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花瓷

如果这唐三彩是真的话,对于周夏破解先前鎏金铜佛像的秘密,也会相当有帮助。到现在他也没能闹明白,为什么那尊佛像,会被系统算作两件珍贵文物。

看徐耀辉有意要买下这唐三彩,周夏也有心思帮他一把。

然后,周夏就又用系统赋予他的能力,将手上这件唐三彩的骑马俑,做了下年代的鉴定。

得出的结果和先前的那尊鎏金铜佛像是同一年制作的。

这让周夏顿时有些疑惑,贞观最后一年,莫不是为唐太.宗李.世.民准备的。这麻杆和耗子两人,是盗的李世.民的陵墓。

他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但这也仅仅是个猜测,周夏要真去问耗子两人的话,他们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回答他。毕竟,这其中牵扯太多,都不会将心比心的。

说到底,周夏最在意的,还是能不能将另外两尊佛像给弄到手,哪怕有一丝希望是珍贵文物,都是值得他去尝试的。

为此,周夏没多耽搁时间,只结合着这是真品的结论,重新体味了一下这真品唐三彩应有的特征。

这回功夫,周夏的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尤其是这唐三彩的千年沧桑陈旧感。

由于真品出土前或置于潮湿的墓室,或埋于泥土中,受千年地气、水分、泥土的侵蚀,有的出土后长期置于室内,受空气和冷暖变化的影响,其胎表已毫无新意,陈旧自然。

再看这件真品唐三彩的的旧感就极其自然,富有层次,并深入骨里。

他再轻轻敲击一两处胎表,发现旧感是由胎表向里渗透的。而高仿三彩的胎。经作旧处理虽有陈旧感,但绝无真品胎经岁月侵蚀而显露出来累累沧桑的自然感,旧仅在胎表不入肌里,新的感觉依稀可辨,不会出现旧感渗入胎里的现象。轻击胎表就见“旧”仅是胎表的一层,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旧感与胎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这种近乎马后炮的感觉,当然比起未知之前来得更为激烈。也更让周夏印象深刻。这时候,周夏并不在意是不是已经鉴定过的,他只如饥似渴地吸收这其中的经验和知识,这些东西,即便别人肯教。也是需要自己亲自体验过之后,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的。

随后,他也悄声把他得出的结论告诉了徐耀辉,要不要拿下这唐三彩的骑马俑,就看徐耀辉自己的。

“你要不要收藏这唐三彩?”徐耀辉还不忘记问他。

周夏摇头,他手里的资金不多,不想花在这上面。

徐耀辉点点头。他也就可以放心地和麻杆耗子两人去讨价还价,他是行里的老手,本来就鉴定这唐三彩为真品,再得周夏点头认可。那就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周夏也不用担心徐耀辉的砍价能力,他帮不上忙,也就趁机他们忙碌的功夫,再仔细品鉴这唐三彩的种种特征。

即便夜晚的这小旅馆灯光比较昏暗。对久在鬼市混了这么久的周夏来说,也不算个什么事情。借助手里的手电和放大镜。仔细研究唐三彩上面的开片,色彩等等。他是想争取做到心中有数,以后再有唐三彩的话,即便不用考古鉴定系统,也能从容鉴定出来。

这会功夫,周夏观察得更多的,就是这唐三彩表面的釉光了。本来也是有其他方法的,诸如将唐三彩的露胎部分放入水中这样的鉴定方法,如果是真品的话,取出后会出现中度粉红状,仿品的露胎处放进水中则呈现土白色。但在现实情况中,人家很少会给你这样的机会。买回家之后,自己倒是可以尝试着做这样的鉴定。

釉光这样的鉴定方法,无疑更为直接,也更符合周夏一贯的鉴定标准。在他所知中,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时光亮刺目,光泽灿烂,百年之后光泽渐退,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精光内蕴,宝光四溢。而具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唐三彩的釉光根据目前所见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总是柔和温润的,除了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

眼下周夏所见到的这件唐三彩,出现的就是这种莹润的光泽。

这其中的讲究还相当多,只是此刻,周夏已经来不及细看,只能回头细细研究。因为,徐耀辉那边和麻杆两人的交涉,很快就有了结果,最后以六万块的价格,将这唐三彩的骑马俑给拿了下来。徐耀辉是有渠道,可要让人家把唐三彩堂而皇之摆家里收藏,还是有些难度的,毕竟,随着信息的大爆炸,但凡涉及到古玩收藏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唐三彩是明器,再做出这样的傻事情来的。这价格,自然就不会出得太高。

但周夏却看得出来,麻杆耗子两人对这个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真说起来,还是卖仿品赝品赚头更大,成本基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基本只要卖出去就算赚了。

然后,徐耀辉收好唐三彩,让他们有什么好东西的话,不要藏着掖着,通通拿出来看看。

麻杆和耗子笑笑,等徐耀辉转账的资金到了他们的账户上之后,就又抱出一个罐子来。

周夏见了之后,更是确信,这两家伙肯定是挖了座唐代的陵.墓。

因为他们拿出来的这件东西,也应该是唐代的,叫花瓷,古玩行里一般称之为“唐均”或者是“唐花钧”。可谓是钧窑的前身,大名鼎鼎的宋钧窑就是因此演化而来,并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花瓷当中,最为典型的,当属鲁山花瓷了。

