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 魏国不能崇文抑武

接连失败之后,士人们的溃败并未结束。

再往后,曹操又提出地方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非常大,地方行政主官作为这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一旦发生灾难,不能一问三不知,所以必须要有这方面的知识。

郭某人继续圣裁,点头认同。

他认为地方官员也必须要具备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常识和知识,这方面也需要在太学内进行教学。

于是自然灾害防治也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情况对于士人们来说已经不是很妙了。

最后,郭嘉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提出身体是官员从政的本钱,现在有些官员手无缚鸡之力,身体虚弱,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起国家政务的重担呢?

怀着这样的情绪,郭嘉撩起袖子展示了一下自己结实的肱二头肌。

“当年陛下就提出过,官员的身体非常重要,这些年也不断强调官员要注重锻炼身体,并且给各官署都配备了锻炼用具,臣以为陛下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

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承担大任,一个病秧子到地方上上任,还没开始办公就先躺在了病床上,那还能做什么?所以臣建议,将身体是否健康、结实,也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之中。”

郭嘉的这个建议倒是出乎郭鹏的意料,但是郭鹏立刻就感到这很有必要。

为了不让魏国的官员退化到手无缚鸡之力的羸弱状态,不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让魏国人全都崇文抑武的过了头,郭鹏觉得在科举考试当中加入体育项目是很有必要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必须的。

这是打开通天之途的必经之路,不这样宣传,是不能拉动起全社会的读书热潮以抗衡士人的底蕴。

大家也不是圣人,不为了名利,不为了更好的未来,谁也不会那么努力地读书学习考试工作,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绝对不能过度,不能因噎废食,崇尚读书和考试过了头,搞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至于走上宋朝的老路。

宋真宗的劝学诗写的很有打油诗的风范,但是就那么一首打油诗,写尽了人心。

寥寥数十字,就已经把他赵家的科举考试给推销出去了。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考试,和名利地位前所未有的联系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普通出身的人也能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但是赵宋帝国过于重视读书,过于重视五经考试,以至于赵家皇帝把【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都给说了出来。

男儿若要实现志向,就要刻苦努力的读书。

这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赵宋帝国很明显做过了头。

能成建制的把自己国家的军事人才扼杀的过了头,让没学过军事、没有专业经历和战争经验的文人上阵,能干出这种事情的王朝也的确不多。

这样做的弊端自然很显然。

赵宋帝国的确富庶,可是它的军事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做,一面扼杀武将一面让文人领兵打仗,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情……也不能都怪宋朝。

五代时期那种皇帝轮流做的事情,动不动就兵变当皇帝的过往,也难怪宋人耿耿于怀。

今天军队不高兴了换个皇帝,明天军队不高兴了又换个皇帝,皇帝必须要带兵打仗有威望,军人必须要干政且掌握节度使的实权,国家分裂成大大小小的节度使辖区。

皇帝是个大军阀,底下的武将是各行其是的小军阀,动不动就对着皇帝龇牙咧嘴,皇帝老了没有威望了或者死了,小皇帝根本坐不稳。

地方百姓惨遭兵灾,国家穷困不已,一些著名大城居然沦落到要卖人肉的地步,政府没有铜铸钱,居然用铁铸钱,还薄的可怜。

那种模式下,军队再强又能如何?

还不是一群**?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堂而皇之的南下中原,进入开封,要做中国人的皇帝,几乎领先完颜家的人几百年实现夙愿,那些兵强马壮的军阀哪个拦住他了?

自中唐以来的遗毒一直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才被真正解决,武人干政且动不动军事政变的痛苦经历终于告一段落,可谓是大快人心。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赵光义也好,赵恒也好,都在不遗余力的提高文人的政治地位,打压武将的话语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宋皇帝写打油诗大力推销读书考试做官这条路子,也就是理所应当的。

问题终究也还是解决了,但是,这一解决,使得宋帝国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猜忌武将防范武将打压武将的极端。

又不搞军事院校,武举还搞得毫无意义,配合整个社会崇文抑武的浪潮,宋朝的军事悲剧就是个定局。

郭某人不能这样搞。

他虽然也会防范军队武将做大,为此设置了很多规矩,但是绝对不至于到宋朝的地步。

所以赵恒的劝学诗,他是永远也不会“写”的。

魏国不能崇文抑武。

而为了防范这一现象伴随着科举的壮大最终出现,武学和武举便势在必行。

武人的确应该强悍,但是这并不代表武人都是大老粗,武人也要读书识字长见识的。

武人要读书,要明理,要懂天文地理,要懂尔虞我诈。

只是学习的教材不一样,术业有专攻而已。

武人也可以有很高的学历的。

于是郭某人一边大力支持郭嘉的建议,开始亲自制定科举考试中关于身体方面的要求,一边又开始折腾起武举的事情。

他决定施行文武并重的政策,文举和武举要同时进行,同时选拔,考上之后同时表彰,文举前三甲和武举前三甲都有接受御街夸官表彰的资格。

以此彰显魏帝国文武并重的态度。

科举考试的身体测试方面,首先是绕圈跑,郭某人规定一炷香的时间内跑一个四百米左右的大圈多少圈算合格。

然后再按照郭某人的恶趣味,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跳远,比如俯卧撑,又或者是卷腹之类的。

