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向为纵,东西方向为横,秦国在西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南北分布,所以苏秦提出的六国联合为“合纵”。
苏秦说服六国合纵,然后赵肃侯派遣使者约齐、楚、魏、韩、燕五国国君,到洹(huán)水相会。
快到约定时间,燕文公先到,韩宣惠公第二,没过几天,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陆续都来了。
苏秦先与各国大夫见面,商议怎么样排列座次。
按理说楚国、燕国是个老牌国家,齐、韩、赵、魏都是新被封的国家;齐国是田乞夺取齐景公的姜姓政权成立的国家,国家名字没变,国君家族已经变了;韩、赵、魏更不用说了,三分晋国后成立的国家。所以楚国、燕国资格老。
可是现在为了合纵对付秦国,各国大夫商量来商量去,在战争之际,定下来按照国家大小排序为叙,楚最大,齐第二,后面依次是魏、赵、燕、韩。
这些国君里面楚国、齐国、魏国已经自称为王,赵、燕、韩还是沿用周天子给的封号,这样的话,在一起称呼爵位,名义上不平等,很不方便。再让这些称王的国君称呼降级,虽然是称呼,这些国君不一定乐意。于是苏秦建议,六国国君全部称王。
因为此次盟会是赵王发起的,赵王占据主位,楚王等以次居坐客位。
各国大夫商议妥当以后,到了会盟日期,各国国君和大夫登盟坛,照位预定位置排好。
苏秦站在坛中向六国国君说:“诸君皆为山东大国,位居王爵,地广兵多,足可以自强称雄。秦国乃是西戎牧马贱夫出身,凭借占据咸阳险要,蚕食列国,诸君愿意依附秦国,向秦国俯首称臣吗?”
诸位国君都说:“不愿臣服秦邦国,愿听先生教诲!”
台词是提前排练好的。
苏秦接着说:“‘合纵抗秦'的办法,已经告诉大家了,今日歃血为盟,向神明发誓,六国结为兄弟,患难与共!”
六王一齐拱手说:“谨听先生。”
有从人交给苏秦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小碗,一把尖锐小匕首,苏秦手捧托盘请六王以次歃血,然后一同拜告天地和六国祖宗先人。写下六份誓约“一国背盟,五国共击之!”,六国各收一份,然后摆酒开宴。
赵王提议:“苏秦用合纵结盟的办法使六国安定,应该封他一个尊贵爵位,让他往来六国之间,保证盟约顺利执行。”
五位国君都赞同赵王提议,于是六国合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总辖六国臣民,又各赐黄金百镒,良马十乘。
苏秦谢恩接受封赏,六王各自归国,苏秦随赵肃侯归赵。
六国“合纵”联盟以后,苏秦把盟约抄写了一份,派人送给秦国,秦国边境的官员得到盟约,快马加鞭送往都城咸阳。
秦惠文王看了以后大吃一惊,立即召集众臣商议。
盟约先交给相国公孙衍,公孙衍看完交给在座的各位大臣传看。
秦惠文王对公孙衍说:“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寡人就没有希望称霸中原,必须想个办法破坏他们的合纵。”
公孙衍说:“提出合纵联盟的是赵国,大王可以派兵讨伐赵国,如果哪个国家来救赵,咱们就去攻打这个国家,这样,诸侯们就会感到害怕,为了自保,联盟自然而然就解散了。”
这时,张仪在座,他与苏秦有约,本意不想讨伐赵国,公孙衍说完以后,张仪说:“六国刚刚签订盟约,聚合的势头正盛,不可能短时间拆散他们,秦如果讨伐赵国,那么韩国出兵宜阳,楚国进兵武关,魏国攻取河外,齐国强渡清河,燕国派出精锐助战,秦国应接不暇,那里还顾得上攻打他国?距离秦国最近的是魏国,而燕国在北边距离秦国最远,大王用贵重礼物贿赂魏国,与魏国和好,让各国对魏国产生怀疑,同时与燕太子通婚,这样一来,各国各怀心事,合纵自然土崩瓦解。”
秦惠文王听得不住点头,按照张仪的办法,归还魏国襄陵等七座表达诚意与魏国讲和,魏襄王派出使者感谢。对于燕国,秦惠文把女儿许配给了燕国太子。
一位有野心的君王,任何人都是他的政治筹码,女儿又算什么,在他眼里,权力是最重要的。
赵王知道以后,叫来苏秦责备他说:“你倡导合纵联盟,抵抗秦国,还没到一年,魏、燕二国都与秦国好上了,如果秦国现在出兵攻打赵国,这两个国家可能出兵救援吗?”
苏秦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对于魏国、燕国与秦国结好,他无能为力,只能盘算着怎么应付赵王,早就想好了脱身之策。
苏秦诚惶诚恐地向赵王谢罪说:“臣请求为大王出使燕国,说服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