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结硕果
罗世锋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在乐山市水电设计院工作,时任乐山城北郊堰板电站设计负责人。一般水电站都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堰板电站却位于平坝区,地理位置的缺陷,决定了堰板电站建设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电站引水道长达7千米,尾水道长达3千米,10千米长的引泄水系统,却只得到近12米的落差,在当年全省报批电站当中是最不经济的,要想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很难,因其经济上不优越,建设资金也很难筹集。
乐山城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口,由于岷江上游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近2000万亩,是解放前的20多倍,加上成都等城市的工业用水、民用水也上百倍地增加,每年除洪水季节外能到达乐山城的水流已寥寥无几。乐山城中流过的岷江长约10千米几乎成了臭水沟,当年举办的国际龙舟节也因臭水翻滚而大煞风景。
乐山城北的竹公溪由绵竹乡流下来,经张公桥而进入岷江。江公堰是修建于宋代的水利工程,竹公溪是江公堰的排水道。竹公溪两岸由于城市扩张,灌溉面积已近于零,成为城市污水的排泄沟,臭不可闻。位于三江环绕的乐山主城区却被两条污水沟环抱,确实使人心中不安。
堰板电站在青衣江左岸的虎头山下取水50m3/s,装机容量仅2500千瓦,其发电效益微不足道,但生态效益却是巨大的。可生态效益不能量化为钱,哪个部门来管这件事?市中区水电局曾经做过设计,因困难重重,知难而退。我接手此工作后,完成了初步设计,两年内也毫无进展。
1990年初,我在乐山市政协常委会上为此作了个题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纲参政议政”的发言,得到执政党的重视。前乐山市委书记、时任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家全同志,刚上任的市水电局局长黄玉林等听了我的发言后,都非常支持,其他常委们也很支持。会后黄玉林同志将我写的堰板电站初设报告复印了几十本到北京、到省厅去争取,我则到省计经委落实立项批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小的堰板电站在当年四川批准项目中以第一名落实修建。年底建设资金也到位。当年即成立建设指挥部,黄玉林任指挥长,我任常务副指挥长,指挥部成员包括市有关局、市中区副区长及当地乡长等有关领导。
工程开工后,时任中共乐山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佘国华等率领市四大班子的机关干部到工地义务劳动,随后乐山驻军部队,市、区各机关干部等到工地劳动。工程建设过程中,杨家全主任、
辜仲江常务副市长、刘运生市长、水电厅厅长等都先后多次到工地视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征地问题、工程临时占地问题、城市环境问题、航运问题等棘手问题都迎刃而解。
目前中心城区有50m3/s水从青衣江到岷江穿城而过,不仅使竹公溪流水清澈,而且岷江张公桥至河口段经年轮船可靠码头,沿江游人眼目一新。50m3/s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每天有4320000m3的水在此区间流过。50m3/s的水从哪里来?当年青衣江还处于待开发阶段,年绝对最枯流量为93m3/s,堰板电站在枯季大多数时间只引了1/3的水。
电站如期建成后,在市政府秘书长黄明全(后任市长)帮助下,电站作为长征制药厂自备电源,卖到每千瓦0.3元时,而当时上网电价才每千瓦0.128元。当年我们每亩土地只赔偿6000元左右,现下柏杨坝土地每亩赔偿近1000万元。当时不上马,以后恐难再建。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得到工作单位领导和当地党委的支持,可能更切合实际一些。堰板电站是参政议政结的硕果,至今仍在造福乐山人民,耄耋之年的我也聊以**。
(作者原系农工党四川省委委员、乐山市委副主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