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怀执怨怼郭皇后 完
217?怀执怨怼郭皇后【完】
而郅恽则完全不同,他本来满身才华,以前被王莽嫉妒下狱都能想办法逃出生天。现在太子还名正言顺呢,怎么可能就前途堪忧呢?且,就算是太子前路有危险,他又何以俱之?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不用付出任何东西,就能轻而易举得到了呢?
他骨子里就不相信没有他不能做到的事情的!
以前反对王莽,不过是因为王莽名不正言不顺。王莽哪里能和太子刘疆相比?
要知道,太子刘疆可是皇帝刘秀和郭皇后的嫡长子,即位绝对是名正言顺!
郅恽惊才卓物,自然也有自己心里的一杆秤。而显然,太子刘疆符合他择主的标准。于是在张湛越说太子的地位不稳的情况之下,他便越是绞尽脑汁,想出一切办法来弥补这件事。
秦晴自然也要暗中帮助郅恽,因为郅恽虽然不知道她的存在,但是行事的目的却和她一致。理论上来来说,郅恽绝对是她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她自然也要帮助他的。
所以郅恽前期并未成为太子陪读时,其实一直有通过张湛的嘴巴,向刘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秦晴并不打算让不尽全力的张湛独得这些奖励,也就势必要通过梦境让刘秀知道真正有才的人,其实是郅恽。
好在张湛原也有退心,现在郅恽原来接收太子刘疆的这个烂摊子,他便甩手不干。抱病在家,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在太子被废之后,还能留下性命。
他虽然想过要死在太子被废之前,好保全家人朋友们。可人的求生本能督促他不停的开动脑筋,想尽办法也要多活几年,最主要的是他活着,家人朋友们也不用遭罪……
想要得到这样的结局,除非他和太子殿下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然,就凭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太子太傅。等太子被废之后。他便绝对会成为所有人急欲除之的人!
张湛一退,郅恽的名声自然也就出来了。
原本在没有成为太子陪读之前,刘秀便知道郅恽是个主意特别多,利民想法特别多的人。最难得的是。郅恽的脑子不知道怎么做的。每次他提出的问题。都会有着几乎完美的实施方案!
如最初建造太学时,刘秀根本无暇处理这些事情,便交给了张湛一干老臣来处理。
可后来问询起来。才知道具体的实施方案都是郅恽提出来的。
他当时只觉得郅恽能干而已,后来十五公主的生母难产而死,他又提出想要释放奴隶出宫。同时也想要全天下其他的诸如十五公主生母这样的女子,可以早点被放归家,不再受此苦楚。
其他的人要不就是劝他不要挑战豪族们的势力,因为一定会遭受反对的声音;要不就是让他等着,现在天下还未彻底的平静,应当先以军国大事为主;要不就附和他的话,却没法子可以提出,具体的实施……
在这些人的表现中,郅恽就极为的冷静。
不过是一周的时间而已,郅恽便提出了具体的方案,说出可以借助盘查户口之际,颁下诏令,告诉那些盘查的官兵,在遇到年龄大于某个阶段的奴婢时,可以直接让她们自愿选择归家否。
刘秀当即大喜,这几年他一直在强制盘查户口,原本就是为了以后土地问题的解决。
若是现在他颁下这道诏令,如果能彻底的执行,他也对得起死去的十五公主的阿母。如果不能彻底的执行,那些胆敢反抗的豪族,便正好被他一鼓作气剪除!
到时候,他既解决了户口奴婢问题,又解决了土地问题,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也就是在这件事后,刘秀开始看重起了郅恽。
当得知太子太傅张湛推荐郅恽做太子陪读,教导太子读书时,他也就没有反对了。
反正只要郅恽一直忠于他这个皇帝,他也不一定要阻拦郅恽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再加上,郅恽肯定也是一片好意,看不惯太子刘疆的死板,想要去教导他更好的治国之策!
刘秀果然是被郅恽的才华所折服了……而郅恽如此被刘秀所看重,秦晴自然是开心的。虽然她因为不能主动探测别人的脑电波,不知道郅恽之后会做出些什么样的事情。但是就凭郅恽的为人,他日后也不会为难曾经的主子太子刘疆的。相反,他说不定还会帮助刘疆呢。
所以她要求郭圣通去提点张湛,把郅恽拉拢到了太子一派中来。
不过哪怕是有了秦晴的谋划,可太子所依靠的河西辅臣集团的势力,还是越来越弱。
最大的原因,便是建武十三年,刘秀大封功臣外戚,却独独不提郭皇后一脉。连带着皇太子刘疆的河西辅臣集团也一人不封,还选择了窦融入朝,开启了之后窦氏一族权倾朝野的大门!
