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出乎意料的受欢迎

组织货源的事情交给了安妮·金德勒,为了表示对安妮·金德勒表示感谢,陈耕还额外向她支付了一笔佣金。

对于陈耕支付给自己的这笔佣金,安妮·金德勒收的心安理得,陈耕也没觉得她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德国就是这样,除非是夫妻以及亲人之间,否则类似的帮忙都会向对方支付一定的辛苦费,或者干脆就叫佣金,原因么也很简单,资本主义嘛,我的时间和精力是有成本的,我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帮你做事情,付出了成本,你当然要付我佣金,哪怕是你我丈夫的朋友、是我丈夫合作伙伴也不能无偿使用我的时间,除非我乐意——当然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有在非常好的朋友身才有可能出现——但对于安妮·金德勒来说,陈耕显然算不上是非常好的朋友,她甚至都没有见过陈耕。

把采购计算机的事情交给安妮·金德勒,对于陈耕来说来的日子就泛乏可陈了,虽然是来考察,但对于重型柴油机工艺这一块陈耕懂的不多,至于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这一块,也没人把资料给陈耕看,这也很好理解:你陈耕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这么深奥的东西,就算给你看你看的懂吗?

不过对于陈耕来说,他倒是乐得轻松一些,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的真的太天真了,随考察团一起来的女同胞们怎么可能舍得放过这么一个绝佳的劳动力?于是陈耕的苦逼日子开始了。

他格外后悔:自己还不如呆在mtu和大家一起看资料呢……

由此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当11月6日,考察团结束了对拟引进的工艺和提供的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完成考察和核实之后,陈耕激动的热泪盈眶:这地狱一般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

临走之际,顾新宇拍着陈耕的肩膀,满是赞赏:“小陈,你这段时间的表现非常不错,更难得的是你能说一口这么流利的德语和英语,怎么样,有没有来咱们外交部的想法?我给你说。咱们外交部缺的就是你这种头脑灵活的人才,只要你来外交部,前途这一块你就不用担心了。”

但陈耕的脑袋立刻摇的像是拨浪鼓,去外交部?打死他也不去:“谢谢您。可我舍不得身上的转这身军装。”

“顾新宇有些惋惜,他是真的想要将陈耕调到外交部里来,如果陈耕愿意,他甚至想将陈耕调到自己身边给自己当助手,这小子不但熟练地掌握了德语和英语这两门国际主流语言。更难得的的是他头脑灵活、开放,在顾新宇看来陈耕简直天生就是搞外交工作的苗子,这么好的一颗好苗子怎么就不愿意来外交部呢?

顾新宇很惋惜,他身后的女同胞们也很惋惜:这么乖巧懂事的小年轻,现在真的把多见了,怎么就不愿意来首度工作呢?

“我是革命的一颗螺丝钉,在哪动作都是一样的,”眼看着顾新宇似乎还不肯死心,陈耕哪里敢让他开口?连忙道:“何况咱们外交系统人才辈出,多我一个少我一个其实根本没什么打紧的。”

陈耕这话一出口。顾新宇立刻就熄了拉陈耕进外交部的心思,欣赏陈耕归欣赏陈耕,但既然陈耕拒绝了自己的邀请,顾新宇也不可能继续“死皮赖脸”的求人,中央大部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虽然心中遗憾,顾新宇还是点了点头道:“既然你已经打定了主意,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小陈同志,祝你接下来的工作一切顺利。”

“祝您一路顺风,”顿了顿。陈耕提高了一点嗓门,道:“祝大家一路顺风。”

————————————————

和伯恩斯·金德勒抵达沃尔夫斯堡的时候,陈耕惊讶的发现安妮·金德勒竟然来机场迎接了。

和自己记忆中的样子相比,安妮·金德勒看上去年轻许多。也是,上一世的自己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10年后,对于岁月这把*来说,10年足以让他对一个女人做很多事情了。

或许是术后元气还没有恢复的缘故,安妮·金德勒脸色看上去白的有点厉害,整个人看上去也有些虚弱。不过精神倒是还不错,和伯恩斯·金德勒拥抱了一下,安妮·金德勒道:“爸爸,您看上去精神不错。”

“当然,我在腓特烈见了一些老朋友,这段时间我过的很开心,”伯恩斯·金德勒轻拍了两下安妮·金德勒的肩膀,关心的道:“亲爱的,你的身体还没好,应该在家里等着的。”

陈耕下意识的咧了咧嘴:虽然明知道这只是家人之间的昵称,但对于陈耕来说,虽然自己在德国生活了差不多20年,他还是无法接受老公公对自己的儿媳妇说“亲爱的”这三个字,哪怕明知道其实是自己想歪了,但不习惯就是不习惯。

