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专制之心

对于这所军校,自然也是用来为夺权保驾护航的。

既然是为夺权保驾护航,那他自然打算以皇帝兼任校长。

把这所军校打造成专门培养忠于皇室的军事人才的重要学府,然后以大量军校的人才进入参谋台,垄断参谋台的职位,以此逐渐确立参谋台官员都毕业于军校这样的一个传统。

而且军校不对外招生,只对军队招生,对于军队内部那些立下功劳且有志于进行参谋工作的军人进行专门性的培养。

不识字不要紧,出身黎庶也不要紧,进了军校,可以学,什么都能学,只要立功,愿意发展,都可以获得进入军校深造的机会。

如此一来,算是间接的为黎庶打通一条上升渠道,且从根本上隔离士人和军队之间的联系,确保皇帝对军队的掌控。

对于专制帝王来说,军队是真正的红线,比起他的权力都重要,因为足够强大的武力是一切统治的根基,武力才是根本,皇帝如果不能直接掌控军队,将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所幸魏军从护乌丸校尉时代建军开始就被郭鹏掌控的非常严实。

军纪严明,军规十分严苛,各种规章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任何试图挑战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无论是谁。

通过这样的方式,郭鹏对军队的掌控力也非常强。

他要对军队做什么,士人们是干预不了的,他要做这些事情,只要是针对军队,士人就拿他没办法。

动不了你们的命根子还动不了军队?

别想着动我手里的军队,你们懂!

这一点,相信大家是心照不宣的。

而且就东汉士人歧视压制军人的传统来看,郭某人并不担心他们会在军队里拥有什么势力。

这年头,都是优秀的军人卯足了劲儿往士人转型,比如河内司马氏,司马懿的本家,除此之外,还从没听到过士人往军人方面转型的。

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转型的时候,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军校已经确立了。

中央的具体架构郭鹏就确立的差不多了,重用内阁,分化尚书台,垄断参谋台和御史台,以此提拔寒门豪强和黎庶,打压士人。

定下这个基调。

而在地方,郭鹏没有大动干戈,地方依然是州郡县乡村五级制度,其中州刺史和郡太守依然具备辟召属吏的资格,这是郭鹏暂时无法撼动的。

州刺史那边倒无所谓,毕竟被郭某人剥夺了军权和财权之后,只剩行政权的州刺史掀不起什么风浪,郡太守其实也差不多,但是二者具备的辟召之权依然是很大的隐患。

地方政府的开府之权是建立在东汉与豪强共天下的基础之上,郭鹏是被迫继承这个规矩的。

因为东汉的不作为和虚弱的小政府,郭鹏必须要为他们擦屁股。

其实这种制度的建立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掌握资源和人口的都是地方豪强,你官府不与豪强合作,就不能很好的治理地方,所以才要把权力分给本地人,这是郡太守开府的实质。

州刺史开府也是差不多的,只是在汉末乱世的背景之下,开府变成了郡守和此事笼络当地军事人才参与争霸的渠道,变了味儿。

本来开府是为了维护统治的。

而且在这样一个交通讯息极其不畅通的时代,交通和讯息传播速度是限制君主集权的一大因素,所以郭鹏从掌握地方开始就特别专注于修路和建设驿站以增强讯息传播速度。

多年下来,他在中原修建了相当发达的交通网,并且将之延伸到了河北,继而延伸到了并州和幽州,又通过战争延伸到了关西和扬州。

增强交通,增强迅速传播能力和速度,是增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方式,而通过对讯息和情报的掌控,郭鹏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权力的增加。

将来从地方层面打破二重君主制的契机就在交通建设的层面。

但是,光这样还是不够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增强皇权,抗衡士人的血脉优势,郭鹏还要重用宦官和特务,搞一把士人们最厌恶也是最恐惧的宦官政治和特务政治。

这是必然的,也是郭鹏筹备已久的。

从他决定要当皇帝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离不开特务和宦官的帮助。

宦官政治和特务政治在历史上都是为了巩固皇权而出现的,因为被士人们厌恶,所以声名狼藉,但是对于皇帝来说,这是非常实用的。

放到现代,宦官因为历史因素没有了。

但是特务,哪个主权国家不搞?

宦官没有了后代,去了势,是只能依附于皇帝的畸形存在,是专制君主制度下的特殊存在。

历朝历代皇帝都有用宦官对抗文官的例子,而宦官们大体上也都忠于皇帝,是皇帝最忠诚可靠的打手。

唯一的例外是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不过这也是有其历史因素,还有一定意义上的以讹传讹。

不过唐朝宦官的确空前强势,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掌握了中央禁军神策军。

在遍地军阀割据的情况下,唐皇不依靠宦官掌握的神策军,还真没什么办法,但是这也是他们自己把唐王朝给玩坏掉的原因,也有唐王朝处在世家贵族政治到科举文官政治的过渡期这样一个特殊时代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宦官存在的重要意义就是保护皇权,延伸皇权。

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权,宦官的背后站着皇帝,宦官所做的行动基本上都是皇帝的授意,宦官群体是皇帝面对人数众多的文官最大的助力之一。

尤其对于郭鹏这样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皇帝的存在,宦官的拱卫明显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士人越骂,越是痛恨,越是要杀光宦官,就证明宦官政治站在皇帝立场上来说是对的,是不可或缺的。

宦官的存在让士人如鲠在喉。

你们越是痛恨,我越是要用!