刘秀曾在更始帝刘玄手下做官,不过最后却自立门户,建都称帝。
而在刘秀未曾称帝之前,窦融便已是名震中原的名臣大将!
甚至可以说,若不是因为窦融太过谨慎小心,说不定也是一国之君。
窦融的七世祖为窦广国,孝文帝窦后之弟,封为章武侯。窦融高祖父自常山徙于平陵。窦融少孤,王莽时期在强弩将军王俊部下作司马,参与了镇压瞿义、赵明起义,以军功封为建武男。其妹嫁大司空王邑为小妻。全家徙居长安,“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王莽末年,起义者蜂起。王莽遣太师王匡前往镇压,王匡请窦融为助军,与樊崇战于青、徐一带。
地皇三年。窦融复从王邑征讨刘秀,大败于昆阳,逃回长安。汉兵入关时,经王邑推荐,窦融为波水将军,引兵至新丰,企图堵截起义军西进。
王莽失败后,窦融投降更始军,在大司马赵萌部下为校尉,后被推荐出任巨鹿太守。
后据守河西。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所以,“上下相亲,晏然富殖”。
刘秀说窦融:“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显然对窦融的评价极高!且可从言语中听出他对窦融的管理才能的佩服。
所以窦融归汉实在是从根本上就打破了大汉初期的权利分割。让刘秀有了更好的掌权筹码。
而被动的郭圣通直到第二年,才终于听到了兄长的一个好消息:刘秀提拔郭况为城门校尉了。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秦晴不由得更加着急的部署。
可如今郭圣通已经完全不在刘秀眼前出现,刘秀整日里都陪在阴丽华身边。再加上如今刘秀正在筹备“度田”事宜,无心后、宫中事,便更是让秦晴任务艰难起来。
最后,秦晴只能对不起郭圣通,决定让郭圣通选择是要儿女们的安全还是刘秀的宠爱。
这样做也是情不得已的,只因为怨魂郭圣通的固执实在是让秦晴这次的任务变得难以完成。
爱之深恨之切,若不是郭圣通爱了刘秀一辈子,她也不会那么在意刘秀说她“怀执怨怼”。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郭圣通不再爱刘秀,从根本上阻拦郭圣通还爱着刘秀……
既然秦晴打定主意做了坏人,便开始一面在郭圣通的梦境中,“预告”她关于儿子们被刘秀嫌弃,后来个个没有好结局的场景……
这样果然让郭圣通开始担惊受怕,生怕刘秀因为迁怒她,而不好好对待她的儿女们。
害怕的结果是很明显的,郭圣通之后一年时间里,再也不主动提及刘秀,真的要提他,也总是忧心忡忡,不愿再和他扯上关系的日子。
从人的本能来说,血缘关系才是最为亲近的。所以五个子女和一个刘秀一对比,郭圣通毫不例外的选择了五个子女。并最终在秦晴的劝说下,决定等儿子们封王之后,便离开刘秀这个不喜爱她的皇帝,免得又拖累孩子们被刘秀迫害了去!
而刘秀这边,秦晴眼看着刘秀在建武十五年又为阴氏和母族樊氏增封,却不封郭况,不由得庆幸她现在用几个子女转移了郭圣通的注意力。
不然,只怕郭圣通又逃不掉前世被别人说她怨恨不满的结果。
而随着刘秀户口普查和奴婢制度,已经即将启动的“度田”计划的准备工作渐渐展开,郡国大姓豪族们也坐不住了,纷纷武力反抗,表达自己的不满,自然被有准备的刘秀剪除!
