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八十三 所有人都输了,只有皇帝赢了

在四大家族倒戈的现如今,皇帝陛下甚至可以决定士人们如何入学,要学习什么,然后如何毕业,最后如何当官。

他们从学习开始直到入仕的一系列行动轨迹,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基本上皇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士子们必须要遵从。

这种被全方位掌控的感觉并不好。

军事,经济,政治,然后是文化。

被士人们当做核心利益的文化,终于也沦落到皇帝陛下的手里了。

士人们所剩下的唯一的优势只有士人出身这个群体概念了。

因为士人出身,在政治前途上还有希望可以看到,所以不至于全无希望,至少成就高官显贵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wωw▲ тт kΛn▲ ¢o

虽然再也不能依靠家族出身直接预定一个高官显贵的位置,可至少,还是有优势的。

皇帝陛下再怎么做也不可能让那些泥腿子踩在士人头上。

察举依然存在,士人家族依然保留了直接向礼部推荐子弟做官的许可,这大概是他们唯一可以得到的慰藉。

他们向皇帝确认了,进入太学学习的士人子弟即使没有成功拿到足够的学分,不能毕业,也能走孝廉之路寻求做官之道。

这让他们大部分人感到宽心,感到放松,因为特权依然在。

只要特权还在,那就行,那就证明皇帝陛下还是心向士人。

这一波因为混乱而疯狂涌入太学的士人学子数量实在是很多,而且四大家族也都不断的号召士子们进入太学。

太学的学生数量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要是都走太学毕业考试的路子做官,士人的身份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士人们根本不可能和寒门还有黎庶子弟同台竞争的,这是对士人的侮辱。

被逼无奈和他们一起学习已经非常给面子了好吗?

举孝廉这条路,一定要为士人保留,绝对不能放手,这和施教权还有经典解释权被顶级士族垄断不同,举孝廉是士人阶层的整体利益,每个士人都能受益,一旦被触碰,那整个士人阶层差不多都要爆炸。

爆炸的程度就绝对不像这一次一样被郭某人巧施计谋献祭桓氏,然后控制的很妥当。

整个魏国都要爆炸的。

按照眼下的趋势,公学兴盛而私学颓废已然成为定局。

而且根据皇帝的圣旨精神和部分小道消息来判断,要不了多久,皇帝陛下就要正式颁布废私学立公学的行政命令。

皇帝陛下要把教育权完全收归中央,不许地方私人授课讲学,只准中央太学和地方学宫、学校授课讲学。

天下学子只有在中央太学和地方学宫、学校接受的教育才能被承认,在私人教学设施里接受的教育履历是不被承认的,连学籍都混不到。

学籍非常重要,有了学籍,才能被承认为官员候补。

也就是说有了学籍才能被举为孝廉、茂才,若无学籍,就代表你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就不行。

这是皇帝的要求,一定要达成的要求,士人们觉得这倒也没什么不可以。

反正只要他们的特权还在,一切就还能商量,特权没了,那才是大问题。

现在不过是入个学,然后混个学籍的事情,上不上课,其实对于家族内部学术实力很强的家族来说意义不大。

孝廉茂才之路还保持着,那就一切ok,入学就入学。

所以很快,士人子弟们便不得不进入公学学习,混个学籍,然后才能走孝廉茂才之路了。

虽然这无伤大雅,但是这对于各家私学来说伤害很大,原本被承认的私学忽然间变得不能被承认了,这多少让一些人很不爽。

这不爽的根源,当然是四大家族造成的。

袁氏,荀氏,孔氏,贾氏。

这四个家族为了讨好皇帝,居然还把各自家学的教育资源全部交给了皇帝,让皇帝大大扩充了太学教育团队的实力。

可以预料的是,袁氏,荀氏,孔氏,还有贾氏,估计会成为所有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却不得不接受这个局面的士人们的共同敌人。

他们用经典解释权和施教权换来了永远的安全和富贵,然后一口气把其他有共同利益的家族抛弃了。

抛弃的非常果决,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直接就给抛弃了。

好家伙,你们做的可真够到位的。

他们不敢恨皇帝,因为皇帝太强,强到让他们绝望。

但是这四大家没有那么强,还被加上了见利忘义、狗腿子之类的称号,所以自然而然就被恨上了。

别说那些家族的恨意了,就算在此事上没有直接利益的官员们也会嫉妒他们。

嫉妒他们靠着先人的余荫获取了如此显赫的地位。

而这些官员十数年如一日的辛苦工作远远比不上他们的余荫。

这就让人觉得很不公平,很不爽。

一刀一枪拼杀上来的军事勋贵集团也会嫉妒他们。

嫉妒他们没冒什么风险就得到了世袭罔替不会降级的爵位,可以与国同休。

咱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用命拼来的爵位,居然还不如你们这些靠着祖宗的废物们得到的要好!

