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零八 某种意义上来说,郭珺很有生意头脑

哲罗国和注辇国同属泰米尔人的族群,分做两个不同的国家,经常发生摩擦,造成战争,互相伤害,互相掳掠对方的人口。

现在他们也在互相伤害之中。

这不是最好的靶子吗?

国王下定决心,要让这些【神兵】绽放属于他们的光芒。

然后,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在两国边境的草原上进行,参战双方是注辇国和哲罗国,主要由注辇国挑起,哲罗国被迫应战。

注辇国的战斗目标是通过击溃哲罗国的军队夺取他们所掌握的一处矿山,这座矿山到手,就能为注辇国获取很大的利益,他们眼馋已久。

过去数次突袭都不成功,导致哲罗国在这里布置了更多军队防守。

这一回,注辇国王武装了这支使用新式兵器的强力突击敢死队,准备一举击溃矿山守卫军队,夺取矿山。

战斗刚一打响,还是过去的传统模式,即菜鸡互啄。

双方都让装备一般般甚至很劣质的菜鸡们上前互啄,举着劣质兵器互相叫嚷着,就跟黑社会打群架一样,阵前打的一团乱麻谁也奈何不了谁,整个战场一片嘈杂。

双方你来我往,你射箭,我举盾,你用象兵突击,我也用象兵打回去,你这边打死我一个人,我也要打死你一个人,打得不亦乐乎。

这种模式打不死多少人。

你死不了多少,我也死不了多少,所以才有战死百分之十就要全军崩溃的说法,本质上就是菜鸡互啄之下脆弱的承受力。

打了一个小时左右,双方都有些疲累了,这个时候,双方才各自亮出真章。

菜鸡们是去消耗对方的体力和兵力的,他们都是些不脱产或者半脱产的农民兵奴隶兵,不是常备兵,战斗力堪忧,只是数量多,菜鸡互啄也能打出个样子来。

然后等双方的菜鸡们挥舞着劣质的武器打到胶着状态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双方才会派出真正精锐的脱产常备兵开始真正的决斗。

脱产常备兵的数量不会多,多了也养不起。

数百人的规模,跟着强悍的将军们发起集团冲锋,锋锐难当。

只要一方冲垮另外一方的脱产常备兵,就能奠定胜局,菜鸡们一看精锐都战败了,立刻就会溃退。

胜利一方的精锐们就能带领己方菜鸡一拥而上,痛打对方失魂落魄的菜鸡,获取胜利。

菜鸡们只能打顺风仗,打不了逆风仗,一旦打了逆风仗就要溃败,绝对不会坚持死战。

所以决胜的机遇就要看谁的脱产常备兵可以获取最后的胜利。

注辇国的精锐很快发起了突击,在战场上和哲罗国的精锐相遇,两军展开激烈厮杀。

过去,双方至少是势均力敌,互相拼杀各自不落下风,拼到最后拼的是毅力和勇气还有持久力。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哲罗国的精锐们挥舞着兵器和注辇国的精锐们对拼,结果还没拼几次,他们就愕然发现自己的兵刃断裂了,被硬生生砍断了。

呯的一声,长刀被劈成了短刀,哲罗国的精锐正在目瞪口呆的时候,就被注辇国的精锐一刀枭首,砍下了脑袋,死了。

这样的情况不是单个的,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一大群人挥舞着长刀对拼,然后一方的武器齐刷刷的被另外一方砍断……

哲罗国精锐的武器本身也是精细锻造的,但是在注辇国精锐们的攻击之下纷纷断裂,无法继续对拼,也来不及更换武器,就被砍掉了脑袋,或者砍掉了半个身子,惨死当场。

那血啊。

局势发生了改变。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哲罗国的精锐勇士们产生了动摇,面对对方雪亮而坚固的兵刃,哲罗国的精锐们意识到自己无法对拼,连连后退也躲不过惨死结局,精神崩溃了,然后败退了。

再怎么勇敢,人类手上有兵器和手上没有兵器的战斗力还是不一样的。

注辇国的精锐们大喜过望,他们意识到自己手上的神兵锋锐无比,对方无法对抗,神兵加持之下,精神力大幅度增长,肾上腺素飙升,他们嗷嗷叫着发起了冲锋,一举击溃了哲罗国精锐,进而带动了哲罗国军队的全面溃败。

这一场交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哲罗国全面溃败,被杀死了三百多人,俘获了两千多人,整座矿山被夺取。

注辇国的战略目标全面达成。

得知消息之后,注辇国王大喜过望。

他仔细询问,得知精锐们获胜的原因主要就是那一百把神兵斩断了对方的兵刃,才让他们在神兵的帮助下快速击溃了对方的精锐,进而击溃了对方的主力,获取了胜利。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注辇国王立刻下定决心。

