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 宗员死了

为了大范围推广养鸭治蝗的方略,郭鹏亲自书写以鸭治蝗手册,着手下大量誊抄,然后交给专门的技术员。

人手一册,组织集中学习,告诉他们其中的要点。

比如不能放任鸭子一口气吃到底,鸭子嗜食蝗蝻,不知道主动停止,不让它停它就会吃到撑死为止。

所以放鸭入田要把握好时机,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间就足够了,就要驱赶同一群鸭子离开,去消食。

放鸭入田的时机也要把握好,要农户协助,在合适的月份放进去,不让鸭子践踏毁坏农田,以至于影响粮食收成。

鸭子可以分散到各家饲养,但是使用的时候要集中在一起,交给村长统一指挥,等鸭子长大了,再统一销售给军队,军队给钱。

郭鹏用军费购买这些肉质鲜美的鸭子,给军队补充肉食,让他们有肉吃,有肉汤喝,所以这个政策很受军队的欢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之后,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蝗虫预防政策,郭鹏下令荀彧全权负责此事,将养鸭治蝗的政策经验推广到全青州,之后还要推广到兖州。

不只是养鸭治蝗,所谓大旱之后必有蝗灾,旱灾和蝗灾也有联系,养鸭治蝗类似于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若要更好的防治蝗灾,兴修水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郭鹏给各县县令下达的任务指标里就有兴修水利,水利不兴,百弊丛生,哪个县的水利修得不好,郭鹏就要直接问责县令本人。

沿黄河流域这一块,蝗虫的危害虽然没有后来明清时期那么大,但是蝗虫的危害并不小。

随着环境的逐渐干涸和植被的逐渐被破坏,黄河流域的生存状况已经不能和春秋战国时代相比,越是开发就越是破坏严重,蝗灾也就出现的越来越多,直到遮天蔽日。

军阀混战的时候,蝗灾时有发生,导致人相食的记录屡屡见到,无法遏制,比如吕布和曹操争夺兖州的时候,就发生了蝗灾,导致人相食。

军阀自己都顾不过来,谁还会顾忌民众和收成呢?

等仗打完了,没有粮食吃,好了,怎么办?

人相食。

人口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之中消耗一空的。

这个时代,真的是太糟糕了。

郭某人不做这样的军阀,郭某人要做可持续发展的军阀,能发展到最后的军阀才能成为皇帝,其他的都是炮灰。

很多军阀正在朝着炮灰之路一去不复返,而郭某人就是最不同的那一个。

他最重视的是生产,一直都是生产,所以郭某人养得起脱产职业军队,养得起战斗力强的军队,而其他军阀不能。

这也将成为郭某人最大的底气,和扫荡天下的制胜法宝。

除此之外,为了保护环境确保生产,郭某人也有很多法令推行下去。

他将先秦时代一些很有成效的农业生产经验强制推行,着手下誊抄在竹简上,组织从事官员集体学习,然后集体下乡。

严令各乡村的乡长、村长自己背到滚瓜烂熟,然后哪怕用填鸭式的方法,也要把这些准则填到农户的脑子里。

一条条,一件件,如果不能让农户知道,就是乡长、村长的失职,要被问罪。

比如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和卵,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等等。

一直要到七月才解除禁令,只有因死亡而需要伐木制造棺椁的才不受季节限制,即使如此,也需要报备村、乡,在县里留作档案。

这些律令在秦朝是法律明文,汉承秦制,也只是传承下来,普及做的并不好,未能形成统一的有效的对农户的约束和对环境的保护。

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产量有直接联系。

如此,与让农户识字的夜校政策的一并推行,将农业生产变得规范起来,科学起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所以哪怕是填鸭式,哪怕是强迫,利诱,威逼,郭鹏也要让每一个农户知道这些规矩,牢牢记在脑子里,代代传承,不敢忘却。

青州的基层全面动员起来,基层的那些村长乡长们几乎没有一天得到安生,每天都有大量要做的事情,生怕做得不好被查出来,自己就要掉脑袋。

同样的政策也推广到了兖州,新建立起来的乡村组织集中学习,集中宣讲,号召农户用更科学的方式耕作田亩,精耕细作,以期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还有更好的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而郭鹏也是小心翼翼的筹备生产,推广政策,生怕出了差错,以至于粮食收成受到影响,造成流民和饿殍。

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下,但是人要吃的东西并不少,百万石粮食看起来很多,可是均摊到人头上,就变得不那么多了。

没有几年好收成,根本没底气敢发动对外战争,稍微征战的时间长一点,就要饿死人了,前方打仗死人,后方饿死人,一场仗下来,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又是头痛的事情。

