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九 许靖有幸成为这场大戏的一号男主角

郭鹏稍微给许靖分析了一下眼下的局势。

他要让许靖知道,危机危机,有危又有机。

要在危机之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勇往直前,冲破绝境,那么出现在他眼前的,就是生机。

冲破绝境,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全新的未来对于他而言一定更加美好。

只要他能冲过去。

和士人们争锋相对的冲过去。

许靖愣了好一会儿。

“陛下所言……废察举,立新举……是真的吗?”

“真的。”

郭鹏点头:“不是说了吗?现在是死局,你想破死局,就要用足以颠覆任何人认知的方式,语不惊人死不休,用一个更大的局破了这个死局,强行让他们和你决战,然后你获胜,这样,你就破了死局了。”

看到郭鹏言之凿凿的样子,许靖真的很想立刻就死。

废察举……

皇帝陛下,您快让我死了吧,我实在不敢看到后面还会发生什么……

许靖又跪下了。

“陛下,察举动不得啊,陛下啊,您要动察举,就是在和全天下所有的士子做对啊,国朝根基会动摇,国朝会支撑不住的啊陛下!”

许靖的话语里甚至带上了一点哭腔。

郭某人摇了摇头,觉得许靖实在是太怂了。

“许卿啊,谁跟你说国朝根基是士子啊?国朝根基不是士子,这种事情你觉得我会不知道吗?我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还要我说什么?许卿,别说妄语。”

许靖顿时不出声了。

“这种说辞就别再提出来了,骗骗不懂事的外人也就算了,在我面前还一口一个根基,是你蠢还是我蠢?事已至此,你觉得你还会被那些士人重新接纳吗?许靖,你已经被抛弃了,你已经不被他们当做士人看了!”

郭鹏厉声的训斥让许靖心惊。

他知道,郭鹏说的是对的。

他已经被抛弃了。

说明白点,他已经不能再以士人的身份继续在士人群体里混着了。

要是士人有身份象征的话,他的身份象征已经没了。

实际上来说,他已经不被当做士人了。

作为一个不再是士人的自己,已经不能从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许靖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陛下,老臣……”

“许卿,记着,就算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他们也会让你死,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后代,都活不下来,都要死。”

郭鹏握住了许靖的手:“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我,要是我不保护你,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对待你?”

许靖愣了一会儿。

对,就是这样没错。

现在所有人都要他死,能依靠的,只有郭鹏,只有皇帝。

只有皇帝能让他活着。

可是这一切,难道不是你造成的吗?陛下?

您究竟要干什么?

许靖的心中充满了悲愤的情绪。

“陛下,察举,事关所有士人做官的进身之阶,若是陛下轻易对察举进行改动,一旦让士人感受到威胁,那这个事情……就真的不能收场了,而且察举虽然有问题,却也不失为选拔人才的好办法啊!”

许靖想活,但是他也怕变革,更担心自己成为那个牺牲品。

郭鹏知道他的意思。

“所以啊,改变了察举,肯定要有一些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郭鹏点了点头:“许卿,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我还在邺城的时候,曾经给一千多名士人举办过一次论才大典,那一次参加的考试的士人非常多,盛况空前。”

许靖抬起头看了看郭鹏。

“略有耳闻,礼部之中就有通过论才大典做官的官员,至今也常常提起那一次的盛况。”

“嗯,我觉得那个不错,常态化,取代察举吧。”

“啊?”

许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啊什么?论才大典的事情,我现在还在回味,觉得那是真的不错,用聚集在一起考试的方式,我的确选拔出了一批人才,那批人才现在也都有了各自的成绩,历年来反腐也少有涉及。

所以我感觉,用那样的方式干脆利落的择优选取才是最好的,比起地方官员推举,然后公府复试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更加直观有效,更能选拔出有才华的真人才,许卿,你说呢?”

许靖表示我又不知道这个事情你跟我说有什么用?