这期间,秦晴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对刘秀做。
她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冒险将怨魂郭圣通的记忆中,关于前世郭圣通几个子女死时的惨状的那些场景,都复制进了刘秀的梦境……
刘秀原本就被国内的豪族们气得吐血,想着他做这么多,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子孙绵延下去。若是最后真如同梦境中那般,儿子们个个都没好结局。那么他现在如此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他不得不慎重的开始思考关于他死后,儿子们的生存问题。
在他的印象中,虽然郭况是个知情识趣的。但是郭主和郭圣通却不是那么良善的人……
如果以后是太子刘疆即位,那么他不敢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安全的活下去。
说到底,他不放心的还是郭圣通而已。想着前期郭圣通为了吃醋做出的那些事情,他根本没有信心。但是他相信阴丽华,相信阴丽华绝对不会做出损害刘氏子孙的事情。
一则是因为丽华性子良善,软弱没什么主见,一切以夫为尊。二则涉及到阴丽华本身的心态,她当初是被迫嫁给自己的,心里至今还忘不了那个死在战场上的人……
当初她本来有个两情相悦的未婚夫,可后来乱世纷争起。她的未婚夫离家投奔军营。而那时的他因为口出妄言,拖累了丽华的名声,再加上当时丽华收到了未婚夫的死讯,心灰意冷之下,便答应了他的婚事。
原本他们说定的事情是,若是他死在了战场是,丽华便为他们两人守寡。可若是他能活着回来,她便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好好的宠她一辈子!
若不是因为丽华最爱的不是自己,她也应当如郭圣通那般。对他吃醋耍赖吧?哪里能做到如此的心胸阔达?只有不爱。才会不争,不恼,不在乎。
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不在乎,他才相信他的丽华不会做出残害他子孙的事情。
因为她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事情啊……
可那怕丽华再是不在乎他。他却在乎她得很。他知道他是乘人之危。他也知道他没能宠她一辈子。他实在是亏钱丽华太多!就连原本属于丽华的皇后之位。也被郭圣通抢了去!
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给他的丽华一个公平。
郭圣通做了多久的皇后。他的丽华也要做多久。孩子们的所得,也应当是一样的……
建武十五年,刘秀颁布了许多诏令。
前有清丈田亩和重新登记户口的诏令因为地方上的豪强贿赂地方官员,隐瞒田亩和依附农民人数,而把农民的房屋房屋院落当作田亩丈量,引起农民的反抗。
后有刘秀大封诸公,儿子女儿一个都没有落下,就连母族樊氏也全部分封。只未封郭况。
第二年,又大肆为自己的儿子封王!谁都没有落下。
而随着度田令的实施,至建武十六年,盗贼四起、州郡动乱、交趾造反,刘秀更是在东海王刘阳的揭露下,下令对贪官严厉追查。查出刚升任大司徒(丞相)的欧阳歙任汝南太守时贪脏一千万钱;河南尹张汲、诸郡太守等十余人,皆下狱处死。成功的为刘阳累积了声望!
至建武十七年,刘秀终于筹备完成,在再次以刘阳之名,铲除妖王李广群起居皖城的实力之后,同年废郭圣通立阴丽华为后,命郭圣通迁居北宫,并赐“王太后”身份,称她失德。
郭圣通到底还是被废后了,只是和怨魂郭圣通记忆不同的是:
这次刘秀废后一言蔽之,完全不顾郅恽的劝说,一意孤行在史书上留下了证据。让郭圣通被废后的真相,可以从史书中猜测而出。
而郭圣通的儿女们,这次并未如同怨魂郭圣通的记忆那般,个个惨死,不得善终。反而都在秦晴的帮助之下,去往封地,安度余生。
至于郭圣通本人,因为她选择了儿女们,自然也就不再在乎刘秀的想法了。秦晴封闭了她关于废后的旨意的记忆,让她只知道自己被废后了而已……
后来郭圣通在儿女的帮助下,不再居住北宫,而是随沛王前往封地,成了沛王太后,含笑弄孙,安度余年。
太子刘疆在郅恽的帮助下,多次请退太子位,终于安全活下来,风东海王,后前往封地生活。
就连郭圣通收养的十五公主刘礼刘,最后也因为从小长于郭家,嫁给了郭璜为妻。
倒是太子太傅张湛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保全自己的法子,竟然当场在朝堂上尿裤子,然后成功称病不朝,保全了家人朋友。不过称病不久,他还是病死在了床上。
反倒是郅恽后来颇得两帝信任,出任长沙太守。就连郅恽的儿子郅寿,也先后任尚书令、京兆尹等官。长沙太守。
至于郭氏一族后来的发展,虽然比不上阴氏,却还是未曾被皇帝遗忘。
在秦晴的梦境指示下,刘秀以及后来极为的刘阳改名的刘庄,两人都对郭氏一族多有照拂。
郭圣通42岁死时,秦晴离开任务空间时不由得想到:怎么郭圣通、张湛接受了她的记忆后,也只活了十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