四十三 郭某人满是期待的准备出手五百零四 郭某人对待政敌从不留情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抛弃,方显人渣本色一千零八十三 我,还是当年的那个我八百五十五 刘璋投降三百四十五 在下渔阳田豫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百一十一 长期发展规划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七百二十五 吴国将面临来自郭魏政权疾风暴雨般的打击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终究没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个轮回的开始二百二十 讨董联盟的存在就像一个笑话一般八百七十八 万一这真的是魏人的阴谋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鹏不做赵武灵王四百五十 联姻的神奇魔力一千二百零六 天堑变通途一百八十九 老董觉得自己的血压有点高九百六十九 重设西域都护府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军事胜利八十 破城三百三十八 大营陷落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鲁肃八百二十四 改组荆州军一千零八十七 曹洪也是一朵奇葩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机不仅仅在于商业,更在于政治九百二十二 陛下划定的线你不能越过去!八十二 天公将军,你这黄天,也死了!五百一十九 他们不甘心九百六十三 辛毗立刻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行动力六百五十三 诸葛亮决定要做一个接地气的诸葛亮六百零七 自我怀疑的孙策一千一百六十 我强,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动起来,又快速的冷静下来七百三十九 他们就是为了破阵而诞生的五百八十二 孙吴的立国之战四百零七 好冷的天四 曹嵩是个聪明人一千一百六十七 咱们两家自此就亲如一家,你看可好?二百四十二 郭鹏的报复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君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满异样的情绪八十二 天公将军,你这黄天,也死了!一千三百零三 辛毗能理解玛努尔的疑惑一千三百九十三 赵云主动减少了自己出现在军队里的次数二百八十 郭鹏想麻烦吕布做一次拆迁办主任一百六十四 想吃肉的袁术九百二十九 你们,真是我最棒的棋子啊一千一百七十六 国际已经没了八 悲惨世界三百八十二 刘协渐渐产生了绝望的情绪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气”八百一十八 刘琮北上洛阳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壮,必将远迈秦汉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夺来的权力,哭着也要享受它一千二百二十八 曹操猛然睁开眼睛八百一十二 韩嵩的最后努力五百五十九 孙策痛恨自己的无能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游历罗马城一千零四十五 统一是不存在的一百三十五 亮肌肉六百五十 内部的敌人比外部的敌人更严重四百一十九 臧霸开始有了异样的心思九百零六 所以陈琳受宠一点都不奇怪五百三十八 郭鹏明白江东人的痛苦和委屈九百 扶余愿意尊魏国为主,甘为藩邦三百一十一 讨伐袁绍(为盟主武选清吏司加一更)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办军校一千零八十五 魏延绝不是一个好上司一千零九十二 郭鹏还会继续折腾下去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会带你一起走五百六十七 难道还想享受八小时工作制?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国逐渐的正常化六十五 不能小胜,要大胜六百七十八 关羽围攻襄武县一百九十四 万物生灵,尽入士人之手二百九十一 城破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后勤见习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一千零四十二 乐进和曹氏的关系并不好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阳死了一千四百五十三 十年后的重逢七百二十五 吴国将面临来自郭魏政权疾风暴雨般的打击一千五百二十一 郭鹏衷心的期待一百九十四 万物生灵,尽入士人之手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一千一百四十 现在想想,郭某人还真的有点心虚八百一十五 完了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一千三百二十八 朝堂之上,步步杀机二百一十一 郭鹏来了一千四百七十九 千古,也唯有一个诸葛亮一千零六十 你仔细捋一捋这其中的关节五百五十五 少年陆议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将计就计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鹏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预感六百二十四 庞羲等人顿时对郭鹏充满了敬畏和向往六百四十 诸葛亮在荆州一千四百七十三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马懿与毛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