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零二章 唱一阙临江仙

在这场临时起意的宴会渐渐演变成附庸风雅又无聊的文会之后,杨璟等人慢慢地也失去了参与感,本该作为宴会主角的他,也与宗云等人沦为配角,只是闷头吃饭,甚至连牟子才与这些文人们呈现了什么佳作,都没有听完整。

这些文人们,包括牟子才,都只是将杨璟当成俗人,或许破案侦缉真的有那么两下子,但要说到吟诗作赋,绝对是外行中的外行。

也正是因为抓住了杨璟这个弱点,文人墨客们才想通过吟诗作赋来向杨璟施压,让牟子才知道,想要在江陵府有所建树,还得靠他们这些歌功颂德的文人和腰缠万贯的富户。

因为想要完成钱粮和赋税,需要靠这些富户,想要政绩斐然,想要获得民间的声望,需要这些文人墨客的交口相赞。

地方上的政务最重要的两大块就是钱谷和刑名,像牟子才这样的文官出身,多半会重视钱谷赋税,而很少沾染刑名断狱。

然而牟子才曾经是天子近臣中的近臣,甚至于比丁大全、贾似道等奸佞都要亲近官家,因为他是记录官家日常言行的起居郎,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蒙古人的军队已经突破北方防线,后方如果不稳定,对于整个朝廷而言,必定是巨大的灾难!

所以他必须格外重视刑名,因为民众对朝廷的怨气和仇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冤狱引起的,这是敌意和仇恨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这也是包拯和宋慈等人为何能够被拔高到青天地位的原因,因为民众太需要一个英雄来替他们维护正义!

要说到官场的阅历,杨璟这个推吏绝对比不上陈棋泰这样的推官,日常办事方面,陈棋泰的能力也绝对在杨璟之上。

但难能可贵的是杨璟身上那股年轻人的锐气,只有这种血气方刚的朝气,才能冲破官场的枷锁,才能有所作为,如果杨璟也与陈棋泰那般暮气沉沉,即便他破案的本事再高,便是侦破了真相,也会瞻前顾后而不敢判罚。

也正是因此,牟子才将杨璟当成座上宾,除了欣赏杨璟的能力,更多的也是给陈棋泰和属官们树立一个榜样,通过优待杨璟,告诉这些地方官员,本知府与前任不同,与其他人也不同,本知府想要的,正是杨璟这样的官员!

然而对于杨璟的出身,牟子才与其他文人墨客保持着一致的看法,认为杨璟终究不是文人,与这个文人天堂一般的大宋朝,多少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南宋建立之初,武将们也曾经压过文臣,成为朝廷的顶梁柱,中兴四将的出现,也将整个大宋朝都受到歧视的武人们的地位,推上了新高。

可后来又如何?随着文臣们主张求和,北伐不断失利,武将们不也灰溜溜夹着尾巴退出了朝堂的重心么?

除了文臣,又有谁能够治理和复兴这千疮百孔的国家?难道要靠杨璟这样的庸俗胥吏?

这也是文人墨客们对杨璟的敌意来源之一。

他们都在等着看杨璟的笑话,甚至不断地将宴会的关注点往杨璟身上转移,他们想要告诉杨璟,官场永远都是文人的主场,其他人只能靠边站!

眼看着杨璟即将离席,这些文人们又岂肯轻易放他离开!

可当杨璟在白壁上留下自己的墨迹,他们一点点将杨璟书写的这首词念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杨璟写的是一首,词牌是临江仙,这写词比写诗要更难一些,因为写词要契合词牌,规则上比写诗要更加繁复,难度也更大。

想要临场发挥,写词的并不多,便是这些文人墨客,也多以写诗为主,便是场上呈现的词作,也多半是用心积攒的旧作,就等着在文会上扬名,而非临场发挥。

慢说杨璟这种庸俗胥吏根本就没什么旧作,临场发挥更是不可能,单说这大宋乃是词道的巅峰年代,出了柳永苏轼等人之后,便少有人敢说在词作上能够拿出经典的传世之作。

然而当他们看到杨璟这阙词之后,当场便惊为天人!

那洁白的墙壁上,字迹虽然有些潦草,但时不时露出苍劲的避风,承转之处透着一股灵气,结构上更是中正沉稳。

宋时的书法大家也不少,杨璟的字虽然不错,但也只能说是可以看,让人震惊的是词的内容!

