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 益州有天子气!

灵帝会这样说,刘焉也早有考虑,想好了应对的说法。

“所以,臣才建议陛下选择宗室之中有名望的人和朝中的清名重臣,宗室子弟自然心向大汉,而清名重臣不爱钱,不爱权,有名望,一心为朝廷办事,这样的人,才是适合做州牧的人。”

刘焉这样一说,灵帝想了想,感觉也对。

宗室都是老刘家自己人,肯定是心向大汉。

朝廷里那些把名声和羽毛看的比性命更重要的人不敢做出那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灵帝就是有这种自信。

不过兹事体大,真的要这样做,还是要慎重的思考才可以。

“此事,让我细细思量一下。”

灵帝给了刘焉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但是在刘焉看来,这件事情已经十拿九稳了。

他长期伴随这位皇帝,对这位皇帝的某些习惯实在是了解的太多太多了。

刘焉在上书建议的同时,还自荐成为交州牧。

在他看来,交州天高皇帝远的,人口稀少,赋税更少,估计皇帝自己也不是很在意。

那是大汉最南边最偏僻人口最少的一个州,拿来做实验,也不吃亏,对不对?

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让我可以避祸,就够了。

刘焉的算盘打的很响。

这件事情随着灵帝召集几个大臣商议之后而逐渐发酵,不少人都知道了,而正在朝中担任侍中职位的董扶也通过这样的渠道得知了这件事情。

于是董扶找到了刘焉。

“哎哟,董公要想见我,直接派人来找就好了,何必自己亲自来呢?”

刘焉听说董扶要来拜访他,连忙亲自出门相迎。

作为宗室子弟,九卿之位,刘焉在官位上要比董扶高很多。

但是董扶来访,他必须要亲自出迎,还要摆低姿态。

原因很简单,董扶是天下名士,而且今年已经八十岁了。

在这个尊老爱幼的国度里,还是这个人均寿命极低的时代,能活到八十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

更别说这个活到八十岁的人还是个名满天下的经学家、谶纬学家。

说起来,这位董扶老先生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他是益州本地人,因为活得很长,养望养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前后十次拒绝朝廷征召,直到人生暮年才应了朝廷的征召,出川做官。

灵帝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他本人因为经学有名气,又因为谶纬学名声大噪,跟随他学习的弟子极多。

现代人很难理解谶纬之说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么有市场,一句迷迷糊糊的『代汉者当涂高也』就能惹得全天下侧目不已。

只能说谶纬学说从刘秀做皇帝开始就注定要对东汉王朝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为刘秀本人就因为一句『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言而顺利做了皇帝。

不知道是他真的相信,还是因为知道这是假的,为了让假的变成真的以维护他的合法地位,所以维护谶纬学的官方地位。

不管怎么说,谶纬学说都给东汉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ωωω●TTKдN●c ○

上有所好,下面的人自然会跟从。

更别说刘秀对谶言相信到了不相信谶言的大臣都要被贬斥的地步,颇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架势。

开国皇帝都那么相信了,谶纬学在东汉自然大行其道。

一大批以谶纬学立身的望气术士应运而生,种种谶言搅和的东汉王朝是死了都不安宁,也让后世为之争论不休。

其实一切都是政治原因,谶言也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

董扶就是一个极其有名气的谶纬学家望气术士,他来拜访,刘焉肯定要小心接待,万一有什么不好,他刘焉就等着被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淹死好了。

小心翼翼的扶着董扶坐下来,刘焉又赶快让人倒水给董扶,等董扶喝了一口水,刘焉才小心翼翼地询问董扶的来意。

“听说君朗向皇帝陛下建议恢复州牧制度了?”

董扶不开口直言,反而是问了和刘焉有关的事情。

刘焉倒也不觉得奇怪,董扶担任侍中的职位,不知道这个事情才是奇怪。

“正是如此,董公有什么看法吗?”

“老夫还听说,君朗自荐为交州牧?”

董扶的话让刘焉有点意外。

“是的,董公有何指教?”

“交州有什么好?燥热,瘴气,未开化,一州之地的赋税还比不上中原地区一些大县的赋税,要它何用?”

“啊?”

刘焉十分吃惊。

他没想到董扶居然会这样说。

“董公的意思是……”

“益州之地,内有千里沃土,外有山川之险,人口虽然没有中原那么多,但是也比交州多得多,道路难行,交通闭塞,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朝廷都不能很快得知。”

董扶咧嘴笑了,笑的居然有些调皮:“君朗,你可知道昨夜我夜观天象,发现益州分野有……”

董扶招手让刘焉附耳过来,刘焉迷迷糊糊的把耳朵伸过去,就听得董扶用很低的声音说道:“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

天子气?!

刘焉顿时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董扶。

董扶是天下闻名的望气术士,谶纬学家,绝对不会胡言乱语砸自己的招牌。

难道说益州分野真的有天子气,未来,会有天子在益州诞生?