隔代还要降一个级别,对于爵位低的子爵男爵来说,一两代人不争气,家族就要被打回原形了。

于是军事勋贵集团也对他们感到不满了。

官僚集团和军事勋贵集团这两大集团都对他们不满,他们除了紧紧围绕在皇帝身边,靠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挤进这个圈子寻求保护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的出路了。

四大家族这群文化勋贵们已经给沦落到没有皇帝的保护就无以为继的地步了。

而最大的获利者,当然,只有这位皇帝陛下。

这位皇帝陛下是唯一一位完全的获利者,他所付出的和他所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

但是因为强悍的武力做后盾,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就是了。

所以这次事件,所有人都输了,只有皇帝赢了。

其结果就是现在,进入太学读书的士人们从入学到毕业到做官,全都要接受皇帝陛下的一手安排,不能反抗。

以前是没有这样的道理的,但是现在,有了。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七月中旬的时候,在太学革新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的时候,皇帝颁布了新的命令。

于尚书台八部之外增设一部,名为教育部。

以原先的太学行政团队充任教育部的骨干职位,令太学祭酒袁嗣充任第一任教育部尚书。

教育部存在的意义就是总领包括太学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一切公学的教育活动。

然后皇帝陛下同时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罢黜私学,兴建公学。

所有学子必须进入地方学宫、学校或者太学获取学籍,然后才能被成认为学子,由此可以获得预备官员的资格。

没有学籍,就算是士子都不能通过举孝廉之路成为官员。

吏部和礼部在筛选的时候也会严格注意把控学籍,不是来自太学或者地方学宫、学校的学子就不被纳入官员体系之内。

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桩丑闻的突然出现一千三百一十六 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看到郭鹏在私下里流泪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于皇帝,必死无疑一千三百三十五 为了未来,你能做好一国之君一千四百六十一 那是姜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天一百五十五 郭鹏由衷的感恩二百九十四 特来向将军请降!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荣耀退休一百八十五 董卓来了一千四百五十二 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务四百七十一 愧为男儿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个轮回的开始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五百零五 孙策不愿意妥协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难逃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动请缨九百五十五 临淄训练营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夺来的权力,哭着也要享受它一千一百三十七 选贤任能乃千古难题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库危机一千四百四十七 税务司郎中也要成为雄职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并不总是老好人!八百八十一 张飞兵临襄平城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学浅,竟不知有这等事十七 关系户的自我修养六百七十六 夏侯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五十 我看他们是在瞧不起郭某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张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辙,郭魏不能重蹈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祸水东引七百二十三 不灭吴国誓不罢休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错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征商税了?五百零四 郭某人对待政敌从不留情六百九十九 陛下会永远都高兴和幸福的六百九十八 魏王一千零二十一 我会期待你回到洛阳城的那一天一千三百四十 洛阳城内的头版头条七百八十 灵魂演员的自我修养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终于理解朱元璋的难处了一千零三十九 对不起,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六百八十 你没好下场的二百六十二 公孙瓒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九百七十二 你想过以后让孩子们做什么吗?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应者,又怎么会是你这种逆贼三百八十二 刘协渐渐产生了绝望的情绪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百一十 来做我的亲卫吧七百五十九 孟德有如此见地,魏王殿下一定会很高兴四百六十三 他们的欲望爆发了一百六十九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二百八十 郭鹏想麻烦吕布做一次拆迁办主任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绝对没什么好名声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百七十七 兵谏何太后九百七十 开挂的郭氏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鹏欣赏曹昂的秉性五百二十八 进兵关西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该商量商量了五百零六 我实在为将军感到不公五百一十五 阴沟里翻船三百零二 公孙瓒的演技实在是令人难以认同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陆朝鲜半岛八百二十 凤雏与子凤五百三十三 韩遂颇为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盘三百四十九 我不再是那颗任人摆弄的棋子了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开始耍无赖了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银矿了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战(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国寡民就是那么不堪一击六百八十八 怯于私斗,勇于公战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亲到底承担了什么样的压力?一百四十五 短暂的重聚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奋战的马超终于死了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后杀意顿起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二百五十 大汉,要不行了三百五十九 我何曾说要为子廉脱罪?一千五百一十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千四百六十一 那是姜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天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郁闷二百六十六 郭鹏理政(上)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鹏已经想到了七百六十 天降祥瑞启示录一百一十一 长期发展规划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时期的晋升机制和淘汰机制八百四十六 严颜主动出击七百七十三 第三步,永远不会终结一千零六十一 诸葛亮的意志非常坚定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七百一十三 被赶出家门的曹操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吗?三百七十九 袁公路欺人太甚!三百四十三 好处我拿,黑锅你背一千一百七十六 国际已经没了一千二百零七 废察举,立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