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军未动师爷先行

鹿白鱼今次率先回到江陵,可不是为了将苗人弟兄们都带出来打仗拼命的。

虽然南疆的战争关乎大宋安危,虽然杨璟对苗寨和侗民有着大恩大德,这恩情足以让大家为杨璟办事,却不足以让大家为了朝廷而上战场去送死。

他们之所以听从鹿白鱼的安排,与西南方面的苗人们联合起来,进入到广南西路,并非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联络当地的壮族人!

鹿白鱼很清楚杨璟的用意,有了神火营和张长陵率领的拱圣军,当地的蛮人只需要负责带路就成,哪里需要他们上战场去送命。

杨璟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以应对赵昀的卸磨杀驴罢了。

他们不是职业军人,打仗这种事情,自然要交给禁军去做,而他们的优势是翻山越岭,钻洞狩猎,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也是少数民族,比朝廷更容易笼络这些壮族人!

杨璟曾经有想过,北面是宗云的地盘,若赵昀容不得自己,他到了北方去,宗云肯定会收纳他,但他在义军之中,对宗云的声望有影响,所以他并不打算到北方去。

人都说,不要跟最好的兄弟一起做生意,这是完全有道理的。

杨璟在义军之中的声望不弱于宗云,若进入义军,必定会分走宗云的威望,这道小裂隙会不断扩大,最终或许会因此而毁掉义军。

所以杨璟将自己的出路放在了南方,广西和云贵都有十万大山,足以隐居世外,而广东是宋慈的地盘,眼下宋慈也不知如何了,但宋风雅和李准宋伯仁以及曹卧虎都在广东。

即便不想在广西的十万大山里藏匿,到了广东,找一条大船,带着身边的兄弟和女人,出海远航也未尝不可。

总之南方地区算不得进可攻,但却是退可守的地方,绝对是寻找后路的最好选择。

这种事情也总不能正大光明来做,杨璟思来想去,还是苗寨的弟兄们最为合适。

朝廷在广南西路的掌控度本来就不算太高,盖因此处的土著实在太过凶悍,这些地方武装也不是好糊弄的,团练的乡勇虽然帮着镇压地方,但见钱办事,官府但凡欠他们一个铜板的薪饷,都甭想差遣他们做事,甚至还有过群起攻之,武力讨薪,不给钱就造反的事情发生。

所以只要得到这些土人的帮忙,杨璟想要在这里藏多久自然就藏多久,只是杨璟的志向远非躲藏,他虽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但也绝不会让赵昀撵得四处乱窜!

鹿白鱼对杨璟的整个计划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杨璟也只是未雨绸缪,并没有将整个计划告诉她们。

她只是遵照杨璟的吩咐,先将广南西路的苗民和壮民都联络起来,这一点她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且做得还不错。

但如果认为大家都是少数民族,朝廷对待大家的遭遇都差不多,大家就该互相扶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更不可能因为大家都是苗民,他们就愿意冒险跟你干杀头的买卖,这是不太现实的。

想要结成联盟,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利益来当纽带和桥梁,没有利益,即便再铁的交情,帮你一次,帮你十次,总不能帮你一百次吧?

杨璟如今贵为靖西侯爷,又有神火营,还有神仙的名头,屁股底下还骑着一条恶蛟,西南有杨敬亭,有夜郎人,有苗人,江陵是根据地,有牟子才,如今整个西南乃至南方,都在栽种红薯,所有这些都是他的筹码。

再加上朝堂上有徐佛董槐乃至于赵宗昌,如今赵宗昌已经封为荣王,杨璟甚至有想过,若赵昀真的逼急了,他或许会想办法将荣王推上去!

不过杨璟也只是想一想罢了,荣王赵宗昌有着治理地方的政务经验,对各级各部的衙门业务也很是熟悉,可惜他的野心太小,格局也不大,是个好官,能臣,但绝不会是个好皇帝。

鹿白鱼虽然能够感受到危机的逼近,能够感受到杨璟的忧虑,但并没有像杨璟想得那么长远,她只是想将眼前的事情办成。

杨艾男好端端在国子监里头读书,杨璟却要将他带出来,不惜让他冒险,就足以说明问题很严重了。

他宁可让杨艾男来这征战之地,也不愿他留在京城,足以说明京城已经不是安全的地方,甚至比战场还要危险!