“陛下,此事老臣知之甚少……”

“不要紧,之后我让苏远给你送点材料去,你稍微研究一下,然后,你给我上表,就说,你提议,改革选官制度。”

许靖一愣,然后立刻瞪大了眼睛。

皇帝这是要拿他当刀子?

“陛下,臣……”

郭鹏没理他。

“你想啊,察举,是先有察,才有举,公府复试并不黜落孝廉茂才,举荐是最重要的,考试只是顺带的,但是之前我所进行的论才大典是有黜落的,所以考试是最主要的,二者侧重点不同。

察举的改革方向,是把举荐为主改为考试为主,取消掉地方官吏的举荐,而允许学子自己报名,然后统一参加考试,考试还可以分不同的科目,就和孝廉、茂才、贤良方正之类的一样,分科取士,嗯,就叫科举好了。”

郭鹏仿佛刚刚才创立一项新制度一样,非常高兴的拍了拍自己的手。

科举?

许靖咽了口唾沫,却并不能缓解他喉咙的干涩。

公府复试在左雄刚刚创立的时代还稍微有点震慑意义。

但是左雄之后,公府复试就纯粹是个摆设,并没有黜落的效用,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意义,告诉皇帝,我选人是有考核的。

仅此而已。

察举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地方官员的推荐,是州郡长官的推荐,有了推荐才能做官,有了推荐,地方长官才有机会组织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这一点,最初的科举也没有改变,想参加需要推荐,隋唐两代都差不多,一直到唐代晚期才有所改变。

而郭鹏要做的,名为改革,实为改天换地,把最重要的举荐这一环节换掉,变成考试为主,还允许学子自由报名,这……

这可要命啊。

郡以下不用说,县级长官没有举孝廉的资格,郡守和州刺史才有举荐人才的资格,而担任郡守和州刺史的,七成以上都是士人。

就算皇帝把五经十四家法罢黜一大半,剩下的收归中央学校,以公学取代私学,但是打击的是头部士人家族,士人的根本权力还在,掌握察举之权的一大半的地方长官都是士人。

他们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把持帝国官职,打压掌握份额不到三成的寒门官僚的势力。

而皇帝要推行科举,把举荐这个重要的权力拿掉,改为单纯的考试决定是否录取士子做官,这完完全全是在把士人垄断的根基给挖掉了。

没有垄断的权力和资格,士人这个集团迟早会衰落,他们再也不能高高在上,一出生就拥有做官的资格了。

而要通过考试,和更多的寒门学子乃至于那些出身黎庶的泥腿子们竞争。

他们答应就怪了!

陛下,您还不如让我去死算了!

许靖满心都是凄凉。

要是说出这种话,做出这种改革,我怕我真的活不了了啊!

看许靖久久不作回答,郭鹏感觉有必要继续敲打他一下。

“许卿,外界熙熙攘攘,所有人都想让你死,只是我不愿意,我舍不得,但是,如果你一心殉道,我也没办法。”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不加任何掩饰的威胁,叫许靖浑身一哆嗦。

刚才满心的悲壮忽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许靖这才意识到,他要是真的愿意赴死,当年就不会背弃刘璋越墙而逃了。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贪生怕死之徒罢了。

帮皇帝,不一定会死,帮士人,立马就要死。

在这个两难的选项面前,许靖只是稍稍犹豫,就选择了投向皇帝的怀抱——反正士人才不会原谅他,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皇帝。

然后,郭某人再次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导演。

而许靖有幸成为这场大戏的一号男主角。

郭某人的男主角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起码,也得要部堂级别的高官。

随后,延德七年八月二十五,许靖正式向郭鹏上表。

许靖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检验查出,他发现察举制度存在非常致命的漏洞,这个漏洞非常可怕,直接导致了士人道德的败坏。

