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

这些接触民众直接统治民众的基层官吏一般是两个来源。

其一是帮助郭鹏起家的寒门集团的子弟。

他们大部分都是郭鹏麾下各将领的家族子弟,曹氏夏侯氏就不必多说,关羽张飞赵云乐进李典张辽张郃许褚典韦他们各家族的子弟,还有少数文官的子弟,比如程昱家族。

这些家族的子弟都会进入学宫内和郭氏本家子弟一起学习,然后会被郭鹏安放在身边实习一段时间,然后亲自安排下发到某个村落。

郭鹏让他们从村长开始做起,比如曹昂,被郭鹏调入府中跑腿一段时间之后,就被郭鹏派到了陈留郡的某个村担任村长去了。

其二就是黎庶了。

郭鹏以士族出身,合曹氏夏侯氏的力量为己用,拉起一支队伍,成为了少见的士族军阀,所以给他最大帮助的,还是曹氏和夏侯氏。

起家势力并无多少士族参与,元从集团大部分都是寒门地主出身,所以在郭鹏麾下,寒门地主出身的文官武将势力比士族官僚的势力还要强大。

武将就不说了,清一色寒门地主或黎庶出身。

而郭鹏麾下五大州的刺史人选,除了郭鹏自己兼任的青州牧之外,四个里三个都不是士族出身。

兖州刺史鲍信,冀州刺史曹操,并州刺史臧洪,幽州刺史鲜于辅,四人中除了郭鹏的铁杆支持者鲍信之外,都不是士族出身。

曹操是宦官之后,臧洪是边将败将之子,鲜于辅是幽州豪强,三人的出身都是很受士族子弟们的歧视的。

所以一直以来,学宫内的士族子弟们都有那么一些人私底下嘲讽郭鹏是自降身份,自己降低自己的逼格跟那些寒门还有泥腿子为伍,一点都没有高贵之气,完全看不出颍川郭氏『家世衣冠』的贵气。

想来就是他那一支被主家放逐,只能做县令之后窘迫的现实吧?

那些士族子弟暗中交流着这样的观点,并且窃笑不已。

当然,这不是大多数,至少在舆论高地完全被郭鹏掌握的现在,他的黑点实在是少得可怜,以至于某些反对派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嘲讽他。

郭鹏麾下的士族势力主要集中在将军府、州牧府和郡县之中,这些中高级文官都是士族子弟。

而下到乡村之中,则是识字的黎庶精英为主,寒门地主子弟为辅,没有一个士族子弟。

郭鹏不仅用自己身边核心集团内部的寒门子弟们做基层的村长和乡长,也通过教导黎庶识字,选拔聪明的进入亲民署培训,然后出来担任各村村长和乡长,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郭鹏对外说是实际需要,官员紧张,没有足够的官员可以下到基层管理区区几百户人家,所以他要从黎庶当中选择识字的精英来管理乡村机构。

而乡村往上,是士人当道。

官员紧张也不是捏造,也是事实,因此这方面并未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

郭鹏把黎庶精英们压制在乡村一级,而没有用谁担任郡县行政长官,最多也就是历练的不错了调入郡县一级的行政官府内充当办事吏员,给行政长官跑腿,维持了行政长官的身份优势。

所以这是大家都默认的事情。

在大家看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在乡村制度已经普遍的情况下,出身高贵的人不用去做村长乡长之类又累又脏的官职,而出身低贱的人也做不到高官,这并未触动根本规则的运行,没有遭到什么阻力。

况且只能打杂跑腿办事的黎庶根本不值得在意,识几个字也根本不值得在意,值得士族在意的还是郭鹏身边强大的寒门豪强地主的力量。

士族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寒门豪强,士族对于寒门豪强地主的提防一直不曾放松,而郭鹏对于寒门豪强的大力任用是他们最担心的一点。

这些人当中优秀的甚至会因为战争的问题而被任命为地方二千石的郡守乃至于州刺史,侵夺士族的权势,这一点很让士人们觉得不开心。

乱世之中,武力很重要,郭鹏已经通过讨伐袁绍的战争证明了四世三公抵不过强大的武力,宣告了乱世的降临,那么谁又能知道这些武夫会在未来做出什么呢?

士族普遍不掌握武力,和平时代,也不需要他们掌握武力。

尽管如此,郭鹏麾下的士族和豪强之间的关系也算是相对融洽,至少在乱世的大背景之下,有强大的共同敌人的前提之下,他们之间还能共事。

可之后呢?

这是郭鹏会考虑的问题,是郭鹏会在意并且为之默默做着准备的事情,而不是眼下全身心都投入了讨袁战争的部下们所关注的事情。

郭鹏麾下士族和寒门之间的斗争还没有爆发,没有成为主流,但是看上去,这一天似乎不会很远了。

是啊,没错,没钱的人一朝有权,很难不想着捞钱,因为穷怕了,想要钱。

因为太想要钱,也只是想要钱。

比如那个写悯农诗的李绅。

钻进钱眼里的人一点都不可怕,暴发户一点都不可怕,很好操控的。

但是有钱的人有了权,又会想要一些什么呢?

