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8)

小秋拉着我说着说不完的话,告诉我西郊公园的大象、小熊、猴子怎么好玩啦,又告诉我颐和园里山多么高啦,湖多么大啦……我只再三地嘱咐她说:“你到了广州,进了学校,别忘了给我写信呀!”

下午姐姐陪陈姨出去买东西。我在家帮助小秋收拾,把她在北京买的那些玩意儿,都收在一只小箱子里。

今天妈妈回来得早。吃过晚饭,奶奶就忙着吩咐姐姐把陈姨她们的提箱什么的,都放在一边。又说雨伞草帽什么的,也别拉下。奶奶又拿出一个手提袋,里面装了满满的点心糖果什么的,说是给小秋路上吃。

刚过八点,奶奶就催说:“你们该慢慢地走了,早点到车站,不心慌。”姐姐就出去叫车。陈姨站了起来,眼圈有点红了,却勉强笑着推小秋说:“你快给爷爷奶奶鞠躬说再见呀!”奶奶眼圈也红了。爷爷笑着摸着小秋的头说:“你回到广州也有爷爷奶奶呀,他们看见你才喜欢呢。”

妈妈和姐姐送她们上车站。小秋一点也没有舍不得,她的心大概早飞到广州去了!

奶奶帮我搬回原屋子去。我收拾好睡下,妈妈她们还没有回来。

8月18日阴

今天去给曾雪姣补课。她的腿还在痛,在床上躺着呢,我们就在床边一张小桌上做功课。我看曾雪姣坐起来实在太累,做了一个钟头,我就劝她休息,她一定不肯,一直支持到十点钟。

我就是佩服曾雪姣,就像张老师常常夸她的话,她的意志真是坚强呀!她从新加坡回来就不容易。她的父母只有她和她哥哥这么两个孩子,而且曾雪姣一生下来,腿就有毛病。她哥哥回国的时候,她一定要跟着回来。新加坡的英国政府是不发给回国华侨护照的,离开新加坡就不许再回去了。她妈妈哭得什么似的,但是曾雪姣终于回到她所热爱的祖国来了!她刚回来的时候,功课赶不上。虽然北京的天气比新加坡干爽多了,她还有时会犯关节炎。但这些困难她都咬着牙克服了。她入校不到一年,就参加了少先队,学习更有惊人的成绩。我们全班同学都佩服她,都爱她。侨委会的干部们常常来看她的,也都夸她。她每天坐三轮车上学。我们都在门口等她,搀她下车。放学的时候,她的车若是来晚了,我们就在门口陪她等着。过队日的时候,若在户外,我们都抢着替她拿小凳子。

孙家英待她最好了。孙家英的外号,本来就叫“姥姥”。她对谁都是又温柔,又慈爱,她对曾雪姣更像待她自己的小外孙女似的。她和曾雪姣住一屋,曾雪姣生病的时候,她就夜里起来给曾雪姣灌热水袋,揉腿。她常常背地里对我们说:“曾雪姣真坚强呀,她有时半夜里腿痛得流泪,可是她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想家想妈妈的话……”说着说着地自己的眼圈就红了。

孙大爷经常在铁路上跑车,很少回家,孙大娘又常常忙街道上的工作,孙家英会把家事做得停停当当的,一点不让孙大娘操心。张老师就常常夸她。

曾雪姣有坚强的意志,她热爱祖国。孙家英爱劳动,又有温柔的性格,她能使曾雪姣深深地觉得祖国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些高尚的品质,都是我应当向她们学习的!

明天姐姐要到西郊去赴夏令营了,她还是“营委”呢,管黑板报的——她是“黑板报专家”,她办了好几年黑板报了。

一下午她就忙着整理书,写笔记本子。晚上我帮她收拾东西,毯子啦,蚊帐啦,脸盆啦……都是我抢着替她去拿的,铺盖卷也是我帮她捆起来的。她高兴得直向我道谢。我忍不住要笑!我也不是整天淘气,我也会做点事呀。

8月19日晴

今天姐姐一早就走了。王瑞芬也去,她也是“营委”,管文体活动的。王瑞萱本来说今天来找我玩,我等了一上午,她也没有来。

中午吃饭,只有爷爷、奶奶和我三个人。奶奶说小秋走了,显得冷静多了。又说她们该到广州了吧。爷爷说还没有呢,她们在汉口要换车的。我说过两年长江大桥造成了,从北京到广州就近多了。爷爷笑着叹一口气说:“你们这一代就是幸福,我们几十年不敢梦想的事,你们都遇见了!”