专制之心空前强大的郭某人决定仿照明朝建制,设立宦官衙门,强化宦官群体,让他们一定意义上具备和士人们博弈的能力。

当然,名义上,这样做是为了侍奉皇室,为了让皇室得到更好的照顾,所以要多招揽宦官,将责任细分下去,把皇室给照顾的无微不至。

明廷宦官十二监,还有四司和八局,一共二十四衙门,不说全部,有一部分肯定是要立起来的。

名义更好搞——

和后来的专制皇帝们比起来,东汉帝王们活的实在是太糙了,糙的郭某人都没眼看。

居然还让士人出任内官,和阉人一起在内廷服务。

开什么玩笑?

尊贵的士人怎么能和阉人为伍?

而且没有这些分门别类的宦官伺候,怎么能体现皇家的特殊呢?

怎么能体现皇帝的尊荣呢?

怎么能方便办事不损皇帝威严呢?

我是皇帝,我要尊荣,所以我要用宦官服侍我自己,我绝对不是想着用宦官弄死你们,你们别误会。

士人可以全部离开内廷了,内廷的所有事情,我会专门用宦官来做,不用你们费心思了,你们可以专心致志的读书学习了。

九百九十四 田丰数次感受到了来自于程昱的恶意四百零二 无比正确的道路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七百七十一 皇权危机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脑一片空白四百七十九 魏公四百五十二 魏一百八十三 救驾一千五百零一 刘健病了一千零七十二 仲达,你这样的人我是很欣赏的一千三百八十 霸权的确立三百一十一 讨伐袁绍(为盟主武选清吏司加一更)一千四百七十 太极宗师对太极宗师三十一 北伐鲜卑一千五百五十一 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遗憾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罗马二十九 猛男卢植一百零八 郭郎为何会选择我糜氏九十八 这一战必须要打赢二百八十 郭鹏想麻烦吕布做一次拆迁办主任九百八十九 来自后院的烽烟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禅位给魏王殿下的诏书了一百七十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百四十六 生擒袁绍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这种东西不是上位者生来就拥有的五百二十七 汉室的旗帜倒了七十九 不得已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们的婚事,为父已经决定好了一千二百三十八 兜兜转转二十年五百七十四 郭鹏又打起了诸葛丞相的主意五百三十七 你可愿来我军中从军?八十三 这是人间三百六十二 进化的郭鹏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亲到底承担了什么样的压力?四百四十六 我终于是个人了!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奋战的马超终于死了六百二十二 南征汉中八百九十四 东北巨兽九百五十二 曹休想当英雄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后雍闿就死了一千四百四十八 危中藏机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们都回来了一百五十九 浪荡子郭嘉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鲁肃一千一百五十四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九百二十四 他该死!一千二百六十五 太史慈兵进交州九十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乎?一千三百五十三 刘健并不能理解郭鹏三百八十九 战争机器轰然转动七百七十九 专业演员郭某人自认不会输给任何人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势在魏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一百零九 以权谋私的郭某人八百九十三 公孙康的绝境六百七十 他们觉得郭鹏累了三十七 宋氏的破灭一百二十六 焦头烂额的灵帝八百零七 没有悬念的战争三百五十 这并不能实现他的梦想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锋(上)七百八十二 退位与禅让一百三十三 受到惊吓的张举一千一百七十三 郭鹏并不在意自己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绝路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尴尬处境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七百六十三 郭某人一脸委屈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与报纸一百三十四 丘力居想要止损一千零二 登上舞台的战士们九百五十九 联合商队西出玉门关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难道是山贼吗!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动四百一十一 大决战(上)一千一百四十二 忘的真快啊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亲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八百九十 张飞大破公孙康七百七十五 变雒为洛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丑恶的嘴脸在这些事情上暴露无遗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将成为中华文化庙堂之中的文理二圣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内七百四十一 咱们什么都不知道二百六十九 乱世争霸的高节奏和无节操九百六十一 父亲深谋远虑一百三十七 叛乱的终结一千五百三十二 谁让他是郭鹏的儿子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兴趣来挑战我谋生的本领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样的凉州一百一十五 郭鹏无意于挽回这个汉帝国八百八十一 张飞兵临襄平城一千二百七十 徐晃可不认为自己的将军做到头了七百三十二 晕船的张辽三百零八 袁术不会那么傻吧?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欢赚钱一千四百八十八 吕虔背水一战八十四 子凤之才,我不及也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