就算少吃点饭,也要用粮食去换取更多的魏国【神兵】。

光是粮食不够的话,就用肉类,用牲畜,甚至于用贵重金属去换取他们的神兵。

王海波那边得到了消息,火速告知郭珺,郭珺大喜过望。

于是在郭珺的推动下,王海波火速前往注辇国和注辇国王商讨购买方案。

然后达成了用多少斤肉类可以换取神兵。

用多少活牲畜可以换取神兵。

以及用多少黄金、白银和青铜可以换取神兵等等。

双方都订下了明确的规定,各自记录在案,互相交换凭据以为诚信。

另外为了方便交易,交易的时候,注辇国方面还主动使用了魏国的度量衡来计算交易规模,以便魏国一方提供军火。

王海波带回来的贸易条约让郭珺大喜过望。

这家伙坏的可以,欺负注辇人不懂技术,把魏帝国已经形成规模化作业的制式环首刀卖出了天价。

这种环首刀在魏国生产线手里可以轻松量产,战争时代都跟得上产量,就别说和平时代了。

早已超出需求量。

但是为了革新技术,发展炼钢技术和锻造技术,郭鹏长期给军工部门很高的配额,给了军队很大的损毁额度,自己承担这中间的成本。

而郭珺通过自己的关系,就算是从魏帝国购置兵器,再转手卖掉,那利润都相当高。

唯一让郭珺有点糟心的就是每个地方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都不一样。

比如粮食,在魏国国内的价格比较便宜,那是因为郭鹏广泛的屯田政策、粪肥分配策略和安稳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他广泛设立的储粮仓可以平抑粮价。

但是在新大陆上,没有这些条件,也没有魏国发达的农业耕作技术和农具革新技术,更没有成熟的粪肥制造技术,粮食产量很低,粮价自然很高。

对比一下魏国国内的粮价和这里的粮价,郭珺有些意外的发现用当地粮食来做交易不划算。

同样的粮食一百斤,在这里的价格和在魏国的价格就不是一回事。

一波操作下来,赚的不多。

于是郭珺开始考虑,他觉得不能单单用粮食来做交易,而要找一些在魏国和新大陆上都很有价值的东西来做交易,这样才能保持军火贸易的高利润。

虽然这些环首刀大部分都是郭珺免费从魏国拿来的,运输成本也不需要他来承担,魏帝国的国库来来承担,可他就是感觉自己亏大发了。

不行,他咽不下这口气。

正好在此时,注辇国方面也发现他们需要很多环首刀,单纯用粮食来贸易,他们有点搞不起了,于是希望用其他的东西来做贸易。

这正中郭珺下怀。

除了粮食价格大为不同之外,牲畜、肉类和矿类还是具备相当的价值的,就算在现在的魏国,除了广泛饲养的肉鸭和肉猪之外,其他的牲畜和肉类也不便宜。

矿类就更不用说了,黄金白银青铜,本身就有价值。

还是要用这些东西来做贸易,才能维持更高的利润。

至于粮食,只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线上,不然的话还就真的不赚钱了。

和注辇国方面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根据新的协定,郭珺找来跟随过来的计吏们算了一笔账,发现这样交易才比较符合他的利益。

然后要是能不断扩张他自己本身的兵刃生产规模,这个利润规模还能进一步扩大,因为他不可能一直从魏帝国得到无限量的免费兵器。

之前郭珺这边的兵刃主要是魏帝国内部提供,通过海船一起带过来,一带过来就是上十万的规模,够他们用很久。

之后发现了一个小型铁矿,所以眼下也有数百名合格的锻造工匠在这边搭起了一个上了规模的生产线,给魏军提供一定数量的兵刃。

目前来看这个产量还不够郭珺手下的军队消耗,但是也有一点产量。

算上注辇国需要的部分,还有未来需要提供给其他小国供他们打内战的部分,这个数量就显得捉襟见肘,

大不了,他写封信和郭瑾商量一下,多提供一些兵器给他,他在这边卖,得到的利润五五分成就是了。

只要郭瑾答应,就叫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兵刃是消耗品,战争持续时间越长,战争烈度越高,消耗的就越快,需要更大数量的兵刃的长期供给。

目前来看,只要守住技术不让注辇人得到,这就注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贸易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得到很多的物资,食物牲畜,等等,能极大地降低魏帝国国内的压力,想必郭瑾也会很高兴。

说干就干,郭珺立刻着手给郭瑾写信,讲明白他在这里遇到的情况,还有他打算做的事情,希望得到郭瑾的大力援助。

军火生意一本万利,只要能赚到钱,到时候兄弟两个五五分账,他绝对不贪污——以兄弟的名义起誓。

反正魏帝国国内的兵器生产处于绝对的生产过剩,郭瑾只会为兵器太多来不及使用而烦恼,现在那些堆仓库的货能换钱,何乐而不为?