睡醒午觉起来,觉得屋子里空得很!我又不想看书,走到上屋,爷爷正在给爸爸写信。我跟爷爷要了一张信纸,就坐在爷爷旁边写:

亲爱的爸爸:

好久没有给您写信了,这些日子我实在忙得很,您要原谅我呀!

您走后不久,我们家里就来了客人(陈姨和她的女儿小秋),小秋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她新从日本回来,觉得祖国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她看见我们戴着红领巾,真是羡慕得了不得。我相信她上学以后,学习好,努力争取,她一定可以入队的。我曾陪她逛了北京的古迹,也看了一次戏和两次电影。她们真喜欢北京。陈姨说我们是有福气的孩子,因为我们能够在身边学习。昨天她们已经回到广州老家去了,姐姐今天也到夏令营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就抽出工夫来写信。

爸爸,您真是幸福,在“人民的钢都”呆了这么久!您搜集了多少写作的材料?您到过那些工人叔叔家里去过没有?鞍山有几所小学校呢?

家里都好,爷爷和奶奶身体很好,妈妈和姐姐还是那样忙。有工夫请您多来信吧。祝您

健康!

您的小女儿奇8月19日

晚上大家都睡得很早。我本来想等妈妈,但是过了九点妈妈还没有来!

8月20日晴

今天天气好,早晨我帮助奶奶晒了两箱子的衣服。下午六点钟的时候,王瑞萱家的保姆来了,说王瑞萱的母亲叫我立刻就去。

到了王家,他们把我一直带到瑞萱的卧房里,她正在床上坐着呢,她母亲坐在床边,她父亲也在一旁站着。我一进去,他们就告诉我,原来昨天下午王瑞萱跟她父母到北海去玩,掉在水里了,是李春生把她救起来的。李春生把瑞萱交给她母亲之后,自己就跑了。瑞萱的母亲想去看看李春生,谢谢他。

这件事太意外了,我一点都摸不着头脑!我问瑞萱到底是怎么回事,瑞萱说:“昨天我本来是去找你玩的,后来我父亲说要去北海,我们三个人就去了。在五龙亭旁边,我碰见了林宜、范祖谋和李春生,他们都站在水边台阶上。我跟我爸爸妈妈要坐大船到漪澜堂去,他们坐在船里,我抱着船柱子站在船边上……”说到这里,她看了她母亲一眼,说:“你知道我妈妈总是啰啰唆唆的,当着船上许多人,她大声叫:‘宝贝,进来坐下吧,掉下去不是玩的!’她越叫我越不好意思进来,她急了,站起来拉我,我使劲地往后一蹬,一下子就滑下去了……你知道我又不会游泳!当时我又吓昏了,就在水里乱扑腾一气,越扑腾越往下沉。只听见船上岸上嚷成一片。后来我嘴里鼻了里都进了水了,我都糊涂了,只觉得忽然有人把我的衣服领子揪住了,他拉着我往岸上游,几下子就到台阶边上了。我母亲又哭又笑地把我抱过来,我睁开眼睛,就看见林宜和李春生水淋淋地站在我面前,后面还有范祖谋和许多别的人。李春生一下子就钻出人圈子走了。林宜说他自己也跳下去了,但是他游得太慢,是李春生把我救出来的……”

我都听傻了!我问:“范祖谋不是游得最好吗?他怎么没有下去呀?”瑞萱摇摇头说:“我不知道,大概他也吓糊涂了。”

