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四 属于诸葛亮的美好未来

黄承彦的这个问题就问的很深入,诸葛亮也清楚这两者名分上的不同。

并且也隐隐能猜测到做魏官和做汉官在前途上有什么不同。

“小婿知道,兄长也是魏官,不是汉官,魏公是魏国国君,以论才大典这样的方式选魏官,自然没有人可以非议。”

诸葛亮如此回复。

“嗯,知道就好,那你可知道魏官和汉官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黄承彦看着诸葛亮。

“魏官效忠于魏公,汉官则不然。”

诸葛亮寻思了一番,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你可知道现在做魏官和现在做汉官有什么区别?”

黄承彦再问。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儿,抿了抿嘴唇,低声道:“丈人的意思是,魏官比汉官更有前途?”

黄承彦嘴角微微勾起,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先帝崩于弘农已经一年有余了,魏公忙于征战四方,没有来得及立新帝,眼下魏公结束大战,这立天子的事情,怕是要提上日程了,而就在这时,却又要召开论才大典选拔魏官,这里头的意思,你可明白?”

诸葛亮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请丈人解惑。”

“孔明,你心里其实是明白的,这个事情,我就不和你说了,你自己慢慢想,你会清楚的。”

黄承彦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把话说到这里,诸葛亮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随后,黄承彦不顾诸葛亮的疑惑,又和他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你长期生活在荆州,对于很多从政以后才会知道的事情不甚了解,你兄长年龄也不大,有些事情我不告诉你,你兄长未必也清楚。”

黄承彦拉着诸葛亮的手,让自己的女婿和自己一起坐下,缓缓给诸葛亮传授一些珍贵的人生经验。

“你可知道魏公麾下,如今最受到宠幸,且地位最高权柄最大的一群人,是什么出身?”

“不知。”

诸葛亮摇了摇头。

黄承彦缓缓道:“都是当年魏公还是上谷郡太守的时候跟随他的一群人,有文士,也有武将,魏公最早是跟随先太尉卢公起兵讨伐黄巾贼,之后自己独立带兵就任护乌丸中郎将,有了最早追随他的人。

当时那些人都是魏公的亲族,魏公是颍川籍贯,但是生长在沛国谯县,与沛国谯县当地的豪强曹氏夏侯氏交好,魏公的正妻就是曹氏女,最早追随魏公征战的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人现在都在魏公麾下身居高位。

将军曹仁曹洪和夏侯渊,魏国相曹操,汝南太守夏侯惇,他们都是魏公的亲信之臣,还有文吏,人数较少,颍川郭氏本家的人,还有江东人顾雍,徐州人糜竺,谯县人枣祗,他们都是最早跟随魏公的人。

这些人都已经是位高权重之元老,各自有各自的势力,不是你可以触摸到的,你并非最早跟随魏公的人,所以去到魏公麾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对门路,对于你而言,所谓的门路,就是找对自己的籍贯所在地的一群人。”

诸葛亮边听边点头,听到最后,询问道:“所以,小婿所需要找寻的门路,就是徐州人?”

“对,你是徐州琅琊郡人,你自己也明白你在荆州为何连个孝廉都举不了,就是因为你不是荆州本地人,但是若你去了魏公麾下,便没有这样的烦恼了,魏公麾下各地的高人都有。”

黄承彦点了点头,缓缓道:“除却最早跟随魏公的那一群人之外,之后所跟随的人若要确保自身的地位和权势,最有效的行为,就是与出身相同籍贯的人抱在一起,结成乡党,以为官场上的援助。

需知官场险恶,独木难支,没有乡党的帮助,绝对不能成事,尤其是在魏公麾下,各州士人武将都互有认同,你若要进入魏公麾下,也需要如此,才能站稳脚跟,而现如今,魏公麾下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徐州人,当是糜竺。”

“青州刺史,糜竺子仲。”

诸葛亮轻声道。

“对,青州刺史,糜竺子仲。”

黄承彦笑道:“此人也是最早跟随魏公的人之一,依靠自己在徐州的家业和商路,为魏公贩卖北地战马至淮南和江南,获利颇丰,其所获巨资皆供给魏公养兵养民之用。

魏公有感他的功劳,于是纳其妹为正妻之下的第一妾侍,以为贵妾,将其从县令提拔到了郡守,又将早年间魏公亲自担任的青州刺史一职与他,可谓是荣宠之至。”

“原来如此。”

诸葛亮点了点头:“徐州人投效于魏公麾下的时间很短,所以地位普遍不高,唯有糜使君早早投效了魏公,所以糜使君就是魏公麾下权势最大的徐州人。”

“没错,不仅如此,糜子仲还是魏公的亲眷,备受信赖。”

黄承彦严肃道:“糜子仲虽然出身商贾,但是既然成为魏公亲眷,地位超然,且有元从之功,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若抓住机遇,由商人家族转为士人家族也不是不可能。”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算是大概弄明白了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也有徐州名士张昭张纮等人加入魏公麾下,为魏公办事,但是时日尚短,权势不显,他们也纷纷和糜子仲交好,你和你兄长都是徐州人,记得一定要和徐州人多亲近。”

黄承彦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感慨不已,不过虽然心里明白,还是有些不舒服。

“自古以来,官员结党就不是正道,丈人为何以此教我?”

