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九 孙策请缨讨陆康

孙坚战死荆州之前,孙策居住在庐江舒县,和自己结交的好友周瑜为伴,以豪侠勇武和容姿美貌著名。

加上孙坚被表为豫州刺史,不少游侠儿都来投靠孙策,孙策出行前呼后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风云人物。

结果人间的变化总是太快,孙坚说没就没了,孙策的堂兄孙贲暂时带领了孙氏宗族。

孙策在家乡为父亲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孙策来到了寿春拜见袁术,想要向袁术讨回孙坚的旧部,然后带着旧部去向刘表复仇。

袁术观察了孙策的言行举止,从中看到了孙坚的影子,觉得此子不同寻常,不能轻易就把孙坚的旧部交给孙策。

于是便对他说让他去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所在的丹阳郡募兵,他会适当的给予支援。

孙策只好去丹阳郡募兵,丹阳郡自古出精兵,孙策募集了数百人,又在讨伐山贼祖郎的战役之中获得了胜利,初战得胜,于是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袁术得知以后,相当惊奇,又因为孙策的年龄和自己子女的年龄相近,隐约间产生了欣赏的情绪,于是一拍脑袋瓜子就把孙坚的旧部还给了孙策,让他统领他父亲的旧部。

程普、韩当、黄盖等旧部千余人得以回到孙氏旗下。

当天晚上,孙策就和这些父亲的旧部们大醉一场,得到了他们的效力,初步在袁术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小山头,为袁术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

袁术曾经许诺要任命他做九江太守,但是却食言了,任命自己的亲信做了太守,理由是孙策年纪太轻,资历不够。

孙策无话可说,只好继续在袁术麾下做怀义校尉,带兵征讨四方山贼。

然后帮助袁术攻打不听话的豪强,摧毁他们的庄园和坞堡,夺取他们的财物和粮草,用以给袁术享用和挥霍。

这段经历倒也是强化了孙策的统兵能力,韩当程普黄盖等旧部不断传授孙策统兵征战的经验,让孙策受益颇多。

可是,这依然不能让孙策感到开心。

初平三年很快便度过了,初平四年伊始,袁术得到了长安朝廷的敕封,虽然没有得到骠骑将军的官职,但是得到了卫将军的官职。

看来长安朝廷对于袁术派系的这样一波政治攻势并未起到预料之中的效果,为了不引起袁术的更大愤慨,使得袁术派系集体憎恨长安朝廷,只能被迫妥协。

但即使如此,骠骑将军也不能随便给,而李傕已经自己担任了车骑将军,就把卫将军的职位给了袁术,并且依然不给扬州豫州一带的地方新职位,甚至开始在朝中挑选合适的扬州刺史人选。

不能让袁术那么嚣张下去了。

袁术不甚满意,但是也算是聊胜于无,于是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充实力的军事行动,开始向扬州和豫州两州他不能掌握的地区进军,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实力。

为了他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前进。

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大量的粮草和大量的士兵,士兵好办,只要抓壮丁就好了,很简单。

但是粮草却不简单。

乱战时期,各路军阀最缺的就是粮草,其他的东西反而不缺。

以粮草当作财富的话,大部分的军阀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贫穷。

十分的贫穷。

土地、人口、耕牛等等这些重要的生产资料都在士族豪强手里,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抢夺,无法屯田,便只好采用州郡征粮制度。

什么时候需要粮草了,就给了一个指标,下令州郡官员征收粮草供给军队使用。

一般而言地方都会尽力配合,不会和军阀作对,要是做对的话,军阀会以武力胁迫,州郡官员的下场也是很难看的。

不过用这种方式得到的粮草很不稳定,很依赖于这样的方式的话,军队的粮草就不能得到稳定供给,战时稍微能吃饱一些,不打仗的时候,饿肚子也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所幸袁术的军队驻军在水网密布的地方,可以靠捕鱼来填肚子,也可以上山采摘浆果,还可以成群结队的打猎,搞得和不懂耕种的原始人一样。

袁术的确是打土豪抢劫豪强了,但是那是他自己享用的,高官享用的,和基层士兵没太大的关系,正如老板有钱不等于员工有钱一样。

底层士兵该饿肚子还是要饿肚子,想吃一口热乎的粮食没那么容易。

而就算在战时,遇到不配合的郡县或者是实在没什么粮食的郡县,也凑不到足够的粮食。

袁术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自己直属的一些郡县已经基本被榨干,再搞下去人就活不成了,袁术无奈,只好向其他的郡县征集粮草。

以自己自封的扬州牧和长安朝廷的卫将军的名义向各郡县征集粮草。

其中征集到庐江郡的时候,给出的标准是三万斛,不算太多,但是庐江太守陆康是个硬骨头,不好啃。

当时袁术囚禁朝廷使者马日磾致其死亡的消息散播开来,陆康大为恼火。

又因为袁术到处劫掠豪强,打击庄园和坞堡,威胁到了当地豪强士族的利益,所以他视袁术为仇敌,拒绝了袁术的要求。

不止如此,他还写信,以汉灵帝时朝廷封的庐江太守的身份嘲讽袁术自封的扬州牧,骂他不伦不类,名不正言不顺,无耻之极之类的。

袁术本来征粮就很困难,现在居然还有人辱骂自己,瞬间爆炸。

“不识好歹!这是不识好歹!陆康老儿欺我太甚!出兵!出兵!我要出兵收拾他!”

