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suī)挑选出一位门客,这位门客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忠诚,否则的话,反间不成,被策反了怎么办。第二个是精干,去赵国反间君臣,必须精明能干。两者缺一不可。
这位门客史书上没有留下姓名,从小道进入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身边的亲信。
有钱可以行贿是一回事,知道怎么不露声色的行贿更是大学问。
然后散布流言:“赵国能够做大将的只有马服君赵括,他比他父亲赵奢厉害多了,秦国人都害怕赵王让马服君代替廉颇,秦国人没有人能够抵挡;廉颇老了,胆怯不敢战,屡战俱败,因为指挥不利,赵国士兵阵亡了三四万,现在被秦兵步步紧逼,不久就要投降了。”
赵孝成王先得到消息,赵茄等人被战死,连续丢失三座城,然后,派人去长平慰问,实际上是催廉颇出战。
廉颇坚持“坚壁不战”策略,赵王派出了好几拨使者慰问,廉颇始终坚守不战,赵王怀疑他真的胆怯了。
当听到身边的人说那些反间的话,信以为真,召来赵括询问:“爱卿能为我击退秦军吗?”
初生牛犊不怕虎,嘴上谈兵论战没有输过的赵括,趾高气扬地回答:“秦国如果派武安君白起为大将,臣对付白起需要花一些心思谋划,至于王龁(hé)不值一提。”
赵王问:“为什么这样说?”
赵括回答:“武安君多次领兵出征,先在伊阙战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后来又攻打魏国,攻取大小六十一座城;又向南进攻楚国,攻克鄢(yān)城、郢(yǐng)都,平定巫、黔两地;然后又攻打魏国,在芒卯,斩首十三万;又攻打韩,占领五城,斩首五万;再斩赵将贾偃,用计把两万赵兵沉在河底。战必胜,攻必克,战绩显赫,敌军望风而栗,臣如果与他对阵,胜负不好说,需要花点心思。而王龁是秦国无名小将,乘廉颇胆怯,才敢深入我国境内;如果遇到我,如同秋叶遇寒风,轻轻松松杀他个七零八落。”
赵孝成王听后心情愉悦,当即拜赵括为上将,赏赐黄金彩帛无数,让他带着赵王符节,去前线代替廉颇,同时增兵二十万让赵括带到前线。
赵括检阅军队完毕,用好大车拉着赵王赏赐的黄金彩帛,回家拜见母亲。
赵括的母亲问他:“你父亲临终遗命,告诫你不能担任赵国将领,你今天为什么不推辞?”
赵括说:“母亲,不是我不推辞,国家在用人之际,现在的赵国实在是没有人比得上我。”
赵括的母亲向赵王上书进谏:“赵括只知道读书,不知道变通,不是大将之才,希望大王不要用他。”
赵王还是很谨慎,召赵括母亲觐见,亲自询问,赵括母亲回答说:“赵括的父亲做将领的时候,所有赏赐,都分赏给他下面的军官;接受的命令要出征,当天就住在军营,不再过问家里面的事,与士卒同甘共苦;每件事都要与众军将商议,集思广益,不敢独断专行。现在,赵括作为将领,态度傲慢,军官们不敢仰视。收到的赏赐,全都拉回家中。作为大将,能这么做吗?赵括的父亲临终时,一再告诫我说:‘赵括如果做了将领,赵兵必败。'我谨记在心,希望大王另选良将,千万不要任用赵括。”
赵孝成王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学问,认为是妇人唠唠叨叨,越听越烦,当听到用了赵括,赵兵必败的时候,开始生气了,对赵括的母亲说:“寡人已经决定了!”
赵括母亲说:“大王既然不听妾身的话,如果兵败,请不要让妾身一家连坐,跟他一起受罚。”
赵王同意,打发赵括的母亲走了。
赵括领兵二十万,浩浩荡荡望长平进发。
范睢(suī)派的门客仍然在邯郸,多方打听,赵括向赵孝成王说的什么话,什么时间拜赵括为大将,赵括的母亲向赵王说的什么话,什么时间赵括的大军出发启程,有多少军队,全部回报给了咸阳。
秦昭王与范睢商议说:“看来此战必须让武安君出马了。”
于是,秦王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王龁为副将,同时传令军中严密封锁消息,“有人泄漏武安君为将者,立斩。”
赵括来到长平关,廉颇验过符节,把军籍交给赵括。
自己再不满意,除了摇脑袋,半个“不”字也不能讲。
军令不可违抗。
交接完毕,带领亲军一百来人,回邯郸了。
廉颇在回邯郸的路上,一路疾驰,忽然停下,皱着眉头思索半天,然后又疾驰而走,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
身边都是跟随老将军多年的亲信,他们谁都没有问,心里都清楚,老将军是不放心,不放心四十五万赵军,四十万生龙活虎的生命交给赵括,那是赵国的全部资本,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赵王的命令,谁能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