牟子才一路读下去,待得杨璟轻轻搁笔,他才将这首词轻声念了出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虽然这是一首并不少见的咏史词,但这首词慷慨悲壮,让人读着便荡气回肠,其中由有无穷的意味,读之不禁感慨万千,让人感受到那股苍凉悲壮之时,又能看出词人淡泊宁静的高远和深邃!

历史固然悲怆,但终究会过去,漫看风骚几许,英雄又有几多,终归不过要裹入历史的滔滔江水之中,只剩下悲凉和缅怀,词人对于人生的沉沉浮浮早已看淡,情操高洁,胸怀旷达,却又有种怀才不遇的小酸气。

读了这首词之后,诸多文人墨客才恍然大悟,杨璟并非不会吟诗作赋,这首临场发挥的词作,就足以证明杨璟的实力!

他是看透了世事,更看穿了这些文人们对他的嫉妒和故意刁难他的原因,并不屑在此事上纠缠!

不是争不赢,而是不想争,仅此而已!

杨璟已经从这些人的表情之中,知晓了自己这首词的威力,虽然有些得意,但也有些脸红,因为这词并非原创,只不过是他抄来的罢了。

这是杨慎的一首临江仙,杨慎乃是明代名臣杨廷和的儿子,无论在文学还是在官场上的作为,都不比乃父差多少。

杨璟对诗词一道并不算太感兴趣,最初的用意只是为了与女友有些共同话题,但这首临江仙却是他为数不多自己喜欢的作品。

而杨璟之所以记得这首作品,还多亏他听了一首影视作品的主题曲,这影视剧可谓家喻户晓,而主题曲更是改编自这首临江仙。

杨璟本想笔走龙蛇,妙笔生花,一气呵成,而后大笑而去,如此才符合高来高去的隐世高人形象,然而想了想又觉得太过做作,只好轻轻将毛笔搁下,朝在座的文人们微微拱手道:“献丑了。”

因为这首词是抄袭明朝人的,所以杨璟确实有些心虚,说献丑并不为过,然而在这些文人的耳中,这句献丑可真是刺耳万分啊!

自打柳永苏轼等词坛宗师作古之后,大宋朝的词坛也渐渐从辉煌的巅峰,走向没落,或者说文坛之中仍旧不乏天才,但却无人敢再称宗师,因为词坛最巅峰的时代已经无法再复制,更无人能翻越。

他们本以为杨璟只是个不学无术的庸俗胥吏,岂知杨璟竟然能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词作,令人读完仿佛面对着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一般,天高地阔,满心感慨!

而杨璟并没有在意他们先前的浮浪与冒犯,甚至一鸣惊人之后,仍旧保持着低调与谦逊,相比之下,杨璟就像飞翔于云端的洁白仙鹤,而他们只是泥地里呱呱乱叫的蛤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几乎都能够适用,或许他们听到杨璟说献丑会羞愧得无地自容,也或许有人不服,认为这是杨璟抄来的买来的。

可大宋文坛就这么大,如果真有这等堪称传世之作的词作,他们早就该听说过了。

无论是杨璟以往的旧作,还是临场发挥的新作,都足以让他们哑口无言!

人都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文学鉴赏和评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经历着同样的人生大环境,接受同样背景下的教育和文化气氛的渲染,人们的审美和赏析有着相近的方向。

或许他们无法给杨璟的词排定一个名次,却能够鉴赏地出来,杨璟这首词,是好的,好到他们无法做出来!

然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一直逼着杨璟吟诗作赋,不就是为了证明他们比杨璟强么?不就是为了告诉知府牟子才,他们才应该是这场宴会的主角,而非巴陵县的小推吏杨璟么!

那么现在,杨璟正面回应他们的挑衅,而且还是一首难度极高的临江仙,而且并非华丽辞藻的堆砌,甚至没有浮华艳丽,满纸苍凉,却又能够跳脱纸面,隐忍而豁达,能够写出这种意境来,就足以让他们心悦诚服!

孙二娘并不懂诗词,但见得这些人再不敢聒噪,也知道杨璟在文事上胜了这些人,心里多少有些不乐意,但宗云和王不留都是识货的,此时再看杨璟,顿时觉得杨璟又高大了不少!

他们本以为杨璟在破案方面已经是鲜有敌手,各种旁门左道也涉猎极广,谁能想到他竟然还能吟诗作赋,而且写出来的东西竟然连这帮文人士子,甚至于连正牌的老进士,能够陪皇帝老儿读书,给皇帝老儿讲经说书的牟子才,都叹为观止!

