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襄公即位第六年,立儿子夷皋为世子,把弟弟公子乐派到陈国去做官,目的是为儿子即位扫清障碍,惧怕弟弟在国内培植政治力量,对儿子产生威胁,不过这样晋国君主这个大家族的力量又一次被削弱,削弱的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
同年,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先后去世,国家连续失去四位栋梁,全部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人们都很惋惜。
狐氏、赵氏对晋国有大功,两姓后人都有将帅的才能,晋襄公考虑以后,任命狐射姑为元帅,赵盾辅佐。
狐射姑登坛拜帅,发号施令,旁若无人,不考虑部下的感受。
他的老部下臾(yú)骈(pián)劝告说:“现在的三军将领不是老将军,就是老将军的后代,都是有根基的人,元帅应该虚心纳谏,心存谦和,这样军队才会聚心合力,无往不胜。”
明明是好话,谁知道,狐射姑听后大怒,喝斥道:“我刚刚拜帅,你就胡言乱语,扰乱军心,是什么意图?”说完不由分说,拉下去打了一百鞭。
这样一来,众将领更不服气了。
晋襄公任命元帅的时候,太傅阳处父出使卫国去了,回来以后听说狐射姑当了元帅,密奏给晋襄公说:“狐射姑刚愎自用,争强好胜,不得民心,不适合做统帅。我在军中辅佐赵衰,发现他的儿子赵盾很有才能,而且为人谦和,如果选择元帅,赵盾最合适。”
经过这些天的考察,晋襄公对自己任命的元帅也不满意,就采纳了阳处父的建议,下令召集部队将领,准备换元帅。
部队高级将领都来齐了,狐射姑不知道换元帅的事,仍然以元帅自居。
晋襄公发话了,喊着狐射姑的名字说:“贾季,原来我让赵盾辅佐你,今后你辅佐赵盾。”
狐射姑心中不痛快,但不敢多说,只能答应。
从此,赵盾开始掌管晋国的军政大权,修订国法政令,得到大家的认可。
有人对阳处父说:“你为人正直,说话从不遮遮掩掩,忠心可嘉,可是不免遭人埋怨,被小人算计?”
阳处父坦荡地说:“只要有利于国家,私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
第二天,狐射姑闷闷不乐地去见晋襄公,问道:“承蒙主公念及先人微劳,偏爱我,让我统领三军,可是突然换帅,臣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莫非先父狐偃的功劳,不如赵衰吗?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一般刚愎自用的人,都没有自知之明,不会自我检讨。
这个晋襄公也不会绕圈子,不会平衡大臣们的关系,有啥说啥:“没有其他原因,阳处父对寡人说,你的处事方法得不到众将的认可,不可为帅,所以就换赵盾了。”
做君主的没有担当,话能这么说吗!
就在这一年八月,晋襄公病重。奄奄一息时召集太傅阳处父,赵盾等大臣,在病榻前嘱咐说:“寡人继承父亲的基业,打败楚国,讨伐秦国,晋国威名不减,可惜寿命不长,将要与诸位爱卿长别。“然后缓了口气,用力抬头看看这些大臣,继续说:“太子夷(yí)皋(háo)年幼,你们一定要尽心辅佐,团结邻国,不要丢失盟主大业!”
说完,群臣一起跪下,拜了三拜,接受嘱托,襄公这才合住双眼,与世长辞。
第二天,群臣按照襄公的嘱托,奉太子夷皋即位,可是此时,赵盾反对说:“国家多难,与秦、楚有隔阂,不可以立幼小的君主,现在公子雍在秦国做官,心地善良,政治成熟,可以迎接回来继承君位。”
不奉遗命,再立新的君主,这么大的事,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摸不清底数,没有人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