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磨 戈】

(感谢大盟、小胖、破沧桑、小雪妃)

~~~~~~~~~~~~~~~~~~~~~~~~~~~~~~

建昭三年(前36年),二月,春到丝路。与春天一同到来的,还有从乌垒城汉西域都护府,向西域南北两道城郭诸国传达的大汉天子诏令。

诏曰:“奴酋郅支,擅杀汉使,遁边不臣,绝我域道。更侵陵诸国,倚道远而跳梁,视中国若无物……今天子降威,域动雷霆,发屯田吏士,诸国攘举,虽万里必讨之……”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道诏令顿时在天山南北两道掀起轩然大波。

焉耆、尉犁、危须、龟兹、温宿、前、后车师、前、后蒲类、东、西且弥等等邦国,从国王到臣民,从宫廷到穹帐,从高车到马背、从木简公文到口耳相传……都在奔走相告这个令人震撼的惊天消息。

大汉朝,要对万里绝域外的匈奴单于动刀了!

三月,交河壁屯田吏士将春耕托附家人,整兵束甲,向西进发。

同月,葱岭河流域城郭诸国陆续派出本国牧骑,或由国王亲领,或由大将统率,从四面八方向中央汇聚。

所有行军的箭头,都指向同一个地方——乌垒城。

诸国齐动,处在暴风眼的西域都护府自然也没闲着。操练场上的嘶杀声又重新热火起来,甚至出现了韩骏、韩重、青琰等人腾跃的身影。

点将台上,端坐正中的督操已变成副校尉陈汤,而之前那个异常活跃的壮硕身影已然不见。

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呢?答案是:病了。

那么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说病就病了?而事实上,所有得知都护病情的人,非但相信,而且还深表担心。

都护府对外宣称,甘都护于某日操练归府后,受了风寒,猝然病倒。

整个西域,无论汉胡,多是能骑马弯弓的士民,对这种情况有很深的体会。在中原汉境,它有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名称——卸甲风。

所谓“卸甲风”,就是剧烈运动时,因厚甲厚衣捂体,热汗不易散发,当行动结束后,冷风袭体,造成身体调温失衡,突然发病的症状。因为以上阵厮杀的将士多见,故名卸甲风。此症极为凶险,稍有不慎就会在极短时间内夺人性命,是古之将士一大“职业病”。

后世名将常遇春,据说就是因此而英年早逝。

由是骤闻甘都护受寒卧病,无不担扰。还好,甘都护还有个好助手,副校尉陈汤,一力担当起整训统合之责。

张放呢,作为整个都护府精力最充沛的人,他除了每天上午例行骑射、骑砍基本训练之外,下午则进行走访调查、摸底工作。

张放一直想弄明白一件事,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汉军士兵,毅然随陈汤、甘延寿踏上漫漫西征旅途。除去所谓的“皇命”之外,应当还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在激励他们。他的调查,先从“眷聚”开始。

汉朝的军队,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京师兵(南、北军),一是郡国兵(包括边塞兵、属国兵、屯田兵)。其中屯田兵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最明显体现在,将士可以带家眷。

众所周知,军队历来只有军人,不允许出现眷属。莫说士兵,就算是将军,也没有携带家眷的权力。但屯田兵却是例外,因为他们既不是“更卒”(短期服兵役),也与一般“正卒”(长期服兵役)有所区别。他们忙时农耕,闲时操练,更接近于民兵,但又比民兵更正规。他们就像后世的农垦大军一样,终其一生,都将在塞外扎根、开花、散叶……所以,他们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个家庭。

所以,当初被围困在烽燧时,张放问阿里穆,交河壁有多少兵力时,阿里穆回答不是多少人,而是“三百户”。

无论是都护府,还是交河壁,都有军营,营里有将士,所有的管理,与其余郡国兵营没什么不同。只是在军营数十里之外,有一个军属聚集区,形成一个聚落,这就是“眷聚”。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扩大版的“军属大院”。只不过后世的军属大院里都是军官家属,而眷聚则不分吏士,大伙都是军属。

张放暂时没有进入军营调研的权力,但他可以自由出入眷聚,而有些东西,从吏士的家眷口中,或许能够了解更透。

屯田吏士多半来自三河(河东、河西、河内),来自北地郡的自然也不少。青琰经常出入眷聚,与那里的妇孺老妪都相识,而且还跟一户来自陀螺山十八拐的丘姓人家认了远亲。

张放的初步调研,就从这户人家开始。

从外部看,眷聚更像一座城寨,有高高的土增,有坚实的红枊寨门,四角有瞭望塔,塔侧有烽燧,塔里有专人守望。看来历代西域都护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让部下吏士安心,就必须确保眷属们的安全。

张放是在军吏丘堂引领下进入眷聚的。丘堂就是今次张放要拜访的人家。得知贵人来访,丘堂特意休假,引领而来。

拍马驰近高高的红枊大门前,丘堂重重拍门,很快上头垛墙处探出一个脑袋:“丘叔,你回来啦……咦,这些是什么人?”