“帝王不喜,可为臣者为了保全身家性命,这也是无奈之举。”

黄承彦摇了摇头:“你不结党,可万一你有了政敌,并且你的政敌结党,你的政敌纠集他的同党来攻击你,你只有孤身一人,又当如何保全自己?”

诸葛亮不知道该怎么说。

“官场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正道邪道之说,你现在还不理解,但是等你以后真的为官,你就会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孔明啊,凡事多问问你兄长,你兄长比你年长,见识的也比你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黄承彦拍了拍诸葛亮的手背:“这天下大势日趋明朗,北地士人返乡已成定局,你叔父在荆州所做的一切,怕是算不得数了,但是这不是你叔父的问题,只是这世道变得太快,让所有人都反应不及。”

诸葛亮又沉默了,想起诸葛玄呕心沥血战战兢兢的钻营,心里非常不好受。

“但是如果你能在魏公麾下做出一番事业,想来,也不会辜负你叔父的一片苦心。”

黄承彦叹了口气:“天下大势,尽在魏公之手,这是无可逆转的局面了,你只需要攀上这最后的一道阶梯,就能拨云见日,看到希望了。”

黄承彦把手指向了北边,诸葛亮也顺着黄承彦的指引向北望去,似乎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无限美好的未来。

一千一百七十一 若要说圣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担得三百三十一 袁绍咬牙切齿的痛恨郭鹏七百七十 皇帝与代表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吗?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压大师司马懿八百 刘表决定放手一搏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职三百八十五 袁术无所畏惧四百七十 你们当真是同一个父亲的儿子吗?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个司马懿呢?一千一百六十 我强,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一千二百二十七 庞统忽然明白了一切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马家父子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战(上)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没了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君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叹息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库危机八十六 郭鹏南下东郡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祸水东引八百零六 荆益内战九百四十六 魏军出征河西四郡七百零六 古典式逼婚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别军事顾问王海波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一千二百四十九 来生我们再一起过这样的生活吧二百四十 进击的文丑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国,是需要死人的啊七百二十 吴人依然谈魏色变一千四百七十九 千古,也唯有一个诸葛亮一千一百零八 重骑营出击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们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犹豫的就把郭阳给卖了一千四百五十三 十年后的重逢关于张飞的一点问题说明一千五百零三 刘健能活到现在真是不容易九百四十 张飞渴望战争一千一百四十二 忘的真快啊一百八十五 董卓来了一千零八十七 曹洪也是一朵奇葩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军大比武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坚定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九百五十三 乖乖站好有糖吃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宫一千零四十三 张文远现在可真的是名震江南的杀神了一千五百三十 这场旷日持久的治安战终究还是结束了五百八十六 刘璋很生气一千四百六十三 镇西都护府的大危机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马家父子七百七十 皇帝与代表四百 一朝背反,权倾天下,郭子凤又欲何为?一千一百九十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一百五十三 拜访枣祗八百五十五 刘璋投降一千三百三十 这是为父能为你们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难道是山贼吗!八十三 这是人间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这一切真的是天意吗?一千三百三十八 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经不坐在那张皇位上了六百六十五 受惊吓的陈纪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试验一千四百零四 他决定用女人来笼络这群精锐善战的战士们五十八 张角要造反二百八十六 决然的高顺六百三十 朱灵将郭鹏的嘱咐小心的记在心里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长很快六百四十四 属于诸葛亮的美好未来一千四百九十八 杀人不诛心,就等于什么都没做一百二十四 叛乱爆发三百二十五 没有风险的事情,我可从没听说过四百五十三 张济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们的婚事,为父已经决定好了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鹏定义为威胁一千一百六十三 曹休素来如此阴阳怪气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击的许靖四百五十二 魏八百零一 保护刘琦三剑客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统治触角已经开始向江南延伸二百三十 背主之贼!燕人张飞特来取你性命!四百六十三 他们的欲望爆发了七十一 卢植的考验一百八十二 宦官出逃,郭鹏渡河七百四十二 总比做郭子凤的阶下囚要好三百五十 这并不能实现他的梦想一千二百零八 读书改变命运二百零六 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八百九十六 辽东枭雄的末日四百零九 皇帝本无种,兵强马壮者为之三百八十九 战争机器轰然转动一千四百八十九 吕虔更想做到的是帮助安息国恢复太平九百一十四 难道陛下也要做这种与民争利的事情吗?一百四十二 郭鹏要休假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离间计四百七十 你们当真是同一个父亲的儿子吗?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八百零八 郭嘉访黄忠一千二百七十一 罪臣士燮,恭迎王师!四百三十九 随我护驾一百三十 无路可退的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