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找向导探仙山

杨璟推测出进入仙云山总舵的路线极有可能位于地下之后,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而杨璟提问王不留是否懂得占水之术,说明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探查出这条地下河流!

所谓占水之术,简单来说就是古人寻找水源的方法。

占卜之术在华夏历史上实在太过悠久,从伏羲便开始有记载,若说到占卜,相信没有哪个民族比华夏民族还要热衷而兴盛,古人在龟壳上钻个小孔,通过龟壳被烤裂之后的纹路,便能知道老天爷会不会发脾气了。

而杨璟所说的占水,其实是占卜的一种,而且还是特别实用的一种,就是利用占卜去勘探和寻找水源。

西方占水主要靠占卜杖,其实就是一个分叉的树枝之类的东西,或者可以用金属来制作,通过占卜杖感应周围不同寻常之处,杖子的分支就会发生轻微的摆动,以此来探测水源或者金属等。

这种占卜杖又称为魔占棒、寻龙棒,在中世纪的时候,被称为魔鬼撒旦的触角,后来才用于一些煤矿探测之类的领域,而后渐渐传开来。

说白了就是利用人体的敏感度,透过这根棍子的反应、摆动、旋转等异动,外放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可见又有规律的讯息,占卜师就能够通过分析这些讯息,进行寻人、找物、勘探水源、矿脉、古迹等等工作。

如果硬要给个科学或者伪科学的解释,就说这地球甚至宇宙都是个大磁场,比如南极和北极就能够为鸽子等动物引导方向,而地球上任何的物品都会带着电荷,石头,水晶,玉器,人体等等,这种电荷是一种独特的识别,每样东西都不一样,与磁场的共同作用也不一样,于是便能够通过感应力异常敏感的占卜师,来达到探测的目的。

而在华夏民族,堪舆家们则通过罗盘等专业工具,利用寻龙点穴等地占术,望山点水,只需观察地形走势,再加上源远流长的占卜绝技,便能够找到想要的东西。

王不留精通百家,宗云同样也是道门中人,如果哪个道士说自己不会武功,或许并不是什么值得难为情的事情,可如果说自己不会占卜算卦,那就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了,毕竟从古时开始,占卜就与本土的道家联系在了一处。

即便后来传入华夏的佛教,也出现了地藏占察法门,即是木轮相法,是佛祖嘱咐地藏菩萨为众生带来的一种修行法门,通过修行木轮相法,能够测出善恶业报,因果,机缘,波折等等。

杨璟之所以将勘探地下水脉的重任寄托在王不留和宗云的身上,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即便他对贵州的地理知识烂熟于心,可那都是九百年后的状况,所谓沧海桑田,谁敢保证九百年前贵州的地形没有任何变化?

再者,即便地理知识再熟悉,杨璟也没办法,因为仙云山与后世的地名有出入,根本就不能够确定比较确切的地点,而且地下河流又经常变化。

在广西和贵州等地,又有很多独特的喀斯特漏斗地形,即所谓的天坑,地底岩洞更是成千上万,地下暗河与水脉更是不可胜数,杨璟想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来找到仙云山的地下暗河,简直就难于登天。

所以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王不留和宗云,毕竟寻龙点穴乃是他们的长项,堪舆无外乎看山看水看阴阳,无论是王不留还是宗云,都曾经云游天下,见识过太多山山水水,想要通过寻龙点穴来找出水脉,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虽然杨璟是个无神论者,对于堪舆之类的学说并不太相信,可他相信王不留的阅历和宗云的眼光。

在杨璟看来,这种技艺更像地质勘探,需要很深厚的地理知识,经验主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他认为可以尝试一番。

王不留和宗云相视一眼,后者似乎对此有些排斥,王不留也不明白宗云为何会对寻龙点穴如此的反感,不过既是如此,他也就只好一个人应承杨璟了。

“大人,老朽早年间却是走遍千山万水,对此道也有些信心,大人信得过,老朽愿意勉力一试...”

杨璟的表情有些严肃,看了看宗云,又看了看王不留,认真地说道:“不是尝试,而是一定要找出来!”

杨璟很少有这么强势的时候,平日里对大家都是和和气气,很是平易近人,从没把自己当成官儿,也没有把大家当成手下人来使唤,此时如此勒令,也令得诸人有些惊讶。

似乎感受到了诸人的异色,杨璟便解释道:“我总觉得白牛教和董宋臣在密谋一些天大的事情,心里很是不安,所以必须找到那条地下暗河,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事干重大,必须全力以赴!”

听得杨璟如此说着,王不留也朝杨璟拱手道:“老朽自当尽力!”