那是比钱更可怕的东西,比如某种垄断。

两害相权取其轻,郭某人选择前者,容易掌控,容易操纵,而后者,就不好说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郭鹏都更加喜欢贪财的人。

所以对于曹洪,他是真的很喜欢的,虽然该打还是要打,但是随着权势越来越大,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也非常信任曹洪。

所以现在虽然还在让曹洪做都尉,但是很快就会让曹洪升职,做回他的中郎将。

兴平二年十二月初,郭鹏下令郭嘉领于禁和乐进两人率军一万先行南下到龙亢县会合夏侯渊,准备渡淮河作战。

郭鹏要在蕲县这里确定大军的粮道打通并且平稳运行之后,再带着大军南下龙亢县,坚决不蹈袁术的覆辙。

这一战获胜,胜利的是没什么悬念。

然而郭鹏却感到一种亢奋的情绪正在体内乱窜,他很难才将这种亢奋的情绪压制住,然后顺带着压制住了众将亢奋和飘飘然的情绪。

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一百九十一 吕布的决定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六十七 开战四百六十一 现在朝廷这是要往回走吗一千三百八十六 赵云的奏表(上)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一千零七十 调查组的官员一个比一个凶悍十五 年十二,杀人五十八 张角要造反一千三百零二 无论如何都要走出去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禅位给魏王殿下的诏书了八百 刘表决定放手一搏三百零二 公孙瓒的演技实在是令人难以认同九百八十九 来自后院的烽烟六百五十九 内阁八百一十七 守规矩的郭某人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一千零四十一 雍闿的嚣张并非无缘无故一千一百零八 重骑营出击三百零四 来自忠臣良将郭某人的背刺五百四十三 刘璋进位汉中王一千四百四十九 时过境迁,换了人间一千一百九十六 荆州进入战时状态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办事哪能手软呢?一千一百五十八 曹氏族人,不求有功,但求无错七十三 黄巾之乱的转折之时六百二十 法正发自内心的鄙视刘璋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刘协一千零四十九 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要打一场生死之战了六百五十一 不读经典,却读《九章算术》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来三百三十九 上天为何如此对待袁本初!六十一 做一枚称职的棋子五百一十八 西进八百八十 公孙康纵兵抢粮八百七十六 我在辽东,欲王则王一千二百 郭魏政权的一次自我革命三百六十二 进化的郭鹏八百零五 荆州政变(下)三百一十 准备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三百三十 这是为父能为你们想到的最好的结局六百七十 他们觉得郭鹏累了六百零五 江东大乱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四百八十九 吕虔更想做到的是帮助安息国恢复太平五十八 张角要造反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虚假的主动权还给罗马,拿到真正的主动权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应者,又怎么会是你这种逆贼二百七十八 吕布大掠陈留郡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觉得农部尚书诸葛瑾之女如何?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将成为中华文化庙堂之中的文理二圣四百二十三 蔡瑁不傻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马氏算是在魏帝国站稳了脚跟一千零二十四 给东汉帝国收尸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国和罗马没有无法调和的核心矛盾一千四百四十七 毁灭性的影响五百九十三 郭鹏的仁政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一百七十七 兵谏何太后八十 破城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一千一百五十三 钻空子的诸葛亮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八百七十二 郭鹏的目标很大二百二十 讨董联盟的存在就像一个笑话一般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脑一片空白八十七 郭鹏出击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诏书六百八十五 河首平汉王国被曹仁从地图和历史上一起抹掉了七百二十一 郭魏政权已经赢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员啊一千零八十 吃一辈子盐水拌饭一百九十七 董卓失去了对袁隗的畏惧五百三十三 韩遂颇为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盘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觉自己的脸都要被抽肿了四百一十一 大决战(上)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战(下)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满异样的情绪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觉得背后有点凉意一千一百九十四 蔡瑁的处境比较尴尬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尴尬处境九百一十三 躁动起来的王粲九百三十四 合适的总办人选八百一十一 刘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一千五百三十 这场旷日持久的治安战终究还是结束了七百二十九 刘表后院失火六百一十二 庞羲眼中的杀意却越来越甚二百三十七 负荆请罪八百二十六 大一统才是正统!一百九十六 贤良董卓八百六十五 真以为魏天子是冤大头?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临丸都城一千零二十 这才是诸葛亮啊三百五十四 郭子凤的钱袋子二百二十二 郭嘉的脸上露出了十分愉悦的笑容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当演员?二百零六 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四百零三 郭鹏太了解袁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