在基层做了这样的努力,制定了政策推行并且维系下去,做到这一切之后,郭某人才能松口气,小心翼翼的打量四周,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和好处可以占。

结果还没等郭某人找到便宜可以占的时候,一个大消息就传来了。

宗员死了。

死得很突然。

究其原因,是他和袁绍的联姻给害的。

郭鹏得知袁绍为了对付公孙瓒,采用联姻的方式,让宗员心动,于是站在了袁绍这边,打算限制公孙瓒,不让公孙瓒和袁绍起冲突。

公孙瓒深恨宗员帮助袁绍不帮他,恼怒之下,直接出兵截杀了袁绍和宗员双方的联姻团队。

他劫掠了大批礼品,杀死了所有使者,意图破坏双方的联姻,但是行事不周密,很快就被袁绍和宗员知道了。

袁绍以此对宗员施加压力,宗员极其恼火,痛斥公孙瓒不为人臣,然后调集两万兵马攻打公孙瓒。

公孙瓒没想到宗员的火气那么大,被吓到了,仓促应战,三两下就溃不成军了,宗员亲自领兵追击,结果追着追着,居然被冷箭射中胸口,伤重不治而死。

宗员军军心大乱,公孙瓒绝地反击,击溃了宗员的军队,然后重振声势,一举向蓟县进发,拿下了蓟县,覆灭了宗员的统治,自称幽州牧,蓟侯。

一百一十五 郭鹏无意于挽回这个汉帝国一千一百九十七 办事是第一位的,收钱是第二位的七百四十八 吕范求援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了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们的婚事,为父已经决定好了六百零六 这是暗黑周公瑾最后的温柔一千零三十一 贵霜来使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鹏最大的忌讳八百二十九 纵使郭鹏举十万之众来,愿为陛下拒之!六十七 开战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七百五十 黄祖在行动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将成为中华文化庙堂之中的文理二圣六百九十八 魏王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一千三百四十六 当着我们的面骂我们,你很有成就感吗?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毁一切政治契约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气”一千一百九十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一千二百八十八 荆州举士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愤的地步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四百三十六 寿春百姓盼大汉王师如久旱盼甘霖七百八十一 建安三年的最后一天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乐七百四十六 黄公覆就到这里了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么可怕吗?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们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八百二十 凤雏与子凤一千三百五十 他要带领大家学习西周的开拓史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四百五十一 郭鹏的野望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辙,郭魏不能重蹈一千三百七十五 关羽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多彩一千二百 郭魏政权的一次自我革命一千一百一十五 将来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一千五百零二 刘健的确成长为了一个标准的末代皇帝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个征税狂魔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鹏失去了仅有的半个知心人六百八十五 河首平汉王国被曹仁从地图和历史上一起抹掉了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千四百五十 生产力不提高,教育就是无根浮萍一百八十一 何进之死六百八十三 郭鹏不需要凉州人的配合一千二百六十九 怎么能让你去投降呢?三百七十 未来,或许会很有趣也说不定四百八十 被抛弃的人二百八十六 决然的高顺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个司马懿呢?九十七 震天雷七百三十二 晕船的张辽一百一十 来做我的亲卫吧九 曹家小妹八百七十六 我在辽东,欲王则王一千一百六十五 没人,比他们,更懂,兴盛家族六百零六 这是暗黑周公瑾最后的温柔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国策一千一百四十八 黄龙殿会议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五百二十九 庞羲劝进八百 刘表决定放手一搏一百零九 以权谋私的郭某人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坚定的加税支持者一千四百六十五 吕虔的确是一个有远见的官员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经济一千一百零四 郭鹏,你未免太瞧不起我们了吧?七百零九 汉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国内部的叛乱已经进入尾声九百三十四 合适的总办人选一千一百五十二 谁也不想回到从前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应一千一百一十二 疯狂的李典一千一百五十七 总觉得哪里不太和谐?二百零五 讨董号召八百四十八 蜀军的绝境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亲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四百零九 皇帝本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一千零六十一 诸葛亮的意志非常坚定一千四百五十 曹冲之眼中所见到的一百六十九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坏水八百四十二 黄权的夜袭方案八百六十一 魏帝国第一任益州刺史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办事哪能手软呢?一千零六十七 诸葛亮很有想法八十七 郭鹏出击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问题一百一十三 张飞办不到一千四百六十 当长安城迎来下一个有桃花的二月时一千零一十六 觉得我这个皇帝没有必要存在吗?七百九十四 刘璋称帝一千零八十 吃一辈子盐水拌饭三百七十二 向我证明你是壮士一百三十一 赵云感觉自己好像立了功四百二十六 火头将军郭鹏七百八十三 一个帝国的诞生一千四百零四 他决定用女人来笼络这群精锐善战的战士们一千二百零九 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争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