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徐骁脸上带着笑意,“百年太平?说说看,如何保?”
书生整了整身上那件寒酸衣衫,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西凉贫瘠,民风彪悍,男人人人可战死沙场,女人人人可上马抗刀,从地理形势看来,东有中原,西有西胡,南有蜀地,北邻匈奴,东北还有镇北军,细细看看是处于围困之中。西凉三州不适农耕,河套平原狭小偏长。近年来,西凉闭关,不于外界沟通,豢养起三十万铁骑,让朝廷暗自咂舌,管窥蠡测,西凉必定有能人异士,统筹全局,可是也暴露出了其中一个问题。”
书生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如今西凉很少有消息流出,朝廷多次派遣巡察御史去西凉巡查,但是都被世子殿下徐云枫拿着扫把打将的不敢出驿站,西凉内部的权力分配、军队分布、边防设置都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让人看不清楚,也弄不明白。
“什么问题?”徐骁直视着书生的眼睛,如同利剑想要“穿透”这个书生。
书生被徐骁看着,不知为何后背竟然渗出了汗水,可是被枫树下不知道哪里吹来的冷风一吹,瞬间没了踪迹,在初夏时分竟然还有些冷:“西凉在闭关锁国,以愚民政策治国。”
徐骁再次摩挲着手中的茶壶,这书生所说不错,世人皆以为“愚民政策”于国白海而无一利,但是却不知道有时候“愚民政策”是最好治国方略,中原富饶。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小康家庭能够几十两银钱,入私塾读书者十之七八。可是西凉贫瘠,富饶人家也不过十几两银钱,读书识字更是奢侈事情。
当初朝廷封王徐骁西凉,而不是富庶之地徐骁的家乡蜀地,也不是鱼米之乡江南,未尝没有制肘消弱徐骁的战略意图,让时间去磨光这位平定天下第一战将的威信和光环。然后行之有效的取缔。
西凉若想养气三十万的铁骑,开销粮草都是天文数字,所以徐家军抢占了河套平原。赴凉封王时刻。范立曾经给徐骁写过一封信,言简意赅,了了八字:闭关锁凉,愚民治凉。
只有西凉三州的民众眼界窄了。如同井底之蛙了。看不到中原富庶,从心里还以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很高,于是才能够民心所向,西凉才能长久治安。
民心向背,一直都是国之稳定还是混乱的标杆。
“继续。”徐骁淡淡的说道。
书生继续说道:“朝廷把持漕运、盐铁,西凉只能自给自足,以徐家铁骑的战力莫说西胡,就是匈奴也已经打穿。但是为何对于西胡是打而不灭?因为居安思危,西凉铁骑若想保持战力。只能以战养战,而西胡就是很好的试金石。但是人力终有穷尽时,世间无万世朝廷,时间会磨光西凉铁骑的光芒,所以西凉必须开放。”
开放?开放一直都是利弊各半,祸福相依的事情,一旦民众看到天下大势,特别是西凉的贫苦,必定会心生动摇,西凉动荡也不远矣。
“西凉开放,不是对中原,也不是对西蜀,而是对西域。”书生尽量压住自己颤抖的声音,自己不爱诗书,却爱读史书,分析天下大事,于是不容于科举考试,曾经捧自己评论天下局势的文章跪求于宰相府前,却被门卫赶了出来,还被安了“刁民乱民”的称号,在吏部大牢里躲过了十五个“春秋”:“西域广袤,虽有沙漠阻隔,但是更西之处便是楼兰、夜郎,自有自的一番风景,如若打通西域,西凉以中原铁犁、丝绸和西域互通有无,必定能够兴盛西凉,最主要的是……”
说到此处,书生停下,抬头看了看西凉王,不知道是否可以继续说下去。
徐骁微微点头,便是要这位口若悬河的书生继续说下去。
书生长吸一口气:“最主要的是能够为西凉铁骑赢得战略纵深,若是那一日朝廷、镇北军、西胡同时发难,西凉军可以用西域的广袤无垠拉长战线,赢得宝贵时间。”
徐骁眼睛精光闪闪,盯着这位书生,站起身来,伸手想要拍一拍这位书生,只是手落空了。
书生看到西凉王起身,下意识后退了几步,特别是看到西凉王伸出的手小腿肚子都在不自觉的微微打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徐骁仰头哈哈大笑:“上京城有如此人才,竟然都进不了庙堂,看样子如今的朝廷也不怎么样嘛。皇帝陛下的那句‘天下英雄都入了我彀’未免夸大了一些。”
取下腰间的一块玉佩,递给书生,徐骁开口说道:“拿着玉佩去西凉找司马尺。”
书生双手颤抖着接过玉佩,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一块绣着鸳鸯的上好手帕包好玉佩,再小心翼翼回揣到怀里,以头抢地:“谢凉王。”
徐骁咳嗽两声,倒背着双手,进了驿站。
书生站起身来,揉了揉已经发酸僵硬的双腿,看了看那位王爷的背影,使劲儿攥了攥拳头,然后步伐稳健的离开了客栈。
徐骁站在客栈的窗户前,看着书生离去,对魏松问道:“你有疑问?”
魏松点头:“义父,这书生真有真才实学?”
