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1)

今天,王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同学们看了题目,都扶着头思索起来。我呢,不用多想!有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两个月来,一直在我脑子里萦回着。在晚上没有睡着以前,或是早晨刚醒来以后,这件事就像一幅画似的,极其清晰生动地展开在我的眼前。我仿佛觉得我鼻子里吸进的空气,还是那样的寒冷而清新,我头上的月光,还是那样清澈而明亮,爸爸握着我的那只手,还是那样的滚热,妈妈落在我脸上的眼泪,还是那样的冰凉!我常常对爸爸妈妈说:“我总也忘不了那天夜里的事情……”妈妈就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说:“孩子,你能永远记住这一件事,就好!”

这是一件什么事呢,就是两个月以前,一月十三日的夜里,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周爷爷——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表示悼念和宣誓的事情。

这话还得从一九七六年一月九日的早晨说起——

这天早晨,我像平常一样,是六点钟醒来的,我正在揉着眼睛,忽然听见妈妈在她床上哭,哭得很伤心。爸爸坐在床边,低着头叹气。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赶紧披上棉袄,跑到妈妈床边去,爸爸把我推到妈妈身边,我抱着妈妈的头,拉开蒙在她脸上的手绢,问:“妈妈,你怎么啦?”这时,妈妈忍不住大哭了起来,哽咽着说:“孩子,周爷爷,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

说起来,我的名字“张宇”,还和敬爱的周总理有很深的关系呢!一九六六年的八月,就在妈妈生我的那一天——那是**的初期,这天上午,我爸爸把妈妈送进了产院,他自己就骑车到他工作的西郊那所大学里去了。正赶上敬爱的周总理来主持这所大学的万人大会。这时正下着滂沱大雨,周总理就站在大雨之中,向几万群众恳挚而坚定地反复说明不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群众。这时群众的兴奋激动达到了极点,纷纷表示,总理这样地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要按照总理的教导去做!

会散了,爸爸带着万分兴奋的心情,也没有穿着雨衣,就在大雨中骑车到了产院。这时,住在我们对门的李奶奶,正抱着生下不久的我,坐在妈妈的床边。爸爸笑着用冰凉的手指,捅了我的脸一下,就水淋淋地坐到床边的一张矮凳子上,兴奋地对妈妈和李奶奶讲了今天万人大会的情况,和周总理对群众的讲话。爸爸说:“我站得离总理这么近,还是生平第一次呢!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这时,李奶奶听着忽然笑着说:“这个男娃还没有名字呢,就叫他‘张雨’吧,来纪念你这一个难忘的日子。”妈妈也点头笑了。爸爸想了一想,笑着说:“我听说总理还有一个名字,在日本留学时用的,叫‘翔宇’,‘宇’和‘雨’同音,这孩子就叫‘张宇’吧。”

今天,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的日子里,我们谁也没有吃早饭。这一天,是我出生以来最难受的一天,我走到哪里,看的都是通红的眼睛,听的都是呜咽的哭声。王老师、对门的李奶奶、电车上的售票员阿姨、乘车的解放军叔叔,还有送报的邮递员叔叔,都是眼里满是眼泪,脸上还带着愤怒的样子。我感到,周爷爷逝世了,一切都改变了!数九的寒天也更加寒冷了,天阴阴的,刮着很大的北风!我感到难受得喘不过气来,我就握起拳头,打着自己的胸膛,希望呼吸可以通畅一点!

话说回来吧,这一天,爸爸匆匆地骑上车,到他工作的那所大学去了。妈妈也匆匆地到她工作的纸花厂去上班去了,她吩咐我把煤添上把火盖上,上学时别忘了锁门。

我背上书包,锁上门,一回身正碰见对门的李奶奶拎着菜篮和小彤姐姐一同出来,她们的眼睛也是通红的。小彤姐姐拉着我的手,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李奶奶一边走着,一边像说给我们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似的说:“我也七十八岁了,日子都像这样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让我死了,给周总理他老人家补上几年寿,就是大家的造化了!”说着就慢慢地一个人往副食品商店的方向走去。她从来就不是这样走不动路的样子,我们站着望着她的背影,呆了半天。我和小彤姐姐到了学校。今天校园里静极了,听不见一点奔走欢笑的声音!我进到课堂,同学们已都来了,三三五五地伏在书桌上,悄悄地谈着话。我一坐下,他们就纷纷地轻轻地对我说:“张宇,你知道吗?周总理逝世了!”这时王老师进来了,我们赶紧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王老师用含泪的爱抚的目光望着我们,仿佛是表扬我们今天的课堂秩序很好。她没有开口。我想,她若是开口,她一定会在我们面前哭出来……