“我的身体早就没关系了,您知道的,事实上我恢复的很好,”安妮·金德勒说着,扭过头看着陈耕,微笑着伸出手,道:“你就是陈吧?我经常听斯文说起你,很高兴见到你。”

曾经的自己刚刚到德国的时候,金德勒夫人给了自己很多照顾,她是一个很好的人,对于这个女人,陈耕一直心怀感激,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又与她见面了,心里头很有些激动:“夫人您好,我是陈耕,很高兴见到您,另外,您果然和金德勒先生说的一样漂亮和有气质。”

安妮·金德勒愣了一下,然后立刻就笑了,好奇的向陈耕问道:“陈,抱歉,但你真的是中国人?”

“当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中国人,您为什么会这么问?”

“你们中国人可不像你这样直接,给我的感觉你更像是一个德国人。”安妮·金德勒直言不讳的对陈耕道,陈耕成功的引起了她的好奇。

在安妮·金德勒的印象中,或者说在绝大多数外国人的观感中,中国人都是腼腆的、保守的,就像是那些在沃尔夫斯堡的华人和华侨一样,他们不喜欢和当地人交流,不喜欢参与政治。只喜欢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交流的对象也仅限于他们的同胞,她一直都以为中国人就是这样的,但陈耕的出现去让安妮·金德勒对中国人的印象有了近乎颠覆性的变化:这个中国人大大方方。很开朗外向,一点也不像是他的那些仿佛有社交恐惧症的同胞们一样,似乎他很乐于表现自己。

这让安妮·金德勒有些不适应,但同时更多的还是高兴:之前她其实并不是很看好自己的丈夫与陈耕的合作,在她看来与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家伙合作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甚至在此之前她还想着看看能不能说服丈夫回心转意,但现在看来,似乎情况并不像是自己想的那么糟糕?

陈耕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这并不是坏事,对吧?”

“没错,这不是坏事。”安妮·金德勒点点头。

陈耕和安妮·金德勒在这里说话,伯恩斯·金德勒却是忍不住了,急切的道:“亲爱的,我们的车子你签收了没有?怎么样。是不是很漂亮?”

“已经收到了,”说起陈耕和金德勒海运过来的那16辆长江750,安妮·金德勒也不由得兴奋起来,虽然此前在电话里她已经和伯恩斯·金德勒说过一次了,但这并不妨碍此刻她再次和他说一遍:“很漂亮,非常漂亮,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艺术的代表,每一个零件都透着那个时代德国工业的机械味道……”

虽然安妮·金德勒并不喜欢机械,但如果机械在今后将极有可能成为自己家的事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起那些长江750偏三轮,安妮·金德勒的兴致立刻上来了。

本就心里痒痒的跟猫抓似的的伯恩斯·金德勒,听安妮·金德勒说的这些,心里痒的越发厉害了。哪里还忍得住?急切的道:“那我们还在等什么?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我的小宝贝了。”

金德勒夫妇自然是和老金德勒分开住的,老金德勒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现在若大的房子就他一个人住,自然是空旷的厉害,那16辆长江750在运回来之后自然就被放在了伯恩斯·金德勒的家里——在腓特烈港的时候伯恩斯·金德勒就已经与陈耕说好了,到了沃尔夫斯堡之后陈耕就住在伯恩斯·金德勒的家里。至于房租?免费!按照伯恩斯·金德勒的说法是“感谢你在我儿子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16辆偏三轮摩托车还是很占地方的,哪怕老金德勒的房子是“house”也一样,更何况这16辆偏三轮只有伯恩斯·金德勒的那辆被拆开了,其他15辆车还保持着运输状态的模样,这就更加占地方了,除了在车库里放了几辆之外,其他的都被摆放在了院子里——额外多说一句,也多亏伯恩斯·金德勒住的这个地方的治安还算不错。

打量着眼前这辆德国灰涂装的长江750,抚摸着上面的机枪架、防空灯,伯恩斯·金德勒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亲爱的,我们又见面了……”

……………………

一群老头摸着摩托车涕泪齐流的场面有点恶心,但毫无疑问,气氛是热烈的,每个人都对自己定制的长江750十分满意,因为车子太多,以至于伯恩斯·金德勒的院子里面根本停不下,大家不得不将车子推出来,停放在伯恩斯·金德勒房子前面的路上。

这下子好了,整整16辆仿佛从历史当中走出来的bmwr71边三轮摩托车让整个街区都轰动了,短短的时间,伯恩斯·金德勒房子前面的这条路就出现了交通堵塞的情况,无数人的人争相与车子合影、打听着这些车的相关信息。