徐骁摇摇头,有些吹鼻子瞪眼的说道:“我哪里知道?只是觉得这书生说的挺好,以前我就敬佩读书人,主要是敬佩他们能说。当初打了败仗,我去兵部借兵,没人借啊,就差跪地上了,愣是没人借给我。后来范立去了,三言两语就借到了,都是五大三粗的老爷们,不能因为范立长得俊,就这么歧视我吧。”
“义父,那么如此提拔这个书生。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
徐骁摸了摸茶壶,茶水有些凉,便放在一旁。实话实说:“不知道。在西凉也听云枫叨唠过相似的言论,可是云枫和书生都弄错了一件事情。”
魏松皱眉:“什么事情?”
徐骁淡淡的说道:“西凉不是一国,而是大魏的一部分。”
回头看了一眼下意识冷哼一声的“虎熊”魏松,徐骁淡然一笑:“这点都不如范立,他给我的建议是闭关锁凉,愚民治凉,而不是闭关锁国。愚民治国。朝廷一直制肘西凉,但是也给了莫大的独立性,三十万铁骑可不是小数目。可是朝廷忍了,虽然没有漕运和粮草的补给,但是抢占河套平原朝廷也忍了。镇北军没有这种待遇。”
说到镇北军,徐骁好像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夏侯那厮打仗和我有差距。但是也是有水平的。怎么就打不穿匈奴呢?偏偏临了进京的时候,打了一场大胜仗,还割下了南院大王的脑袋。哈哈,还不是放不下大将军的权利,啧啧,一人手握五十万镇北军,哼,好大的权利!”
魏松自认为是一介武夫。对于朝廷事情从来都不过问,但是听着义父的分析。还是忍不住惊讶。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栖息之地,怎能让他人卧鼾,朝廷为什么容忍西凉三十万铁骑?”徐骁问向身边的魏松。
魏松冷哼一声:“他们也向取缔西凉军,但是有哪个本事吗?”
徐骁无声大笑,伸手拍了拍魏松的肩膀,朝廷容忍西凉军,更深层次的含义似乎只有自己和皇帝陛下知晓了。
书生拿着玉佩离去,在自己几间茅草屋内简单略作收拾,关上门,仰躺在破床上,从怀中取出那块手帕,先是将手帕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举起玉佩,脸上带着灿烂的笑意,人生的转折总是在山穷水尽的时候。
至于那块手帕,是上京城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给的,书生贫苦,本想着走一条捷径,选来选去便看上了那户人家婉约如同白兔的小姐,每天都在小姐走过的桥头等待,终于引起了小姐的注意。
书生用着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理解,独到的针砭时弊,很快得到了小姐的青睐,小姐家中富裕,父亲和他的那些朋友也是谈论天下,但是出口便是西凉蛮子、匈奴贼人,话语自傲,听来烦闷。
书生的言论却不同,客观正确,再加上穷苦身世博得了小姐同情,这个傻女子半推半就的给了身子。
书生得意,和小姐相处过程中,一开始将对方看作向上攀爬的阶梯,但是随着时间推进,自己竟然生出了一种依赖和留恋,还有一股保护欲望和喜爱之情。
书生沉迷于这种情感,但是又有些反感。
如今到了抉择时候,书生内心纠结,但是也只是纠结了一刹那,用那颗心怀天下、建功立业的心丢弃了那个手帕,然后背起那个破烂的包袱,趁着黑夜独身去了西凉,再也没有一丝留恋。
风餐露宿,朝霞夕阳,终于风尘仆仆的到了西凉,郑重递上玉佩,正坐军中的司马尺拿起玉佩不断把玩:“义父,您曾经说过,见到这块玉佩,那人不是杀掉,就是重用,我该怎么办呢?”
司马尺眯眼用手抵住下巴,一根手指头不断敲击着桌面,最后叹了一口气:“要不抛硬币决定?”
“啪”硬币落到手背上,司马尺看了一眼:“运气真好啊!”然后亲自引着书生进了大帐,好酒好肉招待着,几个西凉美女落座在书生左右。
书生按耐着心中激动,开口说:“肉,学生吃了,酒,去下去吧,这几位姑娘也一同下去吧!”
司马尺竖起大母手指头:“正人君子,不沉迷酒色、女色,佩服。”
两人在大帐内饮酒,司马尺喝了很多酒,朦朦胧胧之内,站起身来,扳着书生的肩膀称兄道弟,一觉醒来,书生的尸体躺在旁边。
司马尺大怒,竟然有人在大营内杀人,亲卫解释:“昨晚将军饮酒过多,不小心把刀杀人。”
司马尺错愕、懊恼不已,人前大骂自己愚蠢,世间又少了一个知己,人后面无表情的让人将书生葬了。
前夜,书生看到那位“蛇狐”将军司马尺脸上带着醉醺醺的笑意,拔出了腰间的长刀,缓缓走向自己。
临死前,书生看到了两幅场景。
一幅是宰相大人命人将自己赶走之后,又让人从小门将自己接入宰相府,彻谈一夜,入西凉当谍子十年,许他景绣前程。他心中冷笑,若是在西凉飞黄,为何还要回京腾达,若是在西凉坎坷,何不回京。
一幅是大户小姐衣衫轻轻脱落,眼前云白,揽住小姐肩膀入怀,他感动的突然想哭。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书生在司马尺宁可错杀一万,也不可错过一个的政策下,一命呜呼,他悲哀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书生的名字叫什么?兰英起不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