瑞萱的母亲说:“昨天真是把我们吓坏了,昨天半夜里,我还吓醒了呢。瑞萱这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次吃了大亏,下次就得听妈妈的话了!”瑞萱把头一扭,说:“您昨天若是不那样使劲地喊我拉我,我好好地在外面站着,绝不会掉下去的!您总是把人当做三岁的孩子,下次我绝不再跟您一块出去玩……”瑞萱的父亲就说:“好了,好了,不说了!”回头就对我说:“听说李春生是你们的同学,这孩子真是‘见义勇为’!昨天我见他提着一只鞋,水淋淋地光着脚就跑了,我听说他家里很穷,我想送他一点钱,作为谢礼……”瑞萱看着她爸爸,把眉头一皱,说:“您总是说钱,多么难为情!不信您问陶奇,李春生会不会要钱?他一直就看不起我……”她母亲说:“不给钱就送点别的。他不是为救你丢了一只鞋吗?我们就送他一双皮鞋,再加上别的东西。”瑞萱说:“人家李春生从来就不穿皮鞋……依我看算了吧……”她母亲说:“那怎么可以!‘有恩不报’还成个人吗?你不用管了,我们去商量商量吧。”说着她母亲和她父亲就走了出去。

瑞萱拉我坐在她旁边,说:“你看我爸爸妈妈可笑不可笑!昨天一回来,一死儿问我李春生住在哪里,要叫保姆给他送钱去。我说我从来没到他家去过,也劝他们别给他送钱去,他们也不听,今天到底又把你找来了!你想,李春生本来就看不起我们,我们再给他送钱送东西去,不是讨没意思吗?”我说:“你的想法就不对,李春生从来也没有看不起你。我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好不好?”瑞萱想了想,说:“那么你带我一块去吧。”

瑞萱的母亲同意了我们的决定,还说明天她也同我们一块去。

我回到家来,奶奶就问我王家叫我去有什么要紧事?我把李春生救王瑞萱的事,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爷爷和奶奶都称赞李春生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又问我李春生是少先队员不是?他们也觉得王家不应当给李春生送钱,因为友谊不是金钱买得到的。

我倒想起了一件事。上学期李春生申请入队,一直没有被批准,因为他不遵守纪律。这次他的表现很好,今年上学以后,我们一定要鼓励他好好地争取入队。

我对范祖谋很不满意,和李春生比起来,他就不配做一个少先队员!!

8月21日晴

今天早晨,我带着王瑞萱和她的母亲到李家去。

李春生不在家,连曾雪姣和孙家英都不在,李大娘说刚才林宜和范祖谋来了,他们几个人谈了一会儿,都到学校去看张老师去了。

李大娘看见王瑞萱的母亲来了,似乎很惊讶,连忙让我们到屋里去。她一边抱着秋生,一边给我们张罗茶水。孙大娘便走过来帮忙。王瑞萱的母亲把来意说了。她谢了又谢,又递过一个纸匣,说:“这是送你们春生的一双皮鞋。他为着救我们孩子,丢了一只鞋子,我们真是过意不去!”李大娘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笑说:“我们那孩子回家来,一个字也没有提。我还当他是又到窑坑里游泳去了呢,身上又是水又是泥的,鞋也丢了一只。我要早知道他是救了你们家的姑娘,我也不会说他了……”说着她又把那纸匣推过来,笑说:“都是街坊、同学嘛,春生这样做是应该的。这双鞋我们一定不能收,就是我收下了,他也不会答应的。”王瑞萱的母亲还一个劲地推过去,王瑞萱却按住她母亲的手,把鞋匣子抱了过来。

这时李春生的弟弟妹妹们围了上来。王瑞萱的母亲说:“您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多的学生姑娘的!”李大娘笑说:“还福气呢,一天到晚乱死了,什么事也做不了。”孙大娘说:“李大嫂真是能干的,又管孩子,又做女工,又做家务,弄得整整齐齐的,不过累也是真累。”王瑞萱的母亲满屋子看了一看,仿佛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坐了一会儿,瑞萱就说要走,她母亲向李大娘又再三地道谢,我们就一齐出来。