帝国最缺的就是钱,有钱什么事情不能做?

某种意义上来说,郭珺很有生意头脑。

这封信很快就随着船只返回魏帝国,不需要很久,就会送到郭瑾的手上。

通过和注辇国的贸易往来,郭珺收获了极大数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可以帮助他更快的建立起一座配得上西蜀公国国格的城池。

这让他非常高兴。

当然,注辇国国王也很高兴。

他得到了一大批神兵,这些神兵可以帮助他打败宿敌,掠夺财富,本身得到的东西是那么的多,远远超过购买神兵需要的付出。

他很高兴,很亢奋,准备继续武装一支强大的神兵敢死队,继续冲向哲罗国,掠夺更多的人口、粮食、牲畜、矿产。

最好能够让自己越变越强,最后干脆直接消灭掉哲罗国,整合两国的实力,南下消灭潘地亚国,彻底统一整个南印度的泰米尔人。

接着,北上和更多的敌人争雄。

他的雄心被激发了。

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九百九十八 程田党争六百一十一 孙策死了八百八十一 张飞兵临襄平城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欢赚钱一千一百六十七 咱们两家自此就亲如一家,你看可好?九百八十九 来自后院的烽烟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四百二十六 火头将军郭鹏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为了他们的最大公约数三百七十八 孙策与周瑜一千三百七十九 康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八十三 这是人间三百一十四 袁绍,我来了一千三百二十三 难道要变成第二个曹仁?八百七十九 于禁要回报郭鹏对他的信任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将军二十三 学生颍川郭鹏,拜见蔡议郎一千三百二十九 比士族更加庞大、也更加难以对抗的对手一百六十四 想吃肉的袁术三百三十三 焦虑的袁绍一百八十 宦官们决定进行最后一次极限操作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一千五百零九 经济危机的终结九百九十一 看来曹兰这皇后也不是白当的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一千零八十七 曹洪也是一朵奇葩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来,程昱打算做一个孤臣一千五百零五 刘健死了一百六十九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二百四十二 郭鹏的报复一百四十四 天下第二郭鹏吹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二百八十九 郭鹏大军正在朝着陈留县快速前进四百八十七 我什么地方得罪了郭鹏?一千三百八十四 让子弹飞一会儿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七百七十三 第三步,永远不会终结九百九十九 运河之争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后,朱元璋没有成功一千三百一十 距离他完全了解魏帝国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八十二 天公将军,你这黄天,也死了!七百一十 一个属于郭魏的时代四百四十九 这桥蕤,当真是好运气二百二十三 于是,孙坚赢了一千一百零六 郭某人太高兴了五百七十五 蜀军北伐一千四百四十三 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马懿与毛玠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么叫谦虚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从官场很快蔓延到了民间一千一百九十四 蔡瑁的处境比较尴尬五百六十六 他们还想再赌一把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难了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与报纸三百七十二 向我证明你是壮士八百七十六 我在辽东,欲王则王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骄傲七百五十 黄祖在行动二十三 学生颍川郭鹏,拜见蔡议郎一千二百二十六 这叫我的面子往哪里放?一千五百四十 父亲,你,要造反吗?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权膨胀六十三 新官上任一千一百四十七 尽管如此,他也不会停止继续战斗一千零二十四 给东汉帝国收尸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没了八百 刘表决定放手一搏二百三十九 颍川荀彧文若,拜见将军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联合军三百一十 准备出兵的郭某人八百五十七 我们真的那么不如魏人吗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五百六十四 惨淡的局面九百九十二 于是魏帝国的避讳制度就这样定了下来五百三十 八国变四国二百四十四 兖州是我的三百一十六 让冀州多一点忠臣吧一千一百七十五 新的州级行政单位——云州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联姻的负面影响在此时此刻暴露无遗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兴一千四百五十六 诸葛亮原来真的简在帝心?二百八十六 决然的高顺三百九十六 郭子凤!你居然敢背叛我!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国已经开始重新出发了六百二十七 郭鹏全据汉中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圣君啊!一千零七十 调查组的官员一个比一个凶悍七百零四 如何不类似当年的吕氏?五百一十四 事情并没有结束一千零四十一 雍闿的嚣张并非无缘无故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来一千二百四十六 郭鹏也有不开心的事情八百七十二 郭鹏的目标很大九百七十 开挂的郭氏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辞职一千三百二十四 填坑的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