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乾没说话,乖乖的从袖子里将银票递给林婉儿,用了一股很沧桑悲凉的语气说道:“我怎么这么贱呢?”
林婉儿将银票拿过来,不忘对着赵乾冷哼一声,眼神在银票上面一瞄,瞬间乐开了花,这刘宏达还真是敢下血本,竟然给了这么大的面额。
赵乾唧唧歪歪的碎碎念,林婉儿毫不在意,伸手在怀里拿出一块玉佩,递给了赵乾。
赵乾眼睛一亮,将玉佩拿在手里,有些疑惑的问道:“你怎么弄到的?”
林婉儿开口说道:“本姑娘文韬武略、智谋计算天下第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什么事情不知道。赵乾,你还真是个败家子,一块上佳玉佩竟然当了这么一点钱,就是多大的家业也经不起你这么折腾啊!虽然你家在上京,想来也是名门望族,说不定还是某一行业的垄断寡头,但是勤俭持家、节约勤劳是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发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林婉儿絮絮叨叨,絮絮叨叨个没完没了。
赵乾一阵头疼,本来心里还挺感激林婉儿的,想说几句感谢的暖心窝子的话,但是对方这样一说,心里再也感激不起来,开口道:“林婉儿,知道我为什么有时候不爱和你聊天吗?”
林婉儿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气呼呼的对着赵乾说道:“哎呦哦,还不想和我聊天,你以为本姑娘愿意和你聊天?不想要玉佩是吧?还给本姑娘!”
赵乾站起身来,将玉佩塞到怀里,说道:“到了公子手里的东西,还想要回去,你想的美!林婉儿,我还告诉你了,本公子也是摸爬滚打长大的,风里来雨里去,上山敢拳打猛虎,下海敢独手屠龙,就不是吓大的。”
林婉儿平时动手比动嘴利索多了,遇到今天情况,显然不可能和赵乾讲理,伸手便向赵乾怀里搜,嘴里说道:“给本姑娘拿出来!”
虽然斗嘴,但是赵乾也怕伤到林婉儿,尽量躲开,但是林婉儿咄咄逼人,瞬间便将赵乾逼到了角落里,赵乾一看毫无退路,开口道:“林婉儿,是你逼我的。”说完拦腰将林婉儿抱住,一用力将林婉儿抱起来,林婉儿在空中又是打又是骂,到了最后竟然连嘴巴也用上了,赵乾吃痛,哎呦一声。
两人在前厅乱作一团。
“咳咳咳!”几声咳嗽声在前厅突兀的响起来,毫无征兆。
赵乾扭头看去,被赵乾抗在身上的林婉儿也看过去。
只见知州大人王启年、夫人宁氏、公子王定远和简大家不知何时进了小院,一抬头就看见赵乾和林婉儿乱作一团,心中震惊无比,怎么也没想到第一次来林家小院竟然是这么一个情景。
前厅六个人面面相觑,表情怪异,这尴尬的场景怎么解?
林婉儿和赵乾反应很快,林婉儿慌忙从赵乾身上跳下来,整理整理衣服,赵乾也摇摇脑袋,然后两个人像是没事人一样,一个左拐,一个右扭,分别回自己房间去了。只剩下知州大人四人孤立在前厅内,空悲切。
王定远虽然和林婉儿见过一面,但是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竟然就是这么一个场景。王定远眼皮跳了跳,咧咧嘴角,有些疑惑的问道:“这就是澶州第一才女?”
王启年听到儿子如此说话,呵斥道:“放肆,林婉儿才情俱佳,怎么能够是你这种凡夫俗子所能揣度。今天一见,林婉儿果真名不虚传,行为特立独行。”说到最后的,实在是找不出词汇了形容了。
此时,林婉儿从房间内走出来,好像刚刚发现知州大人四人,忙慌走向前去,轻轻道了一个万福,开口道:“知州大人大驾光临,婉儿受宠若惊,让小院蓬荜生辉。婉儿没能及时恭迎,还望知州大人恕罪。”好像刚刚和赵乾扭打在一块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赵乾也吹着口哨,白眼向天的走出来,看到众人,也是拱手作揖,场面话说的恰到好处,儒雅的很,举手投足之间还有点小风-流。
简大家抿嘴一笑,好像故意为难林婉儿似的,开口道:“婉儿妹妹,刚刚入院,我们看到的可不是这个场景,能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林婉儿抬起头,装傻充愣,很是迷惑的说道:“简姐姐,婉儿怎么听不懂你说的话呢?”
知州夫人宁氏却在这时候插话,为林婉儿开脱,开口道:“简大家,你就别为难婉儿姑娘了。”说完很是自然的牵起林婉儿的小手,接着说道:“真真是个妙人,即使今天也很难相信《西厢记》竟然出自这么一个可巧人之手。婉儿姑娘,我是你的书迷,每每举起《西厢记》总是忍不住据一把辛酸泪。”
简大家此时开口道:“夫人心思细腻,心怀大善,读《西厢记》难免触动心弦,掉些眼泪也是正常。要怪也要怪这林婉儿,怎得写出这种要人命的书籍。”
林婉儿听到这话,自是知道简大家的含义,虽然说得责怪,其实心里欢喜,开口道:“我的错,我的错。”
那样子滑稽可笑,逗得大家一阵大笑。
随后林婉儿将宁氏和简大家引入后屋,而赵乾则在前厅招待王启年和王定远。
后屋里面说的话,三句离不开《西厢记》,说到动情之处,宁氏忍不住眼泪,不知拿手绢抹了多少次眼泪,林婉儿和简大家好生劝慰一番。宁氏自知失礼,转移了话题,问了一些家长里短,林婉儿一一回答,主要讲了这林家大火四年,一家人如何如何,平铺直叙,没有夸张,也没有隐瞒,但是听在宁氏耳朵里又是一部辛酸史,愈加为林婉儿感到艰辛,也愈加觉得林婉儿可心。
前厅赵乾和王启年相谈甚欢,交谈的主要是民生经济和王霸之辩。王启年一直觉得这林家小院能出一个林婉儿本就出人意料,但是这位赵公子也是深藏不漏,特别是对王霸之道的见解更是独树一帜、闻所未闻,其中“王霸本同根,应以王道辅助霸道,霸道反馈王道,切不可过犹不及,相互制肘,单纯落入儒家、法家治国之道,最后落了一个画猫成虎的可笑境地”更是真知灼见。
王启年越聊越是心惊,也是越来越兴奋,《西厢记》虽好,但是毕竟是生活末节,与民生无益,远不及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治国之道。而赵公子言谈不凡,毫无年轻人的张狂之气,老练成熟。王启年有心拉拢,开口道:“公子一席话,字字在理,不知可有入仕为官的打算?”
赵乾拱手作谢,笑着说道:“赵乾生性疲懒,喜欢自由自在,实在做不来官的。”
(ps:真高兴,又写到可爱的知州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