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术来历已是不可考,所谓外丹,其中还颇有一段变迁。
外丹术最早其实就是炼丹术。
外丹以“外”得名,乃是与后来的内丹术相区别。
正所谓纯阴为鬼,纯阳为仙,阴阳合和而成人,只因人身其实分有阴阳二气,需要炼尽阴渣,练成纯阳,方能成仙得道,是以有人想要通过各种秘法烧炼丹药,期待练成九转还丹,用来服食,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这便是外丹道的来历,只因是借助外力,才有“外”字得名。
外丹修士以为万物皆有灵性,而在道门中以金性不朽,最为纯粹,外丹便希望从金石中炼出真性,补于自身,已得不朽,所以外丹术又称为黄白炼丹术。
外丹术约起于战国中期,秦汉以后开始盛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最为鼎盛。也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外丹成道的大能层出不穷,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葛洪,陶弘景,皆是以外丹成道。
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
外丹道历史悠久,历朝历代以外丹成道者比比皆是,曾经一度压的内丹法抬不起头来。
《神农本草经》,将五金、三黄、乒石等40多味药物分别列为上、中、下三品,指出其分等级的标准是:“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天、神仙,……”其中丹砂被列为炼丹的上品第一。
只是到了后来,随着天地元气的渐渐稀少,整片天地已经供养不出如此多的灵药灵草,外丹道也跟着随之渐渐削弱,声势式微。
不仅是材料,外丹法开炉炼丹自有一套规则,只因真正的外丹,虽在炉中,却是汲取天地自然之造化,以顺应理、气、数而成,待成丹之后,由人服用,方能夺取造化,一步登天,得道成仙。
而这种祭炼外丹的方法法门,也随着战祸不断,逐渐失传。
直到后来内丹势大,现如今道门中,除了丹鼎宗之外,便再无一家传承外丹之法。
若是依着原本局势,外丹之法本来就要逐渐消弭,直至彻底断绝,但是有大贤能者,另辟蹊径,巧妙借助外丹之理,再开一道,虽然仍是外丹,却非先秦魏晋时点化金玉液,服之逆成仙的外丹道了。
而是以天才地宝或是直接利用精怪妖丹作为外丹,采取偷天换日之法,冒名承袭这些“外丹”原有的修为。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使人短时间内获得强大实力,却也因为成为“外丹”介体的材质不同,成长上限也被彻底锁死,只能成为一种另类的护道之法,却是难成大道也。
即便如此,在仙道渺茫的前提下,外丹法也成为修行者种最常用的护道之法,风靡一时。
而外丹法,又等于真——古代修仙版外挂。
被不少真人高修所借鉴,其中便有纯阳真人吕洞宾。
其实吕洞宾遗留在纯阳铁盒中的阴阳球,本质上就是一种“外丹”。
方不言拿起丝帛,略过开头三个字,再往下瞧,只见丝帛之上后又写道:“阴阳相逐,化生精气,入虽不足,出而有余,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得天道欤。”
这句话的意思方不言早就了解,他当下握住阴阳球,聚起浩瀚真气,注入球内。不一阵,阴阳球中黑白二色消长加速,方不言犹未转念,便觉掌心一麻,一股粗大暖流从阴阳球中直钻入“劳宫穴”,循“手少阳三焦经”而上,归入“膻中”气海。
方不言又将真气注入阴阳球,转得一转,又是一股粗大真气送了回来。其实这“阴阳球”实乃天地间一样异宝,使用者只消输入内力,真气在球内一转,便可由弱变强,以一化十,送回使用者体内,这般算来,若是以沧海世界练就炼神来说,若无机缘巧合,总得有二三十年之功方能达成,若是有阴阳球相助,一两年内便能竟成。
方不言不懂此界异人立身之本的元炁如何修炼,好在真气同样也是纳天地元气而成,本着殊途同归,便将阴阳球握于左手,这一次却是将真气导入“手少阳三焦经”,再将变强的真气收归丹田,散往百骸,然后聚集起来,注入圆球,如此生生不息,方不言只觉内力渐趋充沛。
他先练“手少阳三焦经”,三焦既足,再握于右手,练“手少阴心经”,然后练“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再摩挲双足涌泉,练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其后再练“带脉”,“冲脉”,直到真气充盈,方不言将阴阳球为中点,贯通任督二脉,勾连奇经八脉,真气经注入阴阳球,转而复出,自成一个大周天。
方不言此时自然增长奇快,有了阴阳球之助,真气每转一个周天,便如练了十天半月。他练得入神,浑然忘了光阴流逝,有时明明还是清晨,待醒转时天光暗淡,又是黄昏。
此后十余日,方不言一身真气已是精纯至极,阴阳球化生的真气却变得弱了许多,初时以一化十,五日后变成以一化九,其后逐日减少,到得二十日上,已是以一化四,并且随着方不言输入真气变强,球内黑白相攻更加剧烈,好似沸水翻腾。他却是知道阴阳球已至极限。
如今方不言真气雄浑精纯,远胜以往之时,他虽然不知此界境界为何,也无法衡量自己在此界之定位,只是苦于深山老林中没有人烟,无法交流,更不能一探虚实。
如今方不言一身所学也基本梳理清楚,正是进无可进之时,本打算择日动身离开,忽有所感。却是感觉到前方有一股淡淡的杀意,虽不是针对于他,却是离他不远,而且人数不少,且个个气息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