在李家门口,我就和她们分手,一直跑到学校去。

果然他们都在张老师那里,围着张老师七嘴八舌地说着呢!看见我进来,都说:“陶奇,你知道……”我说:“我知道了。我刚同着王瑞萱和她母亲到李春生家里去了。”李春生就问:“她们到我家去做什么?”我说:“她们去给你道谢去了。你不在家,就和李大娘谈了一会儿……”李春生把头一扭说:“真没意思,这有什么可谢的!这件事我就没告诉我妈……”张老师笑说:“李春生,你这件事做得很好,为什么不告诉你妈妈呢?王瑞萱去谢谢你也是应该的,这不能说是‘没意思’。”林宜说:“昨天我同李春生从什刹海游过水,走进北海公园。正好范祖谋从‘少年之家’出来,我们站在水边正说着话,看见王瑞萱她们上了船。

船刚离岸不久,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王瑞萱就掉到水里去了!那时候真把我们吓坏了,范祖谋拼命地喊‘救人’,李春生没有喊,一下子就钻到水里去了,这才提醒了我,我赶紧也跳下去……”我向范祖谋说:“你不是最会游泳吗,你为什么不跳下去呀?”这时大家都看着他,范祖谋的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上话来。我说:“王瑞萱还说大概你是吓糊涂了。”范祖谋说:“我没有糊涂……”曾雪姣说:“那你就是害怕!你只是会游水,你没有从水里救过人,你怕把你也拉了下去!范祖谋,我总想告诉你一句话,总没有机会说。我是最佩服你的,我觉得同班里就是你功课好,又会办事,又会说话。同学们批评你自私,我总不大相信,现在我看出来了。我希望你从今起要争取做一个爱护红领巾的好队员,你不要使我们对你失望……”曾雪姣说得沉重极了,眼里还闪着泪光,屋子里静默得一点声音都没有。李春生很不安,就轻轻地想走出去。

第80章 别后 (2)第37章 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奶奶——记一个小学生的话第6章 送神曲第45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6)第56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1)第80章 别后 (2)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61章 去国 (2)第73章 斯人独憔悴 (2)第75章 两个家庭 (2)第8章 冰神第23章 歧路第28章 解脱第31章 纸船——寄母亲第57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2)第39章 我的秘密第69章 最后的安息 (2)第15章 向往第9章 病的诗人(一)第46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7)第5章 迎神曲第52章 骰子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12章 病的诗人(三)第50章 好妈妈第9章 病的诗人(一)第26章 安慰(一)第67章 是谁断送了你第6章 送神曲第54章 六一姊第5章 迎神曲第9章 病的诗人(一)第27章 安慰(二)第3章 春水 (1)第25章 十一月十一夜第26章 安慰(一)第28章 解脱第65章 回国以前 (2)第38章 雨后第23章 歧路第17章 晚祷(二)第35章 可爱的第17章 晚祷(二)第65章 回国以前 (2)第70章 秋雨秋风愁煞人 (1)第39章 我的秘密第50章 好妈妈第80章 别后 (2)第39章 我的秘密第79章 别后 (1)第53章 庄鸿的姊姊第3章 春水 (1)第56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1)第61章 去国 (2)第73章 斯人独憔悴 (2)第41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2)第64章 回国以前 (1)第47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8)第20章 十年第44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5)第17章 晚祷(二)第46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7)第48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9)第62章 离家的一年 (1)第63章 离家的一年 (2)第5章 迎神曲第54章 六一姊第4章 春水 (2)第40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第73章 斯人独憔悴 (2)第51章 姑姑第76章 冬儿姑娘第72章 斯人独憔悴 (1)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49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0)第32章 乡愁——示HH女士——第26章 安慰(一)第8章 冰神第76章 冬儿姑娘第2章 繁星第19章 哀词第19章 哀词第61章 去国 (2)第51章 姑姑第58章 寂寞 (1)第15章 向往第71章 秋雨秋风愁煞人 (2)第28章 解脱第7章 一朵白蔷薇第42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3)第67章 是谁断送了你第19章 哀词第26章 安慰(一)第37章 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奶奶——记一个小学生的话第63章 离家的一年 (2)第35章 可爱的第60章 去国 (1)第1章 上篇:诗歌——自序第63章 离家的一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