“好,那就拜托王老了,不知王老需要些什么?准备妥当之后,咱们就一同进山去吧。”

王不留是个喜欢留后手的人,凡事都有着防备,随身的乾坤袋里头便装有罗盘之类的道器,也不需要特别准备些什么,便拍了拍乾坤袋,朝杨璟笑道:“一人一袋,足矣。”

杨璟面色稍霁,微微点头,此时魏潜已经让人找来了当地的向导,一老一少一哑巴,乃是仙云山上的猎户,老叔叔名唤资公,十八九岁的侄儿名叫资布,是瑶族的熟蛮,懂得大宋官话,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姿色平平,是个哑巴,背着一个竹筐,默默地跟在资布的身后,牵着资布的衣角。

资公经常出山,到贵州城来贩卖野味和皮毛草药蘑菇之类的东西,见过世面多了,也就忌惮得多,见得杨璟便下跪要行礼,资布却仍旧保持着蛮人自由自在的血性和骨气,稍稍昂着头,任由自家叔叔如何拉扯,就是不跪。

杨璟也曾听魏潜说过,这仙云山的樵夫和猎户经常被鬼怪所害,已经极少有人敢上山,这资家叔侄胆敢上山谋生,气魄胆色就足以让人佩服,而见得资布的桀骜不驯,杨璟也能够想象得到,这两人在山里头绝对也是横行无忌的老手,怕是猎手世家出身了。

“资老哥不必如此,今番又不是官府招募,是本官私自赏格,还要拜托二位才是,只要老哥和这位小兄弟带我等进山,便可领走赏银,不过丑话说到前头,若在山里头迷失了,本官可饶不了你们。”

杨璟可算是打一棒子给一颗枣子,恩威并施,毕竟这资布有些番蛮之气,指不定会干什么出格的事情,稍稍震慑一下也是应该的。

资公自是战战兢兢,拍着胸脯保证,声称他们祖上四五代都在仙云山上打猎,闭着眼睛都不会迷路。

而资布却冷哼了一声,用生硬地官话小声嘀咕道:“迷路...在山里...全部都会死,还讲...讲什么饶不了俺们...”

资公脸色大变,给自家侄儿脑袋上拍了一掌,赶忙给杨璟赔礼道歉,只说童言无忌云云。

杨璟今番与宗云王不留孙二娘等人一同行动,又有李准等人陪同,人手极其充足,自然不需要担心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资布。

众人照着资公的建议,准备了一些绳索砍刀和清水干粮之类的必备物资,便离开知州衙门,开始前往仙云山。

眼看着就要出得贵州城,宗云突然停了下来,但见得穆小英装扮成男儿模样,主动寻了过来!

“张阿哥...那人派人盯着你们呢...”穆小英的声音虽小,但杨璟与宗云同行,还是听到了耳中。

穆小英口中的那人,自然便是韦镇仙了。

杨璟前番已经推测过,如果没错的话,支持白牛教建立总坛的,便是董宋臣和韦镇仙,两人一个代表官方,一个则是地方土司,也只有这样的联手,白牛教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总坛建立起来。

所以韦镇仙监视杨璟动人的动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杨璟当初反对搜山,就是出于这样的缘由,因为韦镇仙必定会派人通风报信。

而今次杨璟的真正用意并非上去搜山,而是利用资家叔侄儿做幌子,明面上是上山搜查,实则却是为了让王不留寻龙点穴,找出进入总坛的地下暗河!

只有资家叔侄和杨璟的大队伍闹腾的动静足够大,韦镇仙将情报递送到山里,才能够将山里那些白牛教的人手都吸引到大队伍这边来,给偷偷勘查地下河的王不留宗云等人打掩护和制造机会!

所以杨璟才决定将能带的人手都带上,却没有动用官府的力量,这也是将自己当成诱饵的一种策略。

虽然明知道韦镇仙的人在跟踪,但杨璟还是尽量地去遮掩自己的行踪,并没有太过大张旗鼓明目张胆。

出得贵州城之后,资家叔侄很快就领着杨璟的队伍离开了官道,踏上了曲折的乡道,这样能够省下大量的路程和时间,也能够让杨璟等人尽快适应山林的环境。

不得不说,这对叔侄拥有着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也是极好的向导,能够设身处地为杨璟等人着想。

而无论杨璟宗云李准等人,还是孙二娘鹿白鱼等女流之辈,都有着功夫底子或者身体素质过硬,并非软弱之辈,而且同样有着行走江湖的野外生存技能和意识。

所以行进的速度也很快,天黑之后已经在仙云山脚下安营扎寨了。

资布的傲慢本就来源于对杨璟等人的不屑,在他看来,这些官老爷都是十指不沾泥,养尊处优惯了,带着他们就是带着一群累赘。

虽然他们是猎手世家,但仙云山确实危险重重,因为神鬼作怪,已经很少有人上山,毒蛇猛兽数量骤增,经常发生的猎户离奇死亡,也使得这座荒山越发地荒莽而可怕。

他与叔叔资公也是迫于生计,才铤而走险,虽然看着艺高人胆大,实则每次进山都提心吊胆,着实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带着二三十个这种官府中人,里头甚至还有四个女人,这明显就是找死的行为!

