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顷公因兵败,感到耻辱,勤于国政,爱民修政,周济穷人,颇得民心,得到国内人民的赞赏和认可。
齐倾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后,他的儿子齐灵公继位。
齐灵公在位期间,相继任用晏弱、晏婴父子为宰相,齐国实力逐渐恢复。
齐灵公即位之初,尊重晋国为霸主,听从晋侯号令,多次跟随晋国讨伐不听话的国家。
后来,随着自己国力的逐渐强大,想要脱离晋国摆布,开始与晋国争霸中原。
齐灵公期初娶了鲁襄公的女儿为夫人,生子起名叫光,立为太子。
后来他宠幸的一位妃子叫戎子,生子起名叫牙,另有一位妃子生子起名叫杵臼。
戎子凭借齐灵公的宠爱,要求立牙为世子,死缠硬磨,枕头风呼呼地吹,齐灵公招架不住,答应了。
大臣仲子得知要更换世子以后,进谏说:“光立为世子子时间很长了,并多次以世子身份会见诸侯,现在无故废掉,恐怕国人不服,主公日后定会后悔!”无故换世子就会出乱子,你要小心。
齐灵公已经拿定主意了,说:“废立我说了算,谁敢不服!”派世子光率兵驻守即墨。
世子光走后,传旨废掉光的世子位,立牙为太子,让大臣高厚为太傅,辅佐太子,太监夙沙卫有智谋,为少傅,也辅佐世子牙。
鲁襄公听说齐国废掉太子光,怎么说是自己的外孙啊,派使者来询问,齐灵公找不到合适理由,答不上来,反儿考虑到鲁国将来会帮助光争夺国君,所以与鲁国反目为仇,出兵征伐,威胁鲁国,然后再准备杀掉光。
一个人被蒙蔽以后,净干糊涂事儿。
鲁国派叔孙豹向晋国告急,此时晋悼公抱病不起,不能救鲁。
当年冬天,晋悼公去世,群臣奉世子彪即位,史称晋平公。
齐国初次伐鲁是个试探,晋国没有派出救兵,齐灵公以为晋国拿自己没办法,再次兴兵讨伐鲁国,围住防城,守将臧坚誓死不降,坚守城池,城被攻破,臧坚被杀。
叔孙豹再次来到晋国求救,晋平公命令荀偃大合诸侯,共同讨伐齐国。
晋平公亲自率领晋国军队出征,与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汇合后共十二路车马,一同往齐国进发。
齐灵公安排上卿高厚辅佐太子牙守国,自己带着崔杼、庆封、析归父、殖绰、郭最、寺人夙沙卫等,统领大军迎战,到了平阴城,在平阴城南挖了一道壕沟,深有两三丈,宽度约有一里多地,围着平阴城一圈,派析归父驻扎在南门外,选精兵把守,用来阻挡敌人,其他人入城守候。
服侍灵公的夙沙卫说:“十二国人马看似兵多将广,但人心不一,乘其初到,咱们可以出奇致胜,挫败他们一路军马,其余的就会丧气。如果不战坚守,应选择险要之地防守,区区壕沟,阻挡敌人作用不大。”
齐灵公沉着脸,用蔑视的眼神看看夙沙卫,说:“如此深沟,敌人能飞过来吗?”
众将无语。
再说荀偃听说齐军挖大沟拒敌,笑着说:“齐国害怕我了,一定不会迎战,应该用计策进攻。”
传令司马张君臣,在山野密林处,虚张旗帜,布满山谷树林,务必让平阴城内的人远远望见,再多做草人,蒙上铠甲,立在空战车上,将树枝绑在车后拖着地,战车行动起来,扬起尘土,战车上多插旗帜,在山谷之间来往奔跑,作为疑兵。
荀偃、士匄率领中军居中,赵武、韩起率上军在右,魏绛,栾盈率下军在左,分派各国军队跟随,分作三路大军,命令战车中多载木石,步兵每人携一袋土。
分派完毕,三路军炮声相应,一同向平阴城进发,到了大沟边上,各自把车中的木石,抛入沟中,再加上士兵们的好几万个土袋,壕沟顷刻填平,大刀阔斧,杀将进去,城外驻扎的齐兵又少,根本抵挡不了,被杀伤大半。
析归父差点被晋兵擒获,慌慌张张逃入平阴城中。禀报齐灵公:“晋国三路大军,把壕沟填平,难以抵挡,已攻到城下。”
齐灵公这时候才知道害怕,到城楼向城外观望,看到晋国已经在南城下列队,再往远处看,山丘边,树林旁,旌旗招展,号带飘扬,车马驰骋,荡起尘土遮天,大惊道:“诸侯的军队,怎么这么多啊!暂且避其锋芒。”这就要往临淄撤退。
问诸将:“谁敢断后?”
夙沙卫接话道:“小臣愿领一军断后,力保主公无虞。”灵公大喜。
这时候,有两员大将站出来一齐禀奏道:“堂堂齐国,岂能让一后宫待臣断后?让诸侯耻笑。臣二人情愿让夙沙卫先行。”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殖绰、郭最。这二位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晋灵公很满意,说:“有二位将军断后,寡人后顾无忧了!”夙沙卫见齐侯不用,满面羞惭,跟随齐灵公先走。
大约走了二十多里,路过石门山,进山以后道路越来越窄,两边都是大石,中间一条小路,夙沙卫怀恨殖绰、郭最二人,等齐国军队都过去以后,将随行的三十多匹马,杀死扔在最窄的那段路上,又将数十辆大车,横七竖八的摞叠在一起当中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