那岂不是说明……

等等。

刘焉忽然反应过来了。

董扶特地跑过来跟自己说益州有天子气,好像不仅仅只是为了说这个,好象是有点别的意思在里面吧?

就算要说,也应该说给当今天子而不是自己吧?

他什么意思?

之前问我是不是求了交州牧,然后又贬损交州,夸益州好,这分明是在……

劝我去益州?

难道说那天子气是……

刘焉颇有些惊疑不定的思虑了一会儿,然后看着依然带着调皮笑容的董扶,低声问道:“董公所言,可是真的?”

“老夫都活了八十岁了,说假话,可能吗?”

刘焉满脸的不可置信。

“此事事关重大,关乎大汉皇脉,董公为何不告诉天子,而告诉我呢?”

“君朗觉得是为何啊?”

董扶眨了眨眼睛,笑眯眯地看着刘焉。

刘焉心中那个本来并不存在的猜测一下子落到了实处。

“董公,我是大汉宗室,我不会做与大汉相悖逆的事情。”

刘焉咽了口唾沫,艰难的说道。

“老夫有让你做与大汉相悖逆的事情了吗?”

董扶一脸的无辜:“老夫只是告诉你,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别的什么也没说,你觉得老夫说了什么吗?”

刘焉觉得也对,董扶只是告诉他,没有说什么别的东西。

不过董扶这样一说,刘焉忽然想起了最近在朝中闹得有点大的益州刺史郗俭贪腐的事情。

郗俭不是什么名士,而是靠着花钱买官的途径买到了益州刺史的官位,这个花钱买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要付出数量巨大的金钱。

花那么多钱买了一个官位,为的是什么?

钱啊!

难道还是为了做好事去吗?

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注定不能得到实现一百四十二 郭鹏要休假一千零九十五 誓师北伐五百二十三 时代的缩影九百四十七 魏帝国拒绝割据一千零四 这混账的二重君主!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梦都想做一个昏君、暴君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里满怀恶意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吗?七百一十九 为了存活,周瑜已经不惜一切手段了十六 远离三高,从我做起一千一百五十四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八百七十七 柳毅忽然觉得有什么恐怖的事情正在发生二十 求见蔡邕一千二百九十六 罗马斗兽场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征商税了?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二百九十八 忠诚比天大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临丸都城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国策一千四百七十 太极宗师对太极宗师一千一百零一 乌丸人当然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一千一百八十 洛阳乱成了一锅粥一千三百九十一 张飞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一千四百七十六 摇扇子的诸葛亮三百七十六 刘协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二百零四 郭鹏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疯狂的滋长着七百七十 皇帝与代表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九百九十五 程仲德,是你逼我的!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顿时多了许多孝子贤孙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一千零五十五 反腐风暴即将开启一千零八 这是郭某人不能接受的事情一百二十六 焦头烂额的灵帝一千零六十二 司马懿知道答案一千三百零六 辛毗并不喜欢一掷千金一千零五十七 诸葛亮觉得在这里可以实现他的价值五百六十九 汉室江山,是不是已经到头了?三百三十八 大营陷落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祸水东引九百三十四 合适的总办人选一千一百九十七 办事是第一位的,收钱是第二位的九百七十八 这帮人送美女是几个意思?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银矿了二百八十三 觉醒的曹仁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来找我谈婚事的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样的凉州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艰且险一千二百七十九 郭鹏东巡一千一百一十七 朱褒很讨厌雍闿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为了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点永远都是农村一千零三十 他们的皇帝陛下正在看着他们六百 你要是死了,我活着还做什么?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五百二十八 进兵关西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一千零七 你让我还怎么相信你九百二十九 你们,真是我最棒的棋子啊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难了一千三百七十八 赵云十分后悔三百三十七 赢了做人,输了就是一条死狗!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马谡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认为罗马帝国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来四百三十九 随我护驾五百六十九 汉室江山,是不是已经到头了?一千零二十四 给东汉帝国收尸三百九十九 溃逃的黄巾七百七十一 皇权危机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乱拉开了帷幕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乐九十六 威望二百四十 进击的文丑四百五十九 来一场漂亮的大一统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坏水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注定是看不到的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六百六十六 韩遂不舒服一百九十四 万物生灵,尽入士人之手一百二十一 你不负我,我不负你六十一 做一枚称职的棋子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开国之君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绝路了一百一十三 张飞办不到一千一百五十一 并不荒凉的凉州八百一十八 刘琮北上洛阳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险招十六 远离三高,从我做起一千零二十一 我会期待你回到洛阳城的那一天三百 郭氏故吏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凤,谁能抗衡?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叹,不胜欣喜六百三十一 刘璋只能向南看一千零二 登上舞台的战士们一千四百五十三 尴尬的州刺史们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荣耀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