杨知县也曾经是文人的翘楚,与牟子才同年的进士,也曾经在朝堂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文学造诣自然是不俗的,否则他也不会写了诗词偷偷塞给杨璟,希望能够帮杨璟解围。

可当他看到这首临江仙,他才明白过来,与这首临江仙相比,自己塞给杨璟的那首临场写就的诗作,根本就拿不出手!

而且他比那些文人士子们都清楚,杨璟当上了刑案推吏之后,一直东奔西走忙着破案,从未展现过诗词方面的才艺!

也正是因此,他才更觉得杨璟深藏不露,他本就认为杨璟是一块璞玉,如今他却觉得,这不是一块璞玉,而是已经破壳而出的美玉,他的光芒已经开始展露出来,温润低调,却经久不衰!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人办差第三百零零二章 黑狐军的覆灭第一百三十章 火枪震慑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爷和英姑娘第二百一十五章 检阅暗察密探第六百九十四章 双鱼山宗正副双宗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内死士奋力拼杀第五百七十九章 手术途中遭遇突变第三百六十九章 无言别离为了相聚第四十七章 白骨第四百二十三章 千变女魔设计泄愤第六百九十章 金虎银虎以及宗主第七百三十一章 谈妥条件国舅又来第九十一章 主母第一百四十九章 繁花似锦第六百三十四章 劝说别吉外出寻宠第六百二十五章 对话萨满深受启发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局已定准备南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整顿军队往西接应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爷落套将计反计第二百七十八章 羞辱武道宗师第二百四十一章 颅骨复原技术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导推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后懿旨筹备贺礼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亡途中养精蓄锐第六百四十章 展露真容再度杀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国意外之举第七百九十二章 古怪巫师意欲收徒第四百八十九章 右相质疑当场验毒第七百零零八章 深宫拜访却遇恶疾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力双雄震撼敌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鱼龙曼衍叹为观止第七百八十九章 刚得重逢又陷两难第四百零零五章 怯薛军刺客云都赤第六十三章 监造第五百零零零章 殿中御史围攻相府第八十章 暮虎第四百二十六章 武力大增擒拿贼头第六百一十二章 迫在眉睫命悬一线第四百四十七章 苗疆战歌孩儿英雄第四章 白火照黑衣,松林夜奔第七百二十章 山壁天书龙啸龙涎第三百五十四章 兵临城下内应先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风月临安繁华奢靡第一百五十二章 毫无效果第五百零零六章 三人合作顺利出宫第一百五十四章 成功捕获第四百八十一章 提前准备琼林盛宴第二百一十六章 辞行入住山寺第八十一章 阉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云明了另有隐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宗云独当山巅第三十六章 夜审第五百七十二章 同意协议询问状况第八百零零七章 大战结束讨要公道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忽里台开幕在即第五百零零七章 丁大全墙倒众人推第二百一十章 神荼归认血亲第六百二十章 铁棺震敌却变废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临战之际休养生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营中会师第五章 开棺之时,冷月又在笑第五章 开棺之时,冷月又在笑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起练功第七百零零零章 交出家底一路往南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城司故人的劝降第七十三章 发病第二百零零五章 县衙门前喊冤第七百五十四章 接风洗尘拜访头领第二百二十一章 放肆践踏尊严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凶现形权衡利弊第二百一十八章 圣女赏罚分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势告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见端倪第七百二十三章 深入巢穴寻找蛟龙第五百六十七章 浮屠藏势酣畅厮杀第一百六十四章 细作全灭第六百二十四章 山脚陋居拜见萨满第二十七章 被俘第六百零零六章 四大宗师联手续命第四百八十五章 御医现身奸宦亮相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造混乱目的何在第八百零零六章 奸臣邪道联手抹杀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旨完毕开始正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童儿鬼蛊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逐下山刺探来历第二百零零六章 二堂行刺知府第六百六十章 生根易容不虞戳穿第七百二十五章 生死时刻誓降蛟龙第六十四章 欺骗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对奏各怀心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姒锦无恙道出始末第四百六十七章 教主爆发浮屠藏势第四十章 灭火第七百五十五章 双赢方案皆大欢喜第七百一十章 双生姐妹花的结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计可施的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刺史文忠父子第八十章 暮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夜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