“贵人。丁季,你也不要多问,快开门。对了,今日我家二儿可曾巡逻?”

垛墙上少年好奇打量着披厚斗蓬的张放一行,点头道:“丘仲在西角守望呢……”

“叫人替他一下,让他回家迎客。”

“呃……好。”少年又使劲瞅了几眼,这才缩回去。旋即红枊大门嘎吱吱向两侧敞开。

“眷聚内多是妇孺老弱,尚有少许未博籍的少年,便令他们担当巡守,卫护家园。”丘堂一边肃手延请,一边解释。

张放点点头,他这几天刚弄懂“博籍”的概念。所谓博籍,就是徭役登记,汉朝以十七岁为准。也就是说,满十七岁,就需要承担各种徭役,其中自然也包括兵役。而在此之前,这些未够年纪的少年,便可以承担起瞭望、巡逻、示警等基本功能。这既是保卫家园,也不失为一种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邓展边策骑前行边问:“丘吏中子年纪几何?”

“年十六,虚十七,过了春天就博籍了。”丘堂深深吸一口气,“不瞒邓老弟,我此次请求西征,半是为了这小子将来不用更戍啊!”

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后也要怼(下)】(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击昭君(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斗】第一百二十七章 【爷是带把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囚禁玉女】第二百二十四章 【狙击昭君(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令人无语的制胜之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风雨如晦】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囚禁玉女】第二百九十章 【追猎三千里(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赔罪还是问罪(上)】(每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商 贸 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飞 燕】第二百八十四章 【摘 星】第四十一章 【血 债】第一百二十六章 【风云变幻】第三百零六章 【侧 夫 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声巨响,两处惊魂】第四百一十三章 【嫌 隙】第四百一十章 【虎圈阴谋(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交 锋】第四百一十章 【虎圈阴谋(四)】第一百零七章 【困 境】第三百一十章 【摘星变摘桃】第二百零六章 【关 雎】第五十九章 【千年遗恨】第三百二十章 【风 起】第二百零八章 【愚蠢的报复】第二百五十九章 【移民新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张放的构想】第二百二十八章 【狙击昭君(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嫌 隙】第二百二十章 【和 亲】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 班 了】第十四章 【重见光明的希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居然是她!】第三百四十七章 【王氏的威胁】第二百一十七章 【真·雷 炮】第三百五十三章 【请 缨】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的刀不答应】第二百七十五章 【断 腕】(第四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狙击班婕妤】第四百零二章 【堵 枪 眼】第二百零七章 【突如其来的袭杀】第四百零四章 【谁也不是吃素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汉子发飙】第二百零八章 【愚蠢的报复】第三百一十一章 【看 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劫 难】第三十八章 【佳人有邀】第一百六十八章 【赔罪还是问罪(上)】(每二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的刀不答应】第二百四十二章 【移花接木】第六十六章 【突围求援(上)】第四十八章 【是敌是友?】第二十六章 【山村鬼泣】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斗】第三百九十章 【整黑材料】第九十六章 【陈汤的决断(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此子夏非彼子夏(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狙击昭君(二)】第五十一章 【万马奔腾】第三百九十一章 【够义气的公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 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子大婚】第六十五章 【抉 择】第二章 【有缘相逢】第一百六十四章 【迷之刺杀】(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顾倾城】第一百零一章 【套 装】第二百一十章 【寿 诞】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击昭君(一)】第六十八章 【风暴将起】第四十一章 【血 债】第八十六章 【拜 会】第二百四十五章 【突发事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麻烦的选择】第三百四十五章 【此子夏非彼子夏(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无所得】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声巨响,两处惊魂】第二百二十一章 【居然是她!】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 击】第三百六十五章 【自投罗网】第三百四十四章 【此子夏非彼子夏(上)】第三十八章 【佳人有邀】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手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公然求封】第八十五章 【震 惊】第二百二十四章 【狙击昭君(三)】第五十八章 【同舟共济】第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三章 【这是大汉的领土!】第二百五十章 【狭路相逢,手快者胜】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的刀不答应】第一百零二章 【种 蛊】第四百二十章 【皇太后受死】第二百章 【竟 争】第八十四章 【渊 源(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后也要怼(下)】(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