直到一路走来,感受到杨璟等人并非菜鸟,而且一个两个都展现出非凡的手段和本事,资布才明白过来,这些人都不需要他去照料,只需要他引路,仅此而已。

虽然资布对杨璟等人终于放下了成见,但该来的终归要来,众人才刚睡下没多久,林子里便发生了怪事!

第五百五十三章 抛却心事水路北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王啊真夜郎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夜谈朝廷新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殿秋风横扫落叶第二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大贤者第六百九十二章 两碗烈酒劝降汉奸第六百三十二章 守关把门震慑国师第四十四章 发泄第七百二十六章 惊心动魄终是擒龙第五百五十章 朝会加官云麾将军第二百五十七章 暗手接连涌现第四百九十一章 王朝心脏暗流涌动第三十二章 归来第三十二章 归来第八十三章 落石第八十六章 抵达第六百四十二章 耶律私兵大打出手第五百一十七章 败局已定却添彩头第三百一十九章 书房审问雀儿第一百零五章 平息第八十八章 弃妇第一百八十七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一十六章 勘查刺史房间第七百二十六章 惊心动魄终是擒龙第三百五十八章 错失大战却得幸免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传情秀美山水第八百一十四章 案情明朗青天回归第五百五十六章 敛房尸检发现疑点第五百六十七章 浮屠藏势酣畅厮杀第五十六章 采集第五百零零九章 求爱不成转而生恨第五百九十八章 疲于奔命形同儿戏第九十六章 逃生第八百二十九章 君臣谈崩再无瓜葛第九十四章 卧室第六百六十章 生根易容不虞戳穿第二百八十三章 天坑和洛魔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掌教真人现场授艺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舌如簧引导郡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旨完毕开始正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顺流而下搜寻恶蛟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师弟杨本初第一百零五章 平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悬殊对峙第五百八十八章 道人消失县丞为难第七百八十二章 顺流而下搜寻恶蛟第四百零零二章 真武铁炮盘踞城头第五百八十五章 整顿军队往西接应第四百四十二章 半途见得故人三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磨耿分析死因第四百零零二章 真武铁炮盘踞城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得下葬第四百四十八章 可怜之人可恨之处第四百八十八章 难兄难弟别有说词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似凶猛实则攻心第六章 金蚕化鬼蝶第八十二章 暗渡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职主持外交第五十章 悔婚第二百一十六章 辞行入住山寺第六百五十章 治疗完毕仇人上门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凶现形权衡利弊第五百八十八章 道人消失县丞为难第六百六十五章 想方设法大搞破坏第四百三十章 掌下留情妖女逃脱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官被围第三十三章 解蛊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诱敌深入第三百四十六章 入阵百步援助林勋第三百零零一章 黑狐军的夜袭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爷落套将计反计第五百七十二章 同意协议询问状况第二百二十一章 放肆践踏尊严第六百四十五章 巧言令色火上浇油第六百八十七章 宁死不屈忠贞不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走火入魔真人授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对谈夫子邀约教谕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国意外之举第三百二十三章 桂花树下的酒第六百六十三章 他乡故知久旱甘霖第四百九十四章 官家复苏太后冲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局势逆转勾践出鞘第六百五十八章 丞相攀咬呈献卷宗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计可施的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心烦意乱终得相见第一百一十五章 御医受袭第六百五十八章 丞相攀咬呈献卷宗第十九章 出棺第七百七十四章 姐妹二人扭转乾坤第七百七十二章 诡异伤势义子拔毒第五百五十六章 敛房尸检发现疑点第七十章 丹药第二百七十八章 羞辱武道宗师第三百四十章 一座城池换一个人第三百三十章 隐秘内应潜伏衙门第六百四十八章 耶律楚材深夜造访第七百七十七章 罕见大雨暗藏杀机第六百七十三章 无双猛将大战佣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审问俘虏收拾手尾第七百一十章 双生姐妹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