袁术在自己的府邸里狂怒发飙,摔桌子砸板凳,一副要和陆康决一死战的样子。

阎象苦劝袁术不要这样做。

“陆康是朝廷任命的庐江太守,名正言顺,要讨伐他,除非他犯了谋逆的罪过,否则,将军不应当出兵啊。”

“他是太守,我是卫将军,位在九卿之上!他不过是个二千石的太守,违抗我的军令,就是谋反!”

“可是将军,要出兵讨伐,也应该以镇东或者安东将军的名义,将军是卫将军,没有讨伐地方的职权啊。”

话说到这里,可是袁术毫不理会阎象的劝阻,立刻下令,准备征讨庐江郡,还说攻下庐江郡就能被任命为庐江太守。

当时主要将领都在外有任务,袁术看来看去没找到合适人选,结果时年十九的孙策毛遂自荐。

孙策一开始不知道这个消息,这个消息还是程普告诉孙策的。

“什么?攻下庐江郡就能被封为庐江太守?”

孙策有些惊喜。

“是啊,伯符,这个机会你要不要去试一下?总是剿灭山贼之类的,积累功勋很难,但是要是可以攻下一个郡,就能充分证明能力,袁将军也一定会继续重用你的。”

程普这样一说,孙策立刻就心动了。

“德谋叔叔说的对,这个机会,我要去争取一下,而且若我能争取到庐江太守的职位,就能更方便的为父报仇了!”

孙策眯起眼睛,想到了在庐江郡隔壁就是杀父仇人黄祖镇守的江夏郡,顿时斗志满满。

而且不说这些,孙策和陆康还有仇。

三百零八 袁术不会那么傻吧?四十八 子凤一千四百四十三 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九百六十六 咱们要的是他们的全部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后一个时辰八百四十六 严颜主动出击六百四十五 篡位的科学流程(上)一千一百四十三 抬起头,看着孤三百三十七 赢了做人,输了就是一条死狗!一千二百三十二 把他斩了!一百三十七 叛乱的终结一千一百三十七 选贤任能乃千古难题四百八十八 这是你们自找的九百六十 马远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某种商机六百九十七 以血开始,以血结束二百五十九 将军高义,实乃兖州之主也一千一百三十七 选贤任能乃千古难题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风范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张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一千五百二十 于是郭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七百八十四 尚书台大改三百四十五 在下渔阳田豫四十 明白人与富贵人一千一百八十六 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击一千一百二十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决定私下温情的伪装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统治触角已经开始向江南延伸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仅要武功,也要文治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动起来,又快速的冷静下来三百八十九 战争机器轰然转动四百二十三 蔡瑁不傻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一千四百零八 某种意义上来说,郭珺很有生意头脑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鹏的落寞六百九十 称王大作战,开始了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数万与辽泽天险,何惧之有?八百三十八 关羽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五百零四 郭某人对待政敌从不留情一千四百五十二 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务一千五百六十 归去来兮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卢植五十一 这传统一点都不美好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后勤见习二百一十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五百零五 孙策不愿意妥协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吗?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统了,这帮人还没醒呢七百六十八 郭鹏的秘密工场六百九十三 昨日称公,今日称王,明日又当如何?三百零七 麒麟降世七百零九 汉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国一千四百七十九 千古,也唯有一个诸葛亮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蛮的界限从来没有在曹休的心里如此明确过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觉自己的脸都要被抽肿了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国十分需要的宝贵财富二百零四 郭鹏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疯狂的滋长着一千一百二十五 为吕凯“报仇”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战(下)四百六十五 大势二 卧冰求鲤2.0(下)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七百九十六 荆州人的怒火二百二十三 于是,孙坚赢了一百八十一 何进之死三百七十三 尽可能的下黑手一千四百八十七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你忘了?三百五十六 袁术的麻烦有很多三百八十三 你这个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点?一千三百八十六 赵云的奏表(上)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桩丑闻的突然出现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绍当作生死大敌五百一十七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唯有魏公啊一百四十九 名士郭子凤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九百四十三 赌上郭魏帝国的国运九 曹家小妹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与报纸一千零六十九 司马仲达,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鹏对司马懿彻底失望三百三十八 大营陷落三十一 北伐鲜卑二百六十六 郭鹏理政(上)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没有做皇帝一千一百二十三 吕凯的权衡二 卧冰求鲤2.0(下)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终日的陆勉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尴尬处境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将成为中华文化庙堂之中的文理二圣四百三十八 寿春城的防线就此破碎七百四十 周瑜之死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一千三百七十五 关羽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多彩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鹏三百四十二 郭某人的心中酝酿着足以毁灭一切的风暴二百二十八 勇武的吕布二百六十五 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觉得农部尚书诸葛瑾之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