不过鹿白鱼也并不担心杨艾男的安全问题。

且不说杨艾男功夫如何,单说他的师父们,就足以让他安身立命了。

杨艾男是洛枝人,骨子里流淌着洛枝人的坚韧不屈,就如同蟑螂一般,即便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地狱,他们也能够卑贱却又倔强地活下去。

而孙二娘抚养他长大,倾囊相授,他的毒术连鹿白鱼都有些忌惮,至于蛊术之类的,也就自不必说了。

这么多负能量堆积在杨艾男身上,按说他该是个极其阴狠的人,可他又得了葛长庚的悉心教导,身上有着一股飘然出尘的超脱气,还有杨璟的影响,格局和眼力都不差,甚至于连宗云,都教了他不少内功。

就这么一个人,不说是个全才,也绝不会轻易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而且他在国子监也并非死读书,连董槐都赞他是个让人吃惊的孩子,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心性城府都比同龄人要强大太多,董槐甚至有心要将他收为学生。

可惜杨璟风头太过,又遭到了赵昀的忌惮,不想日后给董槐带来麻烦,所以才婉拒了董槐的提议。

杨艾男曾经照着董尚志的意思,与林爵到西南去走了一趟,当初就是为了寻找那个神秘的草鬼婆,来给杨璟救命,虽然最终没能找到,但他对西南的情势却已经一清二楚。

与鹿白鱼从江陵往西南,这一路走来,鹿白鱼根本不需要太多操心,这个小子竟然将事情办得格外的漂亮!

如今到了静江府,这知府武白叔虽然有些糊涂,竟然还以为他们是招摇撞骗,甚至还想把他们抓起来,但鹿白鱼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果不其然,当衙役们围上来之时,杨艾男却是气定神闲,只是呵呵笑了笑,朝武白叔道。

“武大人,我若是你,就该换个师爷了。”

武白叔见得杨艾男如此笑着,虽然老成,看着却一点都不别扭,仿佛他的体内真的住着一个七老八十的灵魂一般,不由皱了皱眉,抬起手来。

那些个衙役见此,也就没再动手,武白叔问道:“你倒是说说,本官为何要换师爷?”

那狗头师爷闻言,也是脸色发白,却不敢再说话,仿佛让杨艾男看穿了所有秘密一般!

杨艾男看了那师爷一眼,朝武白叔道:“武大人这师爷穿的是京城福锦隆的鞋子,想必刚来不久吧?”

杨艾男如此一说,武白叔不由心头一紧,心说这孩子眼力可真真是毒得紧,这等小细节都能够看出来!

这师爷确实才来不久,到了静江府之后,诸多用度也都是大手大脚,平素里穿衣吃饭也都很讲究,想必便是在京城,也习惯了这种锦衣玉食的日子。

武白叔起初也没深思,毕竟这师爷是同窗好友,如今贵为国子监左祭酒的老同学推介给他的。

而且这师爷对政务极其熟悉,尤其是钱粮以及人丁田亩以及流民安置等问题,更是一把好手,可着实帮了他不少忙。

不过武白叔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渐渐相熟之后,便拐弯抹角稍微提醒了一下,让这师爷改了本地装束,以免树大招风,惹来非议。

这师爷倒也知情识趣,果真改了这毛病,只是时常会在鞋子和佩玉之类的小玩意儿上,留些自己的小心眼,算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心理需求,武白叔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没想到却让杨艾男给看了出来!

“你这小孩子倒也精灵,可白塘先生在京城也有着才名,穿戴奢华一些,也是情有可原,莫不成你觉着本官配不上白塘先生?若想挑拨离间,还是免了吧!”

杨艾男冷笑一声道:“武大人为官多年,也不是愣头青,这么跟你说吧,左祭酒大人的妻子,乃是贾国舅的小姨子,晚生这么说,武大人可明白是何意?”

武白叔不由心头大惊,左祭酒是他同窗好友,他当然知道这一点,可今时不同往日,若没有杨璟,即便再如何提起,也是不打紧的。

可谁都知道贾似道已经放话,要给杨璟好看,虽然明面上和和气气,但暗地里一直在找杨璟的不痛快,今番一个是主帅,一个是监军,一个捏着统兵权,一个却握着调兵权,两虎相争,势不两立啊!

武白叔猛然扭头,但见得师爷眸光闪烁,竟不敢与之对视!

“难怪了!贾似道乃是官家宠臣,只怕早就知道要在南面用兵,这才派了这师爷来打前站!”

“这白塘先生必定认得杨艾男的身份,却也不点明,只是想让我把他们抓起来,好生折辱杨璟,贾似道自然是高兴了,可我这个知府可就受难了!”

“虽说大敌当前,战局要紧,以杨璟的为人,或许不会对我如何,朝廷上也不可能因为这个而踢开我,可杨璟必定要记恨,彼时我也只能彻底站在贾似道那头去了!”