一年份的察举所举荐的士人,居然五分之三都是欺世盗名之辈,那足以证明察举制度的问题非常严重。

举荐,地方官员的举荐,这就是问题所在。

举荐,只看名声,看出身,看他的风评如何,评价好的,就可以得到举荐,评价不好的,就算能力很强,也不能得到举荐。

шωш _тт kдn _Сo 公府复试不会罢黜什么人,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成绩好的可以加速升职,成绩不好的就落入下乘,并不会罢黜什么人。

不管他是不是欺世盗名之辈,不管他是不是道德败坏之辈,通过这套规则,都能进入中央。

这太危险了。

之前没有人重视,或者是重视了,却没能做出改变,以至于这场孝廉案的爆发,彻底引爆了这场事件。

如今这个局势,基本上已经可以断定察举制度出了非改不可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去改进不去弥补,国朝的吏治一定会加速崩坏。

这绝对不是皇帝陛下愿意看到的场面。

所以许靖昼思夜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币六百七十一 被欺负的韩遂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忧虑二百五十九 将军高义,实乃兖州之主也一千一百五十七 总觉得哪里不太和谐?一千五百四十二 一眼望穿三百年九百八十三 马远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五百六十三 灞东之战(下)七百八十二 退位与禅让一千零九十七 郭某人专属皇家战车一千一百四十五 皇帝执手一百一十四 孙坚相当有远见一百九十九 新官上任三十八 郭鹏诣阙上书八十七 郭鹏出击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当的担忧九百一十八 厉害,实在是厉害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八十 破城一千四百六十四 曹昂的勇气和担当八百七十九 于禁要回报郭鹏对他的信任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欢赚钱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一千二百五十 糜贵人之死三百八十一 刘协再被擒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九百九十九 运河之争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觉得自己这一波血赚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诸葛瑾八百零三 刘表逝世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问题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点永远都是农村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战(中)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这次可把他得罪了六百四十九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四百八十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三百九十四 郭子凤到底要干什么?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国真不愧是天朝上国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奋战的马超终于死了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后雍闿就死了一千三百零九 太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轻的郭承志无法理解一千 所以郭某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一千二百九十三 他的地位并不稳固八百二十 凤雏与子凤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错万错都是安息人的错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八百八十 公孙康纵兵抢粮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马懿发现这群安息商人还真是挺有钱的六百六十三 从雒阳北部尉走向天下二百六十一 袁绍可不会做宋襄公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国已经开始重新出发了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坚定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纳妾与交州变故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征商税,谁支持?谁反对?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员啊一千一百九十七 办事是第一位的,收钱是第二位的五十七 送上门的唐周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终日的陆勉八百一十二 韩嵩的最后努力一千一百八十六 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击六百五十七 诸葛孔明跑得快五百三十五 别怪我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国,是需要死人的啊五百七十六 蜀道难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蛮的界限从来没有在曹休的心里如此明确过一千一百二十四 师汉长技以制汉八百六十八 一曲蜀舞迎刘璋七百一十 一个属于郭魏的时代五百九十九 公瑾,我们输了吗?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愤怒和不安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马懿与毛玠一千四百六十三 马匹太多的烦恼五百六十六 他们还想再赌一把二百六十九 乱世争霸的高节奏和无节操一百四十六 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八百二十一 庞统顿时雄心万丈二百六十六 郭鹏理政(上)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八百一十九 韩卿,我想回家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四百四十二 皇城破五百八十二 孙吴的立国之战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险招八百五十七 我们真的那么不如魏人吗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罗马三百三十八 大营陷落二百六十 袁绍危险了一千零三十二 马远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国第三任皇帝一千零一十六 觉得我这个皇帝没有必要存在吗?一千三百四十 洛阳城内的头版头条一百五十四 郭单不高兴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八百五十一 魏军长驱直入一千五百零二 刘健的确成长为了一个标准的末代皇帝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郁闷一千一百零二 素利与扶罗韩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认为罗马帝国没什么大不了的七十九 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