周夏本身就是专攻陶瓷类的,对于这唐花瓷当然是非常感兴趣的。

据他所学的知识,这唐代花瓷的种类还是蛮丰富多样的。它是以黑釉或黄釉为底釉,上施蓝斑、褐斑、月白斑的多层施釉装饰的一种高温陶瓷釉色,在装饰效果上与唐三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刚刚鉴定完唐三彩,再来看这唐花瓷,确实有些意思。两者都以斑斓绚丽的色彩,反映出气势磅礴的盛唐文化艺术,给人的艺术冲击还是蛮大的。

旁边徐耀辉则笑出声来,“幸好不是腰鼓,要不然,我可是看都不敢看了。”

麻杆笑着回应道,“徐老板说笑了,我们合作这么久,再怎么也不会为这个,丢掉彼此的信誉不是。”

知道这其中典故,周夏自然听得明白他们说的什么。

唐花瓷在鲁山窑、黄道窑、禹县窑、内乡窑,陕.西耀州窑及山.西.交.城窑均有生产。它的造型繁多,有壶、盘、罐、花浇、腰鼓等,尤以罐类最多,腰鼓最为出名。唐代南卓著《羯鼓录》就曾记载唐代盛行陶瓷腰鼓,产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鲁山花瓷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徐耀辉所提及的腰鼓,最为出名的,就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花釉腰鼓了。它的器形硕.大,釉色奔.放,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与鲁山窑出土瓷片质地釉色相同,基本可以确认为鲁山窑产品。但八十年代陕西出土一件花釉腰鼓,则系耀州窑产品。

一般而言,故宫博物馆中馆藏的文物,在市面上基本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东西。

这鲁山花瓷的腰鼓也不例外,自八十年代以来,仿唐花釉产品陆续出现在市面上。最早开始于鲁山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仿故宫藏花釉腰鼓,仿品被文物贩子购去,到广.州为海.关查获,随后在电视台被曝光,倒是惹来了不少的关注。

然而,此波未平,一波又起。内地一家非常著名的博物馆,也收了一件花釉腰鼓,并从当地公.安.局开出证明信,证明此腰鼓为掘.墓所出。孰真孰假,还真难说得清楚,但是,如果将其与故宫博物馆的腰鼓最细致对比的话,还是能鉴定出其中真假的。

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地方真有唐花瓷腰鼓的存在。

这仿品一旦出世,自然少不得人上当,而上了假腰鼓的当,认为自己收藏到和故宫博物馆一样好东西的收藏更不在少数。截止到现在为此,花釉仿制已扩展到河.南其它地区。

作为唐花瓷最为典型的腰鼓,自然也与时俱进。后又因为从遗址出土的资料中,证明花瓷腰鼓有大、小多种尺寸,所以,市面上所出现的新仿腰鼓的尺寸造型和型号也日渐增多了。

徐耀辉这时候提出这花瓷的腰鼓来,就是说的这事。

毕竟,这花瓷腰鼓闹得可谓是沸沸扬扬,你要是不知道的话,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在这行混的,而且还是专门研究陶瓷类的?

当然,徐耀辉说这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表明他的学识渊博,让麻杆他们收敛着点,别拿些有得没的赝品仿品出来忽悠。

这也不怪徐耀辉谨慎,在此前和麻杆他们交易的时候,他们所拿出的东西中,可就有真有假。

这在行内是惯例,徐耀辉却是牢记得,要时时刻刻都要绷紧神经,绝对不能听信故事,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经验。

而在唐钧中,除造假最为疯狂的腰鼓外,壶、罐仿品也不少。

第4章 徐师傅第110章 欲盖弥彰第121章 鱼和熊掌第5章 负荆请罪第94章 阉党第77章 旧友重逢第82章 新的合伙第124章 疑点第3章 高科技鉴定第187章 相见第139章 暗号和秘密第59章 罪魁祸首第114章 惊喜第81章 自食其果第80章 逆市而动第10章 玉蝉到手第67章 价值数百万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77章 旧友重逢第147章 冒雨赶来第134章 研究对象第4章 徐师傅第53章 石破天惊第43章 真假难辨第98章 吃大餐第84章 “双胞胎”第23章 准备工作第130章 大决心第99章 倪瓒绝笔第58章 逼宫第13章 扑朔迷离第81章 自食其果第82章 新的合伙第119章 傻了第39章 首秀第70章 新的解读第90章 难题第30章 愿赌服输第86章 三胞胎第39章 首秀第8章 旧不如新第169章 bug第185章 诱惑第140章 放松第79章 别打脸肿了第181章 评价第59章 罪魁祸首第163章 此生无憾第38章 败退第10章 玉蝉到手第139章 暗号和秘密第153章 坚持第131章 珍贵文物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177章 古琴第127章 成化出戟尊第98章 吃大餐第131章 珍贵文物第120章 争辩第123章 定窑白瓷第126章 回家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64章 朱雀铜镜第35章 继续上拍第20章 打脸第167章 周夏万岁第5章 负荆请罪第49章 偶像第1章 洪武釉里红第30章 愿赌服输第171章 意外之喜第34章 良好开端第103章 伪君子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56章 刁难第136章 放弃第88章 复制品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5章 休闲一刻第120章 争辩第29章 再接再厉第66章 如何善后第8章 旧不如新第16章 跟着捡漏第152章 缘由第132章 老狐狸第33章 八卦第164章 服软第157章 救火员第152章 缘由第152章 缘由第19章 赵老先生第100章 “漏”很多第49章 偶像第124章 疑点第151章 征服第54章 好主意第116章 两幅真品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