武白叔顿时恍然,难怪这段时间,这白塘先生不断劝阻自己,不要上奏朝廷,申请调任,又不断灌输各种念头,让他认为留任其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原来他一直在打这个主意!

武白叔双眸爆发杀机,朝白塘先生低声问道:“他果真是杨璟的儿子?”

白塘先生喏喏地支吾道:“杨侯爷并未娶妻,又哪来的儿子,东翁...东翁切不可听这孩子胡言乱语才是!”

武白叔冷哼一声,也不再看白塘先生,他为官多年,眼力自然是有的,眼下揭破了白塘先生的底细,对他又哪里还有半分好感!

“杨侯爷竟然并无子嗣,你又是何人?”武白叔转而朝杨艾男问道。

杨艾男也不啰嗦,从袖笼里取出一封书来,朝武白叔道:“晚生乃是靖西侯的义子杨艾男,早先由董槐相公举了国子监读书,这里有父亲给武大人的一封信,大人看过便知!”

第三百八十一章 郡守揪出罪魁祸首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上来了个黑婆婆第四百一十五章 清河郡主见客献艺第十四章 真正的病因第五百九十九章 攻陷仓库权当见礼第四百六十九章 圣印之殇教宗陨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舌如簧引导郡主第三百零零二章 黑狐军的覆灭第三百一十四章 矩州波诡云谲第四百一十四章 老僧试探王爷开口第七百五十四章 接风洗尘拜访头领第六十二章 老米第二百九十章 大宗师的陨落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理动机神奇侧写第一百一十九章 说翻就翻第七百四十六章 酸液特性匪夷所思第七百五十章 平定局面处置手尾第八百一十四章 案情明朗青天回归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碗倒的冲突第七十九章 送刀第七百七十九章 雨夜泥流生死恶斗第三百一十章 言语撩拨成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驿站竹楼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夜拿人第四百零零一章 守无可守无奈撤退第四百五十二章 家宴饮罢夜游洞庭第四百二十六章 武力大增擒拿贼头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任知府失踪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军未动师爷先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令人唏嘘第三百五十八章 错失大战却得幸免第二百零零一章 乏味无聊宴会第六百四十三章 强援驾到三方乱斗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观第六百一十三章 贼心不死偷渡堵截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教九流功夫第五百八十章 有惊无险大功告成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军窘迫境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穴石铠矮人第一百零一章 突围第二百二十九章 说半招就半招第七十三章 发病第七百二十八章 属下查人官家亲临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上来了个黑婆婆第一百七十一章 坐地起价第七百四十五章 火场勘查发现细作第二十二章 黑衣女人第九十二章 男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彭蠡湖畔斩龙之地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凶现形权衡利弊第五百九十四章 群英荟萃谋夺蔡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共处一室谋划刺杀第八十五章 班底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见曹家夫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折中方案第七百九十章 黑天部落终得重逢第三百一十八章 伪造现场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仔细勘察确认死因第四十章 灭火第六百九十二章 两碗烈酒劝降汉奸第二百零零二章 唱一阙临江仙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任知府失踪第一百零九章 拜访第五百一十八章 巧用勾股震慑观主第四百零零一章 守无可守无奈撤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坐讲解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逐下山刺探来历第三百五十七章 烈焰寒冰相互交缠第七章 中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旨完毕开始正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官家倾诉离宫办案第七百八十四章 孤身闯营联手破阵第八百二十三章 殿帅联袂逼迫侯爵第四百一十八章 临别之际相国赠礼第七百七十二章 诡异伤势义子拔毒第三百三十六章 超凡脱俗一教之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密探身份曝光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对奏各怀心思第九十四章 卧室第五百一十一章 长生殿里戏弄道童第一百零一章 突围第六百三十二章 守关把门震慑国师第二百二十八章 两招一招半招第六百五十三章 夫妻对打模拟重现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师受官使节返程第四百零零四章 大获全胜蒙古退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探望皇子准备出征第二百六十三章 集百家之长处第六百二十五章 对话萨满深受启发第五十四章 眼睛第五百二十二章 悬崖峭壁巧取灵芝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坐讲解第三百五十八章 错失大战却得幸免第五百零零五章 无奈之举夜宿绣殿第三百七十七章 介入调查听取始末第六百零零四章 苦肉计变成真刺杀第七百六十一章 蛟龙现世所向披靡第一百七十二章 驿站竹楼第三十章 江陵府密探第四百一十八章 临别之际相国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