德国人对于机械是狂热的,对于值得自己骄傲的历史也是狂热的,拜宣传所赐,很多人都以为德国人对于二战给世界造成的伤害应该是心怀愧疚的,这话对也不对,不对是经过德国政府这么多年的宣传,大多数德国人的确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这一点上德国的确是对不起世界(其实主要是欧洲);

说不对,是大多数德国人对于自己国家在二战期间迸发出的奇思妙想和一些工业科技其实是很自豪的,不管是v1、v2火箭还是世界上的第一架投入量产的喷气式战机都源自德国,足以证明德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虽然因为二战战败的缘故让德国政府、企业在这些问题上三缄其口,但老百姓对于自己这个民族还是由衷的感到自豪,而作为二战期间全世界范围内最成熟的军用摩托车,bmwr71其实在德国国内一直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只是bmw公司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而不可能在生产bmwr71的复刻版而已,但对于这款产品,德国人自己却是相当的自豪和骄傲。

现在冷不丁看到这么多bmwr71出现在这里,街区的居民几乎全都疯狂了,至于这些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更是激动的老脸通红,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他们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这么风光过。

伯恩斯·金德勒笑的很癫狂,不过他这么兴奋,并不是因为民众对这款车的喜爱,而是他看到了这款车在德国深厚的群众基础,拉着陈耕的胳膊,伯恩斯·金德勒兴奋的道:“陈!陈!你看到了吗?我们的产品在德国就是这么受欢迎,我保证,我向你保证,我们会赚大钱、成为富翁的!”

“没错!”陈耕连连点头,他也没想到这车竟然会一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我们得快点行动起来,每一天都是钱!”

————————————————

ps:兄弟们,明天要坐火车,今天就这一更了,补了昨天欠大家的1000字,但是欠了大家一更,明天千年争取在火车上码一些出来,如果写不出来,到时候再向大家请假。(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轿车生产资质第四百四十九章 买买买!第884章 前进基地第59章 折价分红第7章 华清男生的公敌第887章 比你更坏第221章 前大红旗总设计师的下落兄弟们,求点击!求月票!求订阅!第205章 倾力而为第956章 钱迷人眼第732章 行业巨头的分量第918章 陈耕太不厚道第735章 难以拒绝的机会第502章 打开了大门第五百五十一章 董小姐的天赋第195章 三蹦子惹人爱:中第816章 目的和手段第121章 您盯着我不放干嘛啊第243章 重视技术第五百一十章 扩张第1058章 终于将狼堡踹下了车:下第41章 不务正业?第762章 聪明的女人第751章 力量第1031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凤凰:下第814章 老将发挥余热 4000字第三百章 给秘书做饭的老板第685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73章 宋老的成就第711章 轰—8重启:下第1008章 没什么好怕的,撸袖子干第967章 名单上的第一个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买买买!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体总动员第四百一十章 争论第1036章 最特别的广告代言第17章 谁敢说三道四?第124章 艰难的军工第七百九十八章 鸡飞狗跳第45章 送上门来的样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是中校啦第四百五十三章 撕破脸皮又怎样?第935章 谁说我想要他们的股份?第235章 小钱钱,真心甜第168章 给工人找媳妇第五百六十七章 不按规矩出牌第四百二十八章 寻找契机第107章 老师的考校第六百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第662章 忽悠上车第1043章 想要占便宜?哪有那么简单第四百五十三章 撕破脸皮又怎样?第925章 图穷匕见第717章 我不服,你们怼他啊第四百三十二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1041章 机遇来了第840章 还是拒绝第五百九十六章 RB人和德国人都被吓坏了第三百零六章 路测车队被扣第916章 总统候选人被枪击第815章 试探第932章 有色金属总公司真急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偶遇陆冠球第938章 单独的公司第五百六十一章 背后捅刀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压缩机的危机第67章 魔都的调侃第1032章 蛮不讲理第155章 组建联盟第179章 彼之毒草第988章 金钱说话第1075章 量产最速第101章 这步棋走对了 4/4第3章 我的理想第四百二十一章 厨师上任第四百六十一章 救了1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勾引毛熊第878章 水电站!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何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得不低头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谅第49章 拉兄弟企业一把:上第731章 润华现象第三百五十七章 柳暗花明又1村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得不低头第121章 您盯着我不放干嘛啊第99章 合作愉快&管理理念的冲击第666章 西德商务部的邀请第三百二十九章 琐事第168章 给工人找媳妇第三百八十八章 盛会第643章 补充条款第750章 诱之以利第776章 见才心喜第881章 润华实业不会怂吧?第691章 诈强烈抗议,并且求月票!第747章 不断恶化的形势第1072章 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