晚上,爸爸从西郊回来了,脸色阴沉得可怕。这时妈妈正从墙上把我们全家合影的相片取了下来,换上了周爷爷的相片,又拿出三条黑纱,给她自己和我都戴上了,又递一条给爸爸。爸爸苦笑着说:“我也只能在家里戴,在我们大学里是不许戴的。”妈妈看着爸爸大声说:“为什么?谁不许戴?要我是你,我就戴着去!”爸爸望着妈妈,半天没有说话。妈妈叹了一口气,就拿起剪子来做白花。

屋里空气沉闷得难受,我就跑到对门小彤姐姐家去。李伯伯已从厂里回来了,他气腾腾地正和李奶奶说些什么。他们家里的墙上,已经挂上了一张很大的周爷爷的相片,相片上还搭着打着花结的黑纱带。小彤姐姐从厨房里招手叫我,说:“小宇,你也带了黑纱了,白花做了没有?”我说:“妈妈正在做呢……爸爸说他们大学里不准他们戴,你说奇怪不奇怪?”小彤姐姐低声说:“你没看见我爸爸生气吗?他们厂里不让工人开追悼会,也说是上头不许,他们正在抗议呢!”她说着就叫:“爸爸、奶奶吃饭啦,都来吧。”小彤姐姐十岁就没有妈妈,是跟奶奶长大的。我妈妈总夸她能干,学习,家务,样样来得。

一月十日这一天,妈妈是半夜两点钟才回来的,妈妈说她和她们纸花厂的工人阿姨们,都是一边扎着花圈和纸花,一边流着眼泪,所有的纸花,几乎都被泪水浇了一遍。后来妈妈提议说:“今天是大家向周总理遗体告别的日子,让我们都到北京医院去吧。过了今天就再也看不见周总理的慈容了。”她们下了班,连饭也没有吃,就赶去了。可是北京医院门前的路灯下,已经站满了要求最后看一次周总理面容的人们,治丧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向大家婉转地劝阻,要求的人和劝阻的人,都哭成一片……最后妈妈说:“我们明天再去试试吧!”

一月十一日中午,我们匆匆地吃过午饭,爸爸、妈妈带着我;李奶奶、李伯伯带着小彤姐姐就到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去了。我抬头一看,从北京饭店到前的金水桥一直下去,这十里长的长安街,望不到头地肃立着好几层的人墙!这密密层层的几十万人砌成的人墙,却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凛冽的北风之中,几十万双酸酸的眼睛,一齐对着南面有市委大楼的那条直街凝望……时间过得真慢呀,背后的北风呼呼地吹着,我冷得缩起了脖子,妈妈从后面给我把棉猴的帽子戴上去。李奶奶站得腿酸了,就跑到人墙后面的槐树边靠一会儿,但不久她又赶紧回来站着。

第22章 纪事——赠小弟冰季第39章 我的秘密第15章 向往第78章 国旗第38章 雨后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2章 繁星第45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6)第14章 “将来”的女神第77章 还乡第27章 安慰(二)第4章 春水 (2)第47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8)第47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8)第3章 春水 (1)第64章 回国以前 (1)第8章 冰神第17章 晚祷(二)第32章 乡愁——示HH女士——第13章 假如我是个作家第62章 离家的一年 (1)第36章 别踩了这朵花第23章 歧路第4章 春水 (2)第72章 斯人独憔悴 (1)第14章 “将来”的女神第19章 哀词第13章 假如我是个作家第60章 去国 (1)第59章 寂寞 (2)第40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第40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第70章 秋雨秋风愁煞人 (1)第6章 送神曲第7章 一朵白蔷薇第12章 病的诗人(三)第74章 两个家庭 (1)第20章 十年第33章 远道第60章 去国 (1)第40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第40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第36章 别踩了这朵花第28章 解脱第47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8)第68章 最后的安息 (1)第28章 解脱第60章 去国 (1)第40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1)第66章 在火车上第80章 别后 (2)第27章 安慰(二)第58章 寂寞 (1)第39章 我的秘密第53章 庄鸿的姊姊第59章 寂寞 (2)第68章 最后的安息 (1)第56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1)第57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2)第9章 病的诗人(一)第16章 晚祷(一)第77章 还乡第36章 别踩了这朵花第61章 去国 (2)第73章 斯人独憔悴 (2)第60章 去国 (1)第3章 春水 (1)第60章 去国 (1)第56章 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1)第8章 冰神第37章 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奶奶——记一个小学生的话第12章 病的诗人(三)第18章 不忍第30章 信誓第17章 晚祷(二)第36章 别踩了这朵花第36章 别踩了这朵花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27章 安慰(二)第11章 诗的女神第43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4)第21章 使命第26章 安慰(一)第38章 雨后第21章 使命第35章 可爱的第77章 还乡第15章 向往第3章 春水 (1)第29章 致词第35章 可爱的第3章 春水 (1)第66章 在火车上第30章 信誓第2章 繁星第47章 下篇:小说——陶奇的暑期日记 (8)第9章 病的诗人(一)第31章 纸船——寄母亲第39章 我的秘密