反正他是皇帝,这方面他一张口,全天下都要跟着他一起做。

这些还都有硬性规定,是必须要考的内容。

深知为了做官读书人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本性,哪怕只是在做官前维持一个好的身体也是很有必要的。

郭鹏称赞了郭嘉的建议,把郭嘉的建议纳入了科举考试的范畴之中,然后很多官员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刚才不断秀身材和肌肉的郭嘉。

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

折腾完了文举的一应事项,着内阁对接礼部负责此事的办理,从现在开始筹备延德八年的科举考试。

然后,郭鹏又前往参谋台,召集参谋台的参谋官们和卫军诸多将领,一起联席开会,宣布自己决定在文举之外召开武举的事情。

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马懿与毛玠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凤做不得,皇帝做得一百一十九 我师兄死了?一千四百九十八 杀人不诛心,就等于什么都没做三十六 波澜起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军大比武二百一十一 郭鹏来了一千四百零三 现在,没人比他更懂粮食的重要性一千一百九十九 许靖有幸成为这场大戏的一号男主角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离间计四十五 阳球必须死二百一十九 收郭鹏为己用一千二百零二 无解五百二十八 进兵关西二百七十九 吕布侵略如火六百九十六 嘿,史书一千一百二十九 公子,你生气了三百九十 袁术御驾亲征一千四百五十一 毛玠的商业改革三百九十四 郭子凤到底要干什么?五百零四 郭某人对待政敌从不留情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鹏需要罗马,就像罗马同样需要他一样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欢诸葛亮喜欢极了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们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后一个时辰八百一十六 如此的一群真实的人啊六十五 不能小胜,要大胜一千一百一十二 疯狂的李典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击永远都不会来的太迟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动九十五 郭鹏的准备行动五百六十九 汉室江山,是不是已经到头了?一百六十九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百五十五 郭鹏由衷的感恩七百五十三 荆州应该是保不住了吧?一千零六十三 这是司马氏向曹氏报恩的机会三百六十三 幸亏世人不识字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这个儿子了一千五百二十一 郭鹏衷心的期待一千一百八十八 不要和郭某人作对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点永远都是农村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刘协五百七十一 刘季玉会走哪条路?一千零四 这混账的二重君主!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注定是看不到的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买人心的极致,莫过于此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亲到底承担了什么样的压力?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这个儿子了一千一百四十四 别忘记自己一路是怎么走来的一千三百八十 霸权的确立五百二十八 进兵关西二百六十 袁绍危险了九百一十五 不能让他们有和解的可能一千一百七十 汉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紧逼向大宛国六百一十 你还会做孙伯符的挚友吗?一千三百七十九 康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七十六 支援卢植的合适人选二百八十一 开辟出名为考试的通天之路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坚定的加税支持者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机不仅仅在于商业,更在于政治一千四百六十三 镇西都护府的大危机二百二十五 他们还能以汉臣自居吗?一千三百三十八 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七百五十四 郭子凤,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你篡夺汉室江山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时代的第一声五百六十一 马超不乐意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后决定的,是郭鹏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坏水一百二十 汉室于我有何恩义一千一百三十四 郭珺的分数六百一十二 庞羲眼中的杀意却越来越甚六百七十八 关羽围攻襄武县五百零七 这个反,他造定了二百九十三 已经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毙了一千一百七十八 扭转未来四百七十九 魏公六百零七 自我怀疑的孙策七百三十八 虎卫重骑的首战九百八十九 来自后院的烽烟五百一十二 张辽来了一千一百二十九 公子,你生气了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一千零六十七 诸葛亮很有想法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一千零九十三 天降猛男郭子凤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过河拆桥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现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君八十二 天公将军,你这黄天,也死了!四百四十四 亡国之君还敢口出狂言?五百六十九 汉室江山,是不是已经到头了?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华之外还有中华,世世代代不绝嗣矣七百六十四 大王不为帝,臣死不瞑目一百七十六 刘辩登基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确的袁绍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艰且险三百